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華夏危機

“龍城急報?”李牧的臉色一下子凝重無比,一雙虎目中精光暴射,卻是沒有問出聲。

不僅李牧臉色難看,一衆將領誰個不如是?個個板着一張臉,死盯着這個斥候。

“可是匈奴入侵了?”司馬尚看了一眼李牧,這才問道。

“匈奴大舉入侵,不下五十萬之衆。”斥候的話很驚人。

“什麼?五十萬?”所有人,包括李牧齊齊失色,大聲喝問。

一時間,喝聲如雷,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匈奴入侵,早在李牧的預料中。匈奴垂涎河套之地,欲要據而有之,哪年不進攻趙國?是以,一聽斥候說“龍城急報”,李牧就猜到了,應是匈奴有異動,又要再次入侵了。

讓他意外的是,這次匈奴竟然是大舉入侵,出動五十餘萬之衆,這是何等的讓人震驚。

匈奴是大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兵利弓勁,精於騎射,能在馬背上過一生,來去如風,極難對付,這讓中原很是頭疼。爲了抵擋匈奴,秦、趙、燕三國修了數千裡的長城。就算如此,仍是對匈奴很是頭疼,一個不小心,匈奴就會利用精於騎射的優勢從中原無法防備之處進攻,進行擄掠。若是中原反撲,匈奴立時就逃走,中原想追也是追不上。

而且,這一次,匈奴不再是小打小鬧了,而是要大舉進攻,要出動五十萬之衆,這在匈奴歷史上還沒有過。

想想數十年前,趙武靈時期,匈奴也纔出動三十萬之衆,大舉南下,想要佔領河套之地。卻是被趙武靈王大敗。

要是在正常時節,匈奴出動五十萬之衆,都足以讓人驚駭莫銘,更別說是眼下李牧最爲困難的時期。

自從長平大戰後,趙國的精銳就被抽調一空,留給李牧的不過是兩萬老弱。就是憑着這兩萬老弱,李牧守得九原不失,已經難能可貴了。

要知道,自從長平大戰後。李牧沒有得到趙國一兵一卒的補充不說,還沒有得到趙國一粒糧、一枚錢的補給。軍械、武器、糧草、餉銀……一切與抵擋匈奴有關的事兒,都要李牧自己想辦法,他的日子是何等之艱難。

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突然得到匈奴出動五十萬之衆大舉南下的消息。就是以李牧的膽識,也是臉色大變。

“……”

緊接着,就是死一般的寂靜,衆將張大了嘴,瞪圓了眼,如同雕像一般,唯有驚懼的份。

不是他們膽小。實在是匈奴勢大,來勢洶洶。

“怕什麼怕?有什麼好怕的?大不了,與匈奴拼死一戰。殺一個夠本,殺一雙賺一個!”

“對!與匈奴拼了。”

過了一陣。衆將反應過來,七嘴八舌的叫嚷着,卻是沒有一人退縮,無不願與匈奴死戰。

抵抗異族。華夏從來沒有含糊過,哪怕是在戰國這樣的大亂之世。仍是有不計其數的熱血志士爲此拋頭顱,灑熱血,萬死不悔。

眼前的趙國衆將,就是最好的說明。

李牧右手舉起,衆將的爭吵聲戛然而止,如同被剪刀剪斷似的。李牧雖然年輕,比起衆將都要年輕,然而,他的才華誰都得服氣。

尤其是長平大戰後,趙九原這兩年的處境極爲艱難,要是換個人的話,早就丟了九原郡。而李牧卻能在如此艱難的情形下,保得九原不失,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爲過,衆將對他很是服氣,一見他要說話,無不是打起精神,豎起耳朵,凝神靜聽。

在衆將的注視中,只見李牧嘴巴張得老大,想要說話,卻是半天說不出來,最後,李牧仰首向天,長嘆一聲:“哎!”

