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秦軍攻城(上)

秦異人的點評很快得到驗證。?

秦軍紮營一完成,一隊接一隊的開出營地,開始列陣,準備攻城了。?

秦軍訓練有素,動作極爲快速,列陣的過程井然有序,沒有絲毫混亂,很快的,一座巨大的軍陣就出現在邯鄲城下。?

秦異人放眼一瞧,只見這座軍陣佔地極大,方圓近十里,黑片的軍服、軍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幟,如同一片黑色的汪洋,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整個軍陣厚重,如同泰山般不可撼動,一派肅殺之氣直貫九霄,讓人心驚肉跳。?

“不愧是掃滅六國,南平百越,北破匈奴的無敵大軍!果是不凡!”秦異人看在眼裡,大是震憾,終於見到這支傳說中的無敵大軍了。?

若要在中國歷史上選一支最爲鐵血、最爲強悍、極具戰力的軍隊,無疑,一定是秦軍,而不是強漢大軍和唐朝大軍。?

漢唐兩朝固然稱盛,漢軍和唐軍建立了讓人目眩的功勳,和秦軍比起來,仍是有所不如。兩千多年過去了,秦始皇那支無敵大軍仍是震憾人心,讓人一提起,就想到“鐵血”二字。?

遺憾的是,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很快就覆滅了,這支無敵大軍也就不復存在了,後人只能從“兵馬俑”中觀瞻其無敵風采。?

要是歷史不發生改變,這種無敵大軍將在三十年後,大舉東進,掃滅六國,一統華夏,結束中國的內亂;關山飛渡,南收百越之地,北破匈奴,收復河套之地,使得中國的版圖擴大一倍。?

這還僅僅是這支無敵大軍巨大功業中的一部分,其最大的功績在於這場統一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使得中國歷史從分封分治的分裂局面進入中央集權的大一統。開拓了中國的統一格局。?

統一格局的開拓,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儘管中國經歷了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樣的大分裂局面,最後仍是統一的國度。?

馬軍列成陣勢,守住兩翼,防止敵人攻擊兩翼。?

最前面的是長戟。不計其數的長戟組成一片戟林。乍一瞧上去,只見密密麻麻,到處都是長戟,就是蒼蠅也莫想飛過。?

青銅打造的戟尖,在日光下閃閃發光,泛出一片金黃的銅光,奪人目睛。?

在長戟後面是輕步兵,他們的任務是掩護戟手,若是有敵人衝過戟手的打擊。衝到近前肉搏的話,就需要這些輕步兵來廝殺了。長戟的威力雖然巨大,畢竟太長了,近戰不靈活,這需要輕步來輔助。?

輕步兵後面是弓手,他們的任務是在敵人衝鋒到射程的時候。開弓放箭,射殺敵人。當然,弓並不是秦軍主要遠程打擊利器,只是輔助性的遠程攻擊武器。?

秦軍真正的遠程攻擊利器是強弩,史稱“秦弩”,在弓手後面。?

秦弩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威力最大的強弩,射程遠、穿透力強、殺傷力很恐怖。更要命的是。秦國並不是把秦弩分散使用,而是集中使用,用數千上萬、數萬秦弩組成恐怖的弩陣,可以想象得到。不計其數的強弩組成的弩陣一旦發威,那是何等可怕的後果,可以說天崩地裂,沒有血肉之軀能夠抵擋。?

而且,秦弩全是“標準化”生產的,所有的部件尺寸相差無幾,可以互換。若是在戰場上強弩被打壞了,可以把幾件壞掉的秦弩重新組裝成新的秦弩,接着參戰。?

弩,太過笨重,運輸不方便,難以及時投入戰場。我們的祖先充分發揮了聰明才智,秦弩可以拆卸,行軍的時候拆成部件運輸,到了戰場上,再組裝起來。?

如此做的好處,既可以保證強弩及時到達戰場,又不擔誤秦軍的行軍速度,一舉兩得。?

在弓手後面,一架架強弩矗立在當地,就象一頭頭兇獸,隨時會擇人而噬。數萬架強弩,組成一個巨大的弩陣,佔地數裡,氣勢驚天,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矢道上,一支支長丈餘、手臂粗細的弩矢靜靜躺着,閃着金黃的銅光,就象兇獸的獠牙。?

弩矢全部是由青銅製成,若是從遠處高速射來,其力道可想而知,可以貫穿一切,沒有血肉之軀能抵擋。?

