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皇家日報(5)

“皇上,南直隸讀書人衆多,若是皇家日報能夠在南京公開發售,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這次來到京城的考生,南直隸的數量衆多,臣從禮部瞭解到,前來參與本次會試的南直隸考生,接近五千人了,佔據考生總數的一半左右。。。”

進入文華殿,盧發軒就迫不及待的開口了。

前朝的時候,南直隸和江浙一帶的讀書人數量的確最多,東林黨以及復社,其主要的成員,幾乎都是南直隸和江浙一帶的,在如何解決讀書人以及士大夫家族問題的時候,朝廷主要也是針對南直隸以及南方的,身爲南直隸總督,盧發軒非常清楚這一點。

皇家日報剛剛開始發行,在京城就產生了巨大的轟動,特別是對於那些讀書人,可謂是震撼性的影響,聚集在京城的前朝舉人,在看了皇家日報之後,紛紛報名參與來年的會試,其中南直隸的前朝舉人是最多的,這已經從正面直接印證了皇家日報產生的巨大影響力。

盧發軒在南直隸殫精竭慮,想到的就是如何的籠絡南直隸的士大夫和讀書人,這一步推行的不是特別的順利,設立在福建的隆武朝廷,造成的負面影響還是不小,畢竟盧發軒要在南直隸大力的推行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的政策,還在強力的推行徵收商貿賦稅的政策,這些政策,影響到了南直隸士大夫的利益,所以錢謙益等人才有可乘之機,前來南京,鼓動讀書人罷考和鬧事。

如果皇家日報在南直隸公開的發售,且南直隸讀書人和士大夫的建議,能夠刊登在皇家日報的上面,一些建議甚至得到採納,那麼,盧發軒就能夠輕而易舉的穩定南直隸的讀書人和士大夫,讓他們圍在朝廷的周邊,爲朝廷服務。

還有一點,盧發軒打算在浙江也發售皇家日報,這樣能夠吸引到浙江的讀書人和士大夫,至少讓他們對朝廷不會反感。

在京城公開發售的皇家日報,運送到南京去,的確存在很大的困難,兩地相距兩千多裡地,信義押司竭盡全力,也要三天到四天的時間,才能夠將部分的皇家日報運送到南京去,而且運送的份數不可能太多。

盧發軒知曉其中的困難,但他一定要爭取,讓皇家日報在南直隸公開的發行和發售。

曾永忠看了看盧發軒開口了。

“盧大人,將皇家日報運送到南京去,難度太大了,消耗也太大了啊。。。”

廖文儒等人沒有開口,皇家日報能夠在南直隸公開發售,肯定有着巨大的好處,不過運送皇家日報,難度真的太大了。

“諸位愛卿,皇家日報在南直隸公開發售,這是必須要實施的,我早就提醒過你們,皇家日報將來肯定要在全國各地發售的,若僅僅是在京城和北直隸發售,影響力未免太小,而且天下的讀書人和士大夫也會很不滿意,他們看不到皇家日報,自然無法提出好的意見建議。”

“其實你們想的太複雜了一些,我看只要將皇家日報的清樣發送到南京去,直接在南京印製出來,不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嗎,這樣信義押司也能夠承擔,而且運送的費用,可以算入到每一份的皇家日報裡面去,也沒有擴大多少的成本。”

“在南京印製的皇家日報,還可以運送到浙江去,我想,怕是有不少浙江的士大夫和讀書人,想方設法都要得到一份皇家日報,這樣皇家日報就能夠真正的起作用了。”

信義押司的驛站,已經遍佈南北各地,如果僅僅的運送皇家日報的清樣,速度的確快了很多,如果晝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來計算,三天之內就可以將清樣運送到南京去,加上一天左右的印製時間,前後耽誤也就是四天左右的時間,問題的確不大。

吳宗睿還點出了其中最爲關鍵的一點,皇家日報在南京印製,不僅可以滿足南直隸士大夫和讀書人的需求,改變他們腦海裡面固定的認識,還可以感化浙江一帶的士大夫和讀書人,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用。

曾永忠對着吳宗睿抱拳稽首行禮。

“皇上,臣等愚鈍,沒有想到這一點,臣馬上就去部署。。。”

吳宗睿揮了揮手,示意曾永忠不必過於着急。

“你們都在這裡,路廷明日就要離開京城,前往南京了,有關皇家日報,我還有一些話要說,你們若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吧。”

曾永忠等人都安靜下來了。

“皇家日報這兩日在京城,造成的影響力你們都看出來了,對於讀書人來說,這是一個宣泄的途徑,朝廷所做的事宜,在皇家日報上面都有反應,當然,某些不能夠公開的事宜,皇家日報上面,還是不能夠刊登的。”

“有關皇家日報究竟應該刊登什麼樣的消息,內閣有爭議,我覺得那些爭議沒有必要,既然朝廷創辦了皇家日報,就要公開很多的事情,我們做事情堂堂正正,都是爲了家國天下,爲了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爲什麼不能夠在皇家日報上面說出來。”