這一嘆息不打緊,衆將的心都差點碎了。

“將軍,我們該如何做?你說話呀。”有心急的將領大聲嚷道。

“是呀。將軍說怎麼辦就怎麼,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們決不皺一下眉頭。”衆將齊聲附和。

李牧右手食指指點着衆將,仍是半天沒有說出話來,這讓衆將更加驚疑了,卻是沒人敢發問了。

以他們對李牧的瞭解,若不是有着萬分難決之事,他斷不會如此。

“匈奴五十萬之衆大舉南下,誓要佔據河套之地,而大趙已破,無力抵擋。我手裡只有兩萬老弱,無論如何也是抵擋不住……”李牧張於開口說話了,卻是無比沉痛。

他的話很能打擊人,讓衆將的頭顱低垂着,無聲嘆息。

即使李牧不說,他們也是明白眼下的處境是多麼的艱難,可以說是自從趙國修建九原郡以來最爲艱難的日子了,即使李牧再能幹,再了得,僅憑區區兩萬老弱,無論如何也是抵擋不住五十萬匈奴的。

“要想保得九原不失,只有一個辦法……”李牧的聲調依然很沉痛,卻是給衆將以希望。

“將軍,什麼辦法?”衆將忙問道。

“求援!”李牧的話很簡單,不失力度,卻是讓衆將個個張大了嘴巴,瞪圓了眼睛,半天說不出話。

他們不僅說不出話來,臉孔扭曲,比哭還要難看。

這不廢話嗎?誰不知眼下該求援?問題是,趙國已經被秦國滅了,就是向趙國求援也沒用啊。

“將軍,求援當然是好,可是,我們能求來援兵嗎?”司馬尚愣怔了半天,這才遲疑着道:“趙國已破,就是君上想要發兵相助,也沒有兵啊。”

眼下的趙國已經向秦國稱臣,是秦國的臣子了。整個趙國,也沒有幾多兵力,就算趙孝成王有心要增援李牧,也是拿不出兵馬。

“我說的不是向趙國求援,是向秦國求援。”李牧的聲調有些低,與他昔日裡剛勁有力的聲音截然不同。

“什麼?什麼?向秦國求援?”

“我沒聽錯吧?”

“你掐我一下,看我疼不疼?”

“啊!你真掐呀?”

李牧的話剛落音,衆將就是一臉驚訝,個個難以置信。那感覺跟在做夢似的。

李牧的話太難以讓人相信了,他們明明聽得明白,卻是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

秦趙是死仇,雖然趙孝成王稱臣了,成了秦國的臣子,但是,這種數十年積累的仇恨哪是短時間內所能消除的,衆將對秦國依然仇恨。若是見到秦人的影子,他們都會砍上幾刀。李牧居然要向秦國求援,還有比這更讓他們難以置信的嗎?

此時此刻,他們寧願相信太陽從西邊升起,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將軍是逗我們玩的。在說笑。”司馬尚忙打圓場。

“是呀,將軍說笑,提振我們的士氣。”衆將精明人,忙附和。

這是打破眼下尷尬的最好法子,然而,李牧如同沒有明白他的好意似的,臉一肅。極爲認真,道:“我說的是真的!要想保得九原不失,要想保得河套不失,唯有向秦國求援。”

“將軍……”衆將大聲叫嚷。就要反駁,卻給李牧揮手阻止。

“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何嘗不是心疼如絞?”李牧沉聲道:“你們都知道,中牟一戰。山東之地精銳盡失,元氣大傷。無力再戰。放眼天下,唯有秦國能夠抵擋匈奴,也唯有秦國能夠保得河套之地不失!”

“……”衆將一陣沉默,想要說話,卻不知從何說起。

李牧說得沒錯,眼下的局勢,唯有秦國能夠抵擋匈奴,唯有秦國能夠保全河套之地。除了秦國,沒有任何一個戰國有這種實力。

“你們恨秦,我亦恨秦,然,恨秦與保全河套之地相比,輕如鴻毛。”李牧眼中精光一閃,聲調轉高,道:“秦趙之仇雖深,畢竟是華夏私仇,是我們華夏自己的事。匈奴入侵,這是異族入侵,是華夏的公憤,我輩當以私仇爲輕,以公憤爲重,與秦國一道,力抗匈奴,保得邊境不失,保得河套不失。”

