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列國來朝(中)

“君上。”羣臣大驚失色,齊聲驚呼。

太子僖忙衝過去,一探燕孝王的鼻息,已經沒氣息了,嗝屁了。

“這個……”一衆大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臉的震驚之色,堂堂一代國君,竟然被嚇死了,要不是親眼目睹,誰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不好。”突然之間,有大臣失聲驚呼,道:“三十萬秦軍殺來,大燕休也!”

一聽這話,處於震驚中的羣臣驚惶失措,如同沒頭蒼蠅似的,恨不得立時逃散。

秦軍如狼似虎,燕國肯定不是對手,這一次,燕國是滅定了,要他們不驚惶都不成。

“太子,趕緊遷都吧,去遼東。”有大臣忙出主意。

“對啊,去遼東。”大臣立時附和。

太子僖一臉的驚惶之色,心想唯有去遼東才能保得燕國萬全,就要答應。就在這時,只聽那個內侍急急的道:“誰說秦軍要打大燕了?”

“不是打大燕?”一衆大臣個個驚奇無比,齊聲叫嚷:“三十萬秦軍北上不是打大燕,還能打誰?”

在北方只有燕國一個戰國,秦軍大舉北上,不是來打燕國的,還能打誰呢?

“秦軍是去河套之地打匈奴啊,是打匈奴!”這個內侍忙道。

“你說什麼?秦軍打匈奴?”太子僖飛躥過去,一把揪着內侍,劈頭蓋腦的喝問。

“是呀。”內侍忙重重點頭,大聲肯定一句。

“……”一衆大臣集體失聲了,望着已經沒了氣息的燕孝王,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秦軍大舉北上是去打匈奴,又不是打燕國,燕孝王竟然只聽了半截話。就自己嚇自己把自己給嚇死了,這事太丟臉了,燕國的臉面都丟盡了。

很快的,一個消息傳遍天下,燕孝王駕崩,燕王僖即位。

至於燕孝王駕崩的原委,燕國在國書中說是因爲舊病復發,醫治無效。燕孝王之死實在是太丟人,燕國當然不會實話實說。

臨淄。齊國都城,齊國王宮。

君王后、齊王建、田單和後勝在座。

田單在軟榻上半躺半臥,臉色很是不好,蒼白如紙,沒有血色。一臉的病色,看來時日無多了。

君王后打量着病入膏肓的田單,微微嘆息。齊國之所以能敗而復起,沒有被燕國滅掉,就是因爲有田單。田單復齊後,原本可以大展身手,治理齊國。恢復齊國的雄風。哪裡想得到,田單在即墨數載,精力心神大耗,身子垮掉了。沒有精力治國,雖是擔了丞相之名,卻多不理事。

即使這樣,只要田單在。齊國的頂樑柱就在,如今。田單來日無多了,齊國的柱石就要殞落了,君王后能不嘆息嗎?

君王后把目光從田單身上收回,道:“今兒請你們前來,是有大事要商議。”

說到這裡,稍一停頓,道:“原本以爲今歲秦軍會大舉東進,對山東之地大舉用兵,一統華夏。我們都錯了,秦軍並沒有東進。因爲,匈奴瞅準了時機,想要佔據河套之地,秦國放棄了東進的良機,果斷出兵,三十萬秦軍大舉北上,在北河大敗匈奴。然後,秦軍窮追猛打,把匈奴圍困在陰山的隘口裡。對於此事,你們有何見解?”

君王后是個奇女子,不僅在齊襄王落難時與其結識,還很有才華,鎮得住。範睢曾經派人給君王后送去一對玉連環,要君王解。君王看都不看,當着秦國使者的面,命人把玉連環砸碎。範睢得知這事後,就曾斷言,君王后是個奇女子,有她在,齊國不可犯。從此以後,秦國調整對齊策略,多以結盟爲主。

