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形勢嚴峻

九原郡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現代的包頭附近,是秦國最北邊的城池。這座城池,對於秦國極爲重要,是軍事重鎮,用來防備匈奴、胡人南下的重地。

因而,秦國對九原郡大力經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數百年的經營,九原郡極爲堅固,城高垣厚,很難攻克。

九原郡佔地二十餘里,是一座雄城,遠遠就能望見其輪廓。

秦異人他們打馬疾趕,很快就到了九原城下,秦異人把九原郡一通打量,大是驚訝。

秦異人萬萬沒有想到,秦國在北方竟然修築瞭如此堅固的軍事重鎮。

這也折射出了,秦國對北方邊患的重視了。

秦異人打馬進城,放眼一瞧,只見九原城裡有不少房屋,街瞿相連,很是寬闊,很是整潔,秩序井然。

更有不少商販在叫賣,叫賣聲響成一片,很是熱鬧。

“真沒想到,九原是如此了得。”秦異人大是感慨。

“是呀。”李斯、韓非他們也是驚訝。

邊境城池一般來說都很荒涼蕭索,沒什麼人。九原郡如此繁華,要他們不驚訝都不成。

“原來如此。”很快的,秦異人就發現了原委。

九原郡裡的住戶多爲秦軍家屬。秦國在九原郡駐有重兵,就是尋常時日駐守九原的秦軍有五萬之衆,加上家屬,九原的常住人口不下十萬。

十萬常住人口,與咸陽、邯鄲、臨緇這些大城池自然是沒法比。不過,在邊境上,卻是極爲少見了。

秦異人再一瞧,只見九原城裡到處都是兵營,一座接一座,不知幾多。

秦異人打馬,直奔郡守府。剛到郡守府,就見贏騰和一個官員前來迎接,這個官員就是秦國九原郡的郡守,叫李崇。

李崇身材高大,極是精悍,走起路來,噔噔作響,一瞧便知此人了得。

秦國實行的是國、郡、縣、鄉、亭、村六級行政制度。郡僅次於國府,每郡郡守事關重大,秦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選,是優中選優,是以,每一個郡守都極爲了得。

尤其是九原這種邊境重鎮,其郡守更是要百裡挑一,更是了得。

“見過公子。”贏騰和李崇衝秦異人見禮。

“免了。”秦異人一揮手,飛身下馬,把馬繮遞給孟昭。

“公子,請。”李崇側身相請。

秦異人大步一邁,朝着郡守府行去,進入府裡,只見這郡守府很是寬大。不過,其陳設卻是很簡陋,除了短案矮几,就是一些普通的茶具。這點,所有的秦國官府都差不多,上自丞相府,下至一般府衙,都是如此。

李崇請秦異人坐下,然後親手奉上茶水,坐到秦異人對面。

贏騰、李斯、韓非他們坐在秦異人身旁,圍成一個圓形,便於說話商議大事。

“贏騰,弟兄們都到了?”秦異人端起茶水,呷了一口問道。

“稟公子,都到了。”贏騰大聲道:“遵照公子的吩咐,弟兄們隱蔽入城。一進城裡,我就傳公子命令,要弟兄們在營地裡呆着,不得拋頭露面。”

如此做是爲了保密。要知道,邊關之地,胡人爲了貿易,來往頻繁,一個不好就會泄露消息。若是秦軍大舉北上的消息泄露,匈奴很可不能會南下,那麼,秦國的努力就白費了。

“很好。”秦異人點點頭,衝李崇,道:“李大人久在北地,可否說說匈奴的情形?”

秦異人雖是此次秦軍北征的主帥,可是,他初來乍到,對北方的情形不熟,着實需要李崇介結情況。

“公子,匈奴這次是來勢洶洶,與以往任何一次皆不同。”李崇眉頭一挑,一臉的凝重,道:“匈奴一改往昔習俗,不在五月初五祭祖,而是提前到春季,由此可見匈奴單于之決心有多大了。”

按照匈奴習俗,五月初五在龍城祭祖是鐵定了的,不管有多大的事兒,都得遵守。這次,匈奴單于卻是一改千百年來的習俗,不在五月初五祭祖,而是在春季進行。他這是想要早日南下,攻佔河套之地,這野心真的不小。

