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

按照登萊巡撫孫元化的計劃,登州和萊州新軍,軍隊的建制已經從衛所制改爲營制,每營四千人,其中戰鬥部隊兩千人,後勤人員兩千人,每營配備有雙輪車一百二十輛,炮車一百二十輛,糧車六十輛,紅夷大炮十六尊,弗朗機二十門,其他類型火炮六十門,鷹銃一百支,鳥銃一千二百支,所有炮手每人配備一支手銃。

如此的配置,消耗是巨大的,朝廷也是無法完全支持的,好在有禮部尚書徐光啓的大力支持,朝廷在軍餉異常緊張的情況之下,還是撥付了大量的白銀,打造登州和萊州的新軍,到崇禎四年初,孫元化麾下的新軍總人數接近四萬人,配備紅夷大炮一百尊,弗朗機二百門,其他類型火炮五百門。

看上去,這是一支令人生畏的軍事力量,如果訓練精良,幾乎找不到可以與其相抗衡的力量,而徐光啓和孫元化,也爲擁有這樣一支規模浩大的新軍爲榮。

徐光啓和孫元化認爲,登州和萊州的新軍,人數不必很多,練成了四個營到五個營,則關內的安危就不必擔心,成就了十個營,則不必害怕關外的後金韃子,成就了十五個營,則可以開拔關外,收服失去的土地,且對後金韃子造成致命的威脅和打擊。

計劃是美好的,可現實是骨感的。

因爲登州和萊州的新軍消耗過大,甚至超過了遼東邊軍的消耗,引發了朝中諸多的質疑,不少位高權重的大臣,認爲登州和萊州的新軍,就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有這等的質疑也很正常,經歷多年的戰鬥廝殺,不僅僅是明軍有着恐金症,就連朝廷之中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恐金症。

此次孔友德率領登州兩千新軍軍士馳援,就是需要向朝廷展現新軍訓練的結果。

可惜這次的展現總體上失敗了,新軍無法準時趕赴大淩河城,無法參戰。

“孔友德率領的兩千新軍,擁有紅夷大炮十尊,弗朗機三十門,其他火炮四十門,雙輪車一百輛,炮車八十輛,糧車二十輛。。。”

吳宗睿聽得暗自搖頭,看樣子孫元化這一次是真的想要展現登州和萊州新軍的力量,須知這麼多的火炮,援軍行軍的速度怎麼可能很快,就算是孔友德拼盡吃奶的氣力,大軍每天能夠行進百里地,就算是奇蹟了。

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有太多吳宗睿需要的軍械物資了,戰馬、火炮都是急需的,信義押司的軍士擴展到萬人規模之後,各類的軍械物資都是缺乏的。

信義押司萬餘軍士,分爲騎兵、步卒和炮兵三個部分,其中騎兵人數計劃五千人,步卒人數計劃三千人,炮兵人數計劃兩千人,百餘年之後纔會專門出現的炮兵,將要橫空出世。

炮兵需要大量的馬匹,包括戰馬,依靠人力運輸火炮是不現實的。

所以說,孔友德援軍的雙輪車以及炮車,都是吳宗睿急需的戰略物資。

“文儒,孔友德麾下的軍士,行軍速度緩慢,他們馳援大淩河城是不可能的,或許他們還不知道大淩河城的戰鬥已經結束,我想,兩千援軍,僅僅配備了二十輛的糧車,遠遠不夠,看來孫元化是想着依託沿途府州縣的補給,來解決援軍的糧草問題,若是在登州萊州,以及山東境內還好說,沿途的府州縣怎麼也要看孫元化的面子,可要是進入到北直隸,那就不一定了,若是沿途的糧草供給不足,孔友德麾下的軍士,則要四處劫掠,萬一劫掠過程之中,鬧出什麼事情來,恐怕不好收拾。”

“大哥,孔友德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吧,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情報,孔友德麾下的軍士,沿途也就是劫掠尋常的百姓和農戶,絕不會動士大夫家族和鄉紳家族,我倒是覺得,孔友德還挺聰明的,就是對準尋常百姓,免得惹出事情來。”

吳宗睿笑着搖頭。

“你說的不錯,這方面孔友德的確是聰明的,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但你忽略了一點,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是去馳援大淩河城的,他們揹負了重要的作戰任務,每日裡都需要急行軍,從登州到大淩河城,千里之遙,還要穿越山海關,軍士也是尋常人,如此的重負,他們難免承受不住。”

“孔友德可以命令軍士適當的休息和調整啊。”

“沒有那麼簡單,沿途休息和調整,哪裡來的那麼多糧草的供給,再說了,難道說孫元化不知道大淩河城之戰貴在時間嗎,等到孔友德率領的援軍抵達遼東,戰鬥早就結束了,孔友德不可能率領兩千軍士去進攻後金韃子,那等於是送死。”

“大哥的意思是說,孔友德此番馳援,必須要保持急行軍的態勢,一直到抵達遼東。”

“應該是這樣,孔友德不敢減慢行軍速度,他應該知道,此番的馳援意義不一般,而且我斷定,孔友德從登州出發,選擇陸路前往大淩河城,孫元化一定特別囑託了。”

廖文儒看着吳宗睿,沒有繼續開口說話,他還是不大明白其中意思。

吳宗睿的神色變得嚴肅。

“文儒,我料定孔友德率領的援軍,可能會譁變。”

