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

“嗯。”範睢的提議立時得到一衆人的贊同。

在秦國朝臣中要找出一個比秦異人更加了解山東的人,還真的很難。可能會說範睢本是魏國大梁人,他對山東之地很是瞭解。這沒錯,範睢本是魏人,他對山東之地的確是很瞭解,問題是他已經入秦多年,多年未回山東之地了,他對山東之地的瞭解是多年前的事兒了。

而秦異人剛剛從山東之地回來,他對山東之地的瞭解非他人所能及,政風民情這些事兒他很是熟悉。

“異人,你就先說說山東之事。”秦昭王對範睢的提議也是贊同,他也是這般想的。

“既如此,那我就說了。”秦異人來一句簡短的開場白,接着臉一肅,道:“我質趙數載,對山東的民情政情軍情有所瞭解。這些年來,最讓我感慨的是,山東之地對大秦的觀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

“什麼?兩種不同的說法?山東之地不是罵大秦爲虎狼,殘暴不仁麼?怎生還有一種說法?”贏煇大覺好奇,忙出聲問道。

“是呀。”桓齮也是覺得奇怪,忙附和一句。

衆所周知,山東之地對秦國的謾罵很厲害,在山東人眼裡,秦國就是虎狼,殘暴不仁,無惡不作,是惡毒的典型代表。秦異人的說法頗是新鮮,不僅贏煇、桓齮好奇,就是秦昭王、範睢和白起他們也是意外,睜大眼睛,打量着秦異人。

“……一種說法就是你們熟知的對大秦百般詆譭謾罵之言,另一種說法卻是對大秦極爲讚歎、極爲嚮往……”秦異人的話又被打斷了。

只聽贏煇裂着一張嘴,得意的笑道:“大秦政治清明,國人庶民安居樂業,有飯吃,有衣穿,要他們不豔慕、不向往都不成,這有何好說的?”衝秦異人裂了裂嘴角,頗有些不屑。

“你可知,是哪些人謾罵大秦,又是哪些人嚮往大秦?”秦異人暗自搖頭,暗想真是個膚淺之人,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反問一句。

這話把贏煇給問住了,嘴巴張了半天,愣是說不出來。

要是問他當世的猛士有幾多,誰的力氣最大,他肯定能說出來。對於這種事兒,他壓根兒就沒有興趣,哪裡回答得出來。

“你閉嘴。”秦昭王眉頭一擰,成一個川字,把秦異人和贏煇一打量,目光落在贏煇身上,沉聲喝道。

贏煇一縮脖子,再也不敢說話了。

“這問題,不僅三叔答不出來,還有很多人答不出來。”秦異人把“三叔”二字咬得稍重,贏煇臉一紅,想要說話,又不敢說,唯有生悶氣的份。

“敢問公子,哪類人痛恨大秦,哪類人嚮往大秦?”範睢適時出口問道。

這話正是一衆人的想法,微微點頭。

“先說謾罵大秦的人,就是山東之地的貴族,比如六國王室、還有那些擁有特權的大臣、貴族,象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這類人。”秦異人剖析道:“他們之所以痛恨大秦,就是因爲大秦要掃滅列國,一統天下,就會讓他們失去作威作福的特權,他們就會失去既得的好處,他們對大秦是恨之入骨,以反秦仇秦爲務。”

秦異人這話很有見地,那些山東列國的王室和貴族是既得利益者,秦國要統一天下,就要破壞他們的好事,會讓他們失去特權,失去既得利益。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一定會反秦、仇秦,會與秦國作對到底。

這點,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得到了全面體現。

秦末農民戰爭是由陳勝、吳廣引發的,然而,反對秦朝的中堅力量卻是六國舊貴族,諸如項梁、楚霸王和張良之輩。劉邦,他是爲了活命,不得不反,這是因爲秦國的徭役制度出了問題,把他給逼反了。象劉邦這樣反對秦朝的人並不是很多,看看楚霸王分封天下時,多爲六國舊貴族,這就是最好的明證。

“對於這類人,沒什麼好說的,殺!把他們殺光,一個不留!”秦異人臉一肅,殺氣騰騰。

這些六國舊貴族,想要拉攏他們,想要他們爲秦國出力,幾乎是不可能的,不如把他們全殺了,永絕後患。

歷史上,秦始皇也是這麼幹的。在滅掉六國之後,秦始皇下令,六國的王室和世家大族(也就是後人說的豪強),全部遷走。在遷移的過程中,不少人被折磨死了。到了關中之後,他們就被看押起來了,有不少人被殺了。

