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血染大漠(二)

秦軍的戰歌聲驚天動地,響徹天際,催人奮進,讓人熱血澎湃。

秦軍銳士眼中的光芒越來越盛,熾烈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他們滿腔的戰意,直貫九霄。適才的秦軍,戰意很是高昂,可是與眼下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可以這樣說,眼下的秦軍,其氣勢已經攀到巔峰了。

望着秦軍發生驚人的變化,單于以及一衆匈奴大臣大是震驚,個個驚駭莫銘。

“這是怎生的事?怎生一首戰歌具有如此驚人的力量,秦軍如狼似虎啊。”

“戰歌有如許妙用?我還沒聽說過呀。要是戰歌真有如此妙用,大匈奴的勇士會唱那麼多戰歌,卻是沒有一首能有如此力量。”

一衆君臣駭異之下,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

頭曼把秦軍的變化看在眼裡,大是震驚,卻不得不強忍着心驚,爲匈奴君臣解釋,道:“秦軍的戰歌雖多,如這首這般有力量的僅此一首。這首戰歌大有來頭,只有在秦軍生死關頭,或是有進無退之際,纔會唱響。”

“有何種來頭?”單于有些想不明白了,哪首戰歌沒有來頭呢?

每一支軍隊,都有自己的戰歌,而且,每首戰歌都有來頭,要麼是戰勝之後的歡歌,要麼是爲了激勵軍心士氣。單于也是見多識廣之人,知道的戰歌就不少,就未有一首戰歌有如此力量。

“戰國初期,當時最爲強盛的戰國並不是秦國,最爲強大的是魏國。那時候,魏國有一個很了不得將軍叫吳起,他訓練了一支身着鐵甲,使用鐵兵的步兵。叫‘魏武卒’。這支步兵能征善戰,訓練有素,紀律森嚴,號令嚴明,裝備極爲精良,魏國正是因爲有這支軍隊而橫掃列國,打得列國俯首。”頭曼到底是讀中原之書的人,對中原的掌故知道得不少,說起來頭頭是道:“那時節。七大戰國中最爲弱小的就是秦國,而魏國對秦國大舉用兵,步步緊逼,吳起奪取了河西之地。秦軍一而再,再而三的戰敗。就是連秦國的東大門函谷關都丟掉。”

“原來秦國最是弱小啊,還以爲秦國一直如此強大呢。”

羣臣雖然懼秦兵威,害怕秦國,卻是對秦國的歷史不夠了解,聽得大是新鮮。

“你們切莫小看了秦人,秦人很是堅韌。”頭曼掃視一眼羣臣,警告一句。道:“若是其他戰國的話,很可能早就亡了,然而秦國不僅沒有亡,反而還在抗爭。秦人前赴後繼,不屈不撓,與魏國死戰,誓要收復失地。當時的秦人。就是唱着這首戰歌,義無反顧的踏上了收復失地的征程。”

說到此處。聲調轉高,道:“這首戰歌不單單是戰國,還是秦軍的誓言!此誓一出,不流乾最後一滴血,他們絕不會停止進攻!”

頭曼不愧是多讀中原之書的人,對秦國的歷史相當瞭解。他說得沒錯,這首戰歌既是戰歌,也是秦軍的誓言,每當此誓出口,不流乾最後一滴血,秦軍絕不會罷休。

“秦軍發誓了,那就是說要把我們趕盡殺絕了?”有大臣一臉的驚懼。

秦軍已經夠可怕了,再有如此誓言,誰能不驚?哪個不懼?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心驚膽跳,道:“我們能撤嗎?趁還沒有打起來,要撤趁早。”

“此時撤退,我們即使不會全軍覆沒,也不會差得太遠。”單于倒是精明人一個,沉聲道:“你們看秦軍的樣兒,其戰意高熾,士氣高昂,我們逃到哪裡他們就會追到哪裡,不會給我們任何機會的。唯今之計,唯有拖累拖疲秦軍,方有生機!”

單于說得沒錯,若此時匈奴撤退的話,一定會遭到秦軍的追殺,會死傷無數。誰叫秦軍的氣勢已經攀到最高峰了呢?

