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

11月11日。

時代在激盪中突變,事物卻宛如海洋中的的螃蟹,彷彿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出現了趨同發展的情況。

淘淘網仍然開辦了雙十一購物節。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不願意向燧人系和網管中心妥協的阿里、企鵝,也面臨巨大的危機。

根據互聯網產業調研報告,2012年前三季度的數據。

新半導體體系下的電腦保有量,從2011年的1434萬,提升到6736萬;手機保有量,從2011年的2719萬,暴漲到1.4368億。

而老式半導體體系下的電腦手機,銷量同比下降83%、77%。

今年剛剛改旗易幟的新三星,和起步的藍綠廠,同樣選擇了伏羲系統、伏羲芯片。

不過這個三個公司是兩面派,他們在華國採用伏羲系,在外國卻採用伏羲系和硅谷系混合。

蘋果方面,爲了保證競爭力,也不得不採用雙軌制,北美本土用硅谷系,國際上採用硅谷系和伏羲系混合。

畢竟伏羲系在屏幕、電池、儲存器上,都強於硅谷系,要不是有貿易壁壘保護,硅谷系連北美市場都保不住。

當從世界霸權跌落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北美在全球的影響力,會消退得如此激烈和迅猛。

要不是還有那幾十個軍事基地,維持着最後的威懾,估計北美在全球的勢力,要出現全面崩盤。

畢竟米元—石油霸權,被華元—能源、礦石體系,硬生生搶走了一大半的權柄。

如此一來,米元就沒有辦法通過核動力印鈔機,掠奪全球各地,也沒有辦法將金融危機轉嫁給全球各地。

現在米元已經不敢隨便印鈔票了,如果現在大規模印鈔票,後果就是米元僅有的信用,都徹底敗壞乾淨。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各地增持1.4萬億華元的外匯儲備,國際貿易中,使用華元結算的比例,從去年14.6%,提升到26.7%。

而且這個比例,正在迅速攀升着。

主要是華元幣值近期非常堅挺,很多地區需要出口礦石、石油天然氣煤炭、水果、木材到華國,又需要從華國購買工業製品、零部件、化肥、中級原材料。

採用華元結算,不僅僅非常方便,還可以有效抵禦金融危機。

比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就多次被華元擋住,特別是被搞過幾次的暹羅,大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節奏,儲備了八百多億華元外匯。

加上他們本土很多華人,也在大量增持華元,避免泰銖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這讓量子基金之類的國際金融投機者,很難操控泰銖匯率。

畢竟索羅斯再牛批,手也伸不到華元這邊。

在淘淘網搞雙十一購物節的同一天。

醞釀了大半年時間的潮汕地區合併計劃,終於在這一天塵埃落定,鮀城、潮州、揭陽三市,正式合併爲潮汕市,成爲全國第五個直轄市。

這一進程,比黃修遠記憶中的合併,提前了18年時間。

之所以這麼急,主要是因爲粵省GDP太高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今年粵省的整體GDP將突破15萬億華元。

其中除了老牌的珠三角地區,潮汕地區、汕美和惠州的增長最快。

潮汕三市預計今年的GDP,合計起來,將達到1.4萬億左右;

汕美由於是燧人系大本營,這幾年的經濟增長更是坐火箭一樣飆升,達到了1.1萬億左右。

惠州則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西融珠三角,東臨汕美和潮汕,本身又承接了大量半導體企業和電子加工業,加上本身底子不錯,經濟規模同樣達到1.1萬億左右。

而且珠三角又比黃修遠記憶中的未來,更加繁榮。

畢竟現在的國際形勢下,直面東南亞的粵省受益匪淺,自然發展更加快。

爲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才決定將潮汕地區分出來,單獨設立一個直轄市。

張戎機這幾年,也拼命三郎一般,終於將潮汕地區整頓得七七八八,這一次合併之後,他將進一步整合潮汕地區。

而燧人係爲了表示對潮汕市的支持,也計劃在揭陽區投資一個電子產品產業園。

11月15日。

第一屆,國際電商博覽會在鮀城的濠江區召開。

會場的北側,是潮汕特產展覽區,張戎機拿起一袋子牛肉丸,笑着向林百傑說道:“林總,以後潮汕市的發展,還要貴公司多多支持。”

