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烏合之衆

洛陽城外,一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是因爲小諸侯率領的軍隊集結在這裡。

小諸侯東拼西湊,一共集結了九萬人馬,使得原本冷清了數百年的洛陽一下子熱鬧起來。

自從周平王東遷洛陽以後,周室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到最後,天子已經不是天子了,只不過是稱呼罷了,沒有絲毫號令諸侯的權力。不僅沒有號令諸侯的權力不說,還得夾緊尾巴過日子,要是一個不好,冒犯了某一個諸侯,就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不滅亡也不會差得太遠。

“列國紛紛問鼎重”,誰都想把九鼎遷走,只是需要一個籍口罷了,要周天子不小心翼翼都不成。

儘管周天子小心翼翼,夾着尾巴過日子,還是惹來無端之禍,那就是秦武王入洛陽,放言要把九鼎遷走。當時,周天子已經絕望了,以爲周室滅定了。讓他想不到的是,事情的發展大出他的意料,秦武王與人賽舉鼎,砸斷脛骨,活活痛死。

這一意外事件保住了周室不說,還讓周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這對於戰國時的古人來說,他們非常相信神明,以爲秦武王這是逆天了,周室氣數未盡,還未到滅亡之時。自此以後,再也沒人敢問鼎重,更不要說遷走九鼎了,就是強橫如秦昭王也是不敢。

雖然周室還在苟言殘喘,其治下子民卻是逃國成風,能逃的都逃走了,不能逃走的也就是那些老弱罷了。

國民之所以如此喜歡逃走,不是因爲周天子有什麼苛政暴行,相反,爲了收攏人心。不讓國民外逃,周天子絞盡腦汁,一而再,再而三的減免各種賦稅。可惜的是,周天子的努力白費了,國人要逃還是要逃。

因爲周室仍在沿用周公那一套所謂的“仁政”,仍在實行著名的“井田制”,這極大的束縛了周室國民的積極性,要不逃都不成。

井田制在周公時代是切合實際的措置。很好的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很得國民的愛戴。可是,從周公時代到眼下,已經過了七八百年了,滄海桑田。山河鉅變,井田制早就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

而周室還在拘泥於成法,謹守祖宗之法,沒有進行改革,在這樣的情形下,要讓國民不逃國都不成。

這一逃國就不得了,持續了數百載。一年接一年的逃國下來,洛陽周室的子民不過三萬人了,而且還分佈在各個地方。是以,洛陽特別冷清。整個氣派宏大的周天子宮殿如同一口活棺材。

小諸侯的軍隊集結在這裡,還吸引了不少國民,從四面八方趕來湊熱鬧,洛陽要不熱鬧都不成。

“好多的人啊!洛陽數百載未有如此之多的人了吧?”

“是啊。自從天子平王東遷以來。洛陽曾經熱鬧過一段時間,天下諸侯來朝。可惜的是。這種盛況並未持續幾多時間,周室衰微,諸侯再也不朝天子了,洛陽就再不復當年的盛況,越來越冷清,跟口棺材似的。”

“今兒這麼熱鬧,想必天子也會坐不住了,會前來湊熱鬧吧?”

這些國民議論紛紛,說着說着就扯到周赧王身上了。

這些國民久在洛陽,對周赧王的脾氣極爲了解,一語說中了,周赧王果然來了。

周赧王在西周公、東周公與一衆大臣和小諸侯的簇擁下,快步而來。

此時的周赧王活脫一隻打鳴的公雞,高昂着頭鼎,挺起胸膛,眼中精光閃閃,不再是往昔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兒,倒象是年輕了二十歲。

“呵呵!”周赧王遠遠一瞧,好多的人,不由得大喜,發出一陣暢笑聲。

洛陽冷清了數百載,在周赧王的記憶中,這是他這輩子頭一遭見到如此之多的人,他那感覺如同在做夢似的,要他不歡喜都不成。

此時的周赧屁眼兒都透着歡喜勁頭,比起他即位時還要歡喜,比起爬女人的肚皮還要讓他歡喜,這是他這輩子最爲歡喜的時刻。

今天註定是周赧王歡喜的一天,就在這時,只見這數萬軍隊跪了下來,洪聲吼道:“見過天子!”

