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3-3 18:02:36 字數:2642
“霞嬸,這是從哪來那麼些米和菜?”小娥好奇問道。
霞嬸笑嘻嘻說道:“呵呵,這個你就別問了,晚上我們吃頓好的。”
小娥撲閃撲閃眼睛,然後乖巧地沒再問,伸手接過一些菜,幫着拿到竈間去了。
小錦跟着走過去,看着霞嬸將那一小袋白米小心翼翼地放進櫃子裡,再將那一小捆一小捆的蔬菜放進木盆子裡,準備去摘洗。
“阿嬸,我來洗。”小娥伸手搶過盆子,叫道。
“啊呀,這事哪還要你做呀。”霞嬸要奪回盆子。
“嬸,我和妹妹在這裡白吃白住已經很過分了,若是不幫你乾點活,我們就更過意不去了。”小娥用力抱着盆子,不肯撒手。
霞嬸見小娥滿臉堅決,知道拗不過她,也就作罷,讓她和小錦去河邊洗菜去了。
木盆子裝着菜,有些重,十歲的小娥端着一會就有些吃不消,小錦只好搭了把手,兩人一起將木盆子擡到了河邊。
洗菜時,小錦看到了盆子裡有綠油油的油菜心,青翠欲滴的青瓜,紫色豔豔的茄子,頓時食指大動,那肚子不由自主地就叫了起來。好在河水的聲音掩蓋了這聲,小娥並沒有聽見。
小錦自嘲笑笑,幫着將菜都拿了出來。
除了油菜心,其它的菜都是易洗菜,放在河水裡一衝也就行了。油菜心雖然要撥開了洗,但古代沒使用農藥,沒有有害物質侵蝕,所以小錦見小娥也只是放水裡洗去了菜心裡的泥和可能附在上面的蟲兒。
記得以前,家裡頭的保姆總會將菜心放在水裡泡上一會,不只是菜心,番茄、黃瓜、茄子,什麼都要清水漂一會,生怕有殘留農藥,而在這古代,什麼都是綠色的,即便是生吃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小錦想到這點,忍不住輕嘆口氣。
“怎麼了,小錦,餓了嗎?別急,晚上就有頓好的了,瞧這些菜多新鮮,也不知霞嬸從哪弄來的。唉,我們真是太打擾人家了。”小娥邊洗邊感慨。
小錦道:“是從沈家娘子那賒來的。”
“你怎麼知道?”小娥擡起頭,歪着腦袋,有些驚訝。
“我無意中看到的。霞嬸就是去那所青瓦房裡賒來的。我聽她叫那裡面的人沈家娘子。”
“原來是這樣。在地裡,我就聽阿叔說什麼去沈家,原來他是讓霞嬸去賒點吃的,唉,我們真是添了不少麻煩。”小娥有些內疚。
“不會,其實你想想,若不是我們出現,他們也不好意思再到沈家去賒,我們到了,他們正好有理由去,賒來了他們也能吃頓好的。”小錦不以爲然。
小娥聽着總覺這話有些不對,想了想道:“若不是我們,他們也不會欠沈家人情啊,欠人家的總要還的。”
小錦看了看盆子裡的幾樣菜,說道:“就這點菜和米能算什麼大人情呀,不過是鄰里間相互贈的,難道誰還會把這點米和菜當回事啊?”
小娥不解地看着小錦,“這還不算大人情嗎?在這鄉下地方,能有白米飯吃,能有新鮮的菜吃已經算得上奢侈了。即便以前在潘家,我們下人吃的米也是兌過得,只有主人家才吃得上白米飯,而剛剛我看了,沈家給霞嬸的是貨真價實的白米飯,一點都沒拿雜米衝兌過,你說這是多大的人情。”
小錦看了看小娥,還是不太明白,畢竟在她那個時代在她生活的環境裡,這點東西遍地可見,壓根兒不算什麼。
由於兩人再無話題,而小錦又不願幹活,便起身沿着河邊走着看風景。
小娥側臉看着小錦的背影,心裡頭的悲傷忽然涌了上來。若是小錦活着,她一定會幫着自己幹活吧。記得以前在八姑家,自己被八姑逼着幹活,小錦即便也不會幹,還是努力幫襯着,現如今小錦的身子被這個幾百年後自己的後代子孫佔着,小錦的魂魄又去了哪裡呢?
小娥想着想着,便落下淚來。
洗完了菜,小娥將油菜心、茄子、黃瓜整齊地擺放進盆子,然後朝着在河邊悠閒看風景的小錦喊道:“小錦,洗好了,回吧。”
小錦回過頭,大聲應了一聲,然後卻是不緊不慢地走了過來。伸手幫小娥擡起木盆,回到了霞嬸家。
“可真是乖妮子。”霞嬸已經淘好了米,見姐妹二人回來了,趕緊搭手接過木盆,嘴裡頭贊着。
“對了,丫頭,你們叫什麼?”霞嬸一邊將小罐子裡的酸菜挖一些出來,一邊頭也不擡地問道。
“我叫小娥,妹妹叫小錦。”小娥道。
“好聽,小娥,小錦,真好聽。”霞嬸樂呵呵說道。
“嬸,晚上我們還吃酸菜嗎?不是有新鮮的菜?”小錦見霞嬸還在搗鼓酸菜,就覺得反胃,忍不住提醒她今天可是有新鮮蔬菜的。
霞嬸側頭笑了笑,道:“你們家原來不是用這個來做菜的嗎?”
小錦一愣,脫口而出:“我們不用這個,我們用鹽啊。”
“鹽?看來你們家原來一定是大戶,鹽哪是我們這些小戶人家吃得上的。”霞嬸道,“這罐子酸菜還是沈家娘子特地給我們做的,讓我們這一年還有個鹹東西過過嘴。”
又是沈家娘子,這沈家到底是什麼來頭。小錦問:“嬸說得沈家是隔壁那所青磚大瓦房裡頭的人家嗎?”
“恩,對啊,就是那所房子。”霞嬸點頭。
“那他們家是做什麼營生的?種地?經商?還是入仕?”小娥插嘴問道。
“沈家老爺是郎中,這方圓百里有誰不知道他沈郎中的。沈郎中醫術可好着呢,人又好,不嫌棄窮人,只要得病,都給看。”霞嬸道。
“我以爲沈家是官家呢,沈老爺沒去考功名?”
“考那做什麼?沈老爺不稀罕那些。”
“爲什麼?士農工商,當了官老爺,地位自然就高人一等,其實只要考了秀才,那就同別人不一樣了。”
“這些個理我一個鄉下婆娘哪知道,我只知道,有一次有一大撥人,坐着八人坐的大車,一看就是達官貴人,說是來請他回去,他都說不回去,還是在這鄉里頭好。那一次,我們烏雀村的人都出來了呢,生怕他跟着這貴人走了。還好沈郎中沒走。”霞嬸已經走出了竈間,在竈間的牆角搬柴火。
小娥想去幫忙,卻被霞嬸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