秦始皇對付這些舊貴族是痛下殺手,殺了很多人,仍是沒有殺光,有不少漏網之魚,比如項梁、項羽、張良、魏王豹、田橫……這些人在秦末農民戰爭中成了反秦的中堅力量。

象張良這樣大名鼎鼎的睿智之人,都要反秦,爲何?用張良自己的話來說,他是看到了秦朝殘暴,不得不反。這不過是張良的自我粉飾之言,按照他的說法,好象他很偉大,很無私似的。事實上,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

張良之所以堅決反秦,是因爲他祖上“五世韓相”,他家在韓國勢力極大,擁有別人不能擁有的特權,若是韓國不亡的話,他就可以子承父業,在韓國做大官,出將入相都有可能。事實上,也是如此,張良十六七歲時就在韓國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因爲他家族的勢力,他能夠參與韓國的中樞,能夠向韓王進諫。

就在他春風得意,前程似錦之時,秦軍打來了,韓國滅了,他的美夢破碎了,他能不恨秦國嗎?後來發生的事就非常有名了,“弟死不葬”,散家財結交豪傑,孤注一擲,行刺秦始皇,遂有“博浪錐”之事。

張良這樣睿智之人都要堅決反秦,項梁項羽他們反秦仇秦,又何足怪?

“六國王室、貴族、世家,都要剷除,卻不能操之過急,這事要等到掃滅六國之後再來做。”範睢對秦異人的提議深表贊成。

事有緩急輕重,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掃滅列國,一統華夏。至於剷除六國舊貴族、世家豪強,這事可以先緩緩,等到六國滅掉之後再來做。

歷史上,秦始皇也是這麼幹的,先是一邊派秦軍攻城略地,一邊懷柔,不僅不殺六國國君,反而是優待,讓他們放心,讓天下放心。一旦秦國完成了統一,秦始皇的屠刀就舉起了,對六國舊貴族痛下殺手,沉重的打擊了六國舊貴族。

“嚮往大秦之人就是被六國貴族、世家、豪強欺壓的國人、庶民、奴隸。”秦異人接着道:“他們做牛做馬,苦耕苦作,到頭來,卻是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倍受貴族豪強的欺壓,他們對這些貴族豪強是恨得要命,他們一心向往大秦。我在邯鄲黑行時,那些奴隸聽說我是秦國王孫,他們大爲感慨‘恨不爲秦人’,他們央求我買下他們,把他們帶到秦國。”

“呵呵。”秦昭王雪白的眉毛一軒,笑道:“大秦國無隸身,一體國人,他們這些奴隸到了秦國,還不成了國人庶民?他們真是好盤算。”

“呵呵!”衆人亦笑。

“可是,你們知道嗎?邯鄲的國人庶民多在罵大秦,罵大秦是虎狼,殘暴不仁,你們知道,這是爲何嗎?”突然之間,秦異人臉色一板,沉聲問道,聲調有些高,有些尖細。

“這……”這個問題還真把一衆人給問住了,張大了嘴難以作答。

“公子以爲是何因?”範睢想了想,問道。

“因爲大秦的宣揚不力!”秦異人的眉頭擰在一起,成一個川字,道:“好的宣揚頂得上十萬大軍,甚至十數萬,數十萬!大秦這些年來,只顧着征戰,卻是沒有進行此事,沒有大力宣揚,沒有把大秦的國策宣揚出去,沒有讓山東的國人庶民奴隸知曉。”

“宣揚?”一片驚訝聲響起,衆人的眉頭擰着了。

在當時,秦國的宣傳很落後,幾乎沒做。直到秦始皇時期,採納尉繚的建議,這才收買天下讀書人,爲秦國背書,大肆宣揚秦國的國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公子之言極是,這是我失職。”範睢明亮的眼睛不住閃爍,站起身,衝秦異人躬身一禮,向秦異人致謝道:“謝公子警醒。”

宣揚本是丞相之事,秦國沒有大力宣揚,這是範睢的失職,他此時想來,方覺秦異人之言極是有理,不得不服氣。

“丞相言重了,異人不敢當。”秦異人站起身還禮。

“嗯。”秦昭王雪白的眉毛擰在一起,沉吟一陣,重重點頭道:“異人所言極是,大秦的確失策了。大秦這些年來注重征戰,少有宣揚之事,這事得加緊辦。”

