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

“大人且慢,我是山東士子,欲在秦國入仕。在入仕之前,我想了解秦國國情,想隨大人一道前去查看查看,不知可否?”秦異人上前一步,衝縣曹笑道。

縣曹把秦異人一通打量,微笑點頭,道:“原來是山東士子,幸會幸會。敢問仙鄉何處?我是齊國人。”

“你也是山東士子?幸會幸會。”秦異人做出一副親熱狀,笑道:“我是趙國邯鄲人氏,叫趙異。”

“原來是趙兄。我叫許負。”縣曹笑得更加親切了,道:“在入仕之前要多加了解秦國國情,趙兄的想法很好。要是商君當年沒有花費數月時間,踏遍秦國的山山水水,也不會有著名的‘強秦九策’,更不會有商君之法,這很有必要。趙兄,隨我一道前去便是。”

在秦國遇到來山東士子並不稀奇,因爲秦國的官員有三四成來自山東之地,吏員更是高達六七成來自山東之地。不過,同爲山東人,畢竟有了共同話題,自然就親近了許多,許負言笑晏晏。

“謝許兄。”秦異人與許負並肩而行。

他很想親眼看看秦國的官員是如何處置這些事情,同時他也想親眼看看國人的居所。

一國之興衰,可以從國人的居所看出端倪,這機會不能錯過了。

許負爲秦異人介紹道:“在秦的山東之人很多,秦人不會排擠我們,我們也不必看上官的臉色。只需要把事兒做好就成。我,本是齊國臨淄的一介布衣。在齊國很不得志,走投無路之下,不辭辛勞,來到秦國。原本想是碰碰運氣,卻是沒有想到,一到了秦國,方纔知道山東之地罵秦國是多麼的無知,他們是睜眼說瞎話。我識得些字。辦事也還行,到秦國官府一試,竟然被選中了。”

說到此處,略一停頓,頗爲自豪,道:“我入秦已經三載了,積功升至縣曹。再過些年。積些功,我還會再升的。在秦國做官就是好,只要盡心盡力就成,秦國不問貴賤親疏,只問才幹與功勞。”

他的話很真誠,沒有虛假。秦異人相信他說的是真的,笑道:“那我得祝賀你早日升官。”

“呵呵。”許負很是歡喜,笑着問道:“敢問趙兄,是爲官,還是爲吏?”

官是指官員。吏是指辦事的人員,相當於現代的“公務員”。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很大。

“我想謀個郡守之職。”秦異人頭一昂,胸一挺,極是自信:“方不枉我一身所學。”

“郡守?”郡守是高官了,秦國極爲重視,每一個郡守都是千挑萬選,許負好一通吃驚,睜大一雙眼睛把秦異人好一通打量,笑道:“失敬了,原來趙兄身負經緯之才。若趙兄真有如此雄心的話,我想你應該去陳倉陳家村瞧瞧。”

“哦。可有說法?”許負特的提起,必是有見地,秦異人忙問道。

“商君當年入秦,就在陳倉陳家村住過。”許負一臉的崇敬之情,笑道:“那裡我也去過,至今鄉親們還在傳頌商君的一些軼事。若商君不在陳家村居住過,就不會有‘移風易俗’一事了。”

“移風易俗”是商鞅變法的重要內容,竟然與陳家村有關,秦異人的好奇心大起,問道:“許兄能否細說?”

“這……趙兄去親眼瞧瞧更好。”許負想了想,沒有爲秦異人解釋,道:“商君的移風易俗非同小可,這對秦國影響深遠。商君變法之際的秦國,秦國處在亡國的邊緣,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國人庶民吃不飽,穿不暖,盜賊蜂起,械鬥成風。經過商君移風易俗,秦人民風古樸,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這不可能吧?”趙姬大爲不信。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這是王道氣象,只存在於《詩》、《書》中,現實中哪會有,秦異人也有些不信。前任在這方面真的沒有多少記憶。

“這事千真萬確。”許負重重點頭,大是篤定。

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民風淳樸,道不拾貴,夜不閉戶,史書記載得明白。這點,即使那些罵秦國爲虎狼、殘暴不仁的人也不得不承認。比如馮夢龍,難得的在《東周列國志》裡感嘆了一句,這是王道氣象。

