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

一提起秦國,人們就會想到秦始皇。一想到秦始皇,就會想統一六國,然後就是“暴君”這個詞。

人們就會罵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暴君,他殘暴不仁,興虎狼之師,掃滅六國,毀人宗廟,挖人祖墳,修長城、阿房宮,焚書坑儒,不恤民力……

這種罵名是從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起,一直罵到現在,依然還有很多人在罵,就是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也是把秦始皇歸入了暴君的行列。

秦異人在邯鄲生活了數載,對山東之人的謾罵之詞再清楚不過了,在山東之人眼裡,秦國就是虎狼,就是殘暴的象徵……要多惡毒有多惡毒。

然而,當秦異人踏上秦國的土地,回到秦國之時,親眼見到秦國,方纔知道山東之人的罵詞是多麼的荒謬,方纔知道後人罵秦國爲虎狼、殘暴不仁是多麼的無知。

不說別的,光說函谷關,就是讓人耳目一新。街道整潔,秩序井然,沒有絲毫亂象。放眼一瞧,每隔一定距離,就有傾倒垃圾的地方,那裡有着明顯的標誌。

倒垃圾這種事情在山東人眼裡,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連雞毛蒜皮都算不上,壓根兒就不會注意。就算是邯鄲,這個山東的核心城池,在最初的時候也是以髒臭聞名天下,牛馬糞在街矍上隨處可見,直到趙武靈王革新,推行新法,邯鄲的面貌纔有所改觀。即使如此,因爲山東人的惡俗,不注意這些事情,仍是有人亂倒垃圾。

在秦國就不行,倒垃堆也是列入了秦法的,不到指定地方倒垃圾,那屬於犯罪,要被割鼻子。山東之地因此而指責秦法苛暴,這是秦國殘暴不仁的明證。

然而,以秦異人所見,函谷關整潔異常,若有秦人要倒垃圾,就會去指定的地方,沒人敢亂倒,除非他不想要鼻子了。

“那人,那人……”就在秦異人沉吟之際,只聽趙姬的驚呼聲響起。

原來是趙姬還沒有到過秦國,很是好奇,一聽說到了函谷關,就掀起窗簾,四處打量,只見一個沒有鼻子的男子正快步而來,她大是詫異。

秦異人一打量,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出現在腦海:無鼻之醜!

鼻子看上去並不重要,可是,若是沒了鼻子,還真的很醜。這人的鼻子被割掉了,五官不全,很是難看。

“年輕人,瞧你這身裝扮,就知道你不是秦人,是山東來的士子吧?”這個中年男子甕聲甕氣的,卻是臉上泛着笑容。

“是呀。我是山東的讀書人,聽說秦國舉賢任能,就來投奔秦國了。”秦異人順着他的話往下說,還夾雜了幾句邯鄲方言,就更象了。

“呵呵。”這人發出一陣暢笑聲,卻是因爲沒有鼻子不太好聽,如同嗡嗡鬧的蜜蜂:“年輕人,你來秦國是來對了。到秦國爲官,你不必看上官的臉色,不用討好上官,只需要你踏實肯幹,把事兒做好就成。”

“你這鼻子是犯了秦法吧?你怎生爲秦國說話呢?”趙姬頗有些好奇,眨巴着妙目問道。

“我?夫人莫要見笑了,這都是我自己的不是。”這個男子重重搖頭,道:“秦法寫得明白,我們人人會背,人人會解,我卻是想偷懶,倒灰時沒有去那裡,這是犯了秦法,被割了鼻子。”

山東之地指責秦法苛暴,說那不是人能遵守的律法,然而秦人卻是稱便,爲何?

因爲秦法不是寫在條文上,而是印在秦人的腦海裡,人人都弄得明白。爲此,秦國專門設立了相應的“法官”,爲秦人講解律法。

在秦國,律法不能亂講,若是講錯了,讓人犯了罪,那麼“法官”就在承受這後果,犯人犯的是什麼罪,“法官”就要承擔什麼樣的罪名。而犯罪之人,卻是不用負責。

可以想想一下,若是現代那些信口開河的那麼律師們,要是生活在秦國,他們就是有十顆八顆腦袋也不夠砍的。

正是因爲有這樣嚴厲的規定,秦國官吏從上到下,不敢掉以輕心,得老老實實爲秦人講解。經過長期的努力,秦法就刻在秦人腦海中了,人人整得明白,誰敢知法犯法?

