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伏屍萬里(三)

秦軍在王翦的率領下,大肆破壞,他們所過之處,必是廢墟,沒有能喘氣的活物,沒有一粒糧,沒有完好的良田,沒有能住的房舍,一句話,就是鳥兒飛過也得自帶糧食。

秦軍的這次行動出乎楚國的意料,秦軍深入楚國境內千餘里,破壞了不少城池,然而,令人震驚的是,秦軍到來的消息還沒有傳開,讓王翦他們如入無人之境。

這一是得力於秦軍的行動出人意料,二是得力於秦軍的行動很是迅速,就算楚國要傳遞消息也沒有秦軍快。

秦軍之所以這麼快速,這是因爲王翦的嚴令,嚴禁秦軍挾帶除了食物、衣物和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以的任何東西,哪怕是金銀珍寶都不得帶。

秦軍深入楚國腹地以後,大肆破壞,攻破的城池不少,擄獲的金銀珍寶不計其數,差點把秦軍的眼睛都晃花了,秦軍將士們真想帶上。只是王翦有嚴令,他們雖然不願,卻也不敢不執行。

當然,爲了這事,不少將領找王翦說情,想要王翦網開一面,讓將士們帶上一些。在網開一面不可得的情況下,秦將就退而求其次,要王翦允許他們帶一點點,留作紀念。

這要求看似合理,卻是會留下隱患。因爲只要王翦同意了,這次是帶一點點,下次會帶一點點,再下次也會帶一點點,就這麼積累下來,時間一長就不得了,就是沉重的負擔。王翦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這令衆將大是心痛。卻又無可奈何。

正是因爲有王翦這道嚴令。這才能讓秦軍始終保持輕裝。能夠快速機動,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令楚國無從捉摸。

輕裝作戰,一直是秦部族的特長,王翦把這一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

在秦部族還未進入關中建立秦國之前,秦部族生活在隴西河谷,那時節的秦部族就是身着皮甲。揹負弓箭,腰間掛着人頭,披頭散髮,稱爲“輕軍”。

如今的這支秦軍與此差相彷彿,唯一的差別就是腰間沒有人頭罷了。秦軍進入楚國境內殺人盈野,若是要掛着人頭的話,那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王翦當然不準。

楚國是戰國時代幅員最廣,城池最多,口衆最多。物產最爲豐饒的戰國。其擁有的土地包括現在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蘇、上海、浙江這些地方。也就是說,後世大名鼎鼎的“江南水鄉”也是楚國的土地。

只是在戰國時代。江南水鄉爲越族盤踞,那裡屬於不開化之地,經濟並不發達,在楚國的份量並不重。江南水鄉是在後世,尤其是五代十國之後才發展起來,成爲重要的糧倉。

戰國時代,經濟發達地區是中原,而楚國的重心就是淮水。整個淮水纔是楚國的形勢之地,這是楚國的命脈。

歷史上,王翦在天中山大敗項燕之後,秦始皇駕臨前線,問王翦接下來的用兵之道,王翦就說楚國形勢盡在淮水,只要奪了楚國的淮水,楚國就無能爲力了。然後,王翦就分兵大出,四處略地,首先要攻佔之地就是淮水流域,然後纔是江南。

王翦率領下的秦軍已經進入了淮水流域。不進入淮水流域則已,一進入淮水流域,秦軍將士們驚呆了,個個張大了嘴巴,一臉的難以置信。

“這是淮水之地嗎?我還以爲回到關中了呢。”

“是呀。淮水之地好富饒,這土地太肥沃了,就是比起大秦的關中之地也不差啊。”

“可惜了大好的土地,楚國卻是無能,守着如此富饒之地卻是在叫窮,卻是被大做壓着打。要是大秦有如此富饒之地,大秦會更加強大。”

“就是哦。山東之地打不過大秦,就找籍口說什麼大秦富強,不是山東之地所能比的。可是,你瞧瞧這肥沃的土地,一點不比關中差,若是治理好了,楚國之強遠勝於大秦呀。這都是楚國無能啊,楚國太無能了!”

