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齊國的驚恐

楚國號稱“五千裡之國”,並不是吹噓之言,而是事實。

楚國最爲強盛之時,其疆域極爲遼闊,包括現在的貴州、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一句話:長江以南,包括淮河流域都是楚國的。

其最東到最西,相距五六千里。

秦國崛起後,把貴州之地給奪了,使得楚國東西的距離縮短一些,饒是如此,仍是有五六千里之遙。

五六千里的戰略縱深,不要說在戰國時代,就是在現代化戰爭中,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兒。正是因爲如此,上百年來秦國壓着楚國打,卻只能重創楚國,不能滅掉楚國。即使以白起之善於用兵,也就是攻破楚國都城,燒掉楚國王陵罷了,不能滅楚。

隨着秦國所滅戰國的增多,這種對秦國不利對楚國有利的戰略態勢就不斷改變,若是秦國滅了齊國的話,秦國的疆域就從最西邊到東海之濱。如此以來,秦國就不再象往常那樣,由西往東打,完全可以由北往南打。

由北往南打的好處就在於,把楚國的戰略縱深壓縮了一半,只有三兩千裡了。

對於五六千里的戰略縱深,秦國或許沒有辦法,對於三兩千裡的戰略縱深,秦國卻是有辦法的。

真要這樣的話,楚國就有亡國之禍了。

經過項燕的提醒,就算再笨的人也明白過來了,楚考烈王猛的醒悟過來,心驚肉跳,臉色大變,不住吸冷子。

“這……”一衆大臣個個瞪圓了眼睛,打量着地圖,臉上盡是驚懼之色。

這已經夠讓楚國君臣驚恐的了。然而,項燕還要打擊他們,道:“秦國滅齊後,大楚廣闊的疆域不再是天險,大楚有亡國之虞。然,還有更加令人擔心之事……”

“還有更可怕的?”一衆大臣個個張大了嘴,一臉的驚懼,失聲問道。

“項燕,是何事?”楚考烈王臉色蒼白。卻是不得不問個明白。

“在往昔,秦國與大楚接壤之地只在最西一隅,秦國若是要攻楚,只能從那裡出兵,哪怕前面是險山惡水。秦國也沒得選擇。如今,隨着秦國疆域的擴大,秦國與楚國接壤處更多了,秦國可以選擇對秦國最有利,對大楚最不利的地方出兵,大楚如何抵擋?”項燕的聲調有些高,有些尖細。有些刺耳。

這話如同雷霆萬鈞狠狠撞擊在一衆君臣的心坎上,個個顫慄不已。

項燕這話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在往昔,秦國與楚國接壤之地不多。秦國若要攻打楚國,沒有選擇的餘地,哪怕前是險山惡水也得打,這對秦國不利。如今。隨着兩國接壤處增多,秦國就有更大的選擇權了。可以選擇對秦國最爲有利,對楚國最不利的地方進攻。

並且,楚國完全可以把軍隊分成數路,齊頭並進,分進合擊,楚國怎麼抵擋?

“項燕,你說這該如何是好?”過了老半天,楚考烈王總算平復下來了,眼巴巴的望着項燕。

一衆大臣也是可憐兮兮的望着項燕,一臉的希冀。

“救齊!”項燕只說了兩個字,卻是字逾千鈞。

適才,一提起救齊之事,一衆大臣就是反對聲一片,如今卻是沒有反對,不過,也沒人贊同。因爲齊楚百年世仇,兩國間爲了一片不毛之地可以打生打死上百年,要楚國出兵救齊,這對於楚國君臣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事兒。

“大楚救齊,非爲救齊也,實爲大楚自救也。”項燕的眉頭一挑,道:“不僅要救齊,還自今往後,楚齊結成生死同盟,攻守相依,唯有如此,大楚方能與秦國抗衡。”

楚國很落後,依楚國的實力,難與秦國抗衡。更別說,眼下的楚國即將失去疆域廣闊這一天然優勢,更難與秦國對抗了。楚國要想存在下去,要想不能亡國的話,唯有與齊國結成生死同盟,攻守相依,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經過項燕的剖析,沒有人再反對救齊了吧?”楚考烈王深吸一口氣,衝一衆大臣問道。