這次,齊國接到秦國的文章,得到秦軍北上攻打匈奴後,君王后很是平靜,並沒有如韓王和魏王那般大喜大悲,命人把後勝和田單請來,共同商議。

君王后的話音一落點,衆人的目光就齊刷刷落在田單身上。田單是齊國的頂樑柱,凡事要聽聽他的意見。

“好!好!好!”田單並沒有直接發表意見,而是大聲贊好,一雙枯瘦的雙手輕輕相擊,大爲讚賞。

“丞相,你爲何叫好?”齊王建忙問道。

“君上,匈奴是華夏的公敵,凡華夏子民皆有擊胡之重責!”田單緩緩開口,雙眼中精光閃爍,道:“往昔抵抗匈奴主要是趙國之事。如今,趙國被秦國所滅,抗擊匈奴之重責自然就落到秦國肩上了。秦國東進原本是千載難逢的良機,秦國卻放棄了,而是大舉北上,抗擊匈奴。秦國這是以華夏爲重,以天下爲重,誠爲千古盛事也!”

田單對秦國打匈奴一事是讚不絕口,神采飛揚,又有些遺憾道:“惜乎哉!單老矣!不能馳騁於北疆!”

儘管戰國時代七大戰國力征,打得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深仇大恨難以道盡。不過,在對於外敵這事上,卻不會含糊,不管有多大的仇,多深的恨,只要需要,都會聯手。

田單既是欣賞秦國以華夏爲重的義舉,又是感慨自己老了。若是他還年輕的話,他也會義無反顧的奔赴邊關,參與此戰。

“丞相所言極是,秦王胸懷寬廣,小天下也!”君王后對秦國此舉也是讚不絕口。

要知道,秦國大舉東進的良機是何等的難得,那是數百年殺伐征戰好不容易得到的良機,要是錯過了,那是何等的讓人痛惜。然而,秦國爲了華夏,果斷的放棄了這一良機,大舉北上,對付匈奴。如此胸懷,無論如何讚譽,都不爲過。

“然,丞相以爲,大齊該如何處置?”君王后望着田單。

“擊胡是華夏重責大任,是華夏盛事,不可不賀。當遣一使臣,攜重禮往賀便是。”田單微一凝思,立時有了主意。

“嗯。有理。”君王后當即贊同。

秦國打敗百萬之衆的匈奴,這是華夏從未有過的盛事,一定要道賀。只不過,田單和君王后都是膽識不凡之輩,沒有象韓王和魏王那般割地。

楚國都城,郢,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正與春申君在飲宴。楚考烈王把一爵酒喝乾,放下青銅酒爵,問道:“春申君,還沒有找到信陵君和平原君?”

“未找到。”春申君搖頭,道:“二人素與我交厚,爲何不前來相投呢?”

中牟一戰之後,信陵君和平原君就失去了音訊,不知所蹤。春申君多方派人打探,想要把二人接來。當然,他如此做,不全是爲了與二人的交情,還在於這二人利用價值,若是能握在手裡,這對他有着莫大的好處。

“無論如何,你得把二人找到。”楚考烈王陰陰一笑,道:“只要平原君在,大楚就能在趙國一事上做文章。趙國雖是被秦國所滅,其勢力仍存,若是有平原君登高一呼,必然是羣起響應,趙國復國都有可能。即使不能復國,能給秦國添亂,亦是大好事。”

限於形勢的需要,秦國雖然滅了趙國,卻是沒有趕盡殺絕,留下了很多殘餘勢力。若是利用得好的話,一定會給秦國添亂,楚考烈王當然不會錯失這等良機了。

“信陵君若是願與大楚一道,寡人就助他成就大事。”楚考烈眼中精光一閃。

信陵君雖是“賢名”滿天下,然而,明眼人都知道他暗藏雄心,想要當魏王,只是沒有機會罷了。若是能把信陵君扶上魏王之位的話,這對楚國有着莫大的好處。

“君上請放心,臣一定會找到他們。”春申君忙道。

“稟君上,秦國傳來消息,三十萬秦軍大舉北上,在北河擊破匈奴。”就在這時,一個內侍小跑着進來,遠遠就嚷開了。

“什麼?秦軍北上了?”楚考烈王如同火燒了屁股似的,一蹦而起,大聲吼道。

誰都以爲秦軍會在今歲大舉東進,讓他想不到的是,秦軍竟然大舉北上,打匈奴去了。乍聞之下,他還以爲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一臉的錯愕。

“是呀。”內侍忙道:“秦軍在北河打敗匈奴後,窮追猛打,把匈奴圍在陰山的隘口裡,匈奴覆滅是早晚之事。”

楚考烈王一把奪過內侍手中的竹簡,這是秦國的文章,展開一瞧,大是驚訝,道:“秦軍這一次要殲滅百萬之衆的匈奴,好生了得!好生了得!”

