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竣工

2022年5月24日。

太平洋中部赤道海域,貝爾島。

當最後一節電梯纜繩完成對接,這代表藍星同步軌道和藍星地表之間,從此擺脫了傳統化學火箭,進入太空電梯時代。

黃修遠站在貝爾島的頂樓,仰頭看向太空電梯的纜繩,這是人類踏入星辰大海的全新起點。

而距離大約2000米之外的西側,另一條纜繩也即將完成對接。

一套完整的太空電梯系統,必須有一上一下兩條纜繩,雖然現階段,聯邦不需要從外太空向藍星輸送太多資源,但是兩條纜繩的設計,是一開始就準備好的。

這主要是爲了安全和效率,畢竟如果只有一條纜繩,到時候一次性只能上或者下,而且一旦要更換方向,就意味着要重新調整。

因此設置複線,纔可以保證效率的最大化。

黃修遠和一衆項目負責人,離開3500米高的樓頂,回到控制中心內部。

大約在七個小時後,另一條纜繩也成功對接,工作人員開始對兩條纜繩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沒有任何被忽略的問題。

儘管兩條纜繩重達45萬噸,加上已經擴建到32萬噸的建木同步軌道空間站,讓建木太空電梯的同步站和纜繩,達到了驚人的77萬噸。

但是由於建木同步軌道空間站,此時並不是向地面壓下去,而是拉着纜繩,向藍星外側產生離心力。

因此貝爾島的地面站,其實並不是承受壓力,而是在龐大的拉力。

地面站的結構必須非常強大,重量也必須達到一定程度。

事實上,貝爾島的地面站,除了人造建築物的3.5億噸重量,還有通過地樁連接地下岩層,獲得了大約200億噸重量。

未來這個地面站還會繼續擴大,一方面是爲了保證地面站的穩定,另一方面也是爲了繼續完善這裡的基礎設施,未來這裡將成爲聯邦的核心交通樞紐。

在控制中心內,黃修遠並沒有打擾工作人員的忙碌,而是和其他幾個院士,討論着未來的太空發展。

“修遠,你提出的金星浮空城市,現在發展到非常快呀!”歐陽院士笑道。

黃修遠笑着搖搖頭:“金星還馬馬虎虎,雖然表面重力可以達到藍星的90%左右,但終究存在差距,未來還是要考慮旋轉太空城市。”

歐陽院士點了點頭,眼神中露出一絲擔憂:“可是大型太空城市,存在暴露座標的問題,現在聯邦高層也是拿不定主意。”

對於這個問題,黃修遠自然也是沒有辦法,畢竟巨構文明的前車之鑑,可給聯邦提了一個醒。

現在聯邦的宇宙調查局,已經對太陽系周圍200光年內的星系,進行重新審查。

在重新審查過程中,又發現兩個疑似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系,而判斷標準,就是星系內部的飛行物。

根據這種觀測方式,聯邦有理由相信,其他文明也使用相類似的觀測技術,觀測太陽系。

這也是現階段,聯邦各種宇宙飛船、空間站,都紛紛升級改造,增加了防止被觀測的保護層。

黃修遠無奈的說道:“爲今之計,只能採用保護層,儘可能減少被外星文明觀測到的可能。”

“其實只要我們不採用大型結構,去阻隔太陽輻射,就不會出現明顯的痕跡。”另一個院士說出自己的想法。

黃修遠說了一個設想:“或許我們未來可以考慮,改造不規則的小行星,用來作爲飛船的僞裝。”

其實這個技術方向,聯邦已經有不少人在研究了,他們的研究項目,都是圍繞着僞裝技術展開的。

包括天然的小行星掩體、仿造小行星掩體、調製輻射僞裝技術幾個方向。

這些技術方向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讓觀測者,看到的太陽系沒有人工造物,而是一大片天然小行星。

