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東窗事發

楚國都城,郢,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鋪,這是秦國秘兵在郢的一處“據點”。

秘室中,頓弱和姚賈打量着短案上的羊皮紙,一臉的震驚之色,相互打量着,狠狠搖頭。

“君上真是狠,太狠了!”頓弱不住搖頭,道:“君上竟然要把楚國弄得大亂呀。”

“是呀,見過狠的,就未見過如此狠的,君上這一手狠得令人咋舌。”姚賈重重點頭,大爲贊成這話。

“然,君上此計不可謂不妙。”頓弱話鋒一轉,立時就是讚揚起來,道:“雖說我們手中有着鐵證,一旦抖出來,楚王必然勃然大怒,會引發楚國朝堂上的混亂。可是,當此楚國生死存亡之際,楚王一定會盡可能縮小此事的影響,不會弄得太大。如此一來,楚國就不會大亂,對軍心士氣的影響就會小得多。”

秦國八十萬大軍壓境,楚國處在生死存亡關頭,若是此時朝中再發生大混亂的話,楚國必敗無疑。不需要多高的才智,只要是個人都能看得明白的事兒,楚考烈王不會不明白此點。

即使相信了春申君篡國之事,楚考烈王也會盡可能的縮小此事的影響,不會鬧得太大。如此一來,就難達到秦國的目的。

正是看到此點,秦異人這才決定這事兒要鬧大,不能由楚考烈王說了算,要由秦國說了算。要想把這事兒鬧大,只需要秦國派出刺客,進行一場暗殺就行了。

暗殺一起的話,必然會令人猜測多端。你指責我。我指責你。越來越亂,甚至於有可能楚國陷入內鬥之中,這正是秦國需要的。

“君上此計雖狠,卻是非常高明!”姚賈也是讚不絕口,笑道:“君上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石破天驚呀,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要做成這事。我想得先派人去散佈流言,令楚人都知道,然後,再把我們手中的鐵證巧妙的轉交給屈景昭三氏就行了。”頓弱眼中掠過一抹譏嘲,道:“屈景昭三氏早就對令尹一職垂涎三尺了,只是春申君與楚王共過患難,甚得楚王信任,他們沒有機會罷了。若是得到這些鐵證,他們一定不會放過春申君,到那時。即使楚王想息事寧人也不成。”

楚國的五大世家相互制衡,又彼此爭鬥。只要有了機會,他們是絕不會錯過。

“頓兄在楚地日久,對這等事兒最是熟悉,我之意,你去辦這事,我準備行刺一事。”姚賈微微點頭,大爲贊成頓弱的剖析。

“如此甚好。”頓弱當即同意。

頓弱自從領秘兵之事後,就在楚國活動,對楚國最是瞭解,而且他建立了很多門路。而姚賈最初是在魏國活動,來到楚國的時間不算太長。這般分派是最好。

就這樣,秦國的細作在頓弱的指揮下,四處活動,到處散佈流言。很快的,茶坊酒肆中就是流言四起。

“你知道嗎?黃歇篡國呢。他狼子野心,竟然先把王后睡了,讓王后懷孕了,又把王后獻給君上,如此豺狼心性,枉自君上以國士待他呀。”

“真的假的?你不會是胡說吧?這等事兒可大了,會引發大亂,你千萬莫要胡說。”

“你呀,真不知道如何說你了。宮中早就有流言傳出,說太子象黃歇,不象君上呢。只是君上晚年得子,太過寵溺,沒有往壞裡想呢。”

“還有,衆所周知,王后進宮不過七個月多一點時間就生了太子,這是小月……”

“小月很正常的事兒呢,這有何稀奇的?”

“小月的話,嬰兒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會太過瘦弱。然而,太子一個白胖大小子,很是敦實呢,沒有一點小月的徵候呢。”

“如此說來,太子還真是有問題呢。”

“沒錯,太子很有問題。王后是國舅的妹妹,在進宮之前,跟隨黃歇一段時間,這其中的貓膩,你懂的。”

流言四起,一開始,楚人不太相信。可是,隨着關注的人多了,楚國太子負芻的事兒也就一點一滴的被挖了出來,人們這才發現負芻很有問題。一是他的容貌一點也不象楚考烈王,倒是和春申君頗爲神似。二是他出生時並無小月的徵候,這太令人懷起了。

就這樣,相信春申君篡國的楚人越來越多了。

屈氏府中,屈氏族長正與一衆核心子弟議事。

“近來,郢中流言大起,說黃歇狼子野心,竟然行篡國之事,你們如何看?”族長掃視一衆核心子弟問道。

“族長,依我看,這些流言不過是捕風捉影罷了,不可信。”

