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伏屍萬里(四)

楚國都城,郢,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正與一衆大臣在痛飲,他的心情極度之好,大口飲酒,大口吃肉,快活之極。

不僅楚考烈王如此快活,就是他的一衆大臣無不如是,不爲別的,只是因爲他們還沒有接到聯軍大敗的消息,還以爲這一次五國聯兵討秦必勝無疑。

這對於被秦國壓着打了上百年的楚國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楚國與秦國打了上百年,就鮮有勝仗,楚國要是能打一個勝仗,不需要大勝仗,只需要一個小小的勝仗,就足以令楚國爲之歡欣鼓舞了。

更別說這次五國聯兵,還是趁着秦國連喪兩君的良機攻打秦國,依他們想來那是必勝無疑了,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

“呵呵!”楚考烈王端起酒爵,美滋滋的把爵中美酒飲幹,咂吧咂吧嘴脣,放下酒爵,發出一陣暢笑聲,道:“這次,五國聯兵,一定能攻下函谷關,一定能打進關中。到那時,寡人就會駕臨關中,要把關中夷爲平地,以泄大楚之恨!以報懷王之仇!”

“君上英明!”

“懷王之仇一定要報!不僅要把關中夷爲平地,還要把秦人全部殺光,不留一個活口。”

“全殺光了多不好?男子全殺,女人嘛當然是要留着,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人更得留着,給我們享用。”

“對對對!男子全殺!女人留着!”

一衆大臣忙讚頌附和,更是出起了狠毒的主意。

“說得不錯!”楚考烈王重重點頭,大爲讚賞羣臣的提議,道:“歷來只有大楚的王室美人嫁給秦國,就未有大楚迎娶秦國美人的事兒。這次,寡人就要好好挑選秦國美人。”

楚國被秦國打得楚國無還手之力。楚國爲了結好秦國就挑選宗室美人嫁給秦王,結下姻親,想以此來解除秦國的威脅。秦昭王之母宣太后就是楚國王室的旁支,還有華陽夫人也是楚人,是宣太后的侄孫女。

“稟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楚考烈王的話剛落音,只見一個內侍急匆匆的衝了進來,一臉的驚懼之色。額頭上盡是冷汗。

“閉嘴!好你個狗東西!如此大喜之事,怎會大事不好了?”楚考烈王還沒有說話,李園就臉一沉,大聲喝斥起來。

“國舅說得極是,你這不長眼的狗東西。眼看着聯軍就要攻破函谷關了,情形大好,怎會大事不好?”對李園的喝斥,楚考烈王深以爲然,大聲喝罵。

“君上,聯軍已經全軍覆滅了。”內侍一見情形不對,忙扯起嗓子大吼一聲。這一吼不得了,如同雷鳴似的,震人耳膜。

“好!聯軍大勝了,這真是個好消息。”楚考烈王沒有反應過來。還在朝好的方面想,臉上泛起笑容,又是有點兒奇怪的問道:“如此好消息,怎會是大事不好?你真是胡說!”

“沒錯!”一衆大臣做着美夢。想當然而然之,沒有反應過來。

“君上。是聯軍全軍覆滅了!這要不是大事不好,還有什麼才叫大事不好?”內侍一聽就急了,忙解釋一句。

“什麼?聯軍全軍覆滅?”楚考烈王如同火燒了屁股似的,一蹦老高,眼睛瞪圓,嘴巴張大,一臉的不信。

要他相信這是真的,不比登天容易。

不僅楚考烈王如此想,就是一衆大臣,無不是如此想的,個個不信。更有人出言喝罵內侍,說他胡言亂語。

“君上,如此大事,誰敢亂報?事兒是這樣的……”內侍急了,忙把打探的消息說了。

“信陵君!好你個狗東西,你竟然膽小如鼠,不戰而逃!”楚考烈王對信陵君是寄予了厚望,把楚國一直想得而甘之的縱約長都給他了,沒想到信陵君竟然不戰而逃,甩下五十五萬聯軍不顧,只管逃命去了,這太讓人氣憤了。

“呼呼!”楚考烈王呼呼直喘粗氣,眼球充血,跟惡魔似的,要是信陵君在他面前的話,他一定會把信陵君撕着吃了。

“稟君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就在楚考烈王即將暴走之際,又一個內侍飛也似的衝了進來,遠遠就嚷開了。

