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未來之星(上)

秦異人府上,一派喜慶氣氛。

“公子,又有消息了,這是猗頓氏的文告,要參與掄材大典,襄助盛事。”

“這是趙國卓氏的文告,他們也要參與。奇了怪了,卓氏就在邯鄲,怎生響應如此之遲,還不如我們秦國的清夫人響應得早呢。”

清夫是秦國巴蜀的鉅商,來歷神秘,少有人知,只知她是秦國人,是天下第一大商家。按理說,秦異人在邯鄲發出文告,清夫人要得到消息一定要費不少時間,她響應當要遲些,卻是沒有想到,她是第一個響應的。

而作爲趙國的大商家,就在邯鄲,竟然遲遲不能響應,不僅落在清夫人後面,還落在猗頓氏後面,要孟昭他們不損他一句都不成。

“還有呢,還有呢。”趙雄紅光滿面,歡喜難言,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賢婿,這是魏國白氏的文告,他們也要參與。”

拍拍額頭,感慨無已,道:“當初,你要如此大操大辦,我們一算,沒有十萬金莫想成事,我們還在擔心呢。眼下看來嘛,這金已經不是問題了,只要五大商家參與,這金鐵定了夠,一定夠。”

這話說到孟昭他們心坎上了,他們當時也是萬分擔心,還以爲秦異人瘋了,沒想到,竟然真的成了。

“這是田氏的,田氏最遲。”趙姬把田氏的文告遞給秦異人,頗有些不滿意,道:“人言田單號稱‘商旅孫吳’,他見事竟然如此之慢呀。”

田單因商起家,在商界很有威名,號稱“商旅孫吳”,可見他經商的天賦是多麼的驚人了。正是在他的打理下,齊國田氏一舉而成爲天下有數的大商家。只是因爲樂毅攻齊,讓田氏商社遭到重創,實力大不如以前了。

再加上,田單這個靈魂人物離開了田氏商社,當了丞相,田氏商社的實力進一步削弱。

“這不能怨田單。”秦異人笑道:“田單早已不問商社之事了,他一心治理齊國,卻是身子骨大不如以前,難以理事。”

田單在即墨那幾年,遇到樂毅這樣強大的對手,那是對身心的巨大考驗,他能堅持下來,沒有崩潰掉,已經是個奇蹟了。這幾年的折磨,讓他的身體垮掉了,這是他不能理政的原委所在。

“你們以爲完了嗎?遠遠沒有呢。”魯句踐雖然練武的天賦了得,畢竟還是個童子,扯起嗓子嚷得山響:“還有不少商家發來文告,願意參與。我這裡就有,啊,五十餘份。”

“我這裡也有呢,三十餘份。”茉兒一邊整理文告,一邊稟報,臉上盡是開心的笑容。

“我這也有不少呢。”黑伯也來湊熱鬧。

清夫人、猗頓氏、趙國卓氏、魏國白氏、齊國田氏這天下五大商家都響應了,要參與掄材大典,其他的商社豈能後於人?紛紛發來文告,錦上添花。

“這下,再也沒人爲金擔憂了,士子們該放心來了吧?”秦異人欣慰的一掀眉頭,挪揄道:“可惜啊,天下有數的商家會匯聚在邯鄲,唯缺呂氏商社呢。”

“哈哈!”呂不韋三番五次算計秦異人,更是使出見不得人的手段,卻是鬧得灰頭土腦,丟盡了臉面不說,還賠了那麼多金。

若戰國時代有“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說法,孟昭他們一定會用上。

XXXXXXXXXXXX

衛國,濮陽,呂氏莊園。

呂不韋臥病在牀,臉色蒼白,沒有一點血色,如同在土裡埋過似的。

呂不韋在邯鄲被玉夫人嚇破了膽,不得不離開邯鄲,回到衛國濮陽老家,準備好好散散心。卻是沒有想到,不僅沒有散成心,反而又窩了一肚子火。

他的父親呂太公見他興致不高,爲他四處尋遍,花重金買下一個美貌、能歌善舞的歌伎,要呂不韋收爲侍妾。

呂不韋痛失趙姬,一顆心肢離破碎,能有一個美貌善解人意的人兒在身邊的話,極有必要。然而,讓他鬱悶的是,在納妾這天,荊雲喝醉了酒,正好撞到這可人兒,色心大起,把這可人兒給硬上了。