廖文儒的身體顫抖了一下,看着吳宗睿,結結巴巴的開口了。

“大、大哥,孔、孔友德率領的才兩千人,要是譁變,豈不是很快被鎮壓。”

吳宗睿看着廖文儒,輕輕嘆了一口氣。

“文儒,有些事情說不準,崇禎元年和崇禎二年的時候,陝西和山西等地的軍士譁變,朝廷哪一次派兵前去鎮壓了,還不是採取招撫的方式,皮島的兵變,更是如此,孔友德是從皮島前往登州的,成爲登州新軍的遊擊將軍,他難道不清楚其中的緣由,如果能夠通過譁變獲取到足夠多的好處,何樂而不爲。”

廖文儒連連點頭。

“大哥說的是,我就是想不到這些。”

“文儒,你跟隨在我身邊五個年頭了,經歷的事情也不少了,這些年,眼看着大明各地局勢惡化,我想大變恐怕是要到來了,你要記住,不管局勢如何的變化,我們都需要有自保的能力,決不能讓他人來掌控我們的命運。”

“大哥,我記住了,您說,我現在該做什麼。”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孔友德若是譁變,必定會沿途劫掠,他如果途經青州,我們可不會手下留情,至少讓孔友德付出一定的代價,雙輪車、炮車以及火炮,我們都需要,所以說,信義押司的軍士務必要做好一切的準備,嚴陣以待。”

“是,我馬上去安排佈置。”

“嗯,孔友德麾下的軍士只有兩千人,如果譁變,他恐怕還不敢攻打城池,必定會從官道上撤退,北直隸方向他是不敢去的,那一帶有重兵把手,他沒有絲毫的活路,最好的選擇就是回到登州和萊州,他熟悉這一帶的情況,就算是遇見最爲緊急的情況,也能夠想到應對的辦法,所以說,我們必須在官道上做文章。”

廖文儒恍然大悟。

“大哥,我明白了,難怪您安排斥候繪製了詳細的地圖,我這就去按照地圖部署,找尋最好的伏擊地點,到時候孔友德一定跑不掉。”

吳宗睿看着廖文儒,頗爲欣慰的點頭,這方面廖文儒領悟能力真的不錯。

“你明白就好,不過我們還需要詳細的部署,我料定,孔友德就算是譁變,登萊巡撫孫元化也會採取招撫的辦法,而且會讓孔友德安全的回到登州去,如此情況之下,我們貿然動手,會惹下麻煩,所以說,信義押司是不能出手的。”

廖文儒有些迷惑,看着吳宗睿,沒有開口說話,如果信義押司的軍士不能夠出手,哪裡還有軍士去對付孔友德,府州縣守備衙門的軍士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文儒,我的意思是說,此次的行動,不能夠以信義押司的名號,軍士要轉換身份。”

廖文儒用力的拍了一下腦袋。

“明白了明白了,青州也有土匪,儘管信義押司剿滅了一些,還有零星的土匪存在,信義押司的軍士轉換了身份,神不知鬼不覺,不管是誰來調查此事,都沒有辦法查到信義押司,大哥,您看我還是有些愚鈍。。。”

“文儒,你能夠想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有一點我還是要提醒你,信義押司的軍士,不必要在青州境內動手。”

。。。

信義押司總部,從外面看,沒有什麼異常,依舊有少量的士大夫家族之人和商賈前往,可是裡面的山坳,已經變得異常的忙碌,斥候穿梭不斷,軍士訓練的力度更強,讓人感覺到有實戰的味道了。

廖文儒當然需要小心,要知道孔友德率領的大軍,裝備精良,其火炮的威力不可小覷,所以務必做好一切的準備。

吳宗睿的判斷,廖文儒深信不疑,這些年來,吳宗睿做出的所有安排部署,事後看都是無比英明的,有些時候,廖文儒在崇拜吳宗睿的同時,也羨慕吳宗睿的運氣,僅僅在寒鳴寺三個月的時間,就得到了佛祖的青睞,擁有了非凡的本事和能力。

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十六章 乞丐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
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二百二十二章 漂亮的伏擊(1)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梟雄末路(12)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六百一十六章 燧發槍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四百九十七章 集權第五百四十四章 做好準備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百二十九章 滁州不太平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七百零五章 掌控山東(10)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塵埃落定(2)第三百二十八章 家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六百三十六章 楊嗣昌的掙扎第六百零八章 都不簡單第九百八十四章 出征目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末路(2)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一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前的決斷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頭豬的威力(2)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二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一百六十四章 自找的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四百零七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五百六十章 再建市舶司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九百八十一章 籠絡人才(1)第二百章 善意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直插鎮北關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二十九章 產量第十七章 危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盲目的自信第二百六十六章 死裡逃生(2)第十六章 乞丐第八百八十六章 寶劍就要出鞘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四百二十八章 當頭一棒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五百二十六章 不要說話第七百二十五章 態度決定一切第九百六十五章 大張旗鼓第八百六十六章 明確態度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請自來第四百一十章 大度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六百章 精準應對第九百零四章 大明悲歌(7)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攻佔臺灣(3)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見識(2)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八百六十八章 間接的攤牌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七十五章 頂上去第五百二十章 人選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穩定南方(3)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隊友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五百八十章 互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梟雄末路(11)第三百三十八章 還是忍不住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四十五章 祭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二百七十六章 考驗智慧(1)第九百七十一章 必要的伏筆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八百七十二章 特殊的春節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