九萬人的吼聲是何等的響亮,如同雷霆萬鈞,直貫九霄,震得天上的浮雲片片碎裂。

如此具有氣勢的吼聲,這是周赧王這輩子頭一遭聽見,先是嚇了一大跳,緊接着就是大喜過望,這些人是在朝見他這個天子啊。

自周赧王即位以來,他接受的朝見不知幾多,就是未有如此這般有氣勢,讓他熱血沸騰的事兒。

往昔,他的大臣朝見他,他一見就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因爲這些大臣跟他一個樣,要死不活,而且年紀還不小,老的都快鑽土了。因爲周王朝就是實行的特權統治,周室更是特權橫行,好多職位是世襲的,從祖宗傳下來,可以做一輩子的官,直到老死爲止,即使周赧王想要換掉這些老得掉渣渣的官員都不成。

更要命的是,朝見他的大臣們衣着極爲混亂不說,還很破舊,連一身新衣都很難見到。不要說大臣窮得沒有新衣穿,就是周赧王這個天子也是窮得快沒褲子穿了,他接受大臣朝見時,身上穿的多爲補了又補的舊衣衫。

哦,今日的周赧王竟然穿了一身新衣,雖然質地很差,畢竟是新衣,這實在是太難得了。對於穿新衣一事,周赧王都不知道是多麼久遠的記憶了。今兒要接受“王師”的朝見,爲了天子的臉面,他不得不東拼西湊湊了點兒錢,弄了這一身新衣衫。

“平身!”周赧王紅光滿面,比起爬到母雞背上的公雞還要興奮,扯起嗓子吼道。

“謝天子!”九萬軍隊齊聲致謝,聲音洪亮,直貫九霄。

周赧王聽在耳裡,喜在心頭,嘴一張。就要說“有賞”,幸好醒悟得快,眼下的周天子窮得快沒褲子穿了,哪來的東西賞賜?更別說,還是要犒賞九萬大軍。一想到堂堂天子連賞賜都出不起,周赧王異常尷尬,老臉一紅,忙轉移話題,誇讚道:“你們是王師王臣。你們能來朝見本天子,本天子萬分歡喜。”

這是周赧王這輩子頭一遭在如此多人面前訓話,大是激動,聲調越來越高,很是高亢。道:“你行伍整齊,盔明甲亮,訓練有素,是威武之師,不愧是王師!”

一通誇讚之詞下來,九萬軍隊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的詫異,很是疑惑。

更有人輕聲嘀咕道:“我們盔明甲亮?一身烏漆麻黑的,哪裡亮了?”

“我們是田間地頭的農夫,好不好?我這輩子只接受過三次訓練呢。而且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呢。這次是被君上從田間地頭硬拽來的呀。這又哪裡是訓練有素了?”

這些軍隊雖然人數不少,有九萬之多。可是,這些人大多是臨時拼湊起來的,被小諸侯們從田間地頭強拖硬拽來的。他們只會種地。不會打仗,這能叫訓練有素?

這九萬軍隊名雖爲軍隊。實在應該叫烏合之衆。

沒錯,他們就是烏合之衆!

他們很多人手裡拿着的是耒耜這些農具,連武器都沒有,更別說珍貴的盔甲了,能有一襲破舊的袍衫蔽體遮羞就不錯了。

這與“盔明甲亮”、“訓練有素”挨不着邊,周赧王真能亂蓋的。

周赧王不是因爲太過歡喜而在瞎說,是因爲他的眼界有限,沒有見過真正的精銳。周赧王也有“王師”,不過,他的那點兒可憐的王師比起眼前這羣烏合之衆來說更加不堪了。

周室太過衰微,只剩最後一口氣了,所謂“王師”又能好到哪裡去了?不說武器裝備,只說人。那些王師多爲老得走不動路的老者,年輕力壯的就沒幾個。年輕的早就逃國去了,誰會留下來當“王師”?

是以,周赧王的王師多爲老弱病殘。眼前這羣烏合之衆比起周赧王的王師已經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至少有不少年輕力壯之人。

“虎狼秦國多行不義,問九鼎之重,侮辱天子,罪莫大焉,本天子命令你們,討伐秦國,捉拿嬴稷!”周赧王本想好好訓話一通,可是,搜腸刮肚,也沒有幾多說詞,只得作罷,不得不說出目的。

“討伐虎狼秦國!”

