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宏偉藍

“哦。”範睢的興趣被提起來了,睜大一雙眼睛,盯着秦異人:“公子,請講。”

“讀書使人明智,我想在秦國推行教書育人,讓秦人人人都識字。”秦異人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句話太有震憾力了。

“什麼什麼?要人人都識字?”範睢如同被雷劈中似的,一臉的難以置信,一雙眼睛睜得滾圓,死盯着秦異人,嘴巴張得老大。

範睢膽識過人,其見識遠非常人所能比,按理說他不會如此震驚。然而,秦異人的話太過驚人了,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戰國時代,讀書人是何等的稀少?能讀書,能識字,那是無上榮光的事兒。放眼整個天下,一千多兩千萬人中,能讀識字,能讀書的人又能有幾多?

秦異人要做的,不是讓一部分人識字,而是要人人都識字,這是何等的驚人!

即使是範睢這樣膽識不凡的明智之士,也是被他的話震得一愣一愣的。

“呃。”過了半天,範睢嘴裡發出一陣磨牙聲,苦笑搖頭,狠狠打擊秦異人,道:“公子這話雖是有理,很有理,然,卻不切實用。讀書使人明智,是沒錯,若秦人能人人識字,那麼,民智將開,秦人將更加善戰,更加明事理,秦會更強。公子,你可知這有多難?”

讀書的好處,範睢並非不知道,他就是讀書的受益人,讀書帶給他的巨大變化。他深有體會。若是可能的話,他倒是想推行教育,讓秦人讀書識字,問題是,這太難了,不比登天容易。

“公子,不是我說你,你這想法比起儒家的空談,什麼王道天命,還要不切實際。太不切實際了。”儒家在當時是隻會空談,不切實際的象徵,範睢這話很重了。

他說話本就尖酸刻薄,被人罵爲“毒舌”。而秦異人的想法太虛幻了,他就算想給秦異人留幾分臉面,也是顧不得了。

“呵呵。”然而,秦異人卻是如同沒有聽見範睢的尖酸刻簿之言似的,一副好笑的表情,一雙眼睛睜得老大,打量着範睢,道:“丞相以爲這是虛言,那麼,丞相就大錯特錯了。丞相可知。若是在山東之地。要想如此做,是沒有一點兒機會,在秦國卻是不同,有着大好的良機。”

“嗯。”範睢有些不解了,問道:“爲何?”

“丞相。你是知道的,在大秦,不論何人,必得要熟記秦法。”秦異人的聲調略高。道:“爲了讓國人庶民熟記秦法,大秦派人教他們熟記。這可是現成的機會,只需要再給他們加上一條,在教人熟記秦法之際,順帶教人識字,不就成了?”

“……”範睢右手指着秦異人,嘴巴張得老大,半天沒說出話來。

秦人之所以奉公守法,不敢觸犯秦法,不僅僅在於秦法可怕,讓他們驚懼,還在秦人人人知曉秦法,能熟記秦法。爲了讓秦人知曉秦法,熟記秦法,秦國專門設立了“法官”,爲秦人講解,要他們人人能記住。

可以說,秦國是個全民普法的時代,爲了達到這一效果,秦國的法官數量不少。而且,他們人人識字,這是現成的“師資力量”,只需要善加使用,就可以搖身一變,而成爲教秦人讀書識字的先生。

“好!”突然間,範睢右手重重拍在短案上,大聲贊好。

範睢之所以認爲秦異人的想法是虛言,很大程度上就在於秦國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若是這問題解決了的話,那麼,這“全民教育”未必不可行。

更重要的是,這些“師資力量”都是現成的,只需要給他們加一條任務就成。要給他們加任務,只需要一道行文就可以完成。剩下的事,只需要寫進秦法,善加推行,就能完成。以範睢之明智,他不會看不明白。

