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

黃石公和尉繚互視一眼,微微頷首,對秦異人此舉大爲讚賞。

周室雖然亡了,周天子依然是一個象徵,象徵着前朝,象徵着周室。若是秦異人要殺他,太簡單了,不過是一力士之力而已。然而,那只是圖一時之快,不計後果的莽撞之行。

要是殺了周赧王的話,一定會背上罵名,會讓無數人罵秦異人殘暴,沒有容人之量。

這還是次要的,最爲主要的是,這會失人心,讓人失望。

秦異人善待周赧王,親手相扶,還解衣衣之,這會被人傳頌,會被人讚揚,會得到美名。自然而然的就能聚民望,收人心,尤其是洛陽王者的民心會歸附秦國。

可以這樣說,秦異人這是把周赧王的價值最大化了。

“這……”周赧王只覺身上一暖,一件袍衫披在自己身上,立時驚訝莫銘,一張嘴張得老大,眼睛瞪圓,一副做白日夢的樣兒。

對於周赧王來說,他自認爲罪大惡極,一是因爲秦武王死在洛陽,秦國這次滅周,難道不會爲秦武王報復?雖然秦武王身死是自找的,天知道秦國會不會有以此爲籍口報復周室。二是周赧王這次跳出來,命西周公討秦,可以說他是罪魁禍首,秦國要懲處他再正常不過。

依眼下情形來看,秦異人好象沒有問罪的樣子,這大大的出乎周赧王意外,要他不驚訝都不成。

緊接着,周赧王就是大喜過望,晃着一顆雪白的頭顱,衝秦異人感恩戴德:“謝王太孫!謝王太孫不殺之恩!”

“你儘管寬心,大秦不僅不會殺你,還會延續周室宗廟。”秦異人滿臉含笑。寬慰一句。

終結一個王朝,可以殺掉前朝的帝王,卻不會毀掉前朝的宗廟,這是一個傳承。周武王伐紂以後,雖是殺了紂王,並沒有毀掉殷商宗廟,而是封爲“宋”國,延續殷商宗廟。

秦異人要毀周室宗廟的話,很簡單的事兒。一道命令而已。只是,那樣會被人指責,會招來罵名,不如留下週室宗廟,可以得到美名。

要知道。周室已經亡了,要留其宗廟,不過是派幾個人看守就成,還能得到美名,這是很划算的事兒。

“真的?”周赧王萬萬沒有想到,秦異人竟然如此好說話,不僅饒過了他。還要保留周室宗廟,這讓他有些難以置信。

“千真萬確!”秦異人重重點頭,聲調並不高,卻是語氣篤定。

“大秦仁慈!”周赧王激動得眼淚直流。一個勁的衝秦異人謝恩。

對於周赧王來說,他是亡國之君,他自覺對不起列祖列宗,泉下無臉與列祖列宗相見。若是能保留宗廟的話。他的羞愧之心就會好受多了。

“謝王太孫!”周赧王的那些大臣也是激動難已,衝秦異人謝恩。

這些大臣雖是無能無膽無識的草包。不過,若論忠心,還真的不錯。因爲周室衰敗,只要稍有不忠之心就會遠走他邦,他們能留下來,與周室共存亡,這份忠心是不需要懷疑的。

“走,進城!”秦異人執着周赧王的手,兩人並肩而行,這讓周赧王大是激動,他更加放心了,這性命不會有問題了。

就這樣,秦異人進入了洛陽城,放眼一眼,大是驚訝,又是惋惜。

驚訝的是,王都洛陽很是雄偉,城裡的宮殿很多,一座接一座,不知幾多。而且這些宮殿座座雄偉,氣象萬千,是盛極一時周王朝的象徵。

不說別的,只瞧這些宮殿就能知曉當年的周王室是何等的強盛,就是強悍如同紂王都被周武王滅了。

惋惜的是,整座洛陽城只見房屋不見人,人非常稀少,很冷清,如同一口活棺材。周室是最爲保守的,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到了戰國時代,還在遵守周公成法,還在推行井田制,這嚴重的束縛了國人庶民的積極性,只要有可能,能逃國的都逃國去了,是以,洛陽的口衆特別少。