秦軍的武器主要是青銅兵器,只有少數軍隊裝備鐵兵,之所以如此,並非秦國沒有鐵,並非秦國不能大規模推廣鐵兵,而是秦國富有遠見,把鐵用來打造農具,發展農業,這是一個極具眼力的舉措。?

正是因爲這一舉措的執行,使得秦國的糧食產量遠非山東六國所能比,這是秦國富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國爲何敢把鐵用來打造農具,而不是製造武器?那是因爲秦國的製造技術非常了得,可以把青銅兵器製造成不遜色於鐵兵的利器,現代考古發現的秦軍武器已經得到驗證。?

衆所周知,青銅與鐵相比,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太軟,易變形,耐用性不好。然而,秦國卻能做到青銅兵器與鐵兵相差無幾,這是何等的難得。?

“娘嘞!我乍一瞧,這哪裡是強弩,就象一門門大炮。”秦異人看在眼裡,大是震驚。?

秦異人這比喻沒錯,強弩於冷兵器時代來說,就是“大炮”,威力無窮。一旦擁有海量的強弩,組成弩陣,那麼,無論進攻,還是防守,都是無往而不利。?

在強弩後面,是數千架投石機,矗立當地,就象鋼鐵怪獸。?

投石機和強弩一樣,都是重型攻城器械,數千架投石機在一起,場面很壯觀,很是駭人。?

投石機後面是輕步兵,防止敵人從後背進攻。?

一架雲車從營地推出,來到陣中停下,王陵帶着幾個傳令校尉,登上雲車。秦軍銳士扳動絞盤,雲車緩緩升起,王陵越升越高,直到十餘丈方纔停下。?

雲車是秦軍的指揮車,每當開戰,主將就會登上雲車,升到高空,觀察敵情,進行指揮。?

王陵放眼一瞧,只見邯鄲城頭上到處都是趙軍,人滿爲患,不由得一愣,大是好笑道:“這是哪頭蠢豬在統領趙軍?廉頗?不會是他。樂毅?更不會是他。是哪頭蠢豬?”?

想了半天,把廉頗和樂毅都想過了,就是沒有想到是哪個“奇葩”在統領趙軍,讓人頗有些糊塗。?

“將軍,不管是哪頭蠢豬在統領趙軍,這是送到我們嘴邊的肉,不知白不吃。”一個校尉一臉的譏嘲之色,大聲提醒一句。?

“說得沒錯,這是在送肉給我們吃呢。”王陵重重點頭,仍是好奇:“究竟是哪個蠢材弄的亂七八糟事兒,我都看不明白了。”?

只要對秦軍瞭解的人斷不會如此指揮,不可能把人全送上城頭,因爲這會遭到秦軍遠程武器的無情射殺。要等到秦軍的遠程打擊過後,秦軍開始攻城了,趙軍再登上城頭,傷亡方能降到最小。?

如眼前這般,秦軍還沒有攻城,就把趙軍派上城頭,還整得人滿爲患,那就是讓趙軍送死,以王陵的眼光,哪有瞧不明白的道理。只是,他想破腦袋也是想不明白,這是美名天下傳的“賢公子”信陵君的手筆。?

要是樂毅和廉頗二人中的任何一個統領趙軍的話,斷不會如此做。?

秦異人正是因此而點評信陵君是“趙括第二”。?

“先莫想這些,先把這些肉吃掉再說。送到嘴邊不吃,我就枉爲王陵了。”王陵原本想登上雲車先向邯鄲城裡喊話一陣,嚇嚇再說,見了這情形,立時改主意了,先幹一仗再說。?

“強弩,射!”王陵蒲扇般的右手高高舉起,重重揮下,如同驚雷閃電,極具威勢。?

傳令的校尉,立時揮動手中令旗,發出旗語。?

古代戰爭指揮主要是靠金鼓、旗語。?

“咻咻!”?

陡然間,一陣尖銳的厲嘯聲響起,震耳欲聾。?

操作強弩的秦軍顯然是習慣了,沒什麼大的反應,他們的主要反應就是咬咬牙,皺皺眉頭,再沒有多餘的動作了。?

而城頭上的趙軍顯然不習慣,有人捂着耳朵,有人痛苦的大叫,更有人蹲下……各種各樣的舉動,不一而足。?