“嗯。”秦異人微微點頭。

“河套之地,一直是匈奴做夢都想得到的草場,這消息傳開後,匈奴從四面八方趕來,齊聚龍城。”李崇的眉頭擰得很緊,成一個川字,道:“據我得到的消息,到眼下爲止,齊聚龍城的匈奴已近百萬之衆。”

“百萬之衆?”秦異人儘管膽識不錯,乍聞這個數字,也是一陣心驚。

“這麼多?”贏騰、李斯和韓非也是震驚無已。

百萬,那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

“這只是眼下趕到龍城的匈奴,再過一些時間,會有更多的匈奴趕到龍城,聚在龍城的匈奴會遠遠超過這數目。”李崇的臉色有些難看。

匈奴單于原本是想率領五十萬之衆南下,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河套之地的吸引力太強了,匈奴聞訊而來,聚集在龍城的匈奴竟然近百萬之衆。

“不過,公子也不必太過擔心。”李崇眉頭一挑,道:“匈奴雖是百萬之衆,真正能戰者,遠遠沒有這個數目,以我之預計,控弦之士不會低於五十萬。”

“控弦之士就有五十萬之衆?”秦異人好一通驚訝。

匈奴是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兵也是民,民也是兵,婦孺老弱都可爲兵。不過,仍是有區別,控弦之士就是真正的軍隊,而不是那些老弱。

比如,在冒頓時期,匈奴控弦之士達四十萬,這應該是冒頓直屬的本部精銳,而不是匈奴全部的軍隊。

匈奴是全民皆兵,在冒頓之時,有接近三百萬人口,除去老弱,能戰者肯定超過了四十萬。不過,這些軍隊會分散在各處,由各個部落統領。真正由單于統領的不會這麼多,是以,冒頓直屬的控弦之士達四十萬,比較合理。

聚集在龍城的匈奴超過百萬,除掉老弱,能戰者就有五十萬,這很驚人了。

匈奴打仗與中原截然不同,控弦之士在前,後面就是大隊小隊的牧民、老弱,趕着牛羊,隨之而來。

是以,匈奴每次南下作戰,其實就是一次大遷移。

“還有,休屠、渾邪、樓煩、樓蘭、林胡這些異族也在蠢蠢欲動,欲與匈奴狼狽爲奸。”李崇的聲音有些低沉,卻是蘊含憤怒,道:“這次匈奴南下,比起上次更加可怕,可怕得多!”

有史可查的,匈奴第一次大舉南下,就是在趙武靈時期。那時節,匈奴單于率領三十萬控弦之士南下,想要佔據河套之地,卻是給趙武靈王擊敗。

那一戰,匈奴損失慘重,不僅控弦之士死傷無數,隨之而來的牧民老弱也是死傷不少。

趙國雖然取得了勝利,可是,當時匈奴南下帶來的壓力卻是極大,令華夏震動。在當時,秦昭王想要攻趙,得到匈奴大舉南下的消息後,擔心趙國抵擋不住,果斷的下令終止了攻趙的軍事行動。

並且,他還命令秦國九原郡盡一切努力支援趙國,趙國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軍械給軍械,一句話,要什麼給什麼。若是趙國不敵,秦軍立時增援。

趙武靈王婉拒了秦昭王的好意,獨力對抗匈奴,並且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不過,這事也說明了當時匈奴對華夏造成的震動有多大。

這次,匈奴光是控弦之士就有五十萬之衆,這壓力不小。即使秦軍善戰,也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不得李崇不憂心忡忡。

更別說,還有休屠、渾邪、樓蘭、樓煩、林胡這些異族響應匈奴,秦軍要面對的異族軍隊就不是五十萬了。

“休屠、渾邪、樓煩、樓蘭、林胡這些異族,有兵幾多?”秦異人問道。

“這些異族雖然沒有匈奴那麼善戰,卻也不容小視,大約有二十萬之衆。”李崇微一沉吟道。

“二十萬?這不就是七十萬了?”秦異人感到壓力倍增。

七十萬是個龐大的數字,龐大到讓人震憾。雖說這些異族的戰力不如秦軍,卻是人數太多了,是秦軍的兩倍多,就是以秦軍的善戰,也是壓力不小。

更別說,匈奴善於騎射,來去如風,機動力極強,這對秦軍的壓力就更大了。

“看來,武安君的預言是錯的。”秦異人眉頭擰得很緊。

白起斷言,這一仗是有勝無敗,那是因爲建立在匈奴五十萬之衆的基礎上。眼下,匈奴出動的兵力遠遠超過這數目,再有休屠、渾邪、樓蘭、樓煩、林胡這些異族相幫,秦軍的壓力就更大了。

