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商君軼事

車聲轔轔,馬蹄沓沓,秦異人一行正朝陳倉趕去。

許負特的提到陳倉陳家村,這裡是商君“移風易俗”想法的萌發之地,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秦異人自然是要去看個究竟。

“移風易俗”是“強秦九策”中極爲重要的一條,因爲此策的執行,使得秦人的風氣爲之一變,整個秦國擰成一股繩。

在此之前,秦國械鬥成風,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生死相搏,在秦國是很尋常的事兒。這種事兒,官府不會管,沒人理睬。據史料所載,每年因爲械鬥而傷亡的秦人不下數萬之衆。

在當時,秦國很是弱小,差不多就一個陝西省那麼大,口衆少,一年傷亡數萬之衆,這對秦國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秦國爲何會有如此驃悍的民風?就在於,秦國的國情與衆不同,秦國是由很多戎族組成的,這事要從秦襄公進入關中之地說起。

秦部族本是隴西河谷的遊牧民族,因爲這個部族勇悍善戰,遠近聞名。更在於,這個部族很會養馬,多出良馬,周天子很是賞識,就要秦部族獻馬。

因此,後世那些誣衊秦始皇的人就說秦始皇的祖先是爲周天子養馬的,地位卑下,那是何其謬也。

“養馬”和“獻馬”的差別很大,不需要說的。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弄得天怒人怨,他更是被犬戎所殺。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鎬京,據爲己有,不撤走。

當時的太子,後來的周平王走投無路,四處求援,齊晉這些大諸侯國不鳥他,他實在是沒辦法了,跋山涉水,來到隴西之地,求見秦襄公。秦襄公聽說了之後,沒有二話,立時點齊五萬兵馬,殺奔鎬京,大敗犬戎,收復了鎬京。

周平王見鎬京殘破,決心東遷洛陽,中國歷史因此而進入了東周,春秋戰國的大亂之世就此拉開了序幕。

在東遷之前,周平王把鎬京、岐豐之地賞給秦部族。這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從此以後,秦部族從隴西河谷遷入了關中,正式成爲諸侯,一段鐵血橫流的征戰就此開始,經過數百年的廝殺,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

秦部族進入關中之後,面臨着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就是面對西戎諸部的巨大壓力。

衆所周知,在西周時期,中國面臨着四個方向的戎狄:北狄南蠻東夷西戎。

西戎就是陝西西邊的遊牧民族,這些遊牧民族不時就要進攻關中之地,搞得關中雞犬不寧,周平王東遷與此有莫大的關係,興許是他懼怕了西戎,想趁此機會躲得遠遠的。

周平王賞給秦部族的土地城池,不過是“空頭支票”,因爲這些地方還在西戎手裡。秦襄公卻是不懼,率領秦部族與西戎大戰,奪回這些土地城池,秦部族因此而強盛。

自此以後,秦部族與西戎之間的戰爭很是頻繁,持續了數百年,雙方傷亡慘重。直到秦穆公時,秦穆公拜戎人由余爲軍師,讓他放開手腳進攻西戎,滅國二十餘,秦國的西戎之患這才平息。

這些西戎之人併入秦國,固然使得秦國的人口增加,實力增強。問題也來了,那就是秦國國人的組成極爲複雜,每個部族之間有着各自己的風俗,惡風惡俗在秦國比比皆是。

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民風驃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幹翻了再說。是以,秦國的決鬥成風,在七大戰國中最爲有名。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商鞅決定“移風易俗”,統一秦人的風俗習慣,不準械鬥。久而久之,秦人“怯於私鬥,勇於公戰”,雄視天下,打得山東六國聞風喪膽。