而且,周室宮殿陳舊破敗,這是年久失修所致。

“徒留周公之跡,卻不周公之明!”秦異人大是感慨。

洛陽,是由周公所建,在當時稱“雒邑”。周公之所以修洛陽,是要利用這裡的有利的地理位置,接受諸侯朝見。

周朝的發源地是在陝西的岐豐之間,是由小部落發展而來,周武王伐紂成功,雖是奪了殷商天下,卻是因爲周部族的人口實在是不多,只能龜縮在鎬京,無法進入中原之地,沒有以紂王都城朝歌爲都,就是一個明證。

周室擁有天下,實行分封制,大量的諸侯被分封於各地。這要如何約束這些諸侯呢?這就是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在當時,約束諸侯多采用“朝見”的方式,相當於後世的“述職”。當然,天子接受諸侯的朝見,除了約束諸侯,聽取諸侯對政績的彙報,封賞或削減封地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接受朝貢。

諸侯向天子進貢是天經地義的事兒,每當諸侯朝見天子,都要攜帶大量的貢品。周室的日常開支,主要就是依靠這些貢品,這對周室來說,極爲重要。

周室的都城在鎬京,諸侯從各地趕去朝天子太不方便了。

舉個例子,姜子牙的封地是齊國,就是現代的山東之地。若姜子牙朝天子的話,從山東趕到陝西西安以西的鎬京,這路程就有四五千裡之遙。如此之遠的路程,若是以每天行百里之程算,趕到鎬京就需要一個多兩個月。朝見完天子,從鎬京趕回山東,又要一個多兩個月。這一個來回,光是花費在路上的時間就差不多要三個月了。

當然,這還僅僅是理論上的計算,還要考慮到天氣變化,是不是有洪水山崩道路不通這些情形,這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

周武王伐紂之後。沒過多久就死了,留下姜子牙、周公和召公輔政。姜子牙主要掌管軍隊,召公主要掌管律令,周公主要掌管內政。如何解決諸侯朝天子路途太過遙遠這一難題就落在了周公肩上。

周公決定修洛陽,在洛陽接見諸侯朝見。

之所以選中洛陽,是因爲洛陽“居天下之中”,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趕去洛陽,其距離差不多,這可以大大的縮短路程。節約時間。

洛陽建成後,周天子從鎬京出發,趕到洛陽接受諸侯的朝見,結果卻是天子和諸侯各走一半,皆大歡喜。天下稱便。

自此以後,洛陽就成了周室極爲重要之地,每到諸侯朝見天子之時,周天子都要駕臨洛陽。到了周幽王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弄得天怒人怨,到了西戎進攻鎬京之時。沒有諸侯鳥他了,周幽王也就被西戎殺死。

周平王請得秦部族出兵,收復鎬京。然而,鎬京已經被戎人破壞得不成樣兒了。宮室被燒光了。周平王把鎬京的殘破樣兒看在眼裡,心裡發冷,不想再呆在鎬京,決心東遷洛陽。

周平王之所以決定去洛陽。而不是去別的地方,是因爲洛陽的宮室完好無損。就這樣。周室由鎬京遷到了洛陽,西周也就結束了,東周就開始了,著名的“春秋戰國”大爭之世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秦異人進入洛陽,看到的全是周公遺蹟。回想當日,在周公之時,周室很強盛,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如今,徒留周公遺蹟,周室已經滅亡了,要秦異人不感慨都不成。

“可惜了,大好的宮室卻是落得如此慘敗樣兒。”黃石公、尉繚和司馬梗也是感慨萬千。

“王太孫,請進。”周赧王忙躬身,邀請秦異人進入宮殿。

“去陳鼎殿。”秦異人一步踏入宮殿,衝周赧王吩咐一句。

洛陽最爲重要的東西莫過於九鼎了,秦異人當然是想第一時間見識見識。

“九鼎!”黃石公、尉繚和司馬梗心頭一片火熱,大是急切。

九鼎,是華夏聖器,是華夏的象徵,誰個不知,哪個不曉?可是,九鼎放在洛陽,等閒人哪裡能見到,就是七大戰國的國君也沒有機會見到。除了秦武王見到過九鼎外,其他的國君幾乎沒有見過。

馬上就要親眼見到九鼎了,誰能不激動?誰能不急切?

