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巡視天下

自從一統天下後,到眼下,五年過去了。這五年間,秦異人他們忙前忙後,革除積弊,推行新政,經過五載的努力,總算是大體完成了。

至於新政的具體效果,唯有出去,親眼看看,方能明白是否有差錯的地方,方能明白如何更進一步。

“陛下聖明,臣等自是無異議,只怕會朝議洶洶。”黃石公很是擔憂。

黃石公沒有說錯,朝議時一片反對聲。

秦異人要出巡,這是何等的大事,必然要告知羣臣,各項準備事務,自然要羣臣出力,朝議是免不了的。

“陛下,萬萬不可出巡呀。”

“陛下出行,非同小可,天下震動呀。”

“陛下出行,隨行者衆,耗費錢糧無數呀,切不可行。”

“陛下當坐鎮咸陽,聽取羣臣的見解,指點江山。”

朝臣一聽秦異人要出巡,立時七嘴八舌的反對,聲浪之高,都快把殿頂給掀飛了。

“你們以爲,在皇宮中,聽你們朝議,看着各地的奏本,就能把大秦治理好?那是做夢!”秦異人沉聲道:“周天子倒是不浪費錢糧,坐聽朝議,觀閱羣臣的奏章,就是他的政令不出洛陽,周天子無力制諸侯。”

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在皇宮中看奏本,聽取朝臣的議論,就想把天下治理好,無異於癡人說夢,壓根兒就不可能的事兒。

“朕之出巡,是會帶很多人,耗費錢糧不少。然,若是大秦的國策出了差錯,那是何等的過失?所損失的就不僅僅是錢糧了。還有人命!還有大秦的江山社稷!”秦異人沉聲道。

古代交通不便,秦異人出巡,必然要帶很多人,消耗肯定很大,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若是心疼這點兒錢糧,不去親眼看看新政推行得如何的話,若是出了差錯,損失的就不僅僅是錢糧,還會有人命,而且是成千上萬的人命。更有可能。會危及到秦朝的江山社稷。

正是因爲如此,中國歷史上那些大有爲之君,都不會坐在皇宮中看奏章,聽取朝臣議論,而是會親自去看看,諸如秦始皇、漢武帝、康熙、乾隆……他們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瞭解了施政的缺失,這才把國家治理得欣欣向榮。

“陛下!”有大朝更是急吼吼的叫嚷,想要阻止。

秦異人右手一揮,沉聲道:“此事,朕乾綱獨斷,不再朝議,你們得做好準備便是。朝中事務。就由丞相、國尉主持。太子,隨朕出巡。”

就這樣,秦異人乾綱獨斷,羣臣雖是多有不願者,卻是無可奈何。

秦異人之所以帶上太子嬴政,是爲了讓他親眼看看如今的秦朝江山,爲他以後治理天下做準備。只有親眼看看,實地考察,方能針對弊端施政。

交待好朝中事務,秦異人率領三千軍隊。帶上太子嬴政、趙姬、蒙怡、清夫人他們出巡。

一行人出武關,直入楚地,一路上仔細查考。

然後,去了雲夢澤,秦異人一家人泛舟大澤中。甚爲愜意。

“朕這五年來,可是累壞了,難得有如此清閒時光,多好啊。”秦異人躺在舟中,很是感慨。

自從天下歸一後,這是秦異人第一次如此清閒。

越着這次出巡,好好放鬆一番,歇歇乏,也是秦異人的目的之一,這纔來到雲夢澤。

在雲夢澤逗留了三天,然後,接着出巡。

一天,秦異人一行停下來,紮下營盤。秦異人把長史韓非召來,問道:“韓非,附近可有特別的村落?”

“君上,有是有一個,就是不宜於陛下去看。”韓非眉頭一擰,猶豫着道。

“爲何?”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問道。

“陛下,因爲這個村落全是盜匪,叫盜村,遠近聞名。”韓非皺着眉頭。

“有意思,那就更得去看看。”秦異人眉頭一軒,道:“你是擔心他們匪氣難改,欲對朕不利,是吧?”