正說着,來到一家門前,這家的家主早已在等候了。

秦異人放眼一瞧,只見這是瓦舍,房屋不多,就三間,卻是窗明几淨,乾燥,通風條件好,很適合住人。

進入屋裡,只見屋裡很是整潔,清掃得很乾淨,沒有灰塵雜物,沒有臭味,有着一股清新之氣。

“這……要是在山東之地,定是大戶人家的居所。”趙姬打量一陣,大是驚訝。

“沒錯。”秦異人重重點頭,大是贊成這話。

“呵呵。”家主大是歡喜,很是自豪,道:“山東之地罵我們秦國爲蠻夷,他們纔是蠻夷。哦,不,蠻夷都是高看他們了,他們那是豬,他們住着豬圈,他們能有我們這麼好的居所麼?”

這是自吹之言,卻是很有道理。

在秦異人的印象中,山東之地餓殍遍地,窮人多如牛毛,如眼前這樣的居所,在山東之地已經是很難得的住處了,非大富人家莫想。而在秦國,這是尋常國人布衣的居所,要不是親眼所見,打死秦異人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秦之富足,由此可見。”秦異人大是感慨。

這家查看完,沒什麼問題,又去了另一家。這家是茅草屋,家中情形不如適才那家,不過,仍是整理得很是乾淨,很是舒適,完全沒有茅草屋那種豬圈的感覺。

“老伯,瞧你家情形,不象是蓋不起瓦舍之家,爲何還住着茅草屋?”秦異人的眼光不錯,發現這家其實挺殷實的。

“呵呵。”家主笑道:“公子好眼力呢。並非我蓋不起瓦舍,而是我沒打算蓋呢。我家人丁興旺,我有四個兒子,老大老二戰死沙場,還剩下老三老四。我把家中餘糧捐給了國府,爲他們謀得爵位。等他們得爵之後,我再蓋瓦舍也不遲。”

“原來如此。”秦異人恍然。

爵位,那是身份的象徵,在山東之地,爵位是貴族專有的,國人庶民布衣想都別想了,就算你立下天大的功勞也莫想得爵。

而在秦國,人人可以得爵,沒有戰功,可以捐糧。正是因爲如此,秦人很是努力,打仗拼命,種莊稼同樣拼命,是以秦國很富足。

“秦國就是不一樣,人人可以得爵。”魯句踐很是豔慕,一雙眼裡全是美妙的小星星。

他原本是奴隸,莫說得爵,能不能擁有自由都成問題。他早就聽過傳聞,秦國是奴隸的天堂,如今親眼得見,果是如此,由不得他不大爲感慨。

“小娃娃,你莫要豔慕我,只要你肯努力,得爵算什麼,做大官都不是問題呢。”這家家主鼓勵一句。

“我一定努力。”魯句踐重重點頭。

一家接一家查看下去,居所不一樣,有瓦舍有茅草屋,不過,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整潔,很乾淨,宜於家居。

“後世那些罵秦國爲虎狼的人,應該親眼來看看,就會知道他們是多麼的無知了!”秦異人大是感慨。

以前,他對秦國的印象多是前任的記憶,不甚瞭解。如今,他親眼見證,方知傳言誤人,史書誤人,秦人富足,安居樂業,如此國度,竟然被罵爲“暴秦”、“殘暴不仁”,真是蒼天無眼。

這應該叫仁政!

什麼叫仁政?不是讀書人吹出來的聖賢之道,而是讓國人庶民布衣黔首有飯吃,有衣穿,安居樂業,這就是最好的仁政!