若是沒有商鞅“移風易俗”這一條,秦國不會有眼下這般強盛。

而這一決策,是在陳倉之地的陳家村萌發的,秦異人就在想,商鞅在陳家村看到了什麼?爲此,他決心一定要去看個究竟。

陳倉,在關中西部,靠近秦嶺,多崇山峻嶺,很是偏闢。

“天啊,好多的山!好大的山!”趙姬和魯句踐看在眼裡,大是驚訝,驚呼不已。

“這是秦國,西邊多大山。你以爲是趙國邯鄲那一馬平川之地?在邯鄲,想看山只有看看邯山,邯山與這裡相比,屁都不是。”孟昭衝魯句踐笑道。

秦國號稱“四塞之國”,那是因爲秦國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都有大山,而且,這些山都很高很大,崇山峻嶺到處都是。

“快到了。前面就是陳家村。”秦異人騎在馬上,朝前面一指。

秦國的行政制度分爲國、郡、縣、鄉、亭、村六級,村是最小的行政單位,設有村正。

一行人順着一條大道,進入山裡。越是朝裡走,山勢越是陡峭。秦異人一行人在山間河谷中走了足足一個時辰,方纔來到他們的目的地:陳家村。

“不大嘛。”秦異人放眼一瞧,陳家村並不大,不過三五十戶人家。

“公子,這種大山裡的村落,能有多大?”孟昭笑着爲秦異人解釋。

說得也是,大山裡的村落往往很有小,能有三十戶人家就不錯了。

“商君來過這裡?這等地兒,商君來過?”趙姬好一通詫異。

商君大名垂於千古,正是他一手打造出了強盛的秦國,爲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即使是罵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商君擁有經天緯地之才,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

“商君當然來過呢。”趙姬一語剛落音,立時有人接過話頭,只見前面一座院落房門一開,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走了出來,不住打量秦異人他們。

“你們可是前來憑弔商君的?”老者打量一陣,這才問道。

“沒錯。”秦異人重重點頭,道:“我叫趙異,山東讀書人,欲在秦國求仕,有人說若要在秦國求仕,必得了解商君之事,我因此而前來此處,想看看陳家村。”

“年輕人,你挺有見識嘛,算你來對地兒了。”老者微微點頭,大爲讚許道:“沒給你說,每年來這裡的人不少呢。凡是欲在秦國求大官的人,幾乎都要前來這裡。”

商君“移風易俗”一策很是有名,成就了秦國的強盛,慕名而來這裡也不稀奇,秦異人笑着問道:“老伯,商君當年在這裡看到了什麼?他決定移風易俗。”

“年輕人,你猜猜看,商君當年在這裡看到了什麼?”老者並沒有回答秦異人的問題,而是反問一句。

這問題,還真把秦異人給難住了,擰着眉頭,沉思起來。

“我猜,商君一定是看到了極爲兇惡之事,不會是猛虎吧?”

“興許是豹子。”

“也有可能是野豬。”

“說不定是慘無人道之事呢。”

趙姬、蒙武、孟昭、馬蓋、範通和魯句踐開嘴八舌的議論開了,能猜的事兒全猜了。

老者豎起耳朵,聽在耳裡,卻是狠狠搖頭,道:“不對!不對!都不對!給你們說,商君當年在這裡看到了一個人,一個女人!”

“女人?”一片驚呼聲響起,秦異人他們個個張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攏。

商君力行“移風易俗”一策,對秦國影響深遠,他們絞盡腦汁,還以爲商君遇到了讓他很是觸動的大事,卻是沒有想到,竟然遇到一個女人。

“老伯,商君遇到的一定是奇女子?是不是很有才華?”趙姬忙問道。

“是呀,是呀。”

“能讓商君生出如此奇策的女人,一定了得,了不得!”

孟昭他們齊聲附和。

商君之才誰都得承認,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奇才,能讓商君萌發出“移風易俗”想法的女人,一定了得,一定是盤盤大才。

“哈哈。”老者笑得特別歡暢,眼淚都快笑出來了,指點着秦異人他們道:“你們真是有趣,真能想的。商君遇到的是我們陳家村一個不識字,沒甚見識,還未成的碎女子,何來奇女子之說?”

