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各國異動

英國人在進行大規模的陸軍動員,尤其是大量的印度士兵被徵召起來,然後組建成英屬印軍,其他各殖民地的軍隊也是被動員起來,並被派往印度、緬甸、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亞洲地區。

就連其寶貴的本土兵力,都是抽調了好幾萬去印度!

一時間,數十萬各種各樣的英軍,大部分都是殖民地軍隊雲集亞洲英屬各殖民地,尤其是印度和緬甸,新加坡三地。

而這個時候帝國在寧王國多年的佈局也是終於體現出來了其效果,寧王國的攝政王李昊通宣佈正式向中華帝國稱臣,寧王國成爲中華帝國的藩屬國。

帝國雖然也是很痛快的封出去了‘寧王’的封號。

寧王國正式成爲大中華體系的一部分,當然了,寧王國雖然稱臣了,但是其保留了大量的自主權利,包括外交、軍事等,帝國獲得的是一個宗主國的名義,其次是獲得了在寧王國的軍事通行權。

這個軍事通行權,乃是帝國大軍越過寧王國,向英屬緬甸發起進攻的必備條件,寧王國要是拒絕給予帝事通行權,那麼帝國就只能順帶把寧王國直接給滅了。

帝國陸軍進行動員後,發起全面戰爭的架勢比海軍那邊規模要更大!

二月上旬,帝國第七軍一共六萬餘人殺進了印度西北部山區,也就是後世的巴基斯坦地區,隨後和英軍在這片交通補給都相當困難的山地進行激戰。

同一時間,帝國陸軍和寧軍的聯軍也是正式向下緬甸發起進攻,帝國陸軍所屬之第三軍、第五軍一共十五萬多人,加上寧軍的大約五萬多人,一共二十萬的聯軍同時向英屬緬甸發起進攻,並兵分兩路,一路殺向仰光,一路向西挺進,這勢頭完全就是奔着印度去的。

同時也是在西藏地區動員了一個山地師,將近一萬六千多人殺進印度,只不過這個方向的補給更加困難,只是次要的作戰方向。

二月二十三號,帝國海軍陸戰隊之第三旅在海軍的艦隊掩護下,在距離新加坡大約五十公里外的馬來西亞半島登陸,隨後陸軍之兩個師也是緊跟着登陸馬來西亞半島,這兩師一旅,組成了海陸軍混編的第十七軍,他們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攻克新加坡,然後用架上重炮把新加坡港口內的東印度艦隊給趕出來。

好讓帝國海軍的主力艦隊把這些殘存的東印度艦隊徹底消滅!

帝國陸軍的快速行動,是把英國人給嚇傻了,儘管英國人在去年年底金華號事件爆發後就開始進行做準備了,但是匆匆幾個月根本無法準備什麼,動員起來的印度人還沒有成軍。

在緬甸那邊只有數萬人的軍隊,要想抵抗帝國和寧軍的二十萬聯軍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二月份還沒有結束,帝國之第三軍六萬餘人就已經兵臨仰光城下,而現在仰光內的英軍不足兩萬人。

如果說南海海戰的失敗,讓英國人感到了痛心,但是卻依舊頑強的想要集結兵力繼續戰爭的話,那麼仰光即將失守的就是讓英國人真正第一次考慮起來,這場戰爭英國有可能輸!

區區丟失一個仰光不算什麼,英屬緬甸沒了也不算什麼,但是按照目前中華軍的推進趨勢來看,他們既有可能迅速拿下整個下緬甸,然後新加坡那邊也是因爲兵力懸殊,想要守住是非常困難的。

一旦新加坡失守,那麼中國人的海軍就能夠殺進印度洋,然後建立起海上運輸補給通道,到時候整個印度就危險了。

因此到了三月份的時候,倫敦裡的那些英國議員們已經是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有支持繼續戰爭的,有支持停止戰爭,和中國人進行談判的。

但是這種爭吵沒有結果之前,中英兩國之間的戰爭卻是不會停下的。

而這個時候,在帝國外交部門的推動下,蘭港國也是再一次在婆羅洲發動大規模攻勢,並且得到了帝國一個旅的增援,婆羅洲上的荷蘭人根本就抵擋不住,甚至想要增援或者撤退都不行,因爲帝國海軍現在是全面封鎖了東南亞海域,荷蘭人的海軍根本就沒有膽子去婆羅洲。

菲律賓那邊就更不用說了,馬尼拉那邊的西班牙人得知南海海戰英艦隊大敗以後,很乾脆就是投降了,目前帝國的部隊正在菲律賓諸多羣島裡肅清其他的殘軍以及那些土著們。

截止到三月份,帝國在各個方向的軍事行動都是相當的順利!

這不順利不行,帝國爲了這場戰爭,前後多準備了好幾年,各種計劃都已經是相當完善,一旦發動起來就是能夠爆發出最大的戰鬥力,根本不是荷蘭以及西班牙能夠抵抗的,甚至就連英國人都是節節敗退。

三月十六號,堅守了大半個月的仰光正式宣告失守,兩萬英軍死傷過半後,剩下的被迫投降當了戰俘。

於此同時,新加坡那邊的戰鬥也是到了最激烈的地步,困守新加坡的英軍內無彈藥,外無增援,情況絲毫不比歷史上日俄戰爭期間在旅順的俄國人好多少,而爲更關鍵的是,這年頭英國人可沒有大量的機槍用來防守。

因此新加坡雖然是遠東地區首屈一指的要塞,但是對於帝國陸軍而言,只要再花費一些時間,拿下來是遲早的事。

在緬甸的中寧聯軍已經是兵指印度,新加坡失守在即,更關鍵的是這個時候法國人也不安份。

其艦隊活動頻繁,大量的主力艦正在集結。

如今英國人的大量戰艦被抽調前往印度洋,歐洲地區的艦隊空虛,難免法國人不會生出其他想法來,如果能夠趁着英國人本土艦隊空虛的機會,來個偷襲之類的話,不說徹底斷送調英國人的本土艦隊,但是隻要重創的話,那麼就足以讓英國皇家海軍在未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裡緩不過氣來。

面對法國人的異動,英國人是更加的謹慎了,原本準備調往印度洋的多艘主力艦是取消了計劃。

可是這樣一來,英國人還能否維持在亞洲的艦隊規模就很難說了!(。

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0章 久則生變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41章 三衝敵陣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41章 三衝敵陣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7章 募兵買槍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341章 辦學難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32章 大戰前夕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414章 方德嬪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24章 婆羅洲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5章 輕鬆勝利第46章 他敢打嗎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84章 水師初成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7章 協防上海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97章 城頭激戰
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0章 久則生變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41章 三衝敵陣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71章 鐵路網的野心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41章 三衝敵陣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64章 第一混成旅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468章 皇室資產管理處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34章 談判指示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7章 募兵買槍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40章 江南大學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341章 辦學難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32章 大戰前夕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395章 分兵而逃第638章 寧耀安之死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414章 方德嬪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45章 南下浙江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624章 婆羅洲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686章 陸軍革新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55章 輕鬆勝利第46章 他敢打嗎第228章 教育和留學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352章 第六軍的北伐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84章 水師初成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7章 協防上海第524章 英法美關注第613章 市場和戰爭地兩百零三章 宮殿後宮事第778章 中美勾結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97章 城頭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