秦軍將士們之所以震驚就是因爲淮水之地的土地極爲肥沃,比起馳名天下的關中之地一點也不差。就是有着如富饒的地域,楚國卻是指責秦國太過富強,楚國這纔打不過秦國,這都是屁話。

關中是很富饒,可是,中原的富饒之地難道就少了嗎?不說他處,眼下的淮水之地就令秦軍士卒震驚無已,那太富饒了。

擁有淮水這樣富饒之地,而楚國卻在指責秦國的關中太富饒,秦國太富強,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楚國無能,楚國是守着寶山在叫窮,實在是令人無語。

王翦騎在駿馬上,聽着將士們的議論聲,忙激勵軍心士氣,大聲道:“弟兄們:你們看見了,這裡是淮水之地,是楚國的形勝之地,淮水之地是楚國最爲富饒之處。今天,我們就要把楚國的聚寶盆化爲廢墟,你們竭盡所能,盡情的破壞吧!”

“破壞!破壞!”將士們親眼所見淮水之地的富饒不比關中差,要是把淮水之地給破壞了,那是天大的美事,無不是大聲歡呼。

“弟兄們:在破壞淮水之地前,我率領你們前去見識一番壽春!”王翦眼中精光一閃,大聲吼道:“壽春是楚國的大城池,極爲繁華,比起陳城更加富饒!壽春的繁華富饒僅次於楚國都城郢,就是比起大秦的咸陽也不遜色!”

對於普通秦軍士卒來說,他們對壽春的繁華富饒難有一個真實的印象,不過,王翦一提起陳城,提起楚國都城郢和秦國都城咸陽,他們就能有一個直觀而真實的印象了,無不是眼裡射出餓狼似的光芒。

“去壽春!”王翦右手一揮,如同驚雷閃電,氣勢不凡。

“壽春!壽春!”秦軍將士嗥嗥叫。打馬飛馳。瞧他們那急切樣兒。恨不得長上一對翅膀,立時飛到壽春似的。

壽春是楚國的重地,是楚國在形勝之地淮水之地上最爲重要的城池,是整個淮水的中心。

壽春是一座雄城,修得極爲堅固,城高垣厚,可謂金湯之固。

而且,壽春還很大。比起陳城大得太多了,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正是因爲壽春是如此的繁華熱鬧,又是淮水之地的中心城池,項燕在天中山被王翦打敗之後,這才率領楚國的殘兵敗將,擁着楚王來到壽春,定都於此,想要頑抗。結果嘛是不用說的,項弱被流矢射中而死。壽春很快就被王翦攻破,楚國宣告滅亡。

因而。壽春就是楚國最後一個都城。

王翦率領秦軍趕到壽春,放眼一瞧,好一座雄城,氣象萬千,方圓數十里。

“若要攻打壽春的話,得費很大的力氣呢。”王翦騎在駿馬上,打量着壽春,暗自估量若是強攻的話,即使以秦軍的英勇善戰,也會死傷慘重。

“今日我是奇襲,出其不意,不用付出什麼代價。”緊接着,王翦又是慶幸。慶幸的是,這是奇襲,不是強攻,可以減少很多代價。

“殺!”王翦猛的拔出秦劍,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劍花出現,一拍馬背對着壽春衝去。

“殺!殺!殺!”秦軍銳士嗥嗥叫,如同下山猛虎般,對着壽春撲去。

而此時的壽春與陳城的情形差不多,來來往往的行人多不勝數,他們乍見秦軍到來,無不是目瞪口呆,一副見鬼的表情。

壽春地處楚國腹地,秦軍竟然出現在這裡,要他們不驚呆都不成。他們那感覺,就象做夢似的。

當秦軍手中劍利砍下他們頭顱後,他們這纔不得不信這是真的。可惜的是,這已經晚了。

秦軍殺了這些行人後,以最快速度衝進城裡,一場大屠殺開始了。

這場屠殺比起陳城的屠殺持續時間要長,要長得多。陳城的屠殺不過是多半天功夫就結束了,而壽春的屠殺卻是進行了三天四夜,因爲壽春裡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好幾十萬呢。

等到屠殺結束後,整個壽春已經化爲修羅地獄,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到處都是破碎的內臟……就是修羅地獄與之相比,很可能都會遜色。

