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遷九鼎

這是一張陳舊的織機,上面有明顯的磨痕,可以想象得出蘇秦之妻是個勤勞之人。

看着這張織機,秦異人眼前浮現出蘇秦落魄潦倒,餓着肚子回到家裡,望眼欲穿,想要妻子做飯卻遭到妻子拒絕的情景。

可以想象得到,這時節的蘇秦最是需要親人的關心與溫暖,而其妻卻是如此傷他之心。雖然蘇妻沒有其嫂那麼生硬的拒絕,而是以相對委婉的方式來拒絕,其對蘇秦的傷害卻是更加嚴重。因爲夫妻要相濡以沫,而她卻是不理睬,不給以處於極度困難中的蘇秦以安慰。

這是導致蘇秦對他妻子極度不滿的原委所在,蘇秦後來取六國相印,卻對其妻沒多少感情,和這事有着莫大的干係。

若是其妻在這時不給臉色看,而是安慰鼓勵,做飯給蘇秦吃。可以想象得到,蘇秦一定會對她非常好,會視她爲珍寶。

正所謂“患難見人心”,原本一個天賜良機擺在眼前,蘇妻卻是錯失了。

“孟子那老夫子雖多迂腐之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話說得挺對,簡直就是爲蘇秦量身而言。”秦異人撫着織機,感受着織機傳來的冷冰,感慨萬千,道:“若無當日之失敗,就不會有後來的蘇秦的成功。” wωw¤ttκд n¤C○

“好!採!”黃石公、尉繚、司馬梗、顏淵齊聲叫好喝采。

就是對秦異人特別不爽的蘇代和蘇厲也是微微頷首,大爲贊成這話。

若蘇秦沒有在秦國剎羽之事,就不會有苦讀《陰符》,極心思慮天下大勢的蘇秦,就不會提出“合縱”,就會不名動千古。

“大賢蘇秦已逝。空留蘇氏莊園,誠可嘆也!”秦異人搖搖頭,打量一眼蘇代和蘇厲,很是惋惜。

蘇代和蘇厲雖是蘇秦的兄弟,雖是習蘇秦之學,無論品德還是才智學識,都遠遠不能與蘇秦比。

在蘇氏莊園憑弔一陣蘇秦,秦異人這才率人離開蘇氏莊園。

來到蘇氏莊園門口,秦異人並沒有馬上離去。而是回首望着蘇氏莊園:“當初,蘇秦從秦國剎羽歸來,是何等的落魄與淒涼;後來,他身佩六國相印,重歸故里。前呼後擁,又是何等的風光。其嫂對他是前踞而後恭,極爲恭敬,蘇秦問她爲何如此?其嫂答曰:你金多!”

聲調略,道:“其嫂也是一實在人!”

“哈哈!”黃石公、尉繚和司馬梗、顏淵他們早知這典故,聽秦異人道來,大是認同這說法。無不是重重點頭。

“蘇秦的一生,就說明了一件事:英雄莫問出處!”秦異人一語說罷,一拉馬繮,疾馳而去。

疾馳間。只見尉繚眉頭緊擰着,沉默不言,秦異人大是驚奇,問道:“尉繚。你有心事?你不會是看中哪家的姑娘了吧?你給我說,我幫你作媒。”

“哈哈。”黃石公、司馬梗和顏淵無不是大笑。

尉繚忙搖頭。道:“王太孫休要胡說,尉繚哪會想這等事。我是想向王太孫辭行。”

“辭行?”秦異人好一通詫異:“好端端的,爲何要辭行?”

“是呀。”黃石公和司馬梗重重點頭,大聲附和。

“今日來到蘇秦故居,我的感觸頗深。”尉繚解釋,道:“蘇秦在入秦之前,先入洛陽說周天子,周天子不用,蘇秦這才入秦。蘇秦說周天子,非真要在洛陽出仕,而是周室是其父母之邦,不得不先說。”

說到這裡,略一停頓,道:“如今,我的兵書已寫成,我雖有意於秦,可我應當先獻於魏王。若魏王不用,尉繚方能入秦。”

古人重義,由此可見也!