這頂綠帽子戴得夠大的,呂不韋暴怒了,準備要殺掉荊雲。然而,荊雲是士俠出身,豈是那麼好對付的?先下手爲強,挾持了呂不韋,勒索了五千金,帶着美貌的可人兒,堂而皇之的離去。

呂不韋先是被秦異人橫刀奪愛,搶了趙姬;再被荊雲強暴了侍妾不說,還打劫了他一通,新仇舊恨齊上心頭,他一病不起。

偏偏還有讓他更加難受的事兒,他得到消息,秦異人在邯鄲風生水起,掄材大典天下皆知,七大戰國參與,商社紛紛表態要參與,唯獨他的呂氏商社因爲與秦異人的矛盾而不能參與,只能置身事外,失去了揚名的良機,他痛心不已。

最讓他痛心的是,這意味着他徹底失去了秦異人這個奇貨。

一個能把掄材大典操持成如此規模,天下皆知的人,豈是呂不韋所能控制的?

“噗噗!”不能居秦異人這個奇貨,呂氏商社就是失去了天大的利益,呂不韋一口怨氣難出,唯有大口大口吐血的份。

XXXXXXXXX

魏國都城,大梁,國尉府。

國尉是戰國時代的重要武職,在軍隊中的地位僅次於上將軍。魏國的國尉與哪一國的國尉都不同,因爲這是三代國尉,並不是一個人做國尉。

一連三代人都當國尉,在戰國曆史上僅次一家。久而久之,這家就以官爲姓,人稱尉氏,至於真實的姓氏,早已不爲人記得了。

事實上,這個家族不是三代國尉,而是四代國尉。只不過,第四位國尉不是在魏國,而是在秦國,這就是尉繚家族。

第四個仕於秦國的人,就是名垂千古的尉繚。

尉繚這個家族,是以官爲姓,這在戰國時代很是常見。至於他的祖父、父親叫什麼名字,已經難以考證,本書中就稱爲“老繚子”。

據說,“尉繚”這個名字,是尉繚的曾祖父使用過的,因而,歷史上有兩個尉繚。一般說的尉繚,是指最後一個尉繚,即輔佐秦始皇成就一統偉業的尉繚。

老繚子約莫五十歲,身體健壯,極是精悍,一身的威猛氣勢,跪坐在矮几上,打量着短案上的文告,眉頭擰得很緊。

尉繚恭恭敬敬的站着,沒有出聲打擾其父。

尉繚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身材壯碩,氣質與其父截然不同,其父威猛,尉繚卻是清雅,讓人生出親近之意。

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炯炯有神,轉動之際,透着睿智。

“繚兒,你是想去參與掄材大典?”老繚子終於擡起頭來,打量着尉繚。

“是。”尉繚點頭。

“百年戰國,就未有如此操持掄材大典的,這個秦異人好大的手筆。”老繚子眉頭一掀,如同出鞘的利劍,道:“他爲士子讀書人解決了舟車吃喝之資,前去參與掄材大典的讀書人、士子必然不在少數。再者,七大戰國皆要參與,意在招攬人才,若是一戰成名,便可入仕,這是一條捷徑,士子會趨之若鶩。因而,這次掄材大典必然是人才匯聚,開百年戰國未有之盛況。”

老繚子的眼光極爲了得,一語道破玄機。

掄材大典本就是成名入仕的捷徑,在掄材大典上一戰成名,身價倍增,所交非富即貴,會爲各國招攬。七大戰國參與,招攬人才之意已明,仕子們還能不去的?

“學而優則仕”,這是數千年的教條,卻是很經典,數千年沒有改變的經典話語。

“爹,孩兒此去,非要入仕,是想見識天下人才。”尉繚說出想法。

“哦。”老繚子問道:“你以爲這次一定會有盤盤大才?”

“一定會有!”尉繚非常篤定,道:“長平大戰後,秦勝趙敗,天下大勢已明,操於秦手,秦國一統之勢已成。以前那些觀望的人才,一定會趁機出世。”

長平大戰的影響太深遠了,大大的縮短了中國歷史的統一進程。

“你是爲秦異人去的吧?”老繚子眼中精光一閃。

“是的。”尉繚沒有否認,道:“天下大勢已操於秦手,只要秦國恢復國力,再出一明君,聚集一批雄傑之士,就可以大舉東進,掃滅列國,成就一統偉業。”

老繚子揮手,阻止尉繚再說下去,道:“這個秦異人異軍突起,名爲操持掄材大典,實爲秦國聚集人才,若是稍有眼光的人,都會選擇秦國,成就一番偉業。能有如此深遠目光者,定非常人,秦國正需要這樣的明君。你此去,非爲參與掄材大典,實爲察秦異人可否造就,可否成就偉業?”