“人人都識字,到時,秦人打仗更加有辦法,做工更有辦法,種莊稼也有更好的辦法……天啊,到那時,秦國要想不強都不成。”範睢撫着額頭,就是好一通驚訝。

如今的秦國已經雄視天下,是最爲強大的戰國,若是讓秦人識字,開啓民智,秦國將受益無窮。到那時,種地、打仗、做工……無論哪一個方面,秦國都將更上一層樓。

這已經夠讓範睢歡喜的了,然而,還有讓他更加歡喜的,只聽秦異人道:“大秦還可以從童子中挑選一批聰明伶俐之人,送他們去學館就學。至於這學館嘛,荀子和公孫龍子不就在秦國嗎?只需要大秦出錢,就能興辦學館,請他們擔任重任,他們不會不允。”

“他們一定會非常歡喜!”範睢右手輕輕敲擊短案,笑得很是歡心,道:“荀子和公孫龍子可欽可佩,他們以教人爲樂,這種美事他們還有不搶着做的?”

荀子和公孫龍子是戰國時代偉大的學者,畢生致力於教書育人,他們做夢都在想着這事,若是秦國興辦學館,他們還有不願意的嗎?

“這興辦學館一事,不僅僅是教人識字,還得教會他們實務。”秦異人接着道:“大秦要興辦很多學館:工匠可以辦一所學館,可以請徐夫人這些能工巧匠授徒,就有更多的人能學得技巧,大秦的器械就會更加精良;政務也可以興辦一所學館,可以請丞相這些精於政務的人授徒,培養大秦需要的人才;軍務也可以興辦一所學館,可以請白起、蒙驁這些能征善戰的名將授徒,甚至還可以把樂毅請來……”

“天!”秦異人說得口沫橫飛,範睢直瞪眼睛,到最後,竟然叫天了。

實在是秦異人描繪的藍圖太過美好了,美好得讓人難以置信。若真要如此的話,秦國的人才就會更多,不會再缺乏人才了。

“秦之人才主要來自山東之地,這些人才在父母之邦不被人重視,不被重用,不得不遠走他邦,不遠千里來到秦國。”範睢很是感慨,道:“我範睢就更加不幸了,九死一生,差點被魏齊這奸賊害死。非我負於魏,是魏負於我,不得不入秦。”

秦國的人才主要是來自山東之地,官員有三四成來自山東,吏員更是高達六七成來自山東之地,這是一個讓人震驚的比例了。

這事足以說明秦國政治清明,對人才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可以讓人才有用武之地。然而,這也是一個隱患,說明秦國的人才不足。

在當時,沒人重視教育,各大戰國更不會大力興辦教育,爲何?一是大爭之世,財力吃緊,連打仗的錢都沒有了,誰還來辦學?二是因爲當時的特殊社會形勢,識字的人不多,要想大辦教育談何容易。

正是因爲如此,比如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二十二”,因此而美名天下傳,萬古流芳,成爲中國因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若秦國出巨資,大舉辦學,培養人才的話,那麼,秦國的人才就會更多,秦國就會更強。這等好處,範睢不會看不出來。

不過,緊接着,範睢又是搖頭,打擊秦異人道:“公子,你這想法雖然好,卻難以實現。軍務政務這倒不難,難就難在工匠之事。你想啊,一個良工要花費心血幾多,方能得一良法?就這樣平白教給他人,他們願意嗎?”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這是工匠難處的寫照。若是傾囊相授,自己就沒有飯吃了,爲了吃飯穿衣,就要“留一手”,這是中國古代良工的寫照。

一項發明創造要花費的心血那是何等之多,誰願平白傳授他人?