“又有什麼壞消息?”盛怒之下的楚考烈王這次沒有朝好的方面去想了,而是朝壞的方面想:“說!就算天塌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聯軍全軍覆滅,楚考烈的盤算落空了,這已經夠壞了,不可能還有比這更壞的事兒。

然而,內侍說出來的事兒真的比聯軍覆滅還要可怕,只聽內侍急惶惶的道:“稟君上,秦軍襲擊了陳城,把陳城化爲了一片廢墟。”

“什麼?秦軍襲擊了陳城?”楚考烈王一個沒站穩,一屁股坐倒在地上,臉色蒼白,沒有一絲兒血色,如同在土裡埋過似的。

陳城,那是楚國的重鎮,被秦國襲擊了,這豈不是說秦國要對楚國大舉用兵了嗎?這一定是秦國要滅楚國,這可是楚考烈王最爲害怕之事,由不得他不懼。

“虎狼秦國要滅我大楚,不行,絕不行,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趕緊遷都,遷都!”有大臣心驚膽跳之下,忙出主意。

若是秦國要攻楚國,楚國第一時間就應該調集重兵來抵禦,而不是逃走。作爲大臣,出起了遷都的主意,實在是令人無語。

然而,響應者衆,只聽一片附和聲,道:“沒錯!得遷都!趕緊遷!”

“遷,一定要遷,遷到壽春去!”楚考烈王是個沒膽氣的國君,很是贊同遷都的提議。

“稟君上,大事不好了,秦軍襲擊了壽春,把壽春化爲了一片廢墟。”楚考烈王的話剛落音,又一個內侍飛也似的衝了進來,也沒有看時機對不對,大老遠就扯起嗓子大吼起來。

“什麼?壽春被毀了?”楚考烈王的眼睛越瞪越大。到後來,眼角開裂,鮮血涌出來。他的嘴巴越張越大,足以塞進倆雞蛋了。

“格格!”楚考烈王的牙關相擊,發出一陣清晰的牙關相擊聲,渾身抖個不住。

壽春是楚國的重鎮,其重要性僅次於都城郢。更重要的是,壽春是楚國遷都的首選之地,一旦楚國面臨亡國之危時。就可以遷到壽春去。乍聞壽春被毀的消息,楚考烈王能不驚懼嗎?他能不害怕嗎?

此時的楚考烈王惶恐難安,彷彿秦軍已經打到郢來了似的。

“咕咕!”楚考烈王想要說話,卻是說不出來,喉頭髮出一陣怪異的聲響。如同正在被公雞輪的老母雞似的。

“噗嗵!”楚考烈王臉孔扭曲,軟倒在地上,直接暈過去了。

“稟君上,秦軍把淮水之地破壞光了,那裡全成了廢……”內侍急忙稟報更壞的軍情,可惜的是,楚考烈王已暈倒了。聽不見了,內侍白費力氣了。

琅邪,地處海濱,是齊國最爲重要地的鹽場之一。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得漁鹽之利,積累了驚人的財力,齊國這才成爲七大戰國中實力驚人的大戰國。曾經一度,在齊威王時。齊國名動天下,令人側目。就是當時天下最強的戰國魏國,齊國也是不懼,還與之叫板。並且在桂陵和馬桂兩次大戰中,大敗魏國,令魏國實力大損,最終淪爲二流戰國,不再復戰國初期最強霸主的風采。

齊國之所以如此之強,就在於齊國“煮海爲鹽”,掌握大量的鹽,腰桿兒硬。

若是在齊國走一朝的話,就會發現但凡濱海之地都有鹽場,比如說著名的即墨,也有不少鹽場。

今日的琅邪與往常一個樣,日出之時,鹽場的傭工就在開始忙碌,把海水放進預先挖好的蓄水區,然後把海水阻斷。在蓄水區的海水經過日曬,就會乾涸,就會剩下鹽。這些鹽還不能食用,還有很多雜質,比如泥土石子之類。要把這些粗鹽再進過處理,就能得到可以食用的鹽了。

“隆隆!”正忙間,只聽一陣驚天動地的蹄聲響起。

“這是什麼聲音?”

“好響亮呢,跟行軍似的。”

正在忙碌的鹽場傭工大是不解,無不是擡起頭來,望着西方。

只見西方出現一朵巨大的烏雲,連天接地,很是駭人,給人一種壓抑感。

“起雲了,要下雨了?”驚疑不定的鹽場傭工擡起頭來,打量天空,只見一輪紅日高掛,天空碧藍如洗,萬里無雲。

“不是下雨,怎會打雷呢?”