就在單于與一大臣驚懼之際,雲車上的秦軍人衝李牧道:“李將軍,還是你來指揮。”

“我?”李牧的眼睛猛的瞪圓了,一臉的難以置信。

不僅李牧不信,就是黃石公也是不信,一雙眼睛瞪得滾圓,死盯着秦異人。

指揮如此大戰的機會是何等的難得?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幾次?秦異人卻是把這機會讓給李牧,實在是太難以讓人置信了,即使李牧和黃石公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沒錯。”秦異人重重點頭,肯定一句。聲調並不高,卻是擲地有聲。

“公子,不可!”黃石公忙阻止,道:“公子,秦王此次要公子率軍北征,是在公子鋪路,公子應當趁此機會歷練,熟悉戰陣之事。”

秦昭王這次派秦異人率兵北擊匈奴,爲的就是給秦異人一個立功的機會。只要秦異人立功了,他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爲指定秦異人爲秦國的繼承人做準備。親自指揮大戰,這對秦異人的歷練極爲重要,如此重要的機會,絕不能讓給李牧,這就是黃石公的想法。

“公子,你的好意李牧心領了。這機會對公子太過重要,還請公子三思。”李牧也知道這機會對秦異人是何等的重要,哪會要這機會。

“呵呵!”秦異人把李牧和黃石公看看,不由得笑了,笑得很是開心,道:“你們的心思我自然是明白。不過,對於我來說,這機會有與沒有都一個樣。本公子是要做大事的,不能事必躬親,更不能披堅執銳,衝鋒陷陣。本公子要做的事,就是發現人才,並且爲他們創造好用武之地。”

秦異人盯住的是秦王寶座,他要做君王,而不是將軍。對於君王來說,什麼最重要?

人才最重要!

君王要想取得成功,並不是要事必躬親,更不是要披堅執銳,衝鋒陷陣,而是要發現人才,用好人才,爲人才創造好用武之地!

觀古今中外歷史,每一個成功的君主,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無不如是。

而李牧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他必然會成長爲一代名將。只是,他眼下年輕,還未經磨練,他太需要歷練的機會了。若是李牧能有用武之地的話,他必然會光芒萬丈。

若是李牧能夠成長起來,對於秦異人來說,必然是有天大的好處,如此歷練李牧的機會,秦異人豈能錯失?

李牧和黃石公眼睛瞪得比牛眼睛還要大,死盯着秦異人,眼中精光暴射。二人的眼睛越來越明亮,熾烈如同九天之上的烈日。

“公子胸懷比大海還要寬廣!此誠大秦之福!天下庶民黔首之福!”黃石公感慨萬端,衝秦異人躬身施禮,真誠萬分。

“李牧聞舛紂之君精明過人,巧言善辯,非常人所能及。然,好矜己之能,不能推功於臣下,是以離心離德,最終敗亡。”李牧也是感慨不已,道:“公子不貪功,推功及人,還是李牧這個秦國的死敵,公子胸懷小天下也!”

打敗匈奴,是何等的奇功?誰能不想?秦異人卻是放棄這次機會,把機會讓給李牧,無論如何讚譽都不爲過!

“噗嗵!”李牧跪下,衝秦異人,道:“公子此恩,李牧無以爲報,唯有誓死追隨公子!公子但有所命,李牧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李牧與秦異人早就相識,相互賞識,卻是遠遠沒有到追隨的地步。如今,秦異人的氣魄折服了李牧,他終於要追隨秦異人了。

“哈哈!”能得李牧這樣的絕世名將追隨,那是何等的快意?秦異人開懷大笑,笑聲暢快無已,雙手扶起李牧,道:“李將軍言重了!我們一道,結束這戰亂,還天下安寧!”

“諾!”李牧重重領命。

“恭喜公子!賀喜公子!”黃石公對李牧極爲欣賞,李牧追隨秦異人的話,這是天大的好事,黃石公歡天喜地的道賀。

“李牧和王翦都是戰神,兩大絕世名將追隨本公子,本公子何愁大事不成?”秦異人大是歡喜,喜滋滋的,在心裡暗道。

秦異人站到李牧的位置上,李牧站到中間,準備指揮秦軍作戰。

李牧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然而,他時運不濟,身爲趙人,難有用武之地。如今,秦異人給了他一個廣闊的舞臺,這讓他既是興奮,又是激動,眼中精光暴射,目光如劍,掃視戰陣,慨嘆道:“李牧生遇明主,死亦何憾!”