蘇秦在入秦之前先說周天子,非真的要用於周,而是盡力而已,因爲周室是他的父母之邦,他必須要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尉繚是魏國國尉之子,三代國尉,可以說魏國對他家恩德深重。如今,尉繚完成了兵書,自然第一個要獻的並不是秦王,而是魏王。當然,尉繚知道,憑魏王之昏庸,是不可能用他的,他只是盡力而已。

明知不可爲,而又要盡力於父母之邦,這就是古人的可貴之處。

“明白了。”秦異人微一頷首,讚歎一句道:“尉繚,你家三代是魏國國尉,世受魏國大恩,你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父母之邦,而不是秦國,如此大義,誠可感也。好!這事準了。”

秦異人豁達之人,很能理解尉繚的衷曲,不僅沒有阻止尉繚回魏,反而大爲讚賞。

“謝王太孫。”尉繚大是感動,眼中淚水滾動。

這可是大事,若是換個人,很可能會阻止尉繚回魏。即使不阻止,也會很不高興。秦異人沒有這麼做,反而大是讚賞,這太讓尉繚感動了。

“依我所料,就憑魏王那庸才,他不可能用你的。你此去,不過是盡力罷了,尉繚,你要早去早回。”秦異人很是不捨。

“王太孫放心,尉繚一定儘早歸來。”尉繚重重點頭。要不是要爲魏國盡一份力的話,他斷不會回魏國。

“此去大梁,千里之遙,難免有事發生。”秦異人的眉頭一挑,道:“這樣吧,我叫朱亥帶一些人保護你。”

“啊!”尉繚大是震驚。

朱亥是秦異人的護衛首領,對於秦異人來說極爲重要,秦異人竟然派出朱亥保護尉繚,這太出人意料了,即使以尉繚之明智也是震驚不已。

黃石公和司馬梗既是震驚,又是欣慰。

“王太孫,這不可,萬萬不可。”尉繚忙道。

“有何不可?”秦異人右手一揮,道:“這事就這麼定了!你放心吧,我身邊還有翁仲呢,不會有事的。”

“謝王太孫!”尉繚感激無已。

回到洛陽,尉繚略一收拾行裝,帶着朱亥上路了,秦異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別。

接下來的日子就是處置政務,有黃石公、顏淵二人相幫,這處置起來很是順利。

司馬梗這個郡守第一道命令,就是廢除井田制,這讓洛陽的國人庶民驚喜萬分。井田制已經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早就該廢了,洛陽的國人庶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誰能不歡喜?

第二道命令就是廢除奴隸,不得蓄奴,所有的奴隸都會成爲國人,他們擁有人身自由,可以擁有財產。

這道命令下來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歡喜的當然是那些奴隸了,他們終於可以做正常的人了,不再是權貴之家的“物件”了,可以過上正常日子,可以擁有財產。這些東西,在往昔想都不敢想。

憂慮的是那些蓄有奴隸的富貴之家,他們的財產奴隸一下子沒了,他們能不憂嗎?

第三道命令是推行秦法,不分貴賤,一體同法;不論親疏,一體同賞。

這就是給國人庶民開啓了升遷之路,只要能立功,就能受賞。這對於國人庶民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在往昔,升遷受賞,那是權貴的特權,和他們這些低賤的國人庶民沒關係。

