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

秦國雄視天下,大戰山東六國,以一敵六,越戰越強,打出一個燦爛的明天。

論土地城池,山東六國比秦國大得多;論人口,山東六國比秦國多得多;論財賦,山東六國不知比秦國多多少倍……

就是這樣巨大的差距,秦國仍然是勝了,最後統一了中國。

爲何?

就在於四個字:政治清明!

秦國之所以能保持政治清明,就在於從秦孝公開始,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王這四代國君都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瞭解民間疾苦,深知秦國政治的得與失,他們採取的治國方略很對症。

這是秦國一直能保持強盛的的重要原因。從秦孝公變法開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爲止,秦國一共經歷了七代君主,沒有吃過苦頭,沒有經歷九死一生的,只有秦異人的老爹贏柱。

贏柱之所沒能吃過苦頭,沒有經歷九死一生的磨難,就在於他的身體太弱了,是當時有名的病夫,哪敢去經受磨難,那還不要了他的小命?

秦異人質趙數載,經受的折磨不需要有說的,他沒有崩潰,沒有精神錯亂,沒有瘋掉,這已經很不得了。

秦始皇自小在趙國生活,因爲秦異人離開趙國,偷偷回國,他沒少受趙國的刁難,這同樣磨練了他。

在秦國七代國君中,最有代表性的,不是秦孝公,而是秦惠文王。因爲他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商鞅變法的人,並因此而被商鞅治罪,他被秦孝公趕出去,在秦國民間自生自滅了十幾年。要說恨,他對商鞅是恨之入骨,要是沒有商鞅,他不會吃那麼多苦,不會受那麼多難。

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只是車裂了商鞅,並沒有廢商君之法。

他不僅沒有廢商君之法,還強化了商鞅變法:一是把那些反對商鞅變法的守舊勢力連根拔起,徹底剷除。車裂商鞅之後,那些守舊勢力歡天喜地,以爲秦惠文王一定會廢除商君之法,秦國會回到過去,他們的好日子就來了。這些守舊勢力忍不住跳出來,令他們想不到的是,等待他們的是秦惠文王無情的屠刀,把他們殺得乾乾淨淨。

二是,秦惠文王把隴西、河西之地這些商鞅並沒有推行新法的地方全面推開新法,把商君之法推向全國。

秦惠文王由一個商君之法的堅決反對者,最終成了商君之法的堅定擁護者,爲何?因爲他在秦國民間的十幾年,親眼目睹了秦國的巨大變化,親眼看見了秦國由一個“一窮二白”,隨時會被魏國滅掉的弱國,一舉而成爲一流戰國,雄視天下。

他深深的知道,商君之法完全針對了秦國的弊端,唯有商君之法才能救秦國,才能讓秦國更加強大,是以,他堅決擁護商君之法。

秦異人質趙數載,雖是倍受磨難,磨練了他,然而,他對秦國的國情卻不太瞭解,他太需要細察秦國民間疾苦。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治理秦國。

在桓齮和蒙驁心目中,秦異人是秦國國君的最佳繼承人,讓秦異人走上先輩的道路,瞭解秦國的民間疾苦,這對秦異人有着莫大的幫助,他們是一萬個贊同。

“那好。”秦異人與蒙武的交情極好,有他相陪,自然是沒有問題。

“你就先回咸陽,我隨後就回來。”秦異人衝趙姬道。

“不!”趙姬搖頭,道:“你莫要忘了,我也是秦人呢,我是趙秦人。回到秦國,就是回到祖宗之地,我當然要去瞧瞧啦。”

趙姬的祖上也是秦部族,在秦襄公時分散,流落到趙國,成爲“趙秦人”。雖然她從未踏上過秦國的土地,在她的心目中,秦國土地就是祖宗所居之地,她很想去見識見識。

“嗯。”秦異人想了想,道:“你去不是不可以,只是這一路下來,會很辛苦。”

“人家不怕嘛。”趙姬想也不想,脫口而道。

“既然如此,那就一道吧。”秦異人眉頭一掀,道:“我就帶孟昭、馬蓋、範通、魯句踐、茉兒,還有蒙武就成了。”