“你就不恨嗎?”秦異人問道。

“恨?年輕人,你一定以爲我很恨,是吧?你如此想的話,你就想錯了,我不恨,一點也不恨。想想也對,他人能遵守秦法,到那裡去倒灰,而我想偷懶,這是不對的,我這是罪有應得。”中年男子大搖其頭,一個勁的自責。

秦異人眼睛睜得老大,把中年男子好一通打量,見他不象是說假話,不得不信真的不恨。

“秦法公正,六親不認,不論王子王孫,一體同法,有過必罰,有功必賞。你莫看我沒鼻子了,我可是有爵位的呢。我上陣殺敵,斬首立功,得了爵。回到家裡,種莊稼有成,捐糧給國府,又賞了爵位呢。”這個中年男子很是自豪,挺起胸脯,昂起頭顱。

一提起秦法,我們就想到“苛暴”二字,認爲秦法殘暴。然而,秦法的核心雖然是“輕罪重罰”,卻是公正無私。可以想象一下,不分貴賤,一體同法,不管是王子王孫,都沒有特權,都得遵守相同的律法,誰能不服氣?

要是在秦國,有人敢說“我爸是李剛”,他試試看,包證他一家人都會被治罪。

按照秦法,人人可以得爵,只要你立功。這立功又分爲兩途,一途是上陣殺敵,斬首立功,殺的人越多,得的爵越高。另一途就是捐糧,把自己吃不完的糧捐給國府,就可以得爵。

當然,這有限制,捐糧最高只能得八等爵。

儘管有這種限制,仍是讓秦人趨之若鶩,願意把吃不完的糧捐給國府,爲何?因爲這很榮耀!每人得爵,視其爵位大小不同,會有相應的官員前來授爵,非常隆重,能不榮耀嗎?

“原來是位爵爺,失敬失敬。”秦異人把這人自豪的模樣兒看在眼裡,順嘴奉承一句。

“爵爺”是個敬稱,是指有爵位的人。

“哈哈。”這話說到中年男子心坎上了,發出一陣暢笑聲,道:“年輕人,你來到秦國,就是棄暗投明,到了秦國,只要你肯努力,一定會得爵的。你的爵位一定會超過我的。”

這人的話匣子一打開,就有些收不住了,指着函谷關的房屋,很是自豪:“年輕人,你瞧見沒?函谷關裡盡是瓦舍呢。沒給你說,我隨軍出征,多次去過山東之地,見識還算可以,只見山東之地那叫城池麼?那叫豬圈牛欄,髒、臭、亂!”

以秦異人質趙數年的見識,不得不承認此人說得很對,山東之地真的是髒、臭、亂,亂倒垃圾,亂扔髒物,建築沒有秩序,想怎麼建就怎麼建,有些地方連走路都不方便。

“哪象我們秦國,街矍整潔,瓦舍成片,連草屋都不多。”中年男子的聲調有些高,道:“函谷關如此,你可能不信,你若是去到城郊一瞧,便知我所言不虛。一莊之間,瓦舍七八成,間間寬敞,亮堂堂。”

說到後來,是扯起嗓子在唱了:“山東之人忌妒我們秦人富饒,就罵我們爲虎狼,說我們殘暴不仁,那是他們的無能之言。我們秦人富饒,那是我們秦人用汗水掙來的,沒偷沒搶,堂堂正正嘛。”

山東之地打不過秦國,藉口很多,比如說秦國富饒,甲於天下。山東之地卻沒有捫心自問:關中之地固然富饒,然而,中原就差嗎?

中原之地是華夏的核心,形勢之地,處處沃土,山東六國卻是守着寶山哭窮,活該!