“做事情有始有終最爲關鍵,我們創辦皇家日報的目的,有籠絡天下士大夫和讀書人這個目的,這一點內閣不必隱晦,內心清楚就是了,須知士大夫和讀書人,都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都是會對每一篇文章詳細分析的,做出自身的判斷,所以我們就要特別注意,我們皇家日報上面每一篇文章,要有事實的依據,要能夠說服人,至少能夠說服朝中的官吏。”

“皇家日報有一個專門的版面,就是用來刊登外界的文章,反應外界爭議的,內閣在這件事情上面有爭議,認爲不符合朝廷主流的聲音,不能夠上皇家日報,這樣的要求也有道理,特別是當下,隆武朝廷與我朝並存,還有張獻忠沒有剿滅,所以反應出來的聲音,肯定是雜七雜八的,說什麼的都有,如果皇家日報爭議的文章,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那就不好了。”

“不過皇家日報上面,全部都是歌功頌德的文章,也是不行的,這類有着不少爭議的文章,還是要刊登的,我看,只要我們有充足的證據,能夠反駁這類文章,刊登出來就有好處,就能夠表明朝廷的態度,讓讀書人和士大夫都明白。”

“最後說一點,皇家日報,不僅僅是給士大夫和讀書人看的,村鎮的耆老和里正,也要知道皇家日報,也要知道上面的文章,他們在和百姓農戶接觸的時候,可以將皇家日報上面的文章說給農戶和百姓,讓百姓和農戶也明白朝廷在做些什麼事情。”

。。。

吳宗睿說完了,曾永忠等人還在消化其中的意思。

五分鐘時間過去,曾永忠終於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沒有想到,一份皇家日報,如此的重要,可凝聚天下的讀書人和士大夫,可以讓百姓知曉朝廷做了一些什麼事情,臣建議,務必充實皇家日報的力量,派遣有學識的大儒,來主持皇家日報的所有事宜。。。”

吳宗睿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先生,您想多了,若是大儒來主持皇家日報的一切事宜,我反而要擔心了,前朝的不少大儒,並未接受朝廷,在他們看來,前朝的滅亡,與朝廷有很大的關係,說的不好聽一些,他們甚至認爲朝廷是通過謀逆纔得到天下的,如此情況之下,他們會寫出來什麼樣的文章啊,我看,至少一年左右的時間,皇家日報必須由內閣直接掌控,不能夠讓其他人插手。”

“朝廷的諸多策略,以及朝廷將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內閣是清楚的,來年的會試和殿試之後,內閣需要在進士之中挑選一些人才,讓這些人進入皇家日報做事情,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明白朝廷的策略,明白朝廷定下的規矩,明白他們在皇家日報應該做些什麼,這批人培養出來了,我才能夠真正的放心。”

曾永忠的臉上出現了一絲羞愧的神情。

“皇上的意思,臣明白了,臣以爲,皇家日報的作用,不亞於翰林院,臣建議,可以讓進入翰林院之人,首先到皇家日報去磨礪,讓他們明白朝廷要做什麼事情,待到他們明白了皇家日報的重要,知曉了他們進入朝廷該做一些什麼事情,就能夠很好的勝任翰林院的事宜了。。。”

吳宗睿點點頭,笑着開口了。

“先生的這個建議不錯,凡進入翰林院之人,都要到皇家日報去磨礪,他們不必要撰寫文章,至少需要修改和學習那些即將刊登在皇家日報上面的文章,弄清楚這些文章的深意,他們必須明白是非,清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唯有這樣,他們才真正有資格進入翰林院。”

“翰林院是朝廷培養人才的地方,是會試和殿試的精銳之人才,這些人才務必爲朝廷所用,如此朝廷的決策才能夠很好的貫徹下去,國家才能夠真正的富強起來。。。”

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
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一百零六章 道不同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腕手段(2)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1)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五十一章 忍不住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三百五十七章 看的更遠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1)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六百零四章 損失慘重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亭之盟(2)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話的力量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果斷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八百九十五章 原形畢露(2)第四百四十二章 驚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八百零九章 重大的決斷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四章 皇上召見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六十二章 殿試第八百一十一章 有意的試探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五百三十九章 長亭之盟(3)第四百一十六章 肺腑之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末路(3)第九百八十七章 尖銳對立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九百三十四章 治國策略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六百一十三章 震動四方(2)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摧枯拉朽(4)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一百一十章 算計和打擊第四十二章 佈置第一百零一章 不期而遇第三百二十七章 難以兼顧?第六百七十二章 落定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確的部署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大局意識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中暗流第七百二十六章 思緒必須清楚第五百一十九章 噩耗第八百二十九章 必須要堅持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西洋學堂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待第六百六十一章 預感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四百二十九章 壞了大事第七百五十三章 虛虛實實(2)第四百四十章 背後的高低(2)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四百二十二章 深遠的安排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潭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饑荒第八百一十六章 重大打擊(2)第六百二十七章 閃電戰(1)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三百三十四章 震撼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八百八十二章 可怕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九十六章 太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