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

三亞港。

下午三點二十七分。

在港口區的開放活動區中,人頭攢動的遊客,爲了觀看剛剛服役的三艘兩棲艦,從早上就開始搶佔好位置。

而來得比較晚的長谷川倆人,沒有辦法之下,只能用錢購買了一處海景房的酒店客房。

在酒店的頂樓游泳池,他和助手剛架起攝像機,其他客人也拿手機或者望遠鏡,眺望遠方的海天一線。

同樣定了這個酒店客房的戴小海一家三口,以及賣煤氣瓶的文德業、馬甲和圓臉三人,都出現在酒店的頂樓游泳池旁邊。

馬甲放下望遠鏡,轉過頭來笑道:“文哥,聽說這三艘兩棲艦是要派到波斯灣的,到時候你們的生意就更加安全了。”

文德業還是有些不滿意:“兩棲艦還是弱一些,要是有航母就更棒了。”

很快,不遠處的海平面上,一艘船的雷達塔樓部分,先出現在衆人都視線中。

緊接着是整艘船的身影,然後是其他的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之類。

“好酷!”

“這就是僅次於航母的海上巨無霸嗎?”

“聽說滿載排水量有3.6萬噸。”

“兩棲艦還是小了點。”

“不過這艦載機怎麼有些不對勁?”

在衆人議論紛紛中,三支兩棲編隊緩緩靠近港口。

長谷川迅速調整着鏡頭的焦距,通過長焦鏡頭,可以清晰看到兩棲艦表面的情況。

這三艘兩棲艦的甲板上,出現了讓長谷川非常錯愕的東西,他竟然看到了一款戰鬥機,而且數量是24架之多。

通常情況下,兩棲艦的甲板長度,並不足以滿足戰鬥機的起降,只能用於起降直升飛機,或者有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之類。

也就是說,眼前的兩棲艦甲板上,那些戰鬥機都是可以垂直起降的。

長谷川仔細觀察了一會,就看出了這些飛機的氣動佈局,和梟龍戰機非常相似,估計是從梟龍戰機衍生出來的。

很快,其中一艘兩棲艦甲板上,飛機一架架啓動起來。

果然如同長谷川想的那樣,這款戰機可以實現垂直起降,那些飛機直接垂直飛起來。

起飛的戰機,在天空中組成四個小編隊,然後在三亞的上空進行飛行演習。

當其中一支小飛行編隊,向遠方的外海飛行時,十幾分鍾後,從三亞外海方向,傳來一陣陣轟鳴聲。

“是音爆。”

“可以超音速飛行,這款戰機看起來不錯。”

圓臉轉過頭來,笑着說道:“不知道這款戰機的作戰半徑是多少,我聽說F35有一千多公里的作戰半徑。”

見多識廣的文德業,從戰機發動機的尾焰顏色,猜測出一些情況:“國內有高性能的高能燃料,我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一款飛機應該是採用了暴風發動機。”

圓臉拿起望遠鏡,重新觀察了一會,點了點頭說道:“還真是淡紅色尾焰,看來確實是暴風發動機家族的。”

而有長焦鏡頭的長谷川,同樣發現了那淡紅色尾焰,他多次參觀過國內的運載火箭發射,自然知道這是那種神秘的純氮燃料。

按照梟龍使用常規燃料下,1250公里的極限作戰半徑估算,採用高能燃料的新戰機,其作戰半徑至少是兩倍以上,即2500公里以上。

而且長谷川也瞭解過一些高能燃料的情況,比如高能燃料可以賦予飛行器強大的爆發力,在發動機可以承受的極限狀態下,甚至可以爆發出五六倍音速。

當然,他也明白五六倍音速是不可能的,就算髮動機承受得了,飛行員也沒有辦法長時間承受高過載。

不過兩三倍音速,應該是綽綽有餘的。

有高能燃料就是好,可以採用大力飛磚的設計方案,就算是耗能龐大的垂直起降,都可以負荷得起。

半個小時後,那24架戰機再次回到了甲板上,同樣是採用垂直降落的方式,輕鬆地着陸在甲板上。

周圍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太酷了!”

