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調兵北上

現在的廣州是極爲重要的出海口,繁華之地,而戰國時代的番禺卻是窮鄉僻壤,整個城池佔地不過三五里,而且還是用石條簡單堆砌而成,很是粗糙,沒有章法之可言。

這樣的城池放到中原的話,屁都不是,然而,卻是百越最大的城池了。

王翦騎着高頭大馬,駐馬番禺城外,打量着番禺城,不由得很是無語。

“百越之地雖是窮困,然而,卻是易治,若是楚國能夠好好治理百越之地,得百越之力,當雄視天下呀。”嬴政駐馬王翦身側,把番禺一陣打量,很是感慨。

“太子所言極是,百越之地雖然地廣人稀,極爲窮困,然而,卻是物產豐饒,若是治理好的話,楚國的國力將會更上一層樓。可惜的是,楚國只知與中國原爭霸,把有限的國力都消耗在中原了。”蒙恬大爲贊成嬴政之言。

如今,打到番禺來了,意味着百越之地已經平定了,嬴政、蒙恬、蒙毅和王賁他們的歷練基本上是結束了,可以公開身份了。

“太子,你說說爲何百越之地易治?”王翦眉頭一挑,眼中精光閃爍,要考考嬴政。

“自從越過五嶺,進入嶺南以來,沿途所見,政大有感慨。”嬴政一臉的感慨之色,道:“越人雖是不知中原兵威,卻淳樸,此爲易治一也。二是嶺南之地雖與中原大爲不同,很是炎熱,莊稼可以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只要治理得好。嶺南之地必然是富饒之地。越人有飯吃。有衣穿,能安居樂業,就不會再反叛。三是越人分散,依部落而居,小部落不過數百人,大部落也不過三五萬人,此易制也。”

嬴政所言句句是實話,百越之地真的很容易治理。自從秦始皇平定百越之後,只有在秦末有着短暫的背叛。那是因爲趙佗塞斷了五嶺通道,與中原斷絕往來。到了劉邦平定天下後,百越又請降了。

當然,這種請降不過是緩兵之策,因爲百越之地的經濟極需要中原,不說別的,只要漢朝來個經濟封鎖,百越之地就受不了,他不得軟下來。

趙佗之所以決定反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呂太后亂來。激怒了趙佗。

到了漢武帝時候,發兵平定百越。自此以後,百越之地再也沒有什麼大的反覆,可謂易治也。

百越之地之所以易治,一是因爲百越之民淳樸,只要給他們飯吃,給他們衣穿,他們就不會再反叛。二是因爲嶺南有着肥沃的土地,而且氣候炎熱,一年兩熟完全做得到,甚至可以一年三熟,只要治理得法,溫飽不是問題。能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誰願意反叛?三是越人分散各處,不能聚在一起,沒有主心骨,完全可以分而制之。

“好!採!”王翦眼中精光閃爍,大爲讚賞嬴政的見解。

蒙恬、蒙毅和王賁也重重點頭,大爲贊成這話。

“得蠻夷之地者,不只楚國,還要齊國和大秦也。”嬴政接着道:“太公受封於齊地,然,那時的齊地爲東夷盤踞,太公擊破東夷,擁有其地,治理其民,是以齊地大治,齊國爲大諸侯,雄視天下。大秦穆公並西戎二十餘國,得戎地,治戎民,遂使大秦稱霸。大秦和齊國能得蠻夷之地,最終雄視天下,而楚國得百越如此廣闊的蠻夷之地,卻不能治理,不能用百越之力,最終亡國,誠可嘆也!”

蠻夷之地就是苦寒的代名詞,然而,只要治理得法,同樣可以變爲富饒之地,齊國和秦國就是極好的例子。

而楚國得到的百越之地那是數千裡之地,若是楚國能夠治理好的話,其實力將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必會雄視天下,誰也不是對手。