“百萬之衆?”春申君被這個龐大的數字驚得目瞪口呆,如同被雷劈了似的。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緊接着,楚考烈王就是大驚失色,額頭上直冒冷汗,道:“秦軍打敗匈奴後,得到匈奴的駿馬,其實力必然是更上一層樓。到那時,大楚如何應對?”

他的反應也不慢,很快就想到,秦國得到匈奴駿馬的可怕後果。秦軍已經很強悍了,打得山東談秦色變,再得到匈奴的駿馬,那就是如虎添翼,山東之地危也!楚國危也!

“君上,即使秦國回過頭來對付大楚,也還需要些時間。”春申君好不容易反應過來,強忍着心驚,道:“眼下最爲緊要的便是,當遣使入秦,向秦王道賀。”

“是呀是呀,此事不可不賀。”楚考烈王一頭顱點得如同啄米的雞頭似的,大是贊成道:“這是華夏從未有過的盛事,若是大楚不賀的話,秦王一怒,對大楚加兵,那就麻煩了。嗯,不僅要賀,還要備下一份厚禮,金銀珠寶這些珍貨自是少不了,還得割些土地城池。就四十座吧!大楚有的是土地城池,不在乎這區區四十座。”

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43章 刁難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27章 推倒!推倒!第25章 罪惡累累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26章 有仇報仇第14章 拜上將軍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40章 宏偉藍第21章 匈奴太子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24章 憋死荊軻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45章 橫刀奪愛第12章 敲詐勒索第17章 逃!逃!逃!(上)第65章 秦國響應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21章 廢異人?第61章 你求我啊!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9章 仗義執言第12章 田光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75章 異人升官第1章 名士風采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8章 換將?第49章 開始對峙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41章 天下震恐第86章 敵變我變第19章 出兵滅魏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54章 魏國驚變第2章 扁鵲遺方第4章 形勢嚴峻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9章 冒頓之計第51章 秦人瘋了!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12章 欺上門來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16章 圖窮匕現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2章 凱旋歸來第76章 怨氣沖天第43章 公子蟜?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32章 不愧吾孫!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7章 誰要我死?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一 o一徐夫人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8章 子楚?第49章 救?不救?(下)第51章 分髒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71章 渾水摸魚第7章 培養太子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76章 贏政?第2章 誰領軍?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24章 風雲突變
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43章 刁難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27章 推倒!推倒!第25章 罪惡累累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26章 有仇報仇第14章 拜上將軍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40章 宏偉藍第21章 匈奴太子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24章 憋死荊軻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45章 橫刀奪愛第12章 敲詐勒索第17章 逃!逃!逃!(上)第65章 秦國響應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21章 廢異人?第61章 你求我啊!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19章 晉升太子第19章 仗義執言第12章 田光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75章 異人升官第1章 名士風采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8章 換將?第49章 開始對峙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41章 天下震恐第86章 敵變我變第19章 出兵滅魏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54章 魏國驚變第2章 扁鵲遺方第4章 形勢嚴峻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9章 冒頓之計第51章 秦人瘋了!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12章 欺上門來第58章 斷信陵君財路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16章 圖窮匕現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2章 凱旋歸來第76章 怨氣沖天第43章 公子蟜?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32章 不愧吾孫!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7章 誰要我死?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一 o一徐夫人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8章 子楚?第49章 救?不救?(下)第51章 分髒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71章 渾水摸魚第7章 培養太子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57章 軍心不穩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76章 贏政?第2章 誰領軍?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24章 風雲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