“有超大航程的戰機,和垂直起降,兩棲艦也可以媲美航母了。”

“怪不得近期航母的建造慢了下來,我還以爲是技術問題。”

“兩棲艦如果配合垂直起降戰機,確實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性價比。”

周圍的遊客議論紛紛着。

而長谷川和助手也抓緊時間,趁着天還沒有暗下來,對三艘兩棲艦的各個細節,進行全面的拍照。

那些遊客們,也拿着手機或者照相機,紛紛拍照留念。

這三艘兩棲艦的名稱,是按照沿海城市的名字命名的,分別叫防城港號、泉州號、秦皇島號。

該級兩棲艦的設計用途,其實就是頂替航母,實現性價比最高的戰略發展。

畢竟防城港級兩棲艦,滿載排水量有3.63萬噸,普通情況下,可以容納24架梟龍2,和4架直升飛機。

既然有普通情況,自然有特殊情況。

在極限狀態下,防城港級可以容納36架梟龍2和4架直升飛機。

要知道,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的艦載機總量,也就50架左右。

但是兩者的造價,卻有明顯的天壤之別,防城港級除了增強了水下防護能力之外,對海面上的防護,採用了能減則減的思路。

之所以有這種設計思路,那是因爲有天幕防禦系統,敵方的反艦導彈很難穿透天幕防禦系統。

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太過於防護海面部分的船體,從而壓低生產成本,防城港級的整體造價才16億華元,堪稱價廉物美。

除了目前已經到服役的防城港號、泉州號、秦皇島號,還有三艘在大連造船廠的船塢中,預計會在明年八月份左右服役。

追求性價比的防城港級,如果三艘兩棲艦組成大編隊,本身具備72架梟龍2,12架直升飛機,戰力可以硬抗單航母戰鬥羣。

但是整體造價卻比航母戰鬥羣少非常多,而且可以更加靈活,畢竟兩棲艦大編隊有三艘兩棲艦,遇到需要執行多個任務的時候,完全可以變成小編隊模式。

更何況,國內這幾年來,圍繞着高能燃料和高能炸藥,開發了一系列新裝備。

如果兩棲艦大編隊和單航母戰隊羣一對一,死的那一方,十有八九是航母。

另一方面,戰略智庫也提出了非常多建議,航母自然要發展,但性價比超高的兩棲艦同樣要大力發展。

畢竟在一般情況下,五大流氓之間的直接衝突,可能性比較小,通常是代理人在肉搏,或者打治安戰之類。

拿航母去打那幫弱雞,還真有一種牛刀殺雞的感覺。

這個時候,兩棲艦的高性價比就體現出來了。

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
第四十四章 主動權第五百五十八章 黎明前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信念崩潰第四百二十二章 被掩蓋的惡第六百五十六章 加速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雲海(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利益與本質第一百七十九章 智能家居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一百三十五章 內部整頓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四十章 請相信科學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水背刺第五百零一章 尾場加速第一百二十五章 璃龍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四百六十五章 植物與牙第二百一十三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併和博覽會第四百零三章 雨林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九十八章 進化(一)第三十章 燃氣推廣第九十二章 牧草種植第七百七十章 在金星第九十四章 旱情(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五百三十二章 許多問題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五百三十五章 根除者第六十六章 反向模式第二百八十一章 利刃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零八章 衛星城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六百四十三章 眼球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五百零七章 軟弱的妥協第二百八十三章 鼎革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奈選擇第二章 超憶困境第六十章 深化產業鏈第六百四十五章 瑞克•卡恩第二百六十六章 燃氣燃油第二十九章 時光博客第四百零七章 樣板房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物流與安全第五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四百三十九章 新品與挖礦第六百三十六章 遺傳第三百四十四章 致命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播第三百五十四章 互換第四百五十七章 辭舊迎新第二十章 金融巨鱷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缺口疑惑第七百七十九章 試航第五百八十六章 寒潮第五百五十五章 活化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貴嶼(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特現象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網恢恢第六百三十三章 1.5代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方情況第四百八十五章 軟實力第四百八十三章 補貼第三百四十七章 遠東冬雷第七百二十六章 波瀾(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五百二十二章 開發模式第二百八十章 殺瘋了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術倒逼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四百九十三章 船中閒聊第五百四十章 地下水層第七百三十二章 開端(三)第三百零六章 五丁開山第三十一章 材料革命第五百一十三章 未來第四百零五章 夜雨突擊第五百七十三章 技術發展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春賀歲第十章 春節期間第七十章 意外的發現第四百一十八章 影響力第五十三章 優良性能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品第五百零八章 整頓安排第七百零四章 雪球(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三百九十四章 恥辱與觸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