範睢這話切中要害了。

“這又有何難?”秦異人卻是不在乎,笑道:“大秦只需要在秦法中再增添一條‘專利法’便可。”

“專利法?何謂專利法?”範睢第一次聽到這等新鮮名詞,不明所以,不得不請教。

“專利法就是保護工匠的技藝。比如徐夫人他的鑄劍之法,會得到大秦律法的保護。若是有人想鑄劍,要用他的鑄劍之術,就得給他金。”秦異人解釋一句。

“……”專利法有效的解決了工匠藏私的弊端,真要如此做的話,工匠不用再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了。有了生活的保障,他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傳授給弟子。

“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每一樣技藝只能保護一定時間,比如五年十年。時間一過,可以重新評定,若是還沒有比這更好的技藝,那麼可以繼續保護。若是有人已經有了更好的技藝,那麼,就不能再保護了,大秦律法就要保護更好的技藝。”秦異人再給解釋一句。

“好!好!好!”範睢大喜,雙手輕擊,讚不絕口道:“如此一來,工匠就會挖空心思鑽研更好的技藝,大秦的器械就會更加精良,更加好用。”

專利法的另一個作用,就是能夠促進技術的進步。

秦國對技術特別重視,正是因爲秦國重視技術,秦國可以把很軟的青銅打造成不遜色於精鐵的武器。秦軍正是使用這些青銅武器,大舉東進,掃滅六國,統一了中國。

正是因爲有如此先進的技術,秦國纔敢把有限的鐵用在農業上,打造先進的鐵製農具,促進農業的發展,使得秦國更加富足。

秦國在技術上取得的成就,就是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很是震驚。兵馬俑裡的箭簇,其誤差不超過0.02亳米,這是何等的驚人。

專利法對秦國太重要了,可以預期得到,一旦全面推開,會促進秦國的技術大發展。

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42章 韓國震恐第56章 楚國大亂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45章 奔赴軍中第32章 玉夫人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3章 秦軍東進第11章 登基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14章 救白起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67章 邯鄲解圍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4章 賣人第54章 虎口奪食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54章 渠名:鄭國第32章 成功欺騙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7章 西周公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10章 修改秦法第53章 鄭國渠成第1章 天下歸一第3章 白起的選擇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44章 再度入軍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44章 逐客?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2章 九鼎之重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43章 公子蟜?第89章 嚇破膽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8章 圍困(上)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3章 蓋聶(下)第8章 攻心之戰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62章 我求你!第54章 虎口奪食第55章 蒙恬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2章 誰領軍?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22章 將相和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52章 誓要成名第7章 困獸之鬥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36章 大豐收第17章 趙括之母第12章 白起抗命第24章 重獲自由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38章 狠狠敲詐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58章 喪心病狂第33章 異人獻計第38章 廉頗出山第38章 商君遺願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章 出兵嶺南第23章 一個狠人第1章 秦異人第36章 出兵滅周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8章 王太孫第48章 何去何從?第1章 天下歸一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8章 欲除白起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65章 秦國響應第43章 刁難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69章 剎羽而歸第52章 荊軻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37章 伏屍萬里(二)
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42章 韓國震恐第56章 楚國大亂第18章 秦軍攻城(中)第45章 奔赴軍中第32章 玉夫人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3章 秦軍東進第11章 登基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14章 救白起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67章 邯鄲解圍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4章 賣人第54章 虎口奪食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54章 渠名:鄭國第32章 成功欺騙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7章 西周公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10章 修改秦法第53章 鄭國渠成第1章 天下歸一第3章 白起的選擇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44章 再度入軍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44章 逐客?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2章 九鼎之重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43章 公子蟜?第89章 嚇破膽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38章 官商勾結第38章 圍困(上)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3章 蓋聶(下)第8章 攻心之戰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62章 我求你!第54章 虎口奪食第55章 蒙恬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2章 誰領軍?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22章 將相和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52章 誓要成名第7章 困獸之鬥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36章 大豐收第17章 趙括之母第12章 白起抗命第24章 重獲自由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38章 狠狠敲詐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58章 喪心病狂第33章 異人獻計第38章 廉頗出山第38章 商君遺願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章 出兵嶺南第23章 一個狠人第1章 秦異人第36章 出兵滅周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8章 王太孫第48章 何去何從?第1章 天下歸一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8章 欲除白起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65章 秦國響應第43章 刁難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69章 剎羽而歸第52章 荊軻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37章 伏屍萬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