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哀兵必勝(上)

“隆隆!”蹄聲如雷,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韓燕楚齊魏五國聯軍在信陵君的率領下,直奔函谷而來。

一路上,五國聯軍有說有笑,信心滿滿,以爲這一次可以攻破函谷關,把秦國給滅了。

“呵呵!這次五國聯兵,一定要讓虎狼秦國不得好死。我們無論如何也要攻破函谷關,攻入關中,把秦國給滅了。”

“沒錯!虎狼秦國欺人太甚,壓着我們山東之地打,殺戮太衆,就是上天都不能饒過他們。這不,三日裡死了兩個秦帝,這是天賜良機,我們一定要把握住了。”

“虎狼秦國罪惡累累,惡行無數,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是說不完。我們大楚的懷王被張儀那個罪該萬死的惡徒騙到秦國,最後老死在秦國,這是我們大楚的天大仇恨啊,我們一刻都沒有忘記。如今,終於等到爲懷王報仇的良機了,我們大楚子弟一定要奮勇殺敵,殺他個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恥辱,需要敵人的鮮血來洗雪!”

“虎狼秦國不僅令懷王客死異國他鄉,更是奪走了大楚的房陵,房陵啊,那是天下間最大的糧倉,被虎狼秦國奪去了,令人痛恨呀。”

“房陵算什麼?虎狼秦國還攻破了大楚的都城郢,焚燬了大楚的王陵呀,那纔是令人刻骨銘心的深仇大恨。”

這些聯軍中對秦國最恨的莫過於楚國了,因爲楚國在秦國手下吃的敗仗實在是太多了。在秦國崛起的初期,秦國把楚國的房陵給奪了。而房陵是當時天下最大的糧倉。楚國在房陵貯存了海量的糧草。最後全部便宜了秦國。

房陵被秦國奪去,這是楚國在秦國崛起後遭到的第一個大恥辱。緊接着,楚懷王被張儀所騙,最後客死秦國,不能魂歸故里,這令楚人對秦國痛恨無已。後來秦國攻破了楚國都城郢,燒燬了楚國的王陵,迫使楚國遷都。

“你們楚國有恨。難道我們大魏就沒有恨嗎?大魏可是戰國初期的天下霸主,那時節,大魏比起眼下的秦國還要令人生畏,大魏跺跺腳,天下就會地動,大魏號令所至,莫敢不從。可是,大魏卻被虎狼秦國給打敗了,自此以後衰弱不堪。”

“是呀,我們大魏雖是在孫臏手下連遭敗仗。卻還能東山再起,還有希望。虎狼秦國卻是連一點兒機會都不留給大魏。誠讓人痛恨。”

“我們的河內之地,還有大片的土地城池,都被虎狼秦國奪走了呀。”

聯軍之中,第二個對秦國最爲痛恨的就是魏國了。因爲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霸主,一代賢侯魏文侯在位五十多年,任命李悝變法,魏國之強令天下側目,更有吳起這員名將,魏國東征西討,誰敢攖其鋒?魏國的領土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擴大了整整一倍,這是一個令人側目的偉大成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到了魏惠文王時,魏國的國勢就急轉直下了。魏惠文王先是失去孫臏,後就是失去商鞅,再失去張儀,他在位五十多年,卻是連失三個大才,徒令天下笑。

就是魏惠文王失去的這三人令魏國走上了衰敗之路,孫臏回到齊國後,爲齊國訓練了一支能征善戰的“技擊之士”,這支軍隊善長單兵作戰。孫臏正是利用這支軍隊的特長,把龐涓率領下的“魏武卒”引誘到地勢複雜的山地,打敗了魏軍,這就是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

經過這兩次大敗之後,魏國的實力大爲削弱,卻也還有希望,還能再振。最重要的是,魏國的支柱,令天下聞風喪膽的“魏武卒”還有不少。魏武卒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支由鋼鐵打造的重裝步兵,只要魏武卒還在,魏國就能重新崛起。

恰恰遇到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秦國要收回失去的河西之地,秦國銳士在商鞅的率領下出兵河西。魏國派丞相,也就是草包公子昂出戰,被商鞅玩弄於股掌之中,商鞅不僅收回了河西之地,還把魏國僅存的魏武卒給全殲了。