查看完之後,秦異人作別,帶着一行人,再度踏上了瞭解秦國國情的道路。

來到大路上,趙姬俏媚眼一轉,道:“我就不信真的是道不拾遺,我來試試。”說着,她取出一塊上等美玉扔在道路上,道:“若是真的道不拾遺,就會有人給我送來。”

許負說的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還真的有些難以讓人相信。

財帛動人心,哪有見了如此美玉不愛的人。

“夫人,你不是秦人,不瞭解秦人,我敢打賭,這美玉不出三天就會回到你手上。”孟昭衝趙姬道。

“沒錯。”馬蓋和範通齊聲附和。

“三天?我不信。”趙姬搖頭。

秦異人搖搖頭,趙姬還真的沒事找事,不過,他也想借此機會測試一番,沒有阻止。

當天晚上,他們借住在一戶人家。到了晚上,秦異人特的留意了一番,只見這附近的人家很少有關門的。結果,這晚上什麼事兒也沒有發生,一切風平浪靜。

第二天,秦異人更加留意,所到之處,只見秦人很是忙碌,忙着打柴禾,收拾家裡,爲來年春種做着準備。那些沒人在家的人戶,開着門,一點也不擔心。

“難道真的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了?”趙姬的信心有些動搖了。

這天下午,許負的話被證實了。兩個吏員騎馬趕來,把趙姬的美玉送來。

“你們怎生知道是我的?”趙姬很是驚訝。

“如此美玉,不是等閒人能擁有,我們只需要一查附近有沒有貴人便知。”這兩個吏員道明原委。

“真的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王道之象!”秦異人大是感慨。

趙姬這塊美玉價值不菲,很值錢。若是在現代社會,有如此美事,早就被貪婪的官員們據爲己有了。

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45章 奔赴軍中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1章 絕戶計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45章 奔赴軍中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25章 死不旋踵第13章 兩軍對壘第12章 母子情深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69章 剎羽而歸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12章 白起服了第6章 調兵北上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18章 斬盡殺絕第72章 清夫人第12章 白起抗命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27章 首戰告捷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26章 逼宮第50章 遷九鼎第40章 不勞而獲第22章 水淹大梁第9章 太子贏柱第10章 白起辭世第20章 勝利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33章 聯兵討秦第9章 太子贏柱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67章 邯鄲解圍第49章 救?不救?(下)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55章 相見歡第36章 大漠雲動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0章 天才聚會第3章 千古積弊第13章 他在示威!第64章 大宛第1章 天下歸一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28章 廣納賢才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25章 毛遂第18章 中華盛世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4章 大朝會第9章 奉旨監國第64章 魏軍來襲第6章 門庭若市第21章 在劫難逃第87章 春申君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35章 動工修渠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10章 稱帝第48章 何去何從?第11章 登基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14章 趙王之怒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6章 遇刺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33章 出兵滅齊第12章 敲詐勒索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10章 天才聚會第7章 培養太子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2章 玉夫人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章 迎九鼎第51章 廉頗第27章 推倒!推倒!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3章 迎九鼎第39章 出個損招第30章 秦王駕到第41章 韓軍覆滅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
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45章 奔赴軍中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1章 絕戶計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45章 奔赴軍中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25章 死不旋踵第13章 兩軍對壘第12章 母子情深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69章 剎羽而歸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12章 白起服了第6章 調兵北上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18章 斬盡殺絕第72章 清夫人第12章 白起抗命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27章 首戰告捷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26章 逼宮第50章 遷九鼎第40章 不勞而獲第22章 水淹大梁第9章 太子贏柱第10章 白起辭世第20章 勝利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33章 聯兵討秦第9章 太子贏柱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67章 邯鄲解圍第49章 救?不救?(下)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55章 相見歡第36章 大漠雲動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0章 天才聚會第3章 千古積弊第13章 他在示威!第64章 大宛第1章 天下歸一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28章 廣納賢才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25章 毛遂第18章 中華盛世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4章 大朝會第9章 奉旨監國第64章 魏軍來襲第6章 門庭若市第21章 在劫難逃第87章 春申君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35章 動工修渠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10章 稱帝第48章 何去何從?第11章 登基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14章 趙王之怒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6章 遇刺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33章 出兵滅齊第12章 敲詐勒索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10章 天才聚會第7章 培養太子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2章 玉夫人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章 迎九鼎第51章 廉頗第27章 推倒!推倒!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3章 迎九鼎第39章 出個損招第30章 秦王駕到第41章 韓軍覆滅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