“是呀。”韓非着實擔心這事。

“大亂之世的盜匪,多爲沒有飯吃,沒有衣穿的國人庶民,原本良善,只是被逼不得已,不得不嘯聚山林。”秦異人當即決定,道:“這樣的村落不會太多,更應該去瞧瞧。”

韓非知道秦異人的性格,一旦決定了,就不會更改,只得不再說話。

秦異人穿上便裝,帶着朱亥、蓋聶、魯句踐他們去了盜村。

盜村並不大,不過百十戶人家。秦異人遠遠一瞧,只見這個盜村還不錯,有十來間瓦舍,其餘全是茅屋。

瓦舍,在山東之地非常稀少,唯有秦國多。這個村落就有十來間瓦舍,說明這個村落還算富饒。

“敢問客從何來?”秦異人他們剛到村口,就被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迎住了,滿臉堆笑,衝秦異人他們問話。

“我是行商,聽聞你們村很富饒,想來做點兒買賣,不知有沒有什麼好貨色?”秦異人臉上泛起笑容,回答道。

“原來是行商呀,請,快請進。”這個漢子忙側身相請。

秦異人他們隨着這人進入村中,立時驚動不少人,男男女女的趕了來,好奇的打量着秦異人。

“你們這是……”秦異人都快成了動物園裡的猩猩了,很是詫異。

“請客人恕我等之罪。”一個年歲較大的男子忙衝秦異人賠禮,道:“我們這村都是由匪盜組成,遠近聞名,甚少有客商敢來,他們有些好奇。”

“哦。”秦異人恍然,笑着問道:“你們出身匪盜,竟然不忌諱別人提起?”

匪盜不論在哪個時代,都爲人瞧不起,這些人自稱出身匪盜,一點也不忌諱,着實令人有些驚奇。

“這有什麼?我們是做過盜匪。可我們那是迫不得已呀。”這個男子一臉的不憤,道:“要是有活路,誰願去爲匪盜?”

“就是呀。”一片附和聲響起。

更有人眼圈兒發紅,憤憤的道:“要不是那些貴族、世家、豪強逼得我們家破人亡,沒有活路。我們纔不去做盜匪呢?”

“再說了,我們做過盜匪,卻是好盜匪,從不做欺壓良善之事。我們下手的全是那些爲富不仁之輩,比起那些貴族、世家、豪強,我們仁慈多了。”

聽得出來。他們說的是真話,要不然的話,不會如此氣憤。

每一次天下大亂,必然是盜匪叢生,那是因爲活不下去了,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可嘆啊,孔夫子聞盜泉之名而不飲其水,卻不知天下何以有盜也。非人願爲盜,實被逼也。”秦異人也是感慨。

“沒錯,這位客人說得太對了。”一片附和聲響起,個個氣憤不平,道:“那些腐儒。只知搖脣鼓舌,四處亂說,誰給他們好處他們就爲誰吹噓,卻不知其所以然。”

孔子聞盜泉之名而不飲其水,這事太過武斷了。這事還爲後世讀書人大讚特贊,何其謬也。泉名盜泉,和泉水有屁的關係。

“你們如今過得怎樣?”秦異人轉移話題。

要是不轉移話題的話,以他們那氣憤之情,說不定會罵娘了。

“可好呢。”一片喜悅的聲音響起。

“陛下英明啊,深體我等之心。知曉我等是被逼的,不得不嘯聚山林,特赦我等之罪,讓我等迴歸家園。”一個男子幾乎是用讚美的口吻,道:“大秦有如此英明的皇帝。我等安能不安居樂業?”

“沒錯。”

“山東之地歷來不把我們當作人看,不斷髮兵圍剿我等,不給我等活路。還是大秦好,不僅不發兵圍剿我等,還分給我等土地,讓我們重新做回國人。”

“大秦之恩比山重,比海深!”

有些人說到激動處,更是眼淚汪汪的。

他們本是良民,只是被逼得沒有活路了,不得不嘯聚山林,能夠重新做回良民,他們有再世爲人的感慨。

“我們有飯吃,有衣穿,更有肉吃呢。”有人獻寶似的吆喝起來。

在戰國時代,肉很金貴,能有肉吃就是小康生活了,由不得他們不喜悅。

“當真?你們可養有家畜家禽?”秦異人有些不信。

“有呢,有呢。”村民齊聲叫嚷。

秦異人要村民帶他去瞧瞧,這些村民欣然應允,領着秦異人一行去觀瞧。

不瞧不打緊,秦異人一瞧,還真是有些詫異,每家每戶都養的有家畜家禽。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他們的地種得好,有餘糧。要想養家畜家禽,必須要有餘糧。

