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田光

咸陽,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異人、範睢、樂毅、黃石公、尉繚和蒙武在座,個個臉色悲慼,默然無語。因爲他們已經知道白起辭世的消息,雖然這早在預料中,然而,當得到這一消息時,衆人仍是免不了一番傷悲。

白起對秦國做出的貢獻是勿庸懷疑的,可以這樣說,秦國能有眼下這般強盛,能夠在眼下時節滅國,就是因爲白起的功勞。

白起對於秦國的重要性不需要想的,是個人都能想到,乍聞白起辭世的消息,誰能不傷悲呢?

“哎!”樂毅一聲輕嘆,喃喃自語:“上將軍,你走了,我也快來了。”

樂毅與秦昭王和白起是同時代的人,他們年歲相差不大,秦昭王死了,白起又死了,與樂毅同時代的人越來越少了,這令樂毅有些孤獨。

“上將軍是大秦的擎天之柱,天夭英才,使大秦失去上將軍,誠寡人之痛也!”秦異人的聲音有些低沉,眼中淚花閃動,道:“上將軍的後事一定要隆重!這事,就有勞丞相操持。”

讓範睢這個丞相爲白起操辦後事,這是對白起的敬重,沒人有異議。

“諾!”範睢欣然領命。

“寡人在想,上將軍辭世,山東列國一定會大肆慶賀吧?哼,寡人豈能令他們得逞,這就傳寡人旨意,要列國派出重臣前來出殯,若敢說個不字,寡人就滅他的國!”秦異人眼中厲芒閃爍,殺機涌現。

白起是秦國的擎天柱,他的死對於秦國來說是天大的事兒,豈能容山東之地以此來慶賀?秦異人真的怒了。

對這處置,衆人都覺得應該如此。

“傳旨給王翦,大軍就地駐紮休整,準備再度滅國。”秦異人眉頭一挑,如同出鞘的利劍,道:“王翦扶上將軍之靈回咸陽。”

剛剛滅掉韓國,雖然秦國的戰力未有多大損失,不過,還不能接着滅國。因爲這需要準備,別的不說,光是邦交就需要時間。象滅韓國一樣,在魏國境內大力宣揚,這對秦國非常有利,會讓秦國減少很多損失,是以,大軍駐紮在韓國境內,等待出兵的命令是最好的處置。

“君上,韓國新滅,治理韓地一事就應着手了,臣意令王綰去處置政務。”範睢上奏。

“王綰精明幹練,辦事穩妥,由他去處置韓國事宜,很好。”秦異人當即準了。

王綰的創新不如李斯,卻是一個了不得的人才,精明幹練,辦事穩妥,讓人放心,讓他去主持韓地政務,非常恰當。

“君上,韓國滅亡之後,韓國的宗廟王陵如何處置就成了重中之重。”樂毅緩緩開口,道:“以我之意,韓國的宗廟和王陵一定要毀掉。只是這事應當緩圖,不能操之過急,不然的話會激起事端。我之意,先存韓國的宗廟和王陵,以示大秦仁德,令山東之地的抵抗不那麼激烈。”

“先生所言極是,這事兒就這麼處置。”秦異人欣然同意,道:“至於韓王嘛,就拘到咸陽來。嗯,還有韓國的大臣,尤其是韓開地這樣的世代貴族,更是不能放過了。”

韓國的宗廟和王陵是一種象徵,必然會給那些不甘願臣服秦國的頑固份子以寄託,以精神支柱,毀掉韓國的宗廟和王陵是必然的。只是,這事兒要緩圖,不能操之過急,畢竟滅國之戰剛剛開始,若是此時就毀掉,這會令山東之地的抵抗之心大起,會讓秦國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等到天下一統,再來處置此事,那就沒有問題了。

歷史上,秦始皇也是這麼做的。在滅國戰期間,秦國儘可能的保存所滅之國的宗廟王陵,以示秦國的仁德。等到天下一統之後,秦始皇就採取雷霆手段,把列國的宗廟王陵毀得乾乾淨淨,不留下絲毫後患。

當然,這也成了秦始皇殘暴不仁的罪證,後人據此而指責秦始皇殘暴,罵秦始皇是暴君,說秦始皇連別人的祖墳都要毀滅,不殘暴還有誰殘暴?