“……”衆將依然是沉默以對。

他們並非不知道李牧說的是有道理,很有道理,問題是,他們很不願接受這事實。

“河套的重要,你們都知曉。若是丟了河套,匈奴就會以河套爲基,進窺燕國,再入侵中原,我們都將成爲千古罪人,無法向後世子孫交待!”李牧的聲音更高了,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河套的重要性,他們不會不知道。正是因爲河套太過重要了,匈奴這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佔領河套,把河套打造成進攻中原的戰略基地。若是河套落到匈奴手裡,後果不堪設想,那是遺禍萬世的罪責,誰也承擔不起。

“李將軍所言極爲有理,這是眼下解除匈奴之禍的最好辦法,我贊成。”司馬尚第一個表態支持。

“我也贊成。”

“我贊成。”

衆將先後表態,卻是聲音極低,如同蚊蚋似的,要不是李牧的耳音好,壓根兒就聽不見。

他們恨秦入骨,卻要向秦國求援,這是在向秦國低頭,他們心裡很不好受。

“將軍,秦國忙着征戰山東,這能求來援軍嗎?”有將領猶豫了半天,還是說了出來。

這話太打擊人了,李牧的嘴巴張得老大,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化爲一聲長嘆:“哎!”

中牟一戰之後,秦國一統的良機出現了,正是秦國大舉東進的良機,要是秦國不忙着征戰山東之地,就不叫秦國了。

秦國一心要掃滅列國,這是百年戰國第一遭遇到這等良機,秦國會放過嗎?秦國會發兵增援嗎?

這事,誰也沒底,誰能不擔心?

“但願秦王識大體!”李牧想了想,很是無奈。(未完待續)

第25章 毛遂第17章 趙括之母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39章 廉頗奪權第98章 欲合縱第24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秦王之怒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40章 勸降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14章 救白起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1章 鐵鷹銳士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38章 圍困(中)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23章 博浪沙第30章 紛紛向秦第3章 千古積弊第47章 出兵西征第5章 大勢已成第4章 賣人第94章 拍賣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4章 革除積弊第12章 灰頭土腦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章 相信異人第4章 形勢嚴峻第5章 又見李牧第46章 李牧升官第43章 韓國稱臣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25章 好處多多第10章 自討苦吃第27章 推倒!推倒!第49章 蘇秦故居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4章 賣人第49章 拓地千里第52章 荊軻第16章 兵臨城下第83章 羣英聚(下)第16章 圖窮匕現第60章 朱亥神威第18章 匈奴來了第83章 羣英聚(下)第10章 呂不韋(上)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98章 製造恐怖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0章 射鵰者第41章 直搗龍城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45章 橫刀奪愛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26章 有仇報仇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25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圍困(下)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16章 圖窮匕現第37章 強納強娶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3章 出兵嶺南第20章 阿房宮第20章 勝利第26章 有仇報仇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20章 兵臨大梁第29章 斬盡殺絕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35章 轟傳天下第72章 再度合縱第39章 不戰而潰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5章 尉繚歸來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
第25章 毛遂第17章 趙括之母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39章 廉頗奪權第98章 欲合縱第24章 風雲突變第47章 秦王之怒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40章 勸降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14章 救白起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1章 鐵鷹銳士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上)第38章 圍困(中)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23章 博浪沙第30章 紛紛向秦第3章 千古積弊第47章 出兵西征第5章 大勢已成第4章 賣人第94章 拍賣第18章 匈奴來了第14章 革除積弊第12章 灰頭土腦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章 相信異人第4章 形勢嚴峻第5章 又見李牧第46章 李牧升官第43章 韓國稱臣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25章 好處多多第10章 自討苦吃第27章 推倒!推倒!第49章 蘇秦故居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4章 賣人第49章 拓地千里第52章 荊軻第16章 兵臨城下第83章 羣英聚(下)第16章 圖窮匕現第60章 朱亥神威第18章 匈奴來了第83章 羣英聚(下)第10章 呂不韋(上)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98章 製造恐怖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30章 射鵰者第41章 直搗龍城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45章 橫刀奪愛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37章 列國來朝(上)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26章 有仇報仇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25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圍困(下)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16章 圖窮匕現第37章 強納強娶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3章 出兵嶺南第20章 阿房宮第20章 勝利第26章 有仇報仇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61章 冬去春來又一年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20章 兵臨大梁第29章 斬盡殺絕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35章 轟傳天下第72章 再度合縱第39章 不戰而潰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5章 尉繚歸來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