長平大戰後,趙國精銳盡失,這些趙軍是臨時徵召的,老的老,小的小,精壯很少,更沒有經歷過戰火的洗禮,乍聞如此難聽的厲嘯,哪有不難受的。?

“娘嘞,這是強弩?應該叫導彈,如此大的動靜。”秦異人站在胡風酒肆的房頂上,離戰場很遠,弩矢打破空氣屏障的尖銳聲響仍是讓他腦中嗡嗡直響,那感覺就象導彈在發射似的,讓他震憾無已。?

不計其數的弩矢突然出現在空中,如同毒蛇般對着城頭撲去。?

“這這這……”站在胡風酒肆房頂的秦異人、黃石公和尉繚三人張大了嘴巴,瞪圓了眼睛,死盯着飛掠的弩矢,一臉的驚駭之色。?

不是他們膽小,而是他們所見的場面太過壯觀,好萊塢大片與眼前情景比起來,屁都不是。什麼叫震憾力?眼前情景就是震憾力的最好寫照!?

不計其數的弩矢組成一張巨大的矢網,密密麻麻,遮天蔽日,陽光都透不過,這是何等的震憾人心!?

高速飛掠的弩矢激起一陣狂風,捲起地上的泥土、灰塵,快速組成一朵烏雲,直撲城頭。?

“噗噗噗!”?

弩矢射到,無情的洞穿趙軍的身軀,迸濺出一朵朵血花。?

不計其數的血花,在日光下閃閃發光,妖豔奪目,說不出的詭異。(未完待續)?

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79章 郭開第33章 搶人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5章 動工修渠第86章 敵變我變第66章 秦軍來了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3章 兩軍對壘第62章 活捉楚王第31章 冠禮成第38章 圍困(下)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73章 未來之星(下)第15章 平原君第11章 巧取豪奪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3章 合縱回光第10章 玉天清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37章 烏合之衆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4章 革除積弊第11章 天下震動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45章 栽贓嫁禍第29章 逼債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42章 都江堰成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4章 楚王之怒第1章 反目成仇第50章 如何救?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54章 緊鑼密鼓第35章 出爾反爾第72章 清夫人第6章 拒王命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31章 冠禮成第1章 華夏聖地第7章 困獸之鬥第5章 百越平定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6章 逼宮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3章 兩軍對壘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49章 拓地千里第82章 秦王決斷第24章 風雲突變第15章 尉繚歸來第28章 大軍壓境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54章 渠名:鄭國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27章 推倒!推倒!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49章 開始對峙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39章 風光大葬第33章 清第29章 同仇敵愾第29章 斬盡殺絕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1章 夏姬第4章 賣人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39章 廉頗奪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12章 敲詐勒索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7章 東窗事發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8章 攻心之戰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14章 革除積弊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9章 秦始皇?第12章 田光第50章 親自上陣第14章 《俠客行》第36章 大豐收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33章 出兵滅齊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
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79章 郭開第33章 搶人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28章 虎狼之威第35章 動工修渠第86章 敵變我變第66章 秦軍來了第31章 凡我華夏,皆兄弟!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3章 兩軍對壘第62章 活捉楚王第31章 冠禮成第38章 圍困(下)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73章 未來之星(下)第15章 平原君第11章 巧取豪奪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3章 合縱回光第10章 玉天清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37章 烏合之衆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4章 革除積弊第11章 天下震動第6章 大撈好處(中)第45章 栽贓嫁禍第29章 逼債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42章 都江堰成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4章 楚王之怒第1章 反目成仇第50章 如何救?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54章 緊鑼密鼓第35章 出爾反爾第72章 清夫人第6章 拒王命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31章 冠禮成第1章 華夏聖地第7章 困獸之鬥第5章 百越平定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6章 逼宮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53章 廉頗一怒,驚天動地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3章 兩軍對壘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49章 拓地千里第82章 秦王決斷第24章 風雲突變第15章 尉繚歸來第28章 大軍壓境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54章 渠名:鄭國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27章 推倒!推倒!第29章 奸臣養成計劃第49章 開始對峙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39章 風光大葬第33章 清第29章 同仇敵愾第29章 斬盡殺絕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74章 秦國增兵第32章 無用之人?第11章 夏姬第4章 賣人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下)第39章 廉頗奪權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12章 敲詐勒索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7章 東窗事發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8章 攻心之戰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14章 革除積弊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9章 秦始皇?第12章 田光第50章 親自上陣第14章 《俠客行》第36章 大豐收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33章 出兵滅齊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