其中技術最先進,也是最難的,就是調製輻射僞裝技術。

這個技術的原理非常簡單,那就是將外界照射過來的輻射吸收掉,然後發出調製好的輻射。

要知道,目前最直觀的觀測技術,就是通過星系的輻射,判斷其內在的溫度、質量、星球之類。

至於什麼引力波、中微子之類,並不能判斷星系內是否存在智慧生命。

除非人類主動編輯好引力波、中微子,向四面八方發射,這樣外星文明纔有可能通過破譯引力波和中微子,從而發現太陽系的秘密。

而電磁波和光波通信,由於能量衰竭和宇宙背景輻射的干擾,實際上很難被外星文明接收到。

除非兩個文明的距離非常近,通常需要雙方的距離不超過10光年,纔有一定的機率,收到對方發出的超長波通信信號。

而宇宙調查局,已經重點排查了太陽系半徑30光年內,所有的星系,目前並沒有發現存在外星文明的跡象。

因此長波通信暫時可以使用,而引力波和中微子,現在已經被聯邦納入嚴格管控的範圍內。

就算是要進行引力波和中微子的實驗,都要經過仔細審查,避免在實驗過程中,將太陽系的座標暴露出去。

就在黃修遠等人討論的時候。

建木同步軌道空間站上,一個用於測試的電梯艙,從上面被投射下來,通過佈置在上面的電磁彈射器,給了電梯艙一個初速度。

由於同步軌道到近地軌道之間,都是近真空環境,電梯艙被電磁彈射器彈射之後,便高速飛向藍星地面。

3.6萬公里的距離,對於平均速度3公里每秒的電梯艙,不過是1.2萬秒,即200分鐘。

實際上,電梯艙的速度可以更快,只是沒有必要,因爲速度太快,不容易控制和剎車。

而且巡航速度3公里每秒,只是在同步軌道與近地軌道之間的速度,靠近地面站兩百公里的高度,這個速度必須下調。

在進入大氣層階段,如果是貨物運輸電梯艙,速度一般不高於2400公里每小時,同時勻速減速;如果是載客飛船,速度一般不高於1200公里每小時,同樣是勻速減速。

另外,電梯艙在中途是可以停止的,只是在通常情況下,不會選擇中途停止。

而如果要向近地軌道、中層軌道運輸物資,可以採用特製的電梯艙。

當電梯艙達到指定軌道高度時,一邊運行,一邊將貨物艙彈射出去,保證電梯纜繩的暢通。

測試用的電梯艙,經過3個小時又28分鐘,終於從建木同步軌道空間站上,下降到貝爾島的地面站。

地面站內,如同一個同心圓的電梯艙,被工作人員迅速卸下來,送入檢修室內,進行全面的檢查。

與此同時,另一個電梯艙,從地面站的另一條纜繩上,被髮射出去,同時採用電磁彈射的方式。

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
第六十七章 在人間第九章 離岸公司第一百八十章 不差錢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二百一十八章 產業生態第六百二十三章 前沿(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六百二十七章 貿易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插曲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四百六十七章 治療第一百三十四章 主不在乎第五百四十二章 滲透第四十二章 重點實驗室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與合作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二百一十章 參觀車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電梯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四百四十五章 發言第七百四十章 建設(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八十九章 春耕第二百五十五章 NLED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四百六十章 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應對和淡定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鋒第六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七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十九章 塗層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六十七章 鎖死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三百七十八章 舔狗養成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五百二十章 雙管齊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八十八章 淡化廠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五百二十七章 見證第三百七十四章 金納米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七百零五章 雪球(二)第五百零三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打包第六十八章 奶牛產業第六百二十八章 拉加線第二百二十四章 崩潰邊緣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章 迫切與定心丸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支沙棘第五百一十九章 廉租房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三百一十三章 難度與方案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三百七十五章 細胞陷阱第四百八十二章 櫻花凋零第三十七章 偉大的事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談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開端(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浴火重生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五百四十四章 奔月(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七十四章 楓葉(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三百九十九章 新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八十章 養殖成本第二百六十九章 賀蘭山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三百六十三章 自持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