“嘩嘩!”血水匯成一條小河,流入護城河裡,發出動聽的流水聲。

“嘩嘩!”王翦一拉馬繮,戰馬停下來,馬蹄踏處,濺起一篷血浪,發出動聽的流水聲。

“找到倉稟了?”王翦問道。

“稟將軍,找到了。”秦將忙回答,喜不自禁,道:“將軍,沒給你說,壽春果然富饒得緊啊,比起陳城的倉稟更加富饒,那糧草多得我都沒法計數了,那堆成山的金銀珍寶差點晃瞎了我的眼睛呀。”

壽春的富饒當在陳城之上,這在王翦的意料中,並不意外。王翦命秦將帶路,來到倉稟處一瞧,差點從馬背上載下來。

王翦無論才智,還是膽識,遠非常人所能及。他之所以如此震驚,那是因爲楚國貯存在壽春的糧草和金銀珍寶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就是五十萬大軍也可以食用三年。

“將軍,我們一把火燒了,立時出發吧。”秦將按照慣例推測。

“不!”王翦搖頭,道:“壽春暫時不燒。我們暫時把壽春當作補給之地,然後分兵四出,把淮水之地悉數破壞。”

淮水之地是楚國的形勝所在,破壞了淮水之地,這對楚國的打擊會異常沉重。當然,淮水之地很大,要想破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需要一個基地。壽春就是最好的基地了。

秦軍在王翦的部署下,分兵行動,大肆破壞,直到十天之後,才破壞完。然後,秦軍一把火把壽春燒了。

王翦率領秦軍朝東而去,那裡是齊國所在地。(未完待續。。)

第25章 毛遂第66章 六國響應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15章 鬥朱亥第53章 提兵北上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章 華夏聖地第32章 學館成(上)第1章 華夏聖地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11章 登基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58章 帝王之師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23章 囂張人質第3章 蓋聶(上)第98章 製造恐怖第23章 博浪沙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43章 刁難第13章 反詐(下)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52章 誓要成名第37章 強納強娶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112章 一之道第46章 翻雲覆雨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99章 掄材大典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62章 活捉楚王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27章 信陵君第42章 齊人歸心第47章 不出兵?第23章 一個狠人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97章 張儀第二!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13章 提倡商業第8章 子楚?第30章 大戰開始第52章 荊軻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11章 絕戶計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59章 全軍出擊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0章 天才聚會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28章 廣納賢才第51章 廉頗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0章 渭風商社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43章 虎狼秦法第3章 白起的選擇第24章 驚恐難安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章 賣人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19章 出兵滅魏第51章 異人定計第2章 九鼎之重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8章 偏安亡齊第50章 西域第7章 西周公第19章 出兵滅魏第23章 博浪沙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13章 秦軍東進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9章 韓國滅亡第14章 革除積弊第74章 秦國增兵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17章 寡人有錯
第25章 毛遂第66章 六國響應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15章 鬥朱亥第53章 提兵北上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章 華夏聖地第32章 學館成(上)第1章 華夏聖地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11章 登基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58章 帝王之師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23章 囂張人質第3章 蓋聶(上)第98章 製造恐怖第23章 博浪沙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43章 刁難第13章 反詐(下)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52章 誓要成名第37章 強納強娶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112章 一之道第46章 翻雲覆雨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99章 掄材大典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62章 活捉楚王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27章 信陵君第42章 齊人歸心第47章 不出兵?第23章 一個狠人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97章 張儀第二!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13章 提倡商業第8章 子楚?第30章 大戰開始第52章 荊軻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11章 絕戶計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59章 全軍出擊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0章 天才聚會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28章 廣納賢才第51章 廉頗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0章 渭風商社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43章 虎狼秦法第3章 白起的選擇第24章 驚恐難安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章 賣人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19章 出兵滅魏第51章 異人定計第2章 九鼎之重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8章 偏安亡齊第50章 西域第7章 西周公第19章 出兵滅魏第23章 博浪沙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13章 秦軍東進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9章 韓國滅亡第14章 革除積弊第74章 秦國增兵第2章 征伐異族方略第17章 寡人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