只可惜,楚國曆代國君的眼睛只是盯着中原,想在中原爭霸,就是楚國的一代雄主楚莊王也不例外。數百年的爭霸之路,結果卻是令楚國把有限的力量用光了,越來越弱。

嬴政的話太有道理了,王翦他們大爲贊成。

進入番禺後,王翦下令休整。

在休整期間,王翦積極籌備掃除百越殘餘勢力,和接着進軍之事。

經過短暫的休整後,秦軍大舉出動,開始掃蕩那些不願歸順秦朝的殘餘勢力,穩定局勢。

同時,派出三路大軍,接着進行征戰。

第一路爲十萬的秦軍進入交趾,也就是現在的越南,要征服這一地區,因爲這裡也是百越之地。

第二路爲兩萬的秦軍渡過瓊州海峽,進入海南島,平定了海南島。

第三路爲五萬的秦軍,在李二郎的率領下,渡過臺灣海峽,把臺灣收歸版圖。

這三路大軍齊出,勢入破竹,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至此,百越之地完全平定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掃蕩殘餘勢力,穩定局勢罷了。

從長沙出發,到結束主要戰事,秦軍一共費時七個月,拓地數千裡,可謂進展神速。

這都得力於秦異人的充分準備,尤其是修建靈渠,設立桂林大營,貯存了海量的輜重,使秦軍沒有後顧之憂。

歷史上,秦始皇平定嶺南之戰一共費時數年,其中這支秦軍的統帥屠睢還戰死在桂林,可謂代價甚大。

其原因就在於秦始皇沒有提前做好貯存糧草的準備,等到秦軍打到桂林一線時,後勤不力,無法補給五十萬大軍所需,導致戰事拖長。

雖然秦始皇採納史祿的建議,修建靈渠,然而,光是靈渠的修建就用了兩年多時間,要想戰事不拖長都不成。

當然,這不能怪秦始皇,誰也沒有想到的事兒。秦異人是現代人。熟知這段歷史。吸取了秦始皇的教訓。提前做好準備。

秦軍又用了三個月時間,掃蕩各地的反抗勢力,百越局勢終於穩定下來了。

咸陽,皇宮,上書房。

秦異人頭戴皇冠,身着皇袍,跪坐在矮几上,正在批閱奏章。

就在這時。韓非喜滋滋的進來,衝秦異人見禮,道:“臣見過陛下。”

秦異人揮揮手,道:“免了。”

“陛下,這是上將軍的軍報。”韓非滿臉喜色。

“韓非,你把好事兒都寫在臉上了,上將軍平定了百越吧?”秦異人笑着問道。

“是呀。”韓非讚不絕口,道:“大秦此次出兵,進展神速,只用了十個月時間。就穩定了百越之地,拓地數千裡呢。了得,了得。”

“十個月拓地數千裡,的確是很驚人。”秦異人重重點頭,接過軍報,展開一瞧,是王翦的報捷奏章,在奏章中說明了進軍經過,以及戰果。

秦異人放下軍報,衝韓非道:“去把丞相、李斯、王綰、范增、蒙武都叫來,我們好好議議接下來的事兒。嗯,要範睢也來。”

範睢雖然致仕了,其才智了得,聽聽他的見解是應該的。

韓非領命,忙去辦理。

秦異人打量着軍報,頻頻點頭,一臉的欣慰。

百越之地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島和越南,被秦朝拿下來了,也就意味着華夏更加完整了。這是天大的喜事,秦異人能不欣慰嗎?

沒過多久,範睢、黃石公、李斯、王綰、范增、蒙武他們滿臉喜色,快步進來,衝秦異人見禮。

秦異人擺手,要他們坐下,命人送上茶水,把王翦的軍報晃晃,道:“你們應該都得到了消息,上將軍已經平定了嶺南,並且嶺南的局勢已經穩定下來了,大秦拓地數千裡,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呵呵!”衆人發出一陣暢笑聲,大是歡悅。

“百越一平定,就剩下一個匈奴了,接下來大秦該當如何處置,你們都說說。”秦異人臉上泛着笑容。

秦國掃滅山東列國,一統華夏之後,就剩下百越和匈奴、東胡三個異族了。如今,百越和東胡都被擊破了,只剩下一個匈奴了,是該討論對付匈奴之事了。

“陛下,臣以爲與匈奴之戰所需時間較長,眼下已是秋季,不宜於對匈奴用兵。”範睢眼中精光一閃,緩緩道:“宜當調派大軍北上,在北地駐紮休整,等待來年春季大舉出塞。”

“臣贊成!”一片附和聲響起。

範睢的話非常有道理。十年前,匈奴雖是被秦異人全殲了百萬之衆,至今還未恢復元氣,然而,依然不容小視。一是因爲大漠廣闊無垠,秦軍要想在大漠中與匈奴打,其難度很大。二是因爲匈奴至今恢復了不少實力,這一打起來,會給秦軍制造不小的麻煩。