“秦王二十餘子,近百王孫,未聞有傑出者,這個秦異人能有如此眼光,能如此操持掄材大典,頗讓人感興趣。”尉繚點頭承認。

“自祖父之時起,我尉氏三代國尉,深受魏恩,本不該棄魏。可是,非我尉氏不忠,實是魏國一代不如一代,不是享樂,就是邀名,無真才實學矣。縱然我輩有心盡忠,願爲國出力,魏國已無力迴天。”老繚子仰天一嘆,道:“非我魏國無才,實爲人才無用,不得不遠走他邦!先有張儀、樂毅、範睢,後有吾兒。悲乎!”

魏國的盤盤大才特別多,若是用好的話,一定能成就一統偉業,卻是有才不能用,徒作嫁衣罷了,讓無數人感慨。

“繚兒,你此去,把兵書帶上。”老繚子眼中精光暴射,道:“這兵書自你曾祖父始,已歷三代,仍未成書,爲父期望你能寫成。”

《尉繚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兵書,卻不是一人寫成,而是由尉氏家族四代人努力的結果,最後成於尉繚。

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45章 張網待魚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22章 巡視天下第49章 蘇秦故居第47章 秦王之怒第3章 迎九鼎第45章 奔赴軍中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0章 秦王駕到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8章 官商勾結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20章 白起當罪第11章 太子丹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73章 使者大出第96章 策反後勝第26章 欲滅齊第9章 太子贏柱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2章 都江堰成第96章 策反後勝第47章 三川郡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1章 駕臨前線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22章 將相和第一o八章 又吐血了第14章 明珠蒙塵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3章 反詐(下)第11章 巧取豪奪第24章 憋死荊軻第26章 逼宮第59章 全軍出擊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31章 毛筆第3章 合縱回光第64章 大宛第32章 學館成(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7章 和氏璧第43章 韓國稱臣第51章 秦人瘋了!第20章 藺相如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26章 欲滅齊第11章 夏姬第16章 圖窮匕現第12章 白起服了第13章 稱帝?第28章 廣納賢才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章 商君軼事第1章 秦異人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4章 賣人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80章 調教郭開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24章 翻臉(下)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3章 骨氣第29章 項燕獻計第1章 大烏龍第10章 稱帝第13章 反詐(下)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9章 異人新政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17章 鐵腕平叛第26章 有仇報仇第54章 虎口奪食第14章 趙王之怒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13章 提倡商業第2章 誰領軍?第54章 虎口奪食第47章 拐騙趙姬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8章 何去何從?第36章 天大的勝利
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45章 張網待魚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22章 巡視天下第49章 蘇秦故居第47章 秦王之怒第3章 迎九鼎第45章 奔赴軍中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0章 秦王駕到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8章 官商勾結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20章 白起當罪第11章 太子丹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73章 使者大出第96章 策反後勝第26章 欲滅齊第9章 太子贏柱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2章 都江堰成第96章 策反後勝第47章 三川郡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1章 駕臨前線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22章 將相和第一o八章 又吐血了第14章 明珠蒙塵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3章 反詐(下)第11章 巧取豪奪第24章 憋死荊軻第26章 逼宮第59章 全軍出擊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31章 毛筆第3章 合縱回光第64章 大宛第32章 學館成(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7章 和氏璧第43章 韓國稱臣第51章 秦人瘋了!第20章 藺相如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26章 欲滅齊第11章 夏姬第16章 圖窮匕現第12章 白起服了第13章 稱帝?第28章 廣納賢才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章 商君軼事第1章 秦異人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4章 賣人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80章 調教郭開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24章 翻臉(下)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3章 骨氣第29章 項燕獻計第1章 大烏龍第10章 稱帝第13章 反詐(下)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9章 異人新政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17章 鐵腕平叛第26章 有仇報仇第54章 虎口奪食第14章 趙王之怒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13章 提倡商業第2章 誰領軍?第54章 虎口奪食第47章 拐騙趙姬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8章 何去何從?第36章 天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