當然,也不全是好消息,也有壞消息,那就是要實行“連坐法”,要相互監督。

連坐法極爲嚴苛,讓人生畏,洛陽的國人庶民無不是凜然,暗自告誡,以後行事要小心。

最爲憂慮的就是往昔的權貴了,他們無不是過慣了作威作福的日子,如今推行秦法,要實行連坐,他們不得不夾緊尾巴過日子了,他們當然不甘心。

可是,處此之情,他們不甘心也只能忍着,不敢冒頭。誰都知道秦法森嚴,六親不認,不管你是誰,只要違背了秦法,就一定要被懲罰,哪怕你是王子王孫都沒用。

說來也怪,雖然秦法森嚴,讓人害怕,洛陽卻是大安,穩穩當當的,沒有生起波瀾。

更有一奇的是,那些逃國的人爭先恐後的回家了,原本冷清的洛陽逐漸繁華了,人越來越多了,多了許多生氣。

“山東之地罵秦國是虎狼,說秦法森嚴,是苛暴之法,你們瞧瞧這街瞿上的情形,就知道山東之地的罵詞是何等的荒謬了!”秦異人看着人逐漸多起來的街瞿大是感慨。

他在邯鄲數載,深知山東之地對秦國秦法的詆譭是多麼的嚴重。

“凡罵秦國者,皆是山東之地的權貴豪強。”黃石公一語道破玄機,道:“這些權貴豪強有特權,而秦法卻是嚴禁特權,他們能不罵秦嗎?”

“是極!是極!”司馬梗和顏淵齊聲稱是。

山東之地雖是罵秦國殘暴不仁,說秦法嚴苛,事實上那是因爲秦法禁止特權。在商鞅變法時,就肅剝奪了世家貴族的特權,所有人一體同法,以前那種“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權不復存在了。

而山東之地因爲變法不徹底,保留了權貴豪強的特權,這些可以作威作福的人,他們當然要罵秦法了。

隨着秦法的推行,洛陽的情形越來越好;隨着逃國的人返回,洛陽的口衆劇增,洛陽必將成爲秦國進軍山東的戰略基地。

忽忽兩月過去,洛陽局面大好,秦異人沒必要再留在洛陽了,決心回秦。

在回秦之際,秦異人要遷走九鼎。

遷鼎這天,人山人海,前來觀遷九鼎。

第47章 三川郡第47章 出兵西征第112章 一之道第28章 廣納賢才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96章 策反後勝第27章 首戰告捷第48章 天下共譽第62章 出兵西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2章 誰領軍?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8章 官商勾結第4章 起兵滅韓第20章 阿房宮第9章 異人之怒第18章 斬盡殺絕第52章 誓要成名第25章 魏國滅亡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20章 兵臨大梁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83章 羣英聚(上)第44章 逐客?第37章 士俠第25章 蠢蠢欲動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50章 親自上陣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29章 諸部動向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1章 名士風采第55章 動亂伊始第27章 雷霆手段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84章 項燕第43章 隳龍城(上)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38章 官商勾結第69章 西征?第54章 楚王之怒第26章 有仇報仇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1章 天下歸一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4章 賣人第18章 秦軍攻城(中)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42章 李牧求援第64章 大宛第88章 異人定計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22章 水淹大梁第1章 鐵鷹銳士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70章 拜訪樂毅第25章 好處多多第28章 大軍壓境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1章 毛筆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94章 正中下懷第24章 翻臉(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59章 又一壯舉第41章 直搗龍城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章 鐵鷹銳士第27章 再間朱亥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64章 大宛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81章 合縱風雲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
第47章 三川郡第47章 出兵西征第112章 一之道第28章 廣納賢才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96章 策反後勝第27章 首戰告捷第48章 天下共譽第62章 出兵西域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2章 誰領軍?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8章 官商勾結第4章 起兵滅韓第20章 阿房宮第9章 異人之怒第18章 斬盡殺絕第52章 誓要成名第25章 魏國滅亡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20章 兵臨大梁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83章 羣英聚(上)第44章 逐客?第37章 士俠第25章 蠢蠢欲動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50章 親自上陣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29章 諸部動向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1章 名士風采第55章 動亂伊始第27章 雷霆手段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84章 項燕第43章 隳龍城(上)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38章 官商勾結第69章 西征?第54章 楚王之怒第26章 有仇報仇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1章 天下歸一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4章 賣人第18章 秦軍攻城(中)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42章 李牧求援第64章 大宛第88章 異人定計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22章 水淹大梁第1章 鐵鷹銳士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70章 拜訪樂毅第25章 好處多多第28章 大軍壓境第57章 人才濟濟第31章 毛筆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94章 正中下懷第24章 翻臉(下)第58章 喪心病狂第59章 又一壯舉第41章 直搗龍城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章 鐵鷹銳士第27章 再間朱亥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64章 大宛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81章 合縱風雲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