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蒙恬

鄭國激動異常,雙淚長流,滿臉的陽光燦爛,那叫一個好歡喜。

鄭國本是韓國的布衣水工,一心要爲韓國治水,卻是並不爲韓王重用,一直未能如願。不得已而入秦,就被秦國重用,委以重任,主持修建鄭國渠道樣的大型水利工程,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如今,渠成之際,秦異人竟然把此渠用他的姓名來命令,這是何等的激動人心之事。此時此刻,鄭國對秦昭王那句“在秦國不怕你才高,就怕你纔不高;在秦國不怕你功大,就怕你功不大”的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秦國不是說說,而是真的做到了,在秦國只要你有才就能被重用、被委以重任,只要你有功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哪怕這種賞賜會搶了秦帝的風頭。秦異人用鄭國的姓名來命名鄭國渠一事,就是十足十的搶秦異人風頭的事兒,秦異人卻是沒有絲毫不悅,這足以使人心悅誠服。

秦異人雙手上舉,秦人不再歡呼,雙眼睛瞪得滾圓,盯着秦異人,靜等秦異人接着訓話。

秦異人沒有讓他們失望,接着道:“一戰之勝,也只是一次的勝利;一渠之成,功在當世,利在後世,千秋萬代從中受益,是以,寡人決定了,此次修渠所立功勳按軍功計!”

這話很有道理,打勝仗固然難,可是,一次勝仗只能有一次的功績,而鄭國渠的修成,可以千秋萬世發揮功效,可以讓無數人受益,不比打勝仗的作用小,用軍功計功太應該了。

“萬歲!君上萬歲!”

秦人仰首向天。雙臂使勁揮動,狠命的晃着拳頭,大聲吼叫。

這一吼叫很賣力,額頭上、脖子上、手臂上、手背上的青筋怒突,如同老樹虯枝似的。

秦人“聞戰則喜”,把打仗看作吃肉喝酒一般的喜悅之事,他們平生最想立下的功勳自然就是軍功了。秦異人把修渠的功勞算作軍功,這對於秦人來說是無比的歡喜之事,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

秦人人人臉上洋溢着喜悅。拼命的歡呼,直到過了許久,這才停歇下來。

“眼下鄭國渠已成,用水便利,趕緊回家搶種吧!”最後。秦異人右手一揮,很是有力。

“回家!播種!”秦異人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騎馬的騎馬,乘車的乘車,步行的步行,如同狂風一般,席捲而去。沒過幾多時間,原本密密麻麻的人羣就不見了。

“走!我們也回咸陽去慶功!”秦異人大吼一聲,道:“此功必慶!”

“此功必慶!”範睢、白起、王翦、黃石公他們齊聲響應。

鄭國渠之成,功德無量。比起打上十次八次大勝仗的意義還要重大,這慶賀是必須的,儘管秦國節儉,很少有慶功之事。此時衆人也是認可秦異人的處置。

於是乎,秦異人他們趕回咸陽。來到王宮,略事歇息,洗個澡,然後就是聚在一起痛飲。

今兒這酒宴,秦異人特的下旨,要豐盛些,儘管如此也不過是肥羊燉、苦菜、鍋盔、還有些野味,總共不過十一樣菜。

這種規格的酒宴若是在山東之地的話,只能叫寒酸,不配叫酒宴,而在秦國已經是相當豐盛的酒宴了。要不是鄭國渠修成這樣的大事,還不會有如此豐盛的酒宴,這就是秦國的節儉之風。

儘管如此,衆人的興致卻是極高,酒到爵幹,無不是開懷暢飲,歡喜異常,比起吃山珍海味還要令他們有興致。

酒宴嘛,不在於是否豐盛,而是在於興致。若是沒有興致,哪怕是山珍海味,也是索然無味;若是興致高昂,哪怕就是一點兒苦菜,也會令人興趣盎然。

酒酣耳熱之際,範睢放下酒爵,衝秦異人一抱拳,道:“君上,鄭國渠已經修成,對大秦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這有功之人應當獎賞,還請君上處置。”