發現李牧之才的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然而,趙括只給了他一個守將之職。自此以後,李牧就無人問津了。直到遇到秦異人,他的命運這才發生了變化,得到人生最大的際遇,要他不激動都不成。

“隆隆!”就在這時,匈奴開始進攻了。

只見匈奴排着整齊的戰鬥隊形,如同海潮般對着秦軍陣勢衝來,洶涌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遏止。

雖然頭曼改組匈奴的時間不長,匈奴的戰陣也有些形似,這一衝鋒起來非同小可,很有威勢。

“好萊塢大片與千軍萬馬的衝殺比起來,只能算個屁!”秦異人看在眼裡,大是驚訝。

李牧眼中精光閃爍,氣定神閒,鎮定自若,沒有絲毫緊張。

秦異人看在眼裡,大是讚賞:“不愧是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平生頭一遭遇如此大戰,竟然如此鎮定自若,了得!了得!”

黃石公看在眼裡,也是不住點頭,大是讚賞。

“強弩,放!”陡然間,李牧右手高高舉起,重重揮下,如同驚雷閃電,威勢駭人。(未完待續)

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章 冒頓第36章 大豐收第50章 遷九鼎第38章 廉頗出山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30章 大戰開始第8章 攻心之戰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6章 大禍臨頭第69章 西征?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45章 周室滅亡第29章 逼債第31章 齊國中計第12章 白起服了第35章 轟傳天下第24章 風雲突變第11章 巧取豪奪第40章 勸降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18章 匈奴來了第29章 離開邯鄲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8章 圍困(上)第29章 加冠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44章 逐客?第1章 反目成仇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8章 子楚?第36章 出兵滅周第15章 平原君第13章 反詐(下)第8章 造紙術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60章 深謀遠慮第42章 鬥信陵君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82章 秦王決斷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65章 貳師城第41章 韓軍覆滅第18章 鬥獸場第89章 嚇破膽第97章 張儀第二!第10章 玉天清第70章 廉頗被罷第52章 廉頗怒了第58章 羌滅第69章 西征?第61章 晉鄙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章 蓋聶(下)第3章 出兵嶺南第18章 中華盛世第28章 一網打盡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5章 動亂伊始第29章 同仇敵愾第39章 異人新政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29章 逼債第10章 白起辭世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17章 鐵腕平叛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28章 虎狼之威第18章 李牧第44章 再度入軍第19章 生死之交第82章 秦王決斷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3章 韓非哭韓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0章 殺雞儆猴第56章 楚國大亂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5章 陰謀敗露第14章 趙王之怒第46章 出兵滅楚第26章 公然打劫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7章 和氏璧第65章 秦國響應
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章 冒頓第36章 大豐收第50章 遷九鼎第38章 廉頗出山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30章 大戰開始第8章 攻心之戰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6章 大禍臨頭第69章 西征?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45章 周室滅亡第29章 逼債第31章 齊國中計第12章 白起服了第35章 轟傳天下第24章 風雲突變第11章 巧取豪奪第40章 勸降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11章 飛騎鼻祖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18章 匈奴來了第29章 離開邯鄲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38章 圍困(上)第29章 加冠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44章 逐客?第1章 反目成仇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8章 子楚?第36章 出兵滅周第15章 平原君第13章 反詐(下)第8章 造紙術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60章 深謀遠慮第42章 鬥信陵君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82章 秦王決斷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65章 貳師城第41章 韓軍覆滅第18章 鬥獸場第89章 嚇破膽第97章 張儀第二!第10章 玉天清第70章 廉頗被罷第52章 廉頗怒了第58章 羌滅第69章 西征?第61章 晉鄙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章 蓋聶(下)第3章 出兵嶺南第18章 中華盛世第28章 一網打盡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5章 動亂伊始第29章 同仇敵愾第39章 異人新政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29章 逼債第10章 白起辭世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17章 鐵腕平叛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28章 虎狼之威第18章 李牧第44章 再度入軍第19章 生死之交第82章 秦王決斷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3章 韓非哭韓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0章 殺雞儆猴第56章 楚國大亂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5章 陰謀敗露第14章 趙王之怒第46章 出兵滅楚第26章 公然打劫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7章 和氏璧第65章 秦國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