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

此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兩軍不相見,而秦軍是背風列陣,佔有絕對優勢,正是大舉出擊的時候了。

李牧的命令一傳下,秦軍全軍出擊,個個如同下山猛虎般,嗥嗥叫着,對着匈奴就衝了過去。

此時此刻,那些埋怨李牧錯失良機的秦將終於明白李牧爲何遲遲不下令反擊,原因就在這裡。若是李牧當時抓住機會反擊的話,秦軍一定能打勝仗,問題是匈奴一旦吃了敗仗逃走的話,秦軍要追也是追不上了,不能全殲匈奴。

而此時,大風起,飛沙走石,匈奴是面對風沙,眼裡進了沙子,目難視物,要逃也是逃不了,一旦給秦軍追上的話,匈奴只有死路一條,秦軍要全殲匈奴自然不在話下了。

“還是李將軍高明呀,他早就有了奇計,卻是害我們白擔心一場。”

“李將軍就是李將軍呀,我們錯怪他了。李將真是令人欽佩。”

“說那麼多做甚,趕緊的,追上去狠殺匈奴,莫要辜負了李將軍的奇計。”

“對!大殺匈奴去!”

秦軍在一衆將領的率領下,如同餓狼般撲了上去,對着匈奴就是狠狠砍殺。

此時的匈奴,眼裡進了沙子,目不能視物,難以抵擋,唯有被秦軍砍殺的份。在秦軍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攻勢下,匈奴沒有絲毫抵擋之力,死傷慘重。

就是正常情況,匈奴的戰力也遠遠不及秦軍,更不要說此時此刻匈奴目不能視物了,哪裡是秦軍的對手,要不死傷慘重都不成。

匈奴如同堆好的稻草被人推倒似的。齊刷刷就是一地,沒過幾多時間,地上的屍體就是疊了一層又一層,堆成了屍山。

鮮血來不及浸入土裡,匯成一個個血泊。血泊再匯成一個個血湖。

要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數十里方圓一片赤紅。

秦軍很好的貫徹秦異人要“讓匈奴的鮮血把大漠染紅”、“讓匈奴的屍骨把大漠填滿”的旨意,狠狠砍殺,不接受投降,要匈奴不死傷慘重都不成。

這是一場屠殺,一邊倒的屠殺。匈奴死傷慘重,活着的人越來越少。

頭曼單于一邊揮着彎刀砍殺,一邊大吼大叫,大罵李牧陰險狡詐,竟然利用風沙對付匈奴。然而,一個大臣卻是反駁了一句“大單于。我們在單于王庭十數年,未能想到如此妙計,而李牧卻想到了,這其實只能怨我們呀。”

這話很有道理,頭曼單于在單于王庭呆了十幾年,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極爲了解,他沒有想到利用風沙來作戰。而李牧卻想到了,只能怪他自己太蠢。

頭曼單于啞口無言。

“大單于,快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有大臣心驚肉跳,大吼道。

“是呀。大單于,大匈奴敗局已定,無法挽救了,能逃出去幾多是幾多。只要大單于在,大匈奴就有希望。”一片附和聲響起。

眼下的情形誰都明白,匈奴是敗局已定。而且還是慘敗,沒有一絲兒勝算了。若是再不走的話,就會被秦軍斬盡殺絕。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立時撤退,能逃掉多少是多少。

“哎!”頭曼單于長嘆一聲。一拉馬頭,朝北馳去,逃離了戰場。

他一逃,他身邊的大臣和親衛跟着逃走,總共不過數百人罷了。

歷史上,伊稚斜單于被衛青利用飛沙走石大敗之後,他就是率領數百親衛逃走。當時,匈奴以爲單于死了,左賢王更是自立爲單于。

“單于逃了?”李牧得到消息,濃黑的劍眉一立,大吼道:“追!”一拍胯下駿馬,率領一隊秦軍銳士追了下去。

歷史上,當衛青得到伊稚斜單于逃走的消息後,親自去追。如今,這一幕重演了。

雲車上的尉繚把戰場情形看在眼裡,只見匈奴雖然勇猛,然而,其衝鋒已經沒有適才有力了,匈奴的士氣已泄,正是秦軍反擊的良機,手中令旗果斷的揮下:“騎兵從左右兩側包抄匈奴兩翼,切斷匈奴退路!全軍出擊!”

“擊破匈奴!”

“踏平狼居胥山!”