其實,這些指責的人沒有看明白。一國的宗廟和王陵不是私器,那是公器,具有象徵作用,能凝聚人心,若不是毀掉,就是給人留下念想,總會有人以此而鬧事。

非秦始皇殘暴,政略需要也。

魏齊交界處,有一處小村落,坐落着數間茅草屋。

這裡,正是信陵君的住處。自從上次五國聯兵討秦失敗後,信陵君不敢回楚國,只得逃走,最後來到魏齊交界地落腳。

正中間最大的茅草屋是信陵君的居室,如今的信陵君早已不是當初的信陵君了,成了喪家之犬,經過這些年的逃亡,蒼老了許多,頭髮全白了,臉上有不少皺紋了。

此時的屋裡擠滿了人,有信陵君的心腹門客侯嬴、毛公、薛公,還有魯仲連、荊雲和一個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

荊雲身後站着一個六七歲的童子,莫要看這童子年歲小,個頭卻是很高大,比起十三四歲的人一點也不遜色,他就是荊雲的兒子荊軻。

荊雲之所以與信陵君攪在一起,那是因爲他們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秦異人了。正是因爲秦異人當年廢了荊雲,這令荊雲對秦異人恨得牙根發癢,在認識信陵君之後,兩人很快就達成了共識,要報仇。

對於信陵君來說,正是因爲秦異人,他才從令人景仰的信陵君變成了喪家之犬,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投,他對秦異人的恨就是用光三江四海之水研墨也不能道盡。

與荊雲並肩而坐的那個中年男子,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俠田光。

田光本是政俠出身,他做過的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引薦荊軻給太子丹,遂有荊軻刺秦之事的發生。

荊雲與田光同爲政俠,兩人是好友,荊雲邀請田光前來,是想讓荊軻拜入其門下。田光到來後,對荊軻的天賦極爲滿意,遂收荊軻爲弟子,住了下來。

就這樣,田光就與信陵君攪在一起了。

“你們都知道了,秦異人滅了韓國,下一個必然是魏國,我們該如何處置爲宜?”信陵君開口相詢,聲音冷冰冰的,一張臉孔扭曲得變形了。

秦國滅掉韓國,這對信陵君來說是天大的壞事,因爲秦國的勢力更強,秦異人掃滅列國,一統華夏就更加不可阻擋。真要到了秦異人掃滅列國,一統華夏之後,信陵君就是無處可藏了,他的末日也就到了,由不得他不憂慮。

“爲天下計,我們應當阻止秦異人滅國。”毛公首先開口。

“阻止?我們拿什麼阻止?”信陵君有些沒好氣,瞪了毛公一眼。

眼下的信陵君不再是當年那個一呼百應的公子哥,不過是一喪家之犬,無處安身,他拿什麼來阻止秦異人一統天下?

“信陵君勿憂,我有一妙計。”毛公接着道:“到了眼下這份上,信陵君還不能下定決心以圖大事嗎?”

毛公語焉不詳,衆人都明白,那就是信陵君篡國當上魏王之事了。

對於魏王之位,信陵君早就盯了,昔年大養門客,大造聲勢,不就是想圖魏王之位嗎?當時,他是顧忌自己的名聲,沒有行動罷了。後來,離開魏國出走,遇到秦異人,他就是流年不利,越來越倒黴,最後成了喪家之犬,已經失去了篡魏的可能。

“我縱是有心,可也沒有機會了。”信陵君長嘆一聲。

他不過是一喪家之犬罷了,他即使想要奪取魏王之位,也沒有實力去爭了。一提起這事,他就恨不得把秦異人碎屍萬段,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爲秦異人。

“其實,這事不難。”田光緩緩開口,聲音清越。

“哦。田先生可有妙計?”信陵君眼中一片火熱,身子前傾,忙問道。

“田光斗膽,敢問信陵君若能圖大事,你是否有此決心?”田光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反問一句。