“匈奴遠在大漠中,要想打探消息可不容易。先前的消息,有些不確。”李崇搖搖頭,有些無奈。

並非他不想盡力打探消息,而是深入大漠打探消息太難了。

“這事不怨你。”秦異人知道他盡力了,道:“沒什麼了不得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匈奴大舉南犯,也未必就是壞事。”

“沒錯。”李斯重重點頭,大爲贊成這話,道:“若是大秦打敗匈奴,那麼,匈奴的損失就會更大,更難恢復元氣。”

秦國這次之所以北征,就在於,要想擊敗匈奴,爲秦國掃滅六國爭取時間。匈奴敗得越慘,秦國爭取到的時間就越多,這反倒是好事。

當然,問題就要看秦軍有沒有那麼大的胃口,把匈奴幹掉了。

“我這就去趙九原,見見李牧。”秦異人決定聯合趙國,聯合李牧,共同對敵。

(未完待續)

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50章 親自上陣第28章 大軍壓境第25章 毛遂第47章 不出兵?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54章 折辯廉頗第46章 李牧升官第14章 救白起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47章 不出兵?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章 出兵嶺南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5章 張網待魚第42章 都江堰成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9章 大破東胡第41章 收拾民心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46章 李牧升官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54章 楚王之怒第69章 剎羽而歸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章 誰領軍?第36章 大豐收第12章 白起抗命第40章 將相失和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26章 重用李牧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51章 駕臨前線第1章 冒頓第47章 不出兵?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4章 秦王誇讚第12章 敲詐勒索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26章 重用李牧第9章 秦始皇?第8章 換將?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43章 華夏危機第50章 親自上陣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57章 人才濟濟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73章 未來之星(下)第49章 救?不救?(上)第25章 罪惡累累第15章 平原君第53章 滅羌?第32章 玉夫人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3章 虎狼秦法第3章 蓋聶(下)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19章 出兵滅魏第56章 艱難的進軍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19章 仗義執言第1章 華夏聖地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55章 動亂伊始第10章 呂不韋(上)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65章 信?不信?第22章 水淹大梁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9章 相信異人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3章 韓國稱臣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19章 生死之交第36章 戰神王翦第20章 兵臨大梁第64章 魏軍來襲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72章 清夫人第18章 秦軍攻城(中)
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50章 親自上陣第28章 大軍壓境第25章 毛遂第47章 不出兵?第49章 決戰鄭國渠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54章 折辯廉頗第46章 李牧升官第14章 救白起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47章 不出兵?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37章 匈奴單于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章 出兵嶺南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5章 張網待魚第42章 都江堰成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9章 大破東胡第41章 收拾民心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46章 李牧升官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54章 楚王之怒第69章 剎羽而歸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章 誰領軍?第36章 大豐收第12章 白起抗命第40章 將相失和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26章 重用李牧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51章 駕臨前線第1章 冒頓第47章 不出兵?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4章 秦王誇讚第12章 敲詐勒索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26章 重用李牧第9章 秦始皇?第8章 換將?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43章 華夏危機第50章 親自上陣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57章 人才濟濟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73章 未來之星(下)第49章 救?不救?(上)第25章 罪惡累累第15章 平原君第53章 滅羌?第32章 玉夫人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3章 虎狼秦法第3章 蓋聶(下)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19章 出兵滅魏第56章 艱難的進軍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19章 仗義執言第1章 華夏聖地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55章 動亂伊始第10章 呂不韋(上)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1章 秦國的危機第65章 信?不信?第22章 水淹大梁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9章 相信異人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3章 韓國稱臣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19章 生死之交第36章 戰神王翦第20章 兵臨大梁第64章 魏軍來襲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72章 清夫人第18章 秦軍攻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