贏政得令後,手中秦劍重重一揮,大吼道。

“擊破匈奴!”

“踏平狼居胥山!”

秦軍銳士爆發出驚天的吼聲,人人眼裡盡是熾烈的戰意。

“殺!”嬴政一拍馬背,一馬當先,對着匈奴右側衝去。

“隆隆!”秦軍騎兵緊隨其後,對着匈奴右側衝去,直插匈奴背後。

與此同時,另一支騎兵在蒙恬的率領下,從匈奴左側直插匈奴背後,欲要切斷匈奴退路。

其餘的秦軍從正面壓上去,要進行中央突破。

只見一片戟林,不計其數的長戟,如同一條條毒蛇似的,戟尖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如同毒蛇的獠牙,駭人之極。

“誓死捍衛狼居胥山!”冒頓揮着彎刀,振臂大呼。

“誓死捍衛狼居胥山!”匈奴爆發出驚天的吼聲,人人眼裡精光閃爍。

狼居胥山是匈奴祭祖的聖地,絕不容有失,匈奴可以戰死,也不能讓狼居胥山落在秦軍手裡。

“烏特拉!”冒頓大吼一聲,一拍馬背,一馬當先,對着秦軍衝去。

“烏特拉!”匈奴吼着萬歲,騎着駿馬,不要命似的對着秦軍撲去。

“匈奴太子?你是我的!”嬴政眼中精光暴射,如同獵人在打量獵物似的,死盯着冒頓。

“中原太子?你是我的!”冒頓也發現了嬴政,死死握着手中彎刀,對着嬴政就衝了過去,一場太子對太子的大戰就要爆發了。

冒頓一邊馳騁,一邊收起彎刀,摘下背上硬弓。搭上鳴嘀,大聲吼道:“鳴嘀所向,萬箭齊發,射死中原太子!”

“射死中原太子!”匈奴大吼着,彎弓搭箭。瞄準了嬴政。

嬴政嘴角掠過一抹輕蔑,冷笑道:“想要本太子的命,你想得也太美了吧?”

嬴政收起秦劍,摘下手弩,對準冒頓,大聲下令。道:“手弩準備,匈奴太子!放!”

“咻咻咻!”尖銳的破空聲響起,只見不計其數的弩矢出現在空中,對着冒頓就撲了過去。弩矢太過密集,天空爲之一黯。

匈奴太子太有吸引力了,誰不想射殺他呢?秦軍騎兵的手弩幾乎全部對準了他。要想弩矢不密集都不成。

冒頓看在眼裡,瞳孔一縮,意識到不妙,大吼道:“射!”

手一鬆,弓弦聲中,只見鳴鏑對着嬴政就射了過去,發出尖銳的破空聲。

同樣的。秦國太子對匈奴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只要射殺了嬴政,就是一個天大的勝利,匈奴手中的弓箭對着嬴政就射了過去。箭矢太過密集,遮天蔽日,天空爲之一黯。

誰生誰死,不是由箭矢與弩矢的密集程度決定,而是由射程決定。

匈奴的箭術沒得說,非常精湛,然而。弓箭的射程遠遠不如手弩。眼下的距離,秦軍還未到匈奴弓箭的射程,因爲秦軍的手弩已經發威了,冒頓不敢不下令放箭。

而匈奴,已經進入了手弩的射程。弩矢射來,毫無懸念,冒頓被射成了刺蝟。

不計其數的弩矢射在冒頓身上,鮮血直噴,冒頓瞳孔放大,眼中的光澤快速消失,揮臂大吼:“誓死狼居胥山!”

一聲大吼未完,一頭栽到地上,就此氣絕而逝。

冒頓,匈奴歷史上最爲偉大的領袖,就這般死去。

嬴政一馬當先,飛馳而來,手中秦劍一揮,斬下冒頓頭顱,提着冒頓還在滴血的頭顱,大吼道:“匈奴太子已死!匈奴完了!”

