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小項目

接下來十幾天,黃修遠和陸學東等人,參與了八個相關的科研虛擬座談會。

包含了宇宙開發、人工智能、新材料、高能物理、人工重力、生物醫療、交通運輸和精密加工。

從體感艙做走出來,黃修遠伸了伸懶腰,一旁的陸學東開口說道:“終於開完了,我們科研部最近有不少成果要不去看看。”

黃修遠點了點頭:“去看看吧!反正這幾天我有空。”

倆人搭乘中巴車,來到紅草鎮的綜合科研基地。

這個綜合科研基地,從燧人公司一開始的材料實驗室,經過四年多的發展和擴張,成爲一個佔地八千多畝的綜合科研基地。

是燧人系在國內的四大科研中心之一。

黃修遠這些天,除了開會,就是在做等離子體運行的規律模型,目前已經完成了40%左右的工作。

對於這個等離子體運行規律模型,他並沒有一下子就拿出完全版本,而是先拿出一個簡化的初代版本,免得太過於突兀。

不知不覺之間,中巴車來到了紅草鎮的科研基地裡面。

這裡在08年的時候,還是一大批農田和鄉村,如今已經面目全非了,八十多棟七層高的建築物,星羅棋佈在這裡,另外還有密集的地下基地之類。

整個紅草鎮,除了研究所,就是燧人材料公司的總部和工廠。

陸學東帶着他,來到代號“45”的研究所裡面。

一到這裡,黃修遠就知道這個研究所的項目了,他那過目不忘的能力,早就記憶了這個研究所的具體情況。

“蜂巢輪胎研究成功了?”

陸學東點了點頭:“是的,畢竟材料上我們的強項。”

研究所的一個內部測試場裡面。

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戴亮,指着測試平臺上的車輛,給倆人介紹道:“董事長、陸總,這就是我們研發的新一代蜂巢輪胎。”

“噪音和顛簸、成本,具體到哪個程度了?”黃修遠一下就問出了蜂巢輪胎的關鍵問題。

蜂巢輪胎並不是燧人系的獨創的,米其林和米國的不少公司,早就有相關的產品,國內的羊城那邊,也有公司在做蜂巢輪胎。

所謂的蜂巢輪胎,其實就是無氣輪胎的一種,無氣輪胎包括實心輪胎、蜂巢輪胎等。

蜂巢輪胎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

優點是:免充氣、不會爆胎、防刺、過障能力強、抓地力強。

缺點是:噪音大、顛簸、成本高。

這種輪胎主要用於軍用車輛,至於民用產品,目前還沒有公司大規模推出。

戴亮拿出一個平板,遞給黃修遠,然後解釋道:“我們採用了碳納米纖維和鐵納米線、特種人造樹脂納米纖維混合編織,又調整了蜂巢結構,打造出新一代的蜂巢輪胎。”

黃修遠翻了翻平板上的相關數據。

新一代蜂巢輪胎,克服了傳統蜂巢輪胎的顛簸、噪音。

其實蜂巢輪胎的噪音和顛簸,主要是因爲輪胎彈性太差,而由於結構問題,爲了保證蜂巢輪胎的支撐力,又必須採用高強度的材料,高強度材料的彈性形變很難達到充氣輪胎的程度。

戴亮團隊伍的做法,就是利用納米工藝和結構調整,在保證蜂巢輪胎支撐力的同時,又具備媲美充氣輪胎的彈性。

來到另一個模擬測試場,一個研究員駕駛着一輛皮卡車,皮卡車的輪胎已經更換成了蜂巢輪胎。

皮卡車經過一系列的地面,黃修遠發現車輛並沒有什麼明顯的顛簸和噪音。

戴亮介紹道:“董事長,新蜂巢輪胎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高速形變。”

在一條跑道上,皮卡車加速向鋪滿鵝卵石的道路衝過去,然而皮卡車不僅僅沒有更加顛簸,反而更加平穩起來。

“這是因爲輪胎在高速衝擊和摩擦升溫後,導致輪胎變得更加軟,但是輪胎有彈性記憶,遇到障礙物會迅速凹陷,過後又恢復形狀。”

這種特性,賦予了輪胎快速過障、超小顛簸的能力。

“成本多少?”