在這個中年男子的指點下,秦異人睜大眼睛四下裡打量,果如他所言,入眼的全是瓦舍,沒有草屋。

瓦舍,就是用瓦蓋的房屋,比起茅草屋乾燥、潔淨。茅草屋因爲漏水,總是陰暗潮溼,一到下雨天那跟豬圈沒差別。在山東之地,茅草屋隨處可見,瓦舍很少見。即使在城池中,茅草屋也不少。就是邯鄲這樣的重地,也有不少茅草屋。

象函谷關這樣,沒有茅草屋,全是瓦舍的城池,在山東之地不多見,而在秦國卻是處處皆是。

“我們住着亮堂堂的瓦舍,吃着美味的肉食,吃得飽飽的,山東之地吃不飽,穿不暖,能打得過大秦嗎?從這裡就能看明白!”這個中年男子特別自豪,昂昂而言。

這話很有道理,一國之強,可從細微處見證。瓦舍、吃飽、穿暖,看似很尋常的事兒,尋常得不能再尋常了,然而,卻是透着大道理,可以見證一國之富強。

秦異人重重點頭,大是讚許。

“年輕人,你要去求官,我就不擔誤你時間了。祝你好運。”這個中年男子彬彬有禮,抱拳一禮,與秦異人作別。

“秦國真的不一樣,真的不樣呢。”趙姬很是興奮,很是好奇,一雙妙目四下裡亂瞧,道:“要是能去他處瞧瞧就好了。”

“我也有此意。”前任雖是秦國王孫,對秦國的國情卻是不怎麼了解,秦異人對秦國的情形不太清楚,很有必要四處走走瞧瞧。

秦異人把這想法一說,蒙驁和桓齮對視一眼,大是歡喜。

“公子,你可知商君爲何治秦成功?”桓齮笑眯眯的,衝秦異人問道。

“商君才智絕世,他治秦,秦當然強盛。”秦異人深知商君之能。

“這話沒錯,卻不全對。”桓齮搖頭,道:“商君入秦之後,用了三月時間,踏遍秦國的山山水水,遍訪民間細情,深知秦國之弊端,是以,商君的‘強秦九策’切中了秦國的要害,一舉成功。公子要去民間察訪,應當應當!”

“我們秦國,從孝公開始,歷經惠文王、武王、君上,共計四代國君,無不是對民間瞭若指掌。公子要察訪民情,實是應當,我就叫蒙武隨你一同前去吧。”蒙驁也是大加贊成。

第25章 開戰第33章 異人獻計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25章 毛遂第64章 大宛第25章 開戰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61章 你求我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52章 異人出手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0章 射鵰者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36章 戰神王翦第79章 郭開第89章 嚇破膽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72章 清夫人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20章 樂毅來了第64章 大宛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57章 軍心不穩第19章 生死之交第5章 大勢已成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7章 困獸之鬥第18章 鬥獸場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79章 毛遂自薦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65章 迂政亡燕第83章 羣英聚(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5章 散合縱(一)第5章 散合縱(四)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16章 樂毅入秦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74章 要當爹了!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4章 秦王誇讚第5章 散合縱(三)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2章 學館成(下)第39章 不戰而潰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8章 造紙術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24章 憋死荊軻第13章 反詐(下)第90章 周天子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42章 齊人歸心第32章 玉夫人第29章 加冠第10章 自討苦吃第45章 栽贓嫁禍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25章 死不旋踵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42章 韓國震恐第49章 蘇秦故居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章 百越震恐第1章 大烏龍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5章 散合縱(二)第42章 李牧求援第16章 出兵遼東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3章 李斯拜師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25章 死不旋踵第39章 廉頗奪權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93章 項燕奪軍
第25章 開戰第33章 異人獻計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25章 毛遂第64章 大宛第25章 開戰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61章 你求我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52章 異人出手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0章 射鵰者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36章 戰神王翦第79章 郭開第89章 嚇破膽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72章 清夫人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20章 樂毅來了第64章 大宛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57章 軍心不穩第19章 生死之交第5章 大勢已成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7章 困獸之鬥第18章 鬥獸場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79章 毛遂自薦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65章 迂政亡燕第83章 羣英聚(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5章 散合縱(一)第5章 散合縱(四)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16章 樂毅入秦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74章 要當爹了!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14章 秦王誇讚第5章 散合縱(三)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2章 學館成(下)第39章 不戰而潰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8章 造紙術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24章 憋死荊軻第13章 反詐(下)第90章 周天子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42章 齊人歸心第32章 玉夫人第29章 加冠第10章 自討苦吃第45章 栽贓嫁禍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25章 死不旋踵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42章 韓國震恐第49章 蘇秦故居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章 百越震恐第1章 大烏龍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5章 散合縱(二)第42章 李牧求援第16章 出兵遼東第98章 製造恐怖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3章 李斯拜師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25章 死不旋踵第39章 廉頗奪權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93章 項燕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