冒頓身爲匈奴太子,他的死亡對匈奴的打擊非常沉重,匈奴看着那顆血淋淋的頭顱,士氣驟降,再也沒有了死戰之心。

原本就不是秦軍的對手,如今,再有冒頓身死一事,匈奴的鬥志喪失,更不是秦軍的對手了,成了一面倒的屠殺。

在秦軍的屠殺下,匈奴死傷慘重,地上的屍體層層相因。鮮血來不及浸入土裡,匯成一個個血泊,血泊再匯成一個個血湖。

匈奴想要逃走,卻給嬴政和蒙恬率領的秦軍騎兵切斷了退路,想要逃也沒有退路,唯有等死的份。

這場屠殺持續了兩天兩夜,等到戰鬥停歇下來,地上的屍體不計其數,堆成了一座座屍山。而且,鮮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血湖。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方圓數十里一片赤紅。

“國尉,這是匈奴左賢王,如何處置?”王賁很是興奮的把左賢王烏孫落扔到尉繚腳邊,大聲稟報。

此時的烏孫落渾身是傷,鮮血淋漓,跟個血人似的,渾身篩糠,想要求饒,卻是牙關相擊,說不出話。

“斬了!”尉繚臉色冰冷,大聲下令。

咔嚓一聲,王賁手起劍落,烏孫落的頭顱飛得老遠。

“弟兄們:我們血戰匈奴,最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全殲了匈奴的左賢王部!斬殺了左賢王!斬殺了匈奴太子!這是一個天大的勝利!”尉繚臉上泛着紅光,大聲訓話,聲音有些打顫。

雖說此戰必然能勝,然而,當處此勝利時刻,尉繚一顆心怦怦直跳,激動難已。

“大秦萬歲!”秦軍爆發現驚天的吼聲,他們身上鮮血淋淋,跟惡魔似的。

“前面,就是匈奴的祭祖聖地狼居胥山,弟兄們,我們這就去踏平狼居胥山!”尉繚右手一揮,聲高尖細高亢,激動難已。

狼居胥山是匈奴的祭祖聖地,即將被秦軍踏平,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誰能不激動?

“踏平狼居胥山!”秦軍激動難已,扯起嗓子大吼,更有人眼含熱淚,嗚嗚的哭了。

雖是在哭,卻是臉上洋溢着幸福,笑得陽光燦爛。

秦軍朝北開去,目標:狼居胥山!

第22章 “馬上殺”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35章 直取臨淄第23章 韓非哭韓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53章 東窗事發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97章 張儀第二!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0章 東進?第39章 上大當了!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8章 換將?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49章 救?不救?(上)第3章 蓋聶(上)第24章 針鋒相對第54章 緊鑼密鼓第29章 加冠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3章 聯兵討秦第47章 秦王之怒第16章 聲討秦王第29章 加冠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章 千古積弊第30章 入秦營第22章 “馬上殺”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7章 三川郡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3章 搶人第54章 渠名:鄭國第62章 我求你!第5章 散合縱(一)第49章 救?不救?(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25章 罪惡累累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5章 商君軼事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51章 取得進展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29章 逼債第20章 白起當罪第80章 調教郭開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7章 舉國糊塗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40章 樂毅辭世第49章 拓地千里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62章 出兵西域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43章 隳龍城(上)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50章 蘇代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30章 射鵰者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22章 水淹大梁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26章 重用李牧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51章 取得進展第21章 匈奴太子第45章 栽贓嫁禍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18章 中華盛世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15章 平原君第17章 趙括之母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9章 奉旨監國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37章 伏屍萬里(二)
第22章 “馬上殺”第4章 九鼎已成傳說第18章 嬴柱即位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35章 直取臨淄第23章 韓非哭韓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53章 東窗事發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97章 張儀第二!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0章 東進?第39章 上大當了!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8章 換將?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49章 救?不救?(上)第3章 蓋聶(上)第24章 針鋒相對第54章 緊鑼密鼓第29章 加冠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3章 聯兵討秦第47章 秦王之怒第16章 聲討秦王第29章 加冠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章 千古積弊第30章 入秦營第22章 “馬上殺”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47章 三川郡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3章 搶人第54章 渠名:鄭國第62章 我求你!第5章 散合縱(一)第49章 救?不救?(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25章 罪惡累累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5章 商君軼事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51章 取得進展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29章 逼債第20章 白起當罪第80章 調教郭開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7章 舉國糊塗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中)第40章 樂毅辭世第49章 拓地千里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62章 出兵西域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43章 隳龍城(上)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50章 蘇代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30章 射鵰者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22章 水淹大梁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26章 重用李牧第90章 魏軍覆滅(下)第51章 取得進展第21章 匈奴太子第45章 栽贓嫁禍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18章 中華盛世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15章 平原君第17章 趙括之母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9章 奉旨監國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37章 伏屍萬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