是以,這一仗要打的時間比較長,不是三兩個月所能解決的,至少也要一年半載。

而眼下已是秋季了,馬上就要到冬季了,不是用兵的良機。應當把軍隊調到北方去休整,到了來年春季就大舉出塞,兵發大漠,直搗匈奴老巢。

“嗯。”秦異人甚爲讚賞範睢所言,重重點頭,道:“要想擊破匈奴,大秦必須要大舉出兵,眼下北方的軍隊不夠用,必須要從嶺南調兵,你們說,留下幾多軍隊駐守嶺南。”

“嶺南之地甚大,又是新定,臣以爲駐守之軍應當不低於三十萬。”黃石公微一沉吟道。

“臣也是如此想。”李斯他們齊聲附和。

嶺南之地畢竟不小,而且又是新定,駐守的軍隊不能太少。要不然的話,一旦出現反叛之事,沒有足夠的兵力,不能立時剿滅,說不定就會釀成大禍。

衆人商議了一陣,沒人再有異議。

“傳旨:調二十萬嶺南之軍北上。”秦異人眼中精光閃爍,大聲道:“另,破擊匈奴的大軍可以北上了,一定要在來年春季之前全部北上。”(未完待續。。)

第72章 清夫人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25章 好處多多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5章 奔赴軍中第54章 虎口奪食第11章 太子丹第50章 攻心第3章 蓋聶(中)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8章 造紙術第3章 骨氣第23章 韓非哭韓第5章 商君軼事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50章 層層施壓第64章 通告天下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36章 活捉齊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3章 聯兵討秦第33章 出兵滅齊第29章 離開邯鄲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30章 射鵰者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9章 風光大葬第37章 烏合之衆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98章 欲合縱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5章 鬥朱亥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29章 斬盡殺絕第38章 官商勾結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36章 戰神王翦第55章 相見歡第15章 單于夜遁逃第64章 分治亡楚第83章 羣英聚(下)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32章 不愧吾孫!第94章 正中下懷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76章 怨氣沖天第42章 鬥信陵君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54章 虎口奪食第64章 大宛第2章 誰領軍?第32章 學館成(上)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49章 蘇秦故居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3章 華夏危機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39章 不戰而潰第24章 翻臉(下)第46章 李牧升官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67章 邯鄲解圍第24章 翻臉(上)第26章 逼宮第17章 鐵腕平叛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3章 蓋聶(上)第48章 欲除白起第16章 出兵遼東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87章 春申君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26章 欲滅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12章 白起抗命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40章 不勞而獲第48章 魏國出兵第52章 廉頗怒了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15章 鬥朱亥第33章 聯兵討秦第27章 雷霆手段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4章 緊鑼密鼓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5章 張網待魚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27章 匈奴第19章 大破東胡
第72章 清夫人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25章 好處多多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5章 奔赴軍中第54章 虎口奪食第11章 太子丹第50章 攻心第3章 蓋聶(中)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8章 造紙術第3章 骨氣第23章 韓非哭韓第5章 商君軼事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50章 層層施壓第64章 通告天下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36章 活捉齊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3章 聯兵討秦第33章 出兵滅齊第29章 離開邯鄲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30章 射鵰者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9章 風光大葬第37章 烏合之衆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98章 欲合縱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5章 鬥朱亥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29章 斬盡殺絕第38章 官商勾結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36章 戰神王翦第55章 相見歡第15章 單于夜遁逃第64章 分治亡楚第83章 羣英聚(下)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32章 不愧吾孫!第94章 正中下懷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76章 怨氣沖天第42章 鬥信陵君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54章 虎口奪食第64章 大宛第2章 誰領軍?第32章 學館成(上)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49章 蘇秦故居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3章 華夏危機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39章 不戰而潰第24章 翻臉(下)第46章 李牧升官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67章 邯鄲解圍第24章 翻臉(上)第26章 逼宮第17章 鐵腕平叛第7章 徐夫人效忠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3章 蓋聶(上)第48章 欲除白起第16章 出兵遼東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87章 春申君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26章 欲滅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12章 白起抗命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40章 不勞而獲第48章 魏國出兵第52章 廉頗怒了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15章 鬥朱亥第33章 聯兵討秦第27章 雷霆手段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4章 緊鑼密鼓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5章 張網待魚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27章 匈奴第19章 大破東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