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人不能這樣無恥

明天就是和韓家醫館約定的最後一天了,可巧的是,明天還正是二月朔日,楚雲之會的日子。

李唐此時正坐在牀上,下身蓋着被褥,眼睛穿過對面那扇半開着的窗牖,望向對面那一輪淡淡的蛾眉月。夜晚的天空,還是一如既往地深邃,就像是亙古不變的一般,但李唐的臉色時喜時憂,變幻不定。

韓家醫館那邊,韓多才自然是希望李唐去的。以前一向自信的他最近連受打擊,已經變得有些自卑了,他有些擔心一旦李唐沒有去,自己會鎮不住場面。當然,他也不敢對李唐提出“你必須來”之類的硬性規定。畢竟,在他的眼裡,李唐這樣的人物,並不是他可以隨意支使的。

東水門邊楚雲亭?那確實是一個好去處。“汴京八景”中的兩個——“汴水秋聲”和“隋堤煙柳”都是在東水門外那一段汴河邊。

東水門外有一處很大的河灘,正是汴京城從水路西去西京洛陽,東往淮泗,轉江南船隻的始發之地。同樣的,東南地方的糧食、入貢的方物進京,也是在此卸貨。因此,雖然是寒冷的早春,水路並不是很繁忙的季節,此時的東水門外汴河上依舊是舟舸如織,十分熱鬧。當然,一般到了深秋,汴河就會猛漲,那時候碧水盪漾,一望無際,再加上一些“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送別之人,這景色比起往常又要美麗不少。這也是“汴水秋聲”會成爲“汴京八景”之一的原因所在。

想當初,李唐剛剛進城,和“風塵三俠”第一個去遊覽的地方就是東水門外,也知道那楚雲亭正是那隋堤之上,位置最好的一個亭子,不僅正對着汴河上船來船往的熱鬧景象,背後更是一望無際的煙柳——正是大名鼎鼎的“隋堤煙柳”。雖然如今那柳樹上大多是光禿禿的,但人們只要仔細一看,就容易發現那些枝頭都已經悄悄長出了不少嫩芽。因此,如今雖然不是遊覽的最佳時機,但去了的遊人也不會全無所獲。

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明天就要見證一場比文招親了,一場早已註定結果的比文招親!不知道那岸邊的煙柳會作何感想。諷刺?抑或是淡漠?這些李唐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現在很不爽,很費躊躇。

還是不去了,去了還不是添堵而已嗎?

這是臨睡前,李唐的最後一個念頭,也是最終的決定。

於是,第二天早上,李唐起牀後,一如既往地坐上了前往韓家醫館的馬車。

今天的病人特別多,早早的就把韓家醫館擠得滿滿的。李唐下了車,好不容易纔在韓多才的一位徒弟的開路之下,擠進了內堂。

李唐剛剛坐下,就聽門外一個聲音喝道:“讓我進去,我不是看病的,我找李先生有事要說!”

李唐聽這聲音中帶着一種難言的威嚴,聽來頗爲熟悉,便站起身來,隔着簾子向外望去,而那簾外之人也正微笑着向裡面望來,兩人目光相遇,李唐立即便認出了此人:這不是那天以四十兩銀子的高價買下自己一幅字的那個中年男子嗎?此時他手上拿着的扇子正是自己那天賣給他的那一把。這麼大冷天的,他居然把那扇子打開了,在那裡輕輕扇着。旁邊的那些病人哪裡見過這樣的神經病,紛紛閃避。

韓多才正要阻攔,卻聽李唐說道:“韓先生,放他進來吧,這人我認識!”

那人便在韓多才疑惑的目光之中走進了內堂。

“李先生還記得在下,實在令在下深感榮幸啊!”那中年男子毫不認生地在李唐的位置上坐下來,彷彿他纔是這裡的主人一般。

李唐微微一笑,道:“承蒙官人稱一聲‘先生’,小可應該感到萬分榮幸纔是。不知道官人找小可有什麼事沒有?”

那人笑了笑,說道:“老夫覺得,這件事說起來,應該和先生關係不大。不過,有人卻並不這麼認爲,一定要老夫把這件物事交給你,於是,老夫就來了這裡。”

李唐被他說得有些迷糊,便說道:“是什麼物事?”

那人從懷中取出摺疊頗爲美觀的信箋來,交給李唐,又說道:“這件物事,還是等老夫走了之後,先生再看吧!”那人倒也乾脆,並沒有一句廢話,便站起身來,向門外走去。正當他雙手撥起簾珠的時候,他忽然又似想起什麼來,回頭向李唐說道:“對了,那信中的那個‘文信兄’就是他們中書省的右補闕羅有德。”

李唐不知道他爲什麼會忽然提起這樣一句不着邊際的話來,只好點點頭。那人再不猶豫,大踏步地出門而去。

右補闕是一個文官官銜。宋朝的官制最大的問題就是拖沓,人浮於事。而這個弊端在言官這個特殊職位上顯得尤其明顯。

說到言官,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會是御史臺。事實上,宋朝也確實是設置御史臺的,和中書省等三省一樣,主管御史臺的是本臺的貳官御史中丞,主官御史大夫並不實授。自御史中丞一下,還有很多御史。

本來這就應該夠了,但事實上遠不是那麼回事。門下省還設置了左諫議大夫、左拾遺、左補闕,中書省又對應地設置了右諫議大夫、右拾遺和右補闕,這些官職在在職責上和御史幾乎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們的所屬機構而已。

換一句最簡單的話說,這右補闕就是屬於中書省的言官。

李唐望着那人遠去的背影,心下怪怪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他回過頭來,打開那信箋,就見上面寫着:“文信我兄:弟嘗於我兄言及太學正李格非親近‘元佑黨人’之事,今略有變,暫緩可也。皆因弟三子明誠慕其女甚切,弟亦難少移其志,唯有索性做成之。弟已謁過宰相,得其允可,我兄可贊壓劾章,待得木成其舸,再行劾奏不遲!”