“活捉嬴稷!”

西周公右臂高高舉起,扯起嗓子大吼。他千盼萬盼,就是盼着這一時刻,夢想即將成真,即將建立天大的功勞,由不得他不歡喜。

“討伐虎狼秦國!”

“活捉嬴稷!”

那些小諸侯不知死活,大是振奮,揮着胳膊,齊聲大吼,人人眼裡射出精芒,彷彿他們已經建立了不世奇功似的。

這些小諸侯封地大者不過百里,小者不過十里,用現代的話說來,他們最大的不過是鎮長,最小的是村長,他們的眼界有限,他們更沒有高絕的才智,哪裡能看得出此行的危機。他們只是簡單的以爲,周天子已經下旨了,他們此行必然能勝利。

這是盲從盲動!

“愛卿,你肩負重任,此行一定要保重!”周赧王執着西周公的手,親熱得緊,如同見到老祖周文武周武王似的。

“天子但請放心,臣一定攻破秦國,活捉嬴稷!”西周公拍着胸脯保證,信心十足。

“那好,出發吧!”周赧王大是受用。

“諾!”西周公領命,飛身上馬,一聲令下,這九萬烏合之衆就離開了洛陽,朝函谷關開去。

“列祖列宗在天之靈有知,不孝孫即將重振大周!”周赧王望着開走的烏合之衆,激動異常,仰首向天,向列祖列宗祈禱。

(未完待續)

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57章 軍心不穩第25章 蠢蠢欲動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27章 匈奴第64章 分治亡楚第9章 冒頓之計第24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樂毅入秦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17章 寡人有錯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44章 《鳳求凰》第31章 冠禮成第33章 搶人第56章 楚國大亂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22章 “馬上殺”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41章 韓軍覆滅第23章 囂張人質第47章 秦王之怒第34章 奇襲歷下第9章 韓國滅亡第52章 誓要成名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3章 項燕奪軍第20章 藺相如第24章 風雲突變第65章 貳師城第51章 異人定計第53章 鄭國渠成第4章 起兵滅韓第73章 使者大出第32章 學館成(下)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3章 提倡商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39章 上大當了!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2章 誓要成名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80章 調教郭開第76章 怨氣沖天第38章 偏安亡齊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章 轟傳天下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51章 異人定計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9章 諸部動向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4章 起兵滅韓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3章 稱帝?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5章 散合縱(二)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40章 不勞而獲第61章 晉鄙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46章 出兵滅楚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30章 入秦營第42章 齊人歸心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45章 踊躍從軍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74章 秦國增兵第46章 翻雲覆雨第33章 清第56章 兵精糧足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54章 緊鑼密鼓第21章 匈奴太子第6章 調兵北上
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57章 軍心不穩第25章 蠢蠢欲動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27章 匈奴第64章 分治亡楚第9章 冒頓之計第24章 針鋒相對第16章 樂毅入秦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17章 寡人有錯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44章 《鳳求凰》第31章 冠禮成第33章 搶人第56章 楚國大亂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22章 “馬上殺”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41章 韓軍覆滅第23章 囂張人質第47章 秦王之怒第34章 奇襲歷下第9章 韓國滅亡第52章 誓要成名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3章 項燕奪軍第20章 藺相如第24章 風雲突變第65章 貳師城第51章 異人定計第53章 鄭國渠成第4章 起兵滅韓第73章 使者大出第32章 學館成(下)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3章 提倡商業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39章 上大當了!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2章 誓要成名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80章 調教郭開第76章 怨氣沖天第38章 偏安亡齊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0章 天才聚會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1章 轟傳天下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51章 異人定計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9章 諸部動向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4章 起兵滅韓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3章 稱帝?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5章 散合縱(二)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40章 不勞而獲第61章 晉鄙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46章 出兵滅楚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30章 入秦營第42章 齊人歸心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45章 踊躍從軍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74章 秦國增兵第46章 翻雲覆雨第33章 清第56章 兵精糧足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54章 緊鑼密鼓第21章 匈奴太子第6章 調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