“……”

秦異人他們張大了嘴巴,半天說不出話,如同憋氣的癩蛤蟆。

“你沒說假話?”秦異人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忙問道。

“呵呵!我用得着說假話嗎?來來來,我帶你們去。”老者衝秦異人他們招手。

這事透着古怪,秦異人他們忙走了過去,老者帶着他們來到一間房前,指點着道:“就是這裡。商君就是在這裡遇到我們的先人,你們以爲奇女子的碎女子。”

秦異人一瞧,這房間與衆不同,不是很好,是很破舊,不知道有多少年頭了。

“上百年了,我們仍是保留着這樣子,這是商君當年在陳家村住過的地方,不能損毀了,你們莫要亂動。”老者叮囑一句,打開門進去。

秦異人進去,一打量,只見這房子也不知道多少年沒人住過了,儘管打掃得很乾淨,卻是透着一股黴味。

“就這榻,商君當年睡過的。就是在這榻上,商君遇到那個碎女子,萌生了‘移風易俗’的想法,最終成爲大秦國策。”老者指點着一張小榻,說起了一段往事。

商君當年來到這裡,在這裡借宿。這家主人,按照他們的風俗,要他還未成年的女兒陪商君睡覺。商君婉拒了。不過,這事讓商君大是觸動,深受啓發,把這家情形仔細觀察,只見這家人一大家子擠在一個屋裡睡覺。一到了晚上,老兩口子、中兩口子、小兩口子、小小兩口子……都在一起辦事,那叫一個昏天黑地。

經過深思熟慮,商君最終決定“移風易俗”。

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5章 又見李牧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97章 兵之大家第10章 呂不韋(下)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72章 清夫人第58章 帝王之師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93章 李斯拜師第4章 處處碰壁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60章 成功奪食第47章 不出兵?第16章 樂毅入秦第24章 魯句踐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19章 生死之交第16章 聲討秦王第50章 攻心第9章 相信異人第53章 東窗事發第33章 搶人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56章 借刀殺人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3章 合縱回光第13章 他在示威!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2章 敲詐勒索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72章 清夫人第52章 荊軻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4章 強勢迴應第7章 困獸之鬥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9章 不戰而潰第14章 匈奴瘋了(下)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45章 頭曼即位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30章 紛紛向秦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8章 王太孫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一 o一徐夫人第16章 出兵遼東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54章 渠名:鄭國第38章 無知者無畏第32章 成功欺騙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42章 李牧求援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42章 齊人歸心第61章 斬項燕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95章 財源滾滾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10章 呂不韋(上)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5章 禪位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55章 相見歡第70章 西域臣服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44章 《鳳求凰》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25章 蠢蠢欲動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1章 駕臨前線第24章 翻臉(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9章 冒頓之計第22章 將相和第64章 分治亡楚第15章 鬥朱亥第46章 雷霆萬鈞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62章 袖中金錘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6章 盜賊上門
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5章 又見李牧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97章 兵之大家第10章 呂不韋(下)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72章 清夫人第58章 帝王之師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93章 李斯拜師第4章 處處碰壁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60章 成功奪食第47章 不出兵?第16章 樂毅入秦第24章 魯句踐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19章 生死之交第16章 聲討秦王第50章 攻心第9章 相信異人第53章 東窗事發第33章 搶人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56章 借刀殺人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3章 合縱回光第13章 他在示威!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2章 敲詐勒索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72章 清夫人第52章 荊軻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4章 強勢迴應第7章 困獸之鬥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9章 不戰而潰第14章 匈奴瘋了(下)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45章 頭曼即位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30章 紛紛向秦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8章 王太孫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一 o一徐夫人第16章 出兵遼東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54章 渠名:鄭國第38章 無知者無畏第32章 成功欺騙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42章 李牧求援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42章 齊人歸心第61章 斬項燕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95章 財源滾滾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10章 呂不韋(上)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5章 禪位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55章 相見歡第70章 西域臣服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44章 《鳳求凰》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25章 蠢蠢欲動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16章 大禍臨頭第51章 駕臨前線第24章 翻臉(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9章 冒頓之計第22章 將相和第64章 分治亡楚第15章 鬥朱亥第46章 雷霆萬鈞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62章 袖中金錘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4章 雷厲風行第36章 盜賊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