信陵君當年有機會篡魏,卻沒有施行,就是因爲他顧忌自己的名聲,不想背上弒君的壞名聲,這才遲遲沒有下手。

“無忌非爲己也,爲天下蒼生耳,若真能行大事,無忌不得不行。”信陵君仍是如當年那般,既要圖大事,還要給自己找到籍口,真個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好!”田光雙手互擊,道:“眼下秦國已滅韓國,兵鋒直指魏國,魏王必然憂慮,到時只要說信陵君有辦法存魏退秦,魏王必要相見。到那時,只需一力士便能成大事也。”

“嗯。”信陵君眼中精光一閃,略一沉吟,搖頭,道:“先生之計雖妙,恐不能行。依我對魏王的瞭解,甚無遠見之人,白起一死,他定然以爲秦國無領兵大將,難以滅魏,他斷不會見我。”

“呵呵。”田光發出一陣暢笑聲,道:“這有何難?如此如此便可。”

“妙!真是妙計!”信陵君、毛公、薛公、侯嬴、魯仲連和荊雲齊聲贊好。

“此事若成,先生便是大魏之大功臣也,無忌重重有賞。”信陵君大是歡喜,當即許諾。

“謝信陵君。”田光也是大喜。

如今的政俠,早已不是墨子在世的政俠了,多有小人爲了私利而壞政俠之名,座中的荊雲和田光便如是。

計議一定,信陵君一行離開這裡,趕赴大梁而去。(未完待續。)

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47章 項燕掛帥第25章 開戰第4章 形勢嚴峻第29章 斬盡殺絕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4章 威震大漠第86章 敵變我變第6章 兵臨韓都第19章 晉升太子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76章 怨氣沖天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53章 東窗事發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96章 策反後勝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69章 城下之盟第55章 試探第37章 強納強娶第1章 鐵鷹銳士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0章 將相失和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6章 李牧升官第30章 入秦營第17章 逃!逃!逃!(上)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8章 危局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72章 清夫人第58章 羌滅第16章 大禍臨頭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23章 一個狠人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22章 水淹大梁第43章 韓國稱臣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1章 登基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2章 田光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32章 無用之人?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41章 直搗龍城第1章 反目成仇第25章 毛遂第61章 你求我啊!第55章 試探第43章 刁難第64章 魏軍來襲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8章 中華盛世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16章 樂毅入秦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57章 人才濟濟第54章 緊鑼密鼓第32章 學館成(上)第49章 救?不救?(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8章 危局第32章 成功欺騙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88章 異人定計第1章 華夏聖地第32章 學館成(中)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5章 動工修渠第1章 名士風采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11章 登基
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77章 秦國的失誤第47章 項燕掛帥第25章 開戰第4章 形勢嚴峻第29章 斬盡殺絕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4章 威震大漠第86章 敵變我變第6章 兵臨韓都第19章 晉升太子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76章 怨氣沖天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53章 東窗事發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96章 策反後勝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69章 城下之盟第55章 試探第37章 強納強娶第1章 鐵鷹銳士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0章 將相失和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93章 項燕奪軍第68章 亞歷山大大帝的消息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6章 李牧升官第30章 入秦營第17章 逃!逃!逃!(上)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8章 危局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72章 清夫人第58章 羌滅第16章 大禍臨頭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23章 一個狠人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22章 水淹大梁第43章 韓國稱臣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1章 登基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12章 田光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32章 無用之人?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41章 直搗龍城第1章 反目成仇第25章 毛遂第61章 你求我啊!第55章 試探第43章 刁難第64章 魏軍來襲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8章 中華盛世第34章 誰給誰戴綠帽子?第16章 樂毅入秦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57章 人才濟濟第54章 緊鑼密鼓第32章 學館成(上)第49章 救?不救?(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8章 危局第32章 成功欺騙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88章 異人定計第1章 華夏聖地第32章 學館成(中)第14章 明珠蒙塵第35章 動工修渠第1章 名士風采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11章 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