“旱雷,旱雷,你懂不懂?”

鹽場傭工正議論間,只見這朵烏雲更近了。在烏雲的下方,是一支正在疾馳的大軍。這支軍隊極爲驃悍,騎術了得,馳騁起來具有驚天動地的威勢,令人生悸。

“軍隊,真是軍隊,這是大齊的軍隊?大齊的軍隊沒有這麼了得呢。”

“大秦的技擊之士雖然名動天下,可是也沒有如此聲勢呀。”

鹽場傭工看在眼裡,更加不解了。

“快看,那是‘秦’字,這是秦軍!”

“秦軍?虧你說得出來,秦軍怎會到這裡來呢?”

“你的眼睛瞪大點,瞧清楚,旗幟上寫得清清楚楚。”

“旗幟上是寫的一個‘秦’字,可這也不能說就是秦軍呀?難道大齊之軍就不能打敗秦軍,繳獲秦軍的旗幟來風光一回?”

雖然秦軍的旗號已明,然而,這些鹽場傭工仍是不信。秦國與齊國離得太遠,自從秦國崛起以來,就未有秦軍進攻齊國之事,要他們相信這是秦國,還不如讓他們相信太陽從西邊升起更加容易。

(未完待續)

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41章 收拾民心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33章 出兵滅齊第46章 李牧升官第53章 提兵北上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15章 尉繚歸來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39章 上大當了!第28章 廣納賢才第15章 平原君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66章 秦軍來了第17章 逃!逃!逃!(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5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50章 蘇代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6章 拒王命第43章 華夏危機第95章 秦異人Vs項燕第12章 白起服了第31章 齊國中計第8章 王太孫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35章 出爾反爾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0章 玉天清第36章 盜賊上門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25章 蠢蠢欲動第4章 賣人第38章 圍困(中)第5章 散合縱(三)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31章 冠禮成第10章 天才聚會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1章 秦人瘋了!第27章 推倒!推倒!第16章 出兵遼東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1章 秦異人第3章 舉國歡騰第70章 西域臣服第14章 秦王誇讚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2章 不愧吾孫!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69章 城下之盟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9章 救?不救?(下)第14章 革除積弊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52章 異人掛帥第32章 學館成(中)第40章 不勞而獲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5章 散合縱(四)第40章 不勞而獲第64章 分治亡楚第37章 士俠第3章 骨氣第15章 鬥朱亥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5章 奔赴軍中第32章 玉夫人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4章 拍賣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6章 大禍臨頭第13章 反詐(下)第60章 楚軍覆滅第6章 吐納術第24章 重獲自由第52章 荊軻第1章 鐵鷹銳士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29章 逼債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1章 華夏聖地第40章 不勞而獲第9章 冒頓之計
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41章 收拾民心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33章 出兵滅齊第46章 李牧升官第53章 提兵北上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15章 尉繚歸來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39章 上大當了!第28章 廣納賢才第15章 平原君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66章 秦軍來了第17章 逃!逃!逃!(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5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50章 蘇代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5章 抄呂不韋老窩第6章 拒王命第43章 華夏危機第95章 秦異人Vs項燕第12章 白起服了第31章 齊國中計第8章 王太孫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35章 出爾反爾第96章 策反後勝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10章 玉天清第36章 盜賊上門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25章 蠢蠢欲動第4章 賣人第38章 圍困(中)第5章 散合縱(三)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31章 冠禮成第10章 天才聚會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1章 秦人瘋了!第27章 推倒!推倒!第16章 出兵遼東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1章 秦異人第3章 舉國歡騰第70章 西域臣服第14章 秦王誇讚第26章 重用李牧第32章 不愧吾孫!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69章 城下之盟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9章 救?不救?(下)第14章 革除積弊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52章 異人掛帥第32章 學館成(中)第40章 不勞而獲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5章 散合縱(四)第40章 不勞而獲第64章 分治亡楚第37章 士俠第3章 骨氣第15章 鬥朱亥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5章 奔赴軍中第32章 玉夫人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4章 拍賣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6章 大禍臨頭第13章 反詐(下)第60章 楚軍覆滅第6章 吐納術第24章 重獲自由第52章 荊軻第1章 鐵鷹銳士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29章 逼債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1章 華夏聖地第40章 不勞而獲第9章 冒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