然後,秦異人又去他們家裡瞧瞧,只見家家戶戶屋裡很是整潔清爽,大爲詫異,道:“不錯嘛,很是清爽。”

“呵呵。”這些村民發出一陣得意的笑聲。

“如今歸大秦了,可不能馬虎,要不然的話,要被治罪的。”一個村民扯起嗓子嚷道:“這屋裡必須要清爽,不能髒亂差。”

撫着額頭,有些埋怨,道:“大秦什麼都好,就是這秦律太苛刻了些,連這都要管。”

“不管你,你屋裡還不亂得跟豬圈似的。”他的話剛落音,一個女人指着他就喝斥起來了:“就是要如此,大秦律法森嚴,看你還敢不敢亂扔衣物,把屋裡弄得跟豬圈似的。”

這個男子一縮脖子,不敢再說話了。

瞧得出來,這是一對夫妻,而且,這個婦人還是一頭河東獅。

“大秦律法是苛刻了些,可說得也對,自己住地的地兒,爲何不能弄得清爽些呢?”那個男子忙改口,他的妻子這才白了他一眼,算是放過他了。

這村落裡的人唯一不滿的是,他們曾經做過盜匪,沒人敢來收購他們的東西,手頭有些緊。秦異人爲他們解決了這事,把他們想賣的東西全賣了,他們大喜過望,不住道謝。

第48章 天下共譽第5章 又見李牧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2章 惡吏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14章 救白起第44章 再度入軍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2章 誰領軍?第44章 停戰第17章 趙括第二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2章 玉夫人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20章 勝利第60章 成功奪食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20章 兵臨大梁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38章 圍困(中)第7章 和氏璧第9章 奉旨監國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9章 出兵滅魏第20章 兵臨大梁第43章 刁難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3章 隳龍城(上)第29章 項燕獻計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24章 魯句踐第20章 白起當罪第10章 白起辭世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14章 革除積弊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5章 散合縱(四)第74章 秦國增兵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17章 趙括之母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3章 合縱回光第58章 帝王之師第40章 將相失和第25章 死不旋踵第36章 戰神王翦第33章 清第4章 形勢嚴峻第14章 明珠蒙塵第80章 調教郭開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39章 出個損招第61章 斬項燕第52章 誓要成名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6章 樂毅入秦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3章 兩軍對壘第4章 賣人第49章 開始對峙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44章 威震大漠第5章 散合縱(四)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24章 針鋒相對第45章 栽贓嫁禍第21章 在劫難逃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40章 宏偉藍第45章 奔赴軍中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3章 學館成(續)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45章 張網待魚第40章 宏偉藍第62章 出兵西域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112章 一之道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20章 秦軍擋道第8章 王太孫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
第48章 天下共譽第5章 又見李牧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2章 惡吏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14章 救白起第44章 再度入軍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2章 誰領軍?第44章 停戰第17章 趙括第二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2章 玉夫人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20章 勝利第60章 成功奪食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20章 兵臨大梁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38章 圍困(中)第7章 和氏璧第9章 奉旨監國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9章 出兵滅魏第20章 兵臨大梁第43章 刁難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3章 隳龍城(上)第29章 項燕獻計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24章 魯句踐第20章 白起當罪第10章 白起辭世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14章 革除積弊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5章 散合縱(四)第74章 秦國增兵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17章 趙括之母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3章 合縱回光第58章 帝王之師第40章 將相失和第25章 死不旋踵第36章 戰神王翦第33章 清第4章 形勢嚴峻第14章 明珠蒙塵第80章 調教郭開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39章 出個損招第61章 斬項燕第52章 誓要成名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6章 樂毅入秦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3章 兩軍對壘第4章 賣人第49章 開始對峙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44章 威震大漠第5章 散合縱(四)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24章 針鋒相對第45章 栽贓嫁禍第21章 在劫難逃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40章 宏偉藍第45章 奔赴軍中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33章 學館成(續)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45章 張網待魚第40章 宏偉藍第62章 出兵西域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12章 橫絕大漠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112章 一之道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20章 秦軍擋道第8章 王太孫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