“張市客氣了,龍圖騰計劃在揭陽區投資一個電子產品產業園,到時候可要給我們開開綠燈啊!”林百傑開玩笑道。

“哈哈哈,沒問題!”張戎機倒是沒有太顧忌,畢竟拉投資,給開綠燈和扶持,那是各地的慣例。

更何況燧人系的口碑,在國內是有目共睹的,並不是房地產商之類,對當地經濟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揭陽區的這個電子產業園,主要是對標聯發科的,業務是爲外國企業提供一整套的電腦手機定製方案。

對於那些比較排外的地區,當地的商人主要做代理銷售,代理銷售雖然賺錢,但只是生產商吃剩下的殘羹剩飯。

比如三星、蘋果、龍圖騰、華爲、小米等,代理銷售一臺手機,只能賺一個辛苦錢。

因此龍圖騰學習聯發科,開發了一套可以模塊化的手機、電腦,允許當地貼牌。

只要可以賺錢,又提高龍圖騰的實際市場佔有率,開放貼牌也如何,面子又不能當飯吃。

已經有不少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商人,在和龍圖騰偷偷摸摸的接觸着。

在會場上,從迪拜過來商團中,還夾雜着一個特殊的人物,西那瓦集團的董事長丘達新。

他此時也來到了博覽會現場。

西那瓦集團在暹羅的影響力非常大,基本壟斷了暹羅的移動電話、電視衛星天線。

儘管他現在不方便回去,卻不代表不能開展業務,西那瓦集團的控制權,仍然牢牢地掌握在他的家族手上。

特別是他妹妹上臺後,恰逢世界格局劇變,西那瓦集團憑藉其華裔創始人的身份,穩住了他們家族在暹羅的勢力。

這一次過來,他就是打算和龍圖騰合作,推出自己的手機和電腦,加大自己在本土的影響力。

和丘達新一樣打算的商人不在少數,他們都打算利用國產品牌的優勢,獲得更大的利潤。

壟斷暹羅電信業務的西那瓦集團,本身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畢竟蘋果、三星、華爲和龍圖騰的產品,在暹羅的銷售,就是他們公司代理的。

丘達新找準時機,和林百傑、張戎機見了一面,利用本身的祖籍優勢,藉機大談友好合作。

林百傑也沒有拒絕,反正和誰合作都可以,對方願意成爲代理人,那合作自然沒有問題。

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
第五百五十七章 備忘錄學者第四百六十六章 嘗試與新聞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七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一百零九章 合同補充第四百九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八十七章 紡織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機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轉變第二百七十四章 降解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第三百零四章 路管內部第一百一十章 玻璃光盤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一百六十七章 配股和分紅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第六百五十章 棘手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六百八十四章 辛酸第三百二十一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二十三章 佈局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中積累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光干擾第一百零二章 有價的東西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工藝第七百六十二章 漸變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發電技術第三百七十章 上市計劃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二百四十三章 展望未來第六百二十一章 投產比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儲備與研報第二百二十二章 專利流氓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六十三章 東方芯片第一百七十二章 廢熱第四百八十七章 漸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建立第一百九十九章 電礦碳第二百七十一章 反將一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時代風潮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六百四十六章 推測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第三百三十五章 接二連三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月球(七)第七百四十一章 建設(三)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六百六十九章 變化(五)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十八章 燃料鈍化第四百八十一章 保守第三百零一章 新“油田”第五百七十五章 北上第十三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三十章 發佈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卡脖子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一百三十一章 性價比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六十二章 參觀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二百七十五章 浪費第一百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告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一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百二十四章 超低軌第五百九十二章 月球(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影響(二)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三百三十七章 速度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七百零七章 雪球(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二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價第二百九十四章 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