“不用帶茉兒了,帶着個丫頭,你這還能是暗訪嗎?這些事,人家也會做。”趙姬反對。

秦異人打量一眼趙姬,見她很是認真,點頭道:“那好吧。我們就扮作一對夫妻。我得改名字,我就叫趙異。”

主意一定,換了一個照身帖,秦異人就成了趙異,帶着趙姬、孟昭、馬蓋、範通、魯句踐和蒙武出發了。

與蒙驁、桓齮他們作別,離了函谷關,上了一條小道。

這條小道雖然沒有函谷關去咸陽的大道寬敞,卻是修得很是平整、結實,處處透着秦人的堅毅與強悍。

車聲轔轔,馬蹄沓沓,秦異人一行一邊趕路,一邊打量四周情形。

“我們終於回來了。終於回來了!”孟昭、馬蓋和範通激動難言,淚水在眼圈中滾來滾去。

他們隨着秦異人質趙,一去就是數載,九死一生,差點回不來,客死異鄉。如今,他們終於回到秦國,他們心中的激動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

想想當初,他們一共十人隨秦異人前去質趙,如今,只有他們三人迴轉,其餘七人全部餓死了,回想起來,那些艱難歲月仍是歷歷在目。

“孟昭、馬蓋、範通,容我回到咸陽,我給你們放假,讓你們回去與家人團聚。”秦異人眼中淚水滾來滾去,前憑的記憶涌將上來,那些在趙國深受迫害的日子一幕幕的涌現。孟昭、馬蓋和範通他們在那沒有希望的日子裡忠貞不屈,處處維護秦異人,這讓人既是感動,又是鼻頭髮酸。

“謝公子。”離家數載,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回到秦國,誰不想回到家裡,看望父母妻兒?孟昭、馬蓋和範通三人是驚喜不已。

“還有,等你們回家時,我會給你們一筆金,把七名客死異鄉的兄弟們的家人好好安頓。”秦異人的腦海中浮現那七個銳士餓死的情景,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流了下來。

這七名銳士,忠貞不屈,到死他們都沒有背叛。他們在臨死前,仍是在鼓勵秦異人,要秦異人堅持下去,一定能回到秦國。

在沒有希望,沒有未來的日子裡,如此忠誠,那是何等的難得?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爲過。

“謝公子!謝公子!”秦異人能想到這七個死去的銳士,要安頓他們的家人,這比什麼美妙的言詞更能暖人心,孟昭三人是激動不已,一個勁的道謝。

氣氛有些悲傷,衆人沉默,誰都沒有說話。

“啊!這就是秦國,比趙國好多了呢,好得太多了呢。”人小鬼大的魯句踐眼珠子一轉,扯起嗓子大叫大嚷,道:“公子,你快看,那裡,好多的人呢。”

魯句踐是邯鄲人,是趙人,是趙國的奴隸,是秦異人給了他自由身,讓他成了國人,他對秦異人是感激不盡。同時,他也向往秦國,很想到秦國來瞧瞧,如今,當他踏上秦國的土地時,他很是好奇,一雙眼珠四下裡轉,四處瞧,一副眼珠子不夠用的模樣。

“真的很多人呢。”有了魯句踐調節氣氛,沉悶一掃而光,秦異人順着魯句踐所指方向瞧去,原來前面是一個村落,在一個巨大的空地上,正聚着不少人。

“走!去瞧瞧。”好象有事情發生,秦異人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要去瞧個究竟。

衆人無異議,立時趕去。

秦異人睜大眼睛,四下裡打量,這個村落不小,有上百間房屋,瓦舍佔了六七成,茅草屋只有三四成。雖然沒能象函谷關那樣全是瓦舍,仍是難能可貴了。

秦之富足,從這些瓦舍就能看出來。

“有人來了。敢問客從何處來?”有秦人發現了秦異人他們,迎將上來,熱情的問道。

“我們從山東來,欲要在秦國求仕,這不到處走走,選一求仕之地。”秦異人笑着回禮。

“原來是山東的讀書人,先生是有學問的人呢。快快請進。”秦人熱情的把秦異人一行迎將過去:“茶來!茶來!”

立時有秦人奉上熱茶,秦異人謝過,接在手裡,笑着問道:“今兒圍了這裡多人,有何事?”