周赧王心頭一沉,心想秦異人要是見到雍鼎上秦武王的血跡,會不會大怒呢?

可是,他不敢違逆秦異人之意,只得帶路,引領着秦異人一行,直奔陳鼎殿而去。

陳鼎殿很大,足以容納數千人。在殿內擺放着九尊巨大的青銅鼎,氣象不凡,一股霸道之氣油然而生。

“這就是九鼎?果是不凡!”秦異人眼睛一亮,脫口讚賞。

“好!好!好!不愧是九鼎!”黃石公、尉繚和司馬梗眼裡一片火熱,眼睛瞪得滾圓,死盯着九鼎。

九鼎呈圓形擺放,外圍八鼎,中央一鼎,其方位依“九州”而定。

而且,中央之鼎最大,最爲氣派。

大禹劃分九州,命每州進貢精銅,鑄成九鼎,一鼎代表一州,自此以後,九鼎就成了華夏的象徵,成了傳國聖器。夏商周三代,無不以得九鼎爲得天下的象徵。

“中央之鼎是豫州鼎,中原之地也;東邊四鼎是徐、揚、青、兗四州;西邊四鼎是雍、涼、幽、冀四州。”周赧王極不情願,又不得不爲秦異人解釋。

在解釋到雍鼎時,周赧王看着秦武王的血跡,聲音有些打顫,心裡大是後悔,爲何不把秦武王的血跡清理掉呢?

“雍鼎?”怕什麼來什麼,秦異人一雙眼睛盯着雍鼎。

第22章 “馬上殺”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45章 頭曼即位第9章 奉旨監國第41章 韓軍覆滅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52章 異人掛帥第41章 收拾民心第88章 無恥之尤第50章 遷九鼎第87章 春申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24章 重獲自由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76章 怨氣沖天第95章 財源滾滾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21章 匈奴太子第5章 散合縱(三)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16章 兵臨城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69章 剎羽而歸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1章 秦異人第14章 秦王誇讚第8章 子楚?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章 冒頓之計第27章 信陵君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30章 渭風商社第51章 異人定計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51章 取得進展第21章 張良第2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趙括第二第47章 項燕掛帥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3章 異人獻計第8章 換將?第10章 玉天清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43章 華夏危機第12章 滅周?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章 華夏聖地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3章 東窗事發第一 o一徐夫人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2章 廉頗怒了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3章 秦軍東進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9章 不戰而潰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1章 絕戶計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8章 商君遺願第42章 齊人歸心第41章 韓軍覆滅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8章 欲合縱第50章 蘇代第62章 出兵西域第23章 大梁城毀第82章 秦王決斷第26章 有仇報仇第4章 大朝會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12章 白起服了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71章 廣邀名士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3章 合縱回光
第22章 “馬上殺”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45章 頭曼即位第9章 奉旨監國第41章 韓軍覆滅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52章 異人掛帥第41章 收拾民心第88章 無恥之尤第50章 遷九鼎第87章 春申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24章 重獲自由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76章 怨氣沖天第95章 財源滾滾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21章 匈奴太子第5章 散合縱(三)第19章 斷匈奴退路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16章 兵臨城下第32章 匈奴入伏(下)第69章 剎羽而歸第12章 欺上門來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1章 秦異人第14章 秦王誇讚第8章 子楚?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章 冒頓之計第27章 信陵君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30章 渭風商社第51章 異人定計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61章 曠世名將:白起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51章 取得進展第21章 張良第2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趙括第二第47章 項燕掛帥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33章 異人獻計第8章 換將?第10章 玉天清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43章 華夏危機第12章 滅周?楔千古慘烈長平大戰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章 華夏聖地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3章 東窗事發第一 o一徐夫人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2章 廉頗怒了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15章 蓋聶來投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3章 秦軍東進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9章 不戰而潰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1章 絕戶計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46章 出兵滅楚第34章 城上跑馬(下)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8章 商君遺願第42章 齊人歸心第41章 韓軍覆滅第59章 秦國戰車隆隆啓動第98章 欲合縱第50章 蘇代第62章 出兵西域第23章 大梁城毀第82章 秦王決斷第26章 有仇報仇第4章 大朝會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12章 白起服了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71章 廣邀名士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3章 合縱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