“初期相對比較高一些,一條轎車輪胎,造價540元左右。”

對於這個價格,黃修遠並沒有什麼意外,採用納米工藝和納米材料,想便宜都難。

陸學東同樣明白這個價格偏高:“估計大規模生產,成本可以下降到一條400元,想再下降就比較困難了。”

“使用壽命如何?”黃修遠接着問道。

“在高強度的使用環境下,可以堅持15萬~25萬公里左右,我們採用一種新設計,在輪胎設置磨損厚度線,遇到了線,該輪胎就可以回收回來。”戴亮介紹了這個設計。

通過這種設計,當輪胎磨損到線後,就要更換,而回收回來的廢棄輪胎,在磨損線下有一條拼接線,直接切斷拼接線,再更換一個耐磨層,又可以重新使用。

這種設計,也是戴亮團隊爲了推廣蜂巢輪胎做的努力。

通過更換耐磨層,可以延長輪胎使用壽命,變相提高性價比,根據他們的計算,新蜂巢輪胎的內層結構,在沒有人爲破壞的情況下,可以使用14~16年左右。

完全可以通過更換耐磨層,攤平整體成本。

按照目前的生產成本,新蜂巢輪胎的零售價,可能要高達一千元每條,如果使用壽命上不來,就算是擁有抗顛簸、防刺和超強抓地力,估計很多車主也不會選擇。

黃修遠思考了一會,還是決定批准蜂巢輪胎的量產:“先建一個廠,供應內部的車輛,另外可以向軍方推銷一下。”

“多謝董事長。”戴亮激動不已。

在燧人系內部,雖然科研工作者的收入非常高,但是想發大財,就需要研發的產品可以成功商業化。

“我會安排一下。”陸學東也點了點頭。

雖然蜂巢輪胎價格比較高,但是使用壽命比較長,而且帶來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安全性的提高。

蜂巢輪胎的抓地力強於充氣輪胎,而且在緊急剎車的時候,可以利用本身的彈性變形,增強與地面的摩擦力。

特別是大貨車、大型工程車,上面充氣輪胎是非常危險的,無論是行駛過程中,還是維修的時候,充氣輪胎出現的事故屢見不鮮。

飛鵬集團就有大量的運輸車輛和工程車輛,更換蜂巢輪胎後,每年可以減少很多維修費用。

考察了新蜂巢輪胎項目後,陸學東又帶着他來到另一個研究所。

這個研究所的內部編號爲“16”,主要研究激光器,也是黃修遠重點關注的項目之一。

該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叫維奇,是一個從東歐逃難過來的科學家,以前主要從事激光研究,後來他工作的研究所關閉了,失去了工作的他,爲了家人的生存,被迫背井離鄉過來華國討生活。

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
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三百一十八章 利器第四百四十章 貫通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作用力第一百八十七章 談判與電影第五百八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四百九十一章 壓力素第五百三十四章 漸變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能源與新模式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一百零五章 特立獨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死結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裝備第五百八十章 新農村(一)第七百六十章 陸續抵達第七百三十章 開端(一)第三百四十章 合作與拋售第五百九十八章 月球(九)第四百八十六章 談話第一百四十章 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推波助瀾第五百九十五章 月球(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巨浪滔天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冷凍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六十一章 各項安排第六百六十六章 變化(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五十八章 可悲可恨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貴嶼(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蟹的故事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五百章 蠶食鯨吞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一百四十七章 開業典禮第三百一十二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一十七章 支付第六百四十八章 狠辣第五百一十二章 湯谷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七百一十二章 黃石畸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安全第五百二十六章 時代之船第五百一十八章 結果第八十四章 豐民農業第五百五十三章 艱難的路第一百一十四章 參觀第三百一十章 兩個遊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讓子彈飛第二百三十二章 問題多多第一百五十五章 開場演講第七百七十六章 意外和意外第七百二十五章 洪水第二百六十一章 遙望北地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二百四十一章 鰻魚第十四章 燧人公司第三百二十八章 影響(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樹和水第四百三十四章 東方超環第七百一十一章 雪球(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個發現第七百二十八章 樂不思蜀第五百三十一章 各退一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六百二十二章 前沿第一百零八章 包裝盒第六百八十八章 隕石(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閃退門第一百三十七章 開通儀式第七百五十一章 浮空模塊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設(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漸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連鎖反應第四百七十六章 培訓第二百四十章 新貴嶼(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升級第一百七十四章 臘八密談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農村(二)第二十五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三章 鹽鹼地改造第七百二十七章 波瀾(二)第六百八十三章 雲海(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崩盤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幕漸開第三十四章 轉道蓉城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九十一章 二代設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東遊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