“先生,你來得真巧。今兒是驗牛的日子呢。”秦人忙回答。

“驗牛?”秦異人大是驚奇,這說法也太新鮮了,他還沒聽過:“牛有甚好驗的?”

秦人的臉立時一沉,把秦異人一通打量,有些不悅了,適才的熱情不再,道:“看你象個讀書人,是有學問的人,怎能如此不解民間之事?我們大秦,奉行牛耕,這耕厲害金貴,若是不能養好,還怎生種地?”

牛耕,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那,那是落後的代名詞,我們都在用機械化了,誰在用牛耕地?

不過,在戰國時代,牛耕是極爲重要的生產技術,非常先進。放眼整個天下,只有秦國重視牛耕,在秦國全面推行。並且,秦國還把保護耕牛寫進了秦法,一年一度由官方進行檢驗。

若是今年的厲害去歲強壯,那麼,家主就可以得到賞賜,甚至減免一些賦稅。

若是今年的厲害去歲更加瘦弱,那麼,家主就要被懲罰。這種懲罰不會太重,也不會太輕,一般是杖責,根據牛的瘦弱程度而定。

正是因爲有如此完善的保護措施,秦人對耕牛極爲重視,象祖宗一樣珍視,這是秦國富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真的不瞭解秦國國情,這次要好好訪察。”秦異人不僅沒有生氣,反倒是提醒自己。(未完待續)

第46章 翻雲覆雨第62章 袖中金錘第94章 拍賣第24章 針鋒相對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3章 清第1章 名士風采第43章 虎狼秦法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61章 晉鄙第17章 趙括之母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13章 兩軍對壘第20章 白起當罪第37章 強納強娶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9章 打劫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8章 換將?第30章 射鵰者第25章 魏國滅亡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16章 秦軍出動第30章 紛紛向秦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8章 秦王認錯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8章 子楚?第93章 李斯拜師第58章 喪心病狂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7章 西周公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34章 奇襲歷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45章 踊躍從軍第18章 鬥獸場第16章 聲討秦王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2章 異人出手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章 千古積弊第31章 毛筆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7章 趙括第二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11章 絕戶計第2章 惡吏第5章 禪位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49章 開始對峙第88章 無恥之尤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27章 再間朱亥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67章 邯鄲解圍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12章 母子情深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5章 轟傳天下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20章 阿房宮第76章 怨氣沖天第43章 韓國稱臣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1章 在劫難逃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52章 荊軻第7章 朱亥來投第36章 盜賊上門第30章 入秦營第24章 憋死荊軻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章 百越平定第71章 廣邀名士第55章 蒙恬第98章 欲合縱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4章 樂毅第3章 蓋聶(上)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0章 射鵰者第32章 學館成(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25章 好處多多第6章 大撈好處(上)
第46章 翻雲覆雨第62章 袖中金錘第94章 拍賣第24章 針鋒相對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3章 清第1章 名士風采第43章 虎狼秦法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61章 晉鄙第17章 趙括之母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13章 兩軍對壘第20章 白起當罪第37章 強納強娶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9章 打劫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8章 換將?第30章 射鵰者第25章 魏國滅亡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16章 秦軍出動第30章 紛紛向秦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8章 秦王認錯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8章 子楚?第93章 李斯拜師第58章 喪心病狂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7章 西周公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34章 奇襲歷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45章 踊躍從軍第18章 鬥獸場第16章 聲討秦王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2章 異人出手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章 千古積弊第31章 毛筆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7章 趙括第二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11章 絕戶計第2章 惡吏第5章 禪位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49章 開始對峙第88章 無恥之尤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27章 再間朱亥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67章 邯鄲解圍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12章 母子情深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5章 轟傳天下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20章 阿房宮第76章 怨氣沖天第43章 韓國稱臣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1章 在劫難逃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52章 荊軻第7章 朱亥來投第36章 盜賊上門第30章 入秦營第24章 憋死荊軻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章 百越平定第71章 廣邀名士第55章 蒙恬第98章 欲合縱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4章 樂毅第3章 蓋聶(上)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0章 射鵰者第32章 學館成(下)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25章 好處多多第6章 大撈好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