下面的落款是:“弟挺之再拜頓首!”

李唐一見這封信,頓時氣得七竅生煙,嘴裡狠狠地罵了一聲:“他——媽——的,人不能這樣無恥!”

第215章 燕王奸計第132章 快正午了第37章 奇怪的動作!第133章 上課第62章 情爲何物第37章 白衣儒生第60章 玩笑開大了第238章 歸來第106章 原委第15章 這個玩法好!第57章 人不能這樣無恥第76章 赴任前夕第43章 閉門羹第37章 奇怪的動作!第43章 閉門羹第133章 上課第2章 守善道士第55章 隱聖寺第65章 覆水難收第99章 坦白第6章 栽了第56章 雙飛燕第200章 童貫之死第105章 衝突第135章 頭卷之論第210章 燕王趙俁第136章 正合朕意第91章 宮內重逢第75章 苦熬第8章 二心第215章 燕王奸計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70章 啓程第25章 消息泄露第166章 別來惹我!第126章 吃豆腐第82章 意外喜訊第20章 潛龍閣?第168章 厚賜第118章 父女第170章 傳訊第62章 情爲何物第160章 殤!第125章 一身冷汗第162章 分辯第30章 無果第15章 這個玩法好!第77章 點卯第24章 一再震驚第17章 開課第64章 瘋了?第18章 猛藥第23章 勝人一籌第74章 範家第175章 報復第74章 範家第12章 各出陰招第192章 太后之疾第64章 趙挺之第78章 尷尬第76章 鬥欲第91章 宮內重逢第47章 章援第140章 偶遇熟人第109章 朝會鬧劇第21章 鳳求凰第200章 童貫之死第231章 被算計了第113章 訴苦第145章 說服第139章 脫身不易啊!第172章 捉姦第129章 破裂第117章 主僕交鋒第82章 意外喜訊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21章 鳳求凰第72章 麻煩了第177章 我錯了!第136章 敗事有餘第91章 異變第50章 小兒?偉丈夫?第4章 吳乞兒第189章 李記酒樓第131章 怎麼睡?第91章 異變第108章 議罪第74章 撒潑第14章 胡秀兒第130章 怪異答卷第3章 不是病的病第205章 反制第112章 驗身第189章 李記酒樓第133章 上課第103章 搜查第29章 迂迴之策第224章 波瀾第48章 返家第31章 一筆勾銷
第215章 燕王奸計第132章 快正午了第37章 奇怪的動作!第133章 上課第62章 情爲何物第37章 白衣儒生第60章 玩笑開大了第238章 歸來第106章 原委第15章 這個玩法好!第57章 人不能這樣無恥第76章 赴任前夕第43章 閉門羹第37章 奇怪的動作!第43章 閉門羹第133章 上課第2章 守善道士第55章 隱聖寺第65章 覆水難收第99章 坦白第6章 栽了第56章 雙飛燕第200章 童貫之死第105章 衝突第135章 頭卷之論第210章 燕王趙俁第136章 正合朕意第91章 宮內重逢第75章 苦熬第8章 二心第215章 燕王奸計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70章 啓程第25章 消息泄露第166章 別來惹我!第126章 吃豆腐第82章 意外喜訊第20章 潛龍閣?第168章 厚賜第118章 父女第170章 傳訊第62章 情爲何物第160章 殤!第125章 一身冷汗第162章 分辯第30章 無果第15章 這個玩法好!第77章 點卯第24章 一再震驚第17章 開課第64章 瘋了?第18章 猛藥第23章 勝人一籌第74章 範家第175章 報復第74章 範家第12章 各出陰招第192章 太后之疾第64章 趙挺之第78章 尷尬第76章 鬥欲第91章 宮內重逢第47章 章援第140章 偶遇熟人第109章 朝會鬧劇第21章 鳳求凰第200章 童貫之死第231章 被算計了第113章 訴苦第145章 說服第139章 脫身不易啊!第172章 捉姦第129章 破裂第117章 主僕交鋒第82章 意外喜訊第217章 官家薨了第21章 鳳求凰第72章 麻煩了第177章 我錯了!第136章 敗事有餘第91章 異變第50章 小兒?偉丈夫?第4章 吳乞兒第189章 李記酒樓第131章 怎麼睡?第91章 異變第108章 議罪第74章 撒潑第14章 胡秀兒第130章 怪異答卷第3章 不是病的病第205章 反制第112章 驗身第189章 李記酒樓第133章 上課第103章 搜查第29章 迂迴之策第224章 波瀾第48章 返家第31章 一筆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