一衆大臣個個緊抿着嘴脣,不再反對了。項燕的剖析是如此明瞭,就是豬也能明白,更何況是人了。

“看來,救齊是必然的了。只是,萬一救不得齊國,又該當如何?項燕,你想過這事嗎?”楚考烈王再度問道。

“是呀。謀事謀萬全,大楚雖是不得不救齊,可萬一不能救,又該當如何,這事兒得弄明白。”立時有大臣附和。

“這好辦。”項燕眉頭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劍,眼中精光閃爍,道:“若是救不得齊國的話,那大楚就效那秦國,滅掉齊國,儘可能的多佔有齊國的土地城池,增強大楚的實力。”

“哈哈!”一片大笑聲響起,出自楚國君臣之口,人人一臉的喜色。

項燕這一手夠狠,不能救得齊國的話,那就參與滅齊,儘可能多的撈取好處,增強楚國的實力。齊國得漁鹽之利,若是能佔領齊國大片的土地城池的話,楚國的實力會增強不少,由不得他們不歡喜。

“項燕,你所謀甚當,寡人自當依允。”楚考烈王臉上泛着笑容,道:“只是有一事,你得想明白。若是大楚參與滅齊,秦國會允許嗎?若是秦國翻臉,要攻打大楚,那又該如何?”

若是秦國要滅齊,絕不會允許楚國來橫插一腳,秦國翻臉,攻打楚國很有可能,此事不得不慮。

“君上,這事好辦。”項燕卻是不在乎,道:“一是大楚多出兵,令秦國有所顧忌。二是依臣所料,齊國曾是一流戰國,雄視天下,即使秦國要滅齊,也不是知時間所能做到。大楚完全可以等到秦國兵老師疲之際再下手,說不定還能打敗秦國呢。”

“有理,有理。極是有理。”一片讚揚聲響起。

齊國得漁鹽之利,曾經是一流的戰國,爲天下所重,以爲齊國可以統一中國。即使眼下的齊國國力大不如往昔,也不容小視,秦國要想滅齊,不打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是不可能滅掉齊國的。

到了秦國兵老師疲之際。楚國突然下手,與齊國前後夾擊秦軍,很可能打一個天大的勝仗,這可是大好事,由不得他們不歡喜。

“如此甚好!項燕。這事兒就由你來操持。寡人予你二十萬大軍,可夠?”楚考烈王右手一揮,很是大氣。

“謝君上!臣一定盡心盡力!”項燕大是欣慰,他一番努力沒有白費。

齊魏邊境,秦軍營地,秦軍中軍帳。

王翦正與一衆將領在議事,有將領大爲不解。問道:“上將軍,我們爲何駐紮在齊魏邊境,不動一下呢?”

秦軍來到齊魏邊境,已經有好幾天了。沒有絲毫動靜,這着實令一衆將領大爲不解。

“來人,立時備下一份厚禮,前去臨淄。拜見齊王,就說我請齊王前來議事。”王翦卻是沒有回答衆將的問詢。而是突然下令。

“這……”一衆將領更加迷糊了,眼巴巴的望着王翦,期盼王翦解釋,然而,王翦壓根兒就沒有解釋的意思。

王翦當即修書一封,派人攜帶重禮,前去臨淄。

齊國都城,臨淄,齊國王宮。

齊王建憂心忡忡,滿臉的驚惶。

在秦國滅掉魏國之後,齊王建得到消息,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依然過着日日酒宴,夜夜美色的享樂日子。然而,沒過幾多時間,就得到消息,秦國大軍壓境,這可把齊王建嚇壞了。不用想也知道,秦國大軍壓到齊魏邊境上,肯定是要對齊國下手了,要是秦軍發起進攻的話,齊國抗擋得住嗎?

對這事,齊王建沒有一點信心,召來後勝商議,後勝也是沒有辦法。實在不行,只得召來一衆大臣商議,商議來商議去,都沒有結果。

因爲此時的齊國,朝中無能人,大臣盡皆鼠目寸光之輩,他們能有什麼好辦法?