秦昭王是明智之人,一被提醒,他就明白過來了。

“諾。”範睢立時領命。

“異人,你以爲該如何宣揚?”秦昭王臉上泛着笑容,打量着秦異人,很是欣慰。

“宣揚一事應該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對山東之人,另一部是對大秦。”秦異人對於此事早有思慮。

“哼。”贏煇冷哼一聲,不屑的道:“對大秦有何好宣揚?我們秦人還不知道秦法的好處嗎?”

又是他,秦異人頗爲不爽了,沉聲問道:“我問你:吾輩爲何而戰?”

“這還用說,當然是是……”贏煇嘴一張,脫口而答,卻是越說越小聲,到了最後,如同瀕死魚似的張大了嘴,再也沒了聲息。

吾輩爲何而戰?

這問題看似很好回答,其實很難回答。

(未完待續)

第46章 翻雲覆雨第24章 翻臉(上)第41章 韓軍覆滅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章 蓋聶(中)第53章 滅羌?第39章 風光大葬第20章 秦軍擋道第49章 救?不救?(下)第43章 隳龍城(下)第6章 遇刺第99章 掄材大典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70章 拜訪樂毅第42章 李牧求援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29章 離開邯鄲第4章 賣人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章 下馬威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35章 直取臨淄第20章 樂毅來了第9章 冒頓之計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12章 橫絕大漠第12章 田光第95章 財源滾滾第4章 形勢嚴峻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45章 踊躍從軍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40章 活捉單于第39章 廉頗奪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8章 蒙怡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9章 風光大葬第42章 李牧求援第20章 兵臨大梁第31章 齊國中計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17章 寡人有錯第5章 禪位第6章 調兵北上第18章 嬴柱即位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3章 稱帝?第52章 異人掛帥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40章 宏偉藍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2章 凱旋歸來第45章 橫刀奪愛第26章 公然打劫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43章 虎狼秦法第6章 調兵北上第51章 駕臨前線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42章 韓國震恐第42章 趙姬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29章 逼債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56章 楚國大亂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章 名士風采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6章 孟子學生第55章 蒙恬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7章 培養太子第26章 義釋馮亭第33章 搶人第5章 散合縱(三)第36章 盜賊上門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4章 處處碰壁第112章 一之道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27章 首戰告捷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17章 鐵腕平叛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90章 周天子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23章 囂張人質
第46章 翻雲覆雨第24章 翻臉(上)第41章 韓軍覆滅第38章 偏安亡齊第3章 蓋聶(中)第53章 滅羌?第39章 風光大葬第20章 秦軍擋道第49章 救?不救?(下)第43章 隳龍城(下)第6章 遇刺第99章 掄材大典第57章 信陵君的末日第70章 拜訪樂毅第42章 李牧求援第37章 伏屍萬里(五)第29章 離開邯鄲第4章 賣人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章 下馬威第36章 天大的勝利第35章 直取臨淄第20章 樂毅來了第9章 冒頓之計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12章 橫絕大漠第12章 田光第95章 財源滾滾第4章 形勢嚴峻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45章 踊躍從軍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40章 活捉單于第39章 廉頗奪權第44章 威震大漠第28章 蒙怡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39章 風光大葬第42章 李牧求援第20章 兵臨大梁第31章 齊國中計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17章 寡人有錯第5章 禪位第6章 調兵北上第18章 嬴柱即位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13章 稱帝?第52章 異人掛帥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40章 宏偉藍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2章 凱旋歸來第45章 橫刀奪愛第26章 公然打劫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43章 虎狼秦法第6章 調兵北上第51章 駕臨前線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42章 韓國震恐第42章 趙姬第13章 提倡商業第111章 止戰之道,息兵之術第29章 逼債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56章 楚國大亂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章 名士風采第56章 艱難的進軍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96章 孟子學生第55章 蒙恬第6章 秦趙聯手(下)第7章 培養太子第26章 義釋馮亭第33章 搶人第5章 散合縱(三)第36章 盜賊上門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4章 處處碰壁第112章 一之道第22章 冒頓之父:頭曼單于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27章 首戰告捷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17章 鐵腕平叛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90章 周天子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23章 囂張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