“有道是無風不起浪,若沒有這等事兒,就不會有這等流言。爲何不是別人,偏偏就是黃歇呢?依我看,這是真的。”

一衆核心子弟忙發表見解,有人贊成,有人不屑一顧。

“不管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對我們屈氏有何好處。黃歇仗着與君上共過患難,在秦國爲質過,一直竊居令尹之位,他是該滾開的時候了。”

“還有,黃歇當上令尹後,作威作福,把江東富饒之地劃入黃氏。他更是在姑蘇大治宮室,富麗堂皇,比起大楚的王宮還要氣派呢。”

“要是把黃歇弄掉,黃氏就失去了支柱,我們再加把勁,從黃氏手中搶到不少好處。”

屈氏核心子弟中不乏精明人物,敏銳的意識到這是對付春申君的良機,可以讓屈氏撈到不少好處。

“你們說得在理,可是,苦無證據,光憑流言,難以對付黃歇。”族長當然明白此時對付黃歇於屈氏有着天大的好處,只是苦於沒有證據,無法扳倒他罷了。

“族長。這是鐵證。鐵證呀。”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屈氏子弟手裡捧着一卷羊皮紙,飛也似的衝了過來,滿臉的興奮:“黃歇篡國這事竟然是真的。”

“當真?”一片驚呼聲響起,一衆屈氏子弟一臉的難信。

春申君篡國一事,無異於天方夜譚,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屈氏子弟不太相信,乍聞此言。誰能不驚訝?

“千真萬確。”這個屈氏子弟忙把羊皮紙遞給族長。

族長接在手裡一瞧,手一抖,羊皮紙差點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滾圓,一臉的震驚之色,如同見到惡魔似的。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族長過了好半天這才清醒過來,撫着額頭,感慨道:“黃歇喪心病狂若斯!真是令人想不到呀!”

歷史上,春申君篡國,給楚考烈王戴了一頂大大的綠帽子。可以說這是喪心病狂了。千夫所指之事。然而,後世卻有不少人爲他背書。大讚春申君如何如何賢德,純粹胡說。

楚考烈王與春申君一起質秦,被秦國刁難過,兩人共過患難,楚考烈王一直把春申君視爲最好的朋友。然而,春申君竟然背叛了楚考烈王,用自己的骨肉篡了楚國,僅此一事,春申君就與“賢德”二字不挨邊了。

這事也說明,“戰國四公子”孟嘗君、信陵君、平原君和春申君的“賢名”全是吹出來的,是用金砸出來的,水份很大。

“我自認爲我屈氏也不算好人,可是,與黃歇比起來,我是大好人了。”屈氏族長感覺一句感慨之詞不夠,再度感嘆一句。

屈氏爲的是自己的家族,沒有少做損人利己之事。可是,這些事兒與春申君篡國一事比起來,那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你是如何得到的?”族長問那個得到鐵證的子弟。

“稟族長,我聽說了流言之後,心有所疑,就去追查,沒成想,竟然找到了如此鐵證呀。”這個子弟壓根兒就不知道,這是頓弱安排的,就是要把這些鐵證傳到屈景昭三氏手中。

“有沒有問題?”族長臉色一沉,沉聲問道。

“啪啪!”這個子弟拍着胸脯,昂昂而言:“絕不會有問題。”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你立了一大功,重重有賞。”族長揮揮手。

這個子弟忙施禮告退。

“嗯,這事兒太大,光憑我屈氏難以成事,得聯合昭景二氏。”族長很快就有了主意。

“族長,昭景二氏族長前來拜訪。”他的話剛落音,又一個子弟前來稟報。

“請!有請!我們這就去迎接。”正想着要聯合昭景二氏,他們就來了,屈氏族長大喜,忙率領一衆核心子弟前去迎接。

昭景二氏族長帶領一批族中核心子弟前來,屈氏把他們請進大堂裡,屈氏族長傳令,要求派屈氏子弟兵,把大堂守好,任何人不得靠近。

“二位前來,可是爲了此事?”屈氏族長也不繞彎子,而是把羊皮紙放到短案上。

景昭二氏族長也拿出張羊皮紙,三人互換着看了看,意思差不多,大同小異罷了。

“此事有人在幕後操縱。”屈氏族長沉吟着,道:“依我看,這人很可能與黃歇有深仇大恨,掌握了他的鐵證,無法扳倒他,只得借我們之手。”

“嗯。”景氏族長微一頷首,道:“我也是如此想。黃歇當上令尹後,作威作福,沒少做欺男霸女,奪人田產之事,因爲而家破人亡者不知幾多。其中,更有不少朝中大臣被他逼得家破人亡,欲要誅滅黃歇者,大有人在。”

他們自然是能看明白,這事是有人操縱,是要對付黃歇。只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是秦國在推動。實在是,春申君沒少做壞事,要對付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再者,他們也想幹掉春申君,從中大撈好處,也不會朝最爲危險的方向去想。再說了,即使他們知道這是秦國在推動,也會幹下去,因爲這是天大的良機呀。要他們放棄這機會,對於這些自私自利的世家來說,那是不可能的事。

取得共識後,三家就是商議如何扳倒春申君,很快就取得了一致,三氏一起去見楚考烈王,把鐵證呈上,由不得楚考烈王不信。

至於如何瓜分黃氏勢力,三家倒是費了好半天功夫,經過一番脣槍舌劍,最後也達成了協議,平分黃氏封地。(未完待續。。)

第17章 追斬單于第13章 反詐(下)第40章 宏偉藍第5章 百越平定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1章 天下歸一第29章 諸部動向第2章 扁鵲遺方第7章 培養太子第24章 憋死荊軻第60章 朱亥神威第22章 水淹大梁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24章 針鋒相對第30章 秦王駕到第55章 目標:西海第70章 拜訪樂毅第57章 軍心不穩第20章 秦軍擋道第35章 動工修渠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25章 好處多多第6章 門庭若市第28章 秦王之路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10章 呂不韋(下)第18章 鬥獸場第44章 滅楚之策第24章 驚恐難安第56章 借刀殺人第72章 再度合縱第38章 廉頗出山第36章 大漠雲動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8章 魏國出兵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25章 父子之情第7章 西周公第43章 刁難第83章 羣英聚(下)第25章 毛遂第40章 樂毅辭世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64章 大宛第11章 夏姬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72章 清夫人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4章 滅楚之策第63章 欲並百越第42章 趙姬第36章 出兵滅周第65章 信?不信?第66章 六國響應第84章 項燕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98章 欲合縱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1章 冠禮成第76章 贏政?第53章 東窗事發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92章 名士之重第57章 人才濟濟第13章 秦軍東進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57章 人才濟濟第83章 羣英聚(下)第53章 鄭國渠成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0章 稱帝第33章 聯兵討秦第54章 楚王之怒第3章 蓋聶(中)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14章 明珠蒙塵第54章 楚王之怒第36章 大豐收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23章 韓非哭韓第8章 換將?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60章 成功奪食
第17章 追斬單于第13章 反詐(下)第40章 宏偉藍第5章 百越平定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1章 天下歸一第29章 諸部動向第2章 扁鵲遺方第7章 培養太子第24章 憋死荊軻第60章 朱亥神威第22章 水淹大梁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12章 欺上門來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24章 針鋒相對第30章 秦王駕到第55章 目標:西海第70章 拜訪樂毅第57章 軍心不穩第20章 秦軍擋道第35章 動工修渠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25章 好處多多第6章 門庭若市第28章 秦王之路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10章 呂不韋(下)第18章 鬥獸場第44章 滅楚之策第24章 驚恐難安第56章 借刀殺人第72章 再度合縱第38章 廉頗出山第36章 大漠雲動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8章 魏國出兵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25章 父子之情第7章 西周公第43章 刁難第83章 羣英聚(下)第25章 毛遂第40章 樂毅辭世第31章 血染大漠(七)第64章 大宛第11章 夏姬第83章 白起的讚許第72章 清夫人第一o五章 威逼利誘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44章 滅楚之策第63章 欲並百越第42章 趙姬第36章 出兵滅周第65章 信?不信?第66章 六國響應第84章 項燕第37章 伏屍萬里(六)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98章 欲合縱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1章 冠禮成第76章 贏政?第53章 東窗事發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92章 名士之重第57章 人才濟濟第13章 秦軍東進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4章 無名小卒不足言事第89章 信陵君入伏第57章 人才濟濟第83章 羣英聚(下)第53章 鄭國渠成第27章 雷霆手段第10章 稱帝第33章 聯兵討秦第54章 楚王之怒第3章 蓋聶(中)第43章 秦國並未做好統一的準備第14章 明珠蒙塵第54章 楚王之怒第36章 大豐收第14章 異人新政(中)第23章 韓非哭韓第8章 換將?第35章 王翦膺重任第60章 成功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