秦異人已經說了,這次修渠要以軍功計功,這只是對於一般的秦人而言。對於鄭國、李冰、李斯、蔡澤這些重要人物,得另外升賞,是該做這事的時候了。

衆人微微點頭,滿臉的微笑,大爲贊同這話。

“大田令年事已高,多次請辭,寡人一直未允,是因爲一直未有合適之人選。如今,鄭國渠成,有了一個新的大田令,這人就是蔡澤。”秦異人微微點頭。

“我?”蔡澤大是驚訝,下巴差點砸中了短案。

蔡澤雖是才學不凡,這次修渠他有大功,可以說是他首倡,他卻也沒有想過他會當上大田令,由不得他不震驚。

大田令相當於現代的農業部長和財長的結合體,既要主管農業生產,又要管財賦之事。因爲戰國時代的秦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工業之說,就算商業也佔不了多大的比重,儘管秦國有清夫人這樣的大商賈。

一句話,大田令管着秦國的錢袋子,這是何等的重要!

“沒錯,就是你。”秦異人衝蔡澤肯定一句,道:“你是計然名士,善生財貨,大秦要一天下,需要的財貨不計其數,除了你,寡人還真找不到一個比你更合適的人。”

蔡澤是計然名士,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經濟學的高材生,最爲善長的就是弄錢。秦國要想一天下,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撐,蔡澤是最合適的大田令人選。

“恭喜蔡大人!”範睢、白起、王翦他們都認可秦異人的話,向蔡澤道賀。

“……”蔡澤的眼睛依然瞪得滾圓,如同石雕似的,沒有反應。

“不敢,不敢。”過了半天,蔡澤這才清醒過來,接受了他已經是大田令這一事實,滿面紅光,終於可以施展計然學,爲秦國生財貨了。

“本來,以鄭國所立之功。就是他來做大田令也無不可,不過,寡人想來想去,鄭國還是主要打理農田水利之事爲宜。”秦異人扭頭衝鄭國,道:“寡人之意,鄭國既要管理大秦的農田水利,還要爲將來一天下之後如何治水而謀劃。”

“臣願擔此命!”鄭國昂昂而言,滿面紅光。

鄭國對於做不做官不太在乎,他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治水。要他主管秦國的農田水利,這正對他的脾性。再者,秦異人要他爲將來一統之後治水做準備,這太令他激動了。做爲絕世水工,鄭國不會不知道在當時需要治理的江河湖泊是何其之多。

戰國時代的江河湖泊危害之大。令人觸目驚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之最,不僅僅是天災,還有**。

戰國時代是屬於大分裂、諸侯力征的大爭之世,亂得一塌糊塗,不要說象長江黃河這樣的大江大河了,就是一條小小的水渠上。都有可能有數十上百的水壩。

比如說周室,周室地不過數十里,分封給東周公和西周公,他們就在水上築起堤壩。一個要種麥,一個不放水,就這樣鬥來鬥去,鬥了數十年。

這不過是區區數十里的水上就有如此爭鬥。還要更厲害的。魏國曾經幹過一件轟動天下的蠢事,那就是魏國把魏國境內爲害的江河引向別國。淹死人無數,差點爆發戰爭。

齊國和燕國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齊國先是築壩,然後就大肆放水,燕國被淹,死人無數,這是齊燕結仇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此可知,一統之後,治理江河湖泊就是必然之事,還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不得不提前規劃,這事交給鄭國正合適。

“李冰,本想讓你與鄭國一道做這事,只是李二郎要練水軍,事務太多,你這巴蜀太守還是回巴蜀吧。”秦異人很是不想讓李冰回巴蜀,情勢處此,不得不如此。

李冰沒二話,欣然領命。

“李斯,寡人派一個重任給你。”秦異人衝李斯道:“你善於統籌和計算,寡人之意讓你接替樂毅先生,主持查勘典籍山川地理之事。”

樂毅入秦之後,一是主持學館,二是主持查勘典籍、山川地理之事,這是在未來一統之後的治理做準備。春秋戰國大亂之世,山河世變,卻沒有能精準的資料,一統之後難以治理,這事要是提前做起來。

只是樂毅年事已高,精力不濟了,是該派個人爲他分擔了,這人非李斯莫屬。

李斯之所以最爲適合擔任此事,不是在於他善統籌和計算之道,而是在於他善於創新,這是爲歷史所驗證了的。正是因爲李斯善於創新,這才力排衆議,要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

由李斯來擔任的話,他一定會提出很多切合實際而又很有新意的舉措。

至於大方向,秦異人不需要李斯給出建議,畢竟秦異人是現代人,其觀念比起李斯更加新穎,只是在細節和技術層面,就需要李斯給出建議了。

“諾!”雖然沒有給李斯升官,李斯卻是異常振奮,興奮得紅光滿面。對於李斯來說,就是給他一個丞相的高位他也不願意換。

因爲這位置在將來就會顯現出其重要性,這是在爲一統之後做準備,也就是說一統之後的治理得由李斯一手來設計,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更別說,這是大爭之世後的治理,一旦成功,就會成爲千秋萬代的模板,後世的治理都得依李斯的設計行事,這是何等的令人振奮!