就這樣,齊王建要不憂心忡忡都不成。

“君上,眼下沒有善策,不如先下旨,令各地做好戰守之備。”後勝站在旁邊,忙出主意道。

“嗯。丞相此言有理,極是有理,是該做好防守準備。”齊王建不停誇讚後勝,道:“如此大事,朝中竟然無人提醒,幸得寡人有丞相呀,丞相真是盤盤大才。”

“謝君上誇獎。”後勝美滋滋的。

早就該下旨做好戰守之事了,得到秦國大軍壓境的消息已經好幾天了,到了眼下這才下旨,是不是太遲了?這也能得到無上誇讚,真是令人無語。

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內侍快步進來,衝齊王建道:“稟君上,秦使求見。”

“秦使?”齊王建和後勝齊聲驚呼,一臉的難以置信。

秦國大軍壓境,他們以爲秦國要滅齊國了,哪裡想得到,秦國竟然派出使臣前來,這太令他們意外了,要他們不驚奇都不行。

“請!快請!快快請!”齊王建一清醒過來,就是臉上泛着喜色,一個勁的要請秦使。

內侍領命,快步而去。

“丞相,你說,秦使此來,有何要事?”齊王建哪裡想得明白,只得問後勝。

後勝也是個草包,他也是不明白,皺着眉頭想了想,道:“君上,依臣之見,秦使此來必有大事。”

這不廢話嗎?沒有大事,秦國怎會派出使臣。

很快的,秦使被領了來,這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衝齊王建見禮,道:“秦國使者見過齊王。”

秦使執禮極恭,沒有絲毫傲慢之態,這令齊王建略鬆一口氣。要是秦使傲慢的話,說明秦國要對齊國下手了,如此恭敬,說明秦國對齊國還是挺禮敬的。

他不知道的是,秦國在下一盤大棋,要是他知道了的話,就不會如此想了。

(未完待續)

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64章 通告天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5章 禪位第32章 無用之人?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20章 阿房宮第44章 威震大漠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48章 欲除白起第24章 翻臉(下)第56章 兵精糧足第7章 舉國糊塗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章 修改秦法第39章 上大當了!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3章 博浪沙第14章 《俠客行》第27章 匈奴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32章 學館成(下)第56章 借刀殺人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37章 強納強娶第55章 目標:西海第30章 渭風商社第60章 成功奪食第46章 北方告急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45章 頭曼即位第17章 趙括之母第51章 分髒第7章 東窗事發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51章 異人定計第12章 白起服了第73章 使者大出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77章 走馬上任第25章 魏國滅亡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49章 救?不救?(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28章 廣納賢才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9章 韓國滅亡第1章 名士風采第4章 百越震恐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8章 中華盛世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6章 吐納術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87章 春申君第38章 圍困(中)第61章 晉鄙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8章 換將?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40章 宏偉藍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38章 官商勾結第76章 怨氣沖天第33章 搶人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12章 田光第19章 出兵滅魏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7章 推倒!推倒!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33章 清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4章 雷厲風行第12章 敲詐勒索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31章 毛筆第50章 親自上陣第9章 相信異人第60章 深謀遠慮
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64章 通告天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5章 禪位第32章 無用之人?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20章 阿房宮第44章 威震大漠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48章 欲除白起第24章 翻臉(下)第56章 兵精糧足第7章 舉國糊塗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0章 修改秦法第39章 上大當了!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3章 博浪沙第14章 《俠客行》第27章 匈奴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32章 學館成(下)第56章 借刀殺人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37章 強納強娶第55章 目標:西海第30章 渭風商社第60章 成功奪食第46章 北方告急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45章 頭曼即位第17章 趙括之母第51章 分髒第7章 東窗事發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51章 異人定計第12章 白起服了第73章 使者大出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77章 走馬上任第25章 魏國滅亡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49章 救?不救?(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28章 廣納賢才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9章 韓國滅亡第1章 名士風采第4章 百越震恐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8章 中華盛世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6章 吐納術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87章 春申君第38章 圍困(中)第61章 晉鄙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8章 換將?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40章 宏偉藍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38章 官商勾結第76章 怨氣沖天第33章 搶人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12章 田光第19章 出兵滅魏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7章 推倒!推倒!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33章 清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4章 雷厲風行第12章 敲詐勒索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31章 毛筆第50章 親自上陣第9章 相信異人第60章 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