自此以後,魏國失去了最爲強大的軍事力量,再難以爲繼,就這樣,魏國每況愈下,越來越衰弱了。

一提到這事,魏人就是痛恨不已,要不是秦國給了魏國致命一擊的話,魏國還是有希望的,說不定會重新崛起,成爲天下霸主。

對秦國不是那麼痛恨的就是燕國和齊國了。這兩國因爲離秦國比較遠,秦國多與這兩國交好,很少有發生戰爭之事。特別是範睢提出“遠交近攻”之策後,秦國對這兩人多所隱忍,能不翻臉就不翻臉,是以燕齊這兩國之卒對秦國倒沒有什麼仇恨,少謾罵之詞。

至於韓國,雖然對秦國的恨不知幾多,卻是不敢表露出來,就是韓軍也是閉口,不敢痛罵秦國。因爲他韓國與秦國接壤,韓人最是知道秦國有多麼可怕了,哪怕在聯兵之時,也不敢太過份。

信陵君騎在高頭大馬上,駐馬道旁,打量着開進的聯軍,不由得意氣風發,得意非凡,高昂着頭顱,挺起胸脯,感慨道:“無忌今日方知將軍之重也!”

上次,信陵君竊符殺晉鄙,奪了二十萬魏國,也是意氣風發。可是,與眼下情景比起來,就差得遠了。區區二十萬魏軍哪能與五十五萬聯軍相比,要信陵君不得意都不成。

“恭喜信陵君!賀喜信陵君!”魯仲連駐馬道旁,把信陵君這副得意樣兒看在眼裡,不無忌妒。

這次合縱就是魯仲連促成的,按理說楚國不擔任縱約長,魯仲連就有機會的,可是因爲信陵君的存在,魯仲連就沒有機會了。雖說魯仲連犯不着與信陵君爭奪這一位置,只是他心裡還是有些不爽。

“呵呵。”信陵君發出一陣暢笑聲,道:“這都是千里駒的盛意,無忌受之有愧呀。以後,還得借重千里駒。”

他這是在拉攏魯仲連,意思是說他若能當上魏王,自然少不了魯仲連的好處,魯仲連不由得大喜,忙笑道:“信陵君言重了,不敢當,不敢當。”

“弟兄們:你們知道我們這是要去哪裡嗎?我,魏無忌,也就是信陵君,要告訴你們的是,我們這是去打虎狼秦國。”安撫了魯仲連,信陵君扯起嗓子爲聯軍鼓勁了,道:“虎狼秦國罪惡累累,惡行無數,不被上天所容,上天降下警示,虎狼秦國三日裡連喪兩君……”

“上天懲罰虎狼秦國!”一片歡呼聲響起,聯軍無不是興高采烈,手舞足蹈。

秦國在三天裡連喪兩君這事早就傳開了,各種各樣不利於秦國的謠言都有,這令聯國格外歡喜,連上天都不放過虎狼秦國,他們這次一定能打個大勝仗。

“……這次,我們要打到函谷關!要攻破函谷關!要打進關中!要攻入咸陽!要把虎狼秦國給滅了!”信陵君聽着聯軍的歡呼聲,大是振奮,紅光滿面,扯起嗓子大吼。

“滅虎狼秦國!”聯軍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人人眼裡射出興奮的光芒,彷彿聯軍已經滅了秦國似的。

“嗯。不錯,不錯。”幾句話就激勵起軍心士氣了,信陵君大是滿意,眼中冒着紅光,得意非凡,彷彿他已經建立不世功勳似的。

“稟信陵君,大事不好了。”然而,信陵君的得意之情剛剛升起,就被急匆匆而來的侯嬴給攪了。

“哼!”信陵君冷哼一聲,自從被秦異人伏擊,喪失二十萬魏軍之後,信陵君從未有今日這般歡喜,侯嬴竟然攪了他的興致,他還真的很不爽,儘管侯嬴是他倚重的心腹門客。

“有何事?”信陵君細細一打量,只見侯嬴滿頭大汗,一臉的惶急,必是有天大的事兒,只得忍着不爽問道。

“信陵君,秦軍來了!秦軍來了!”侯嬴急得額頭上直冒冷汗,忙着稟報。

WWW★