“王綰,你去洛陽,協助司馬梗修建倉廩。”秦異人衝王綰道。

鄭國渠成,關中旱澇保收,糧草很快就會多起來,這需要提前運到洛陽這個戰略基地去,唯有如此,這仗纔好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諾!”王綰欣然領命。

酒宴之後,衆人各司其職,秦國又恢復了平靜。

這天,秦異人處理完公務,走出上書房,只見小嬴政昂首挺胸而來,在他身後跟着一個灰頭土腦、鼻青臉腫的小不點,不是別人,正是名動千古的蒙恬。

第83章 羣英聚(上)第54章 折辯廉頗第32章 學館成(中)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12章 滅周?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2章 欺上門來第23章 韓非哭韓第21章 廢異人?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8章 危局第1章 名士風采第94章 正中下懷第62章 袖中金錘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9章 打劫第40章 不勞而獲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10章 自討苦吃第5章 散合縱(四)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94章 正中下懷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27章 再間朱亥第97章 兵之大家第25章 死不旋踵第97章 張儀第二!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7章 西周公第47章 拐騙趙姬第30章 入秦營第47章 不出兵?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10章 稱帝第4章 處處碰壁第24章 針鋒相對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29章 離開邯鄲第1章 轟傳天下第99章 掄材大典第14章 《俠客行》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32章 學館成(上)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23章 博浪沙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5章 毛遂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29章 項燕獻計第13章 稱帝?第50章 遷九鼎第24章 魯句踐第26章 公然打劫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9章 相信異人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29章 逼債第16章 秦軍出動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4章 停戰第33章 清第14章 秦王誇讚第60章 朱亥神威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章 轟傳天下第13章 他在示威!第40章 活捉單于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5章 又見李牧第47章 項燕掛帥第9章 太子贏柱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14章 《俠客行》第7章 朱亥來投第1章 鐵鷹銳士第14章 匈奴瘋了(下)第27章 匈奴第27章 首戰告捷第14章 明珠蒙塵第26章 有仇報仇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8章 王太孫第4章 大朝會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60章 深謀遠慮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6章 吐納術第1章 鐵鷹銳士
第83章 羣英聚(上)第54章 折辯廉頗第32章 學館成(中)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12章 滅周?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2章 欺上門來第23章 韓非哭韓第21章 廢異人?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8章 危局第1章 名士風采第94章 正中下懷第62章 袖中金錘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9章 打劫第40章 不勞而獲第11章 巧取豪奪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10章 自討苦吃第5章 散合縱(四)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94章 正中下懷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27章 再間朱亥第97章 兵之大家第25章 死不旋踵第97章 張儀第二!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7章 西周公第47章 拐騙趙姬第30章 入秦營第47章 不出兵?第50章 層層施壓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10章 稱帝第4章 處處碰壁第24章 針鋒相對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29章 離開邯鄲第1章 轟傳天下第99章 掄材大典第14章 《俠客行》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32章 學館成(上)第70章 拜訪樂毅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23章 博浪沙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25章 毛遂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29章 項燕獻計第13章 稱帝?第50章 遷九鼎第24章 魯句踐第26章 公然打劫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9章 相信異人第21章 數信陵君之罪第29章 逼債第16章 秦軍出動第19章 仗義執言第44章 停戰第33章 清第14章 秦王誇讚第60章 朱亥神威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章 轟傳天下第13章 他在示威!第40章 活捉單于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5章 又見李牧第47章 項燕掛帥第9章 太子贏柱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14章 《俠客行》第7章 朱亥來投第1章 鐵鷹銳士第14章 匈奴瘋了(下)第27章 匈奴第27章 首戰告捷第14章 明珠蒙塵第26章 有仇報仇第一oo章 尉繚出馬第8章 王太孫第4章 大朝會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60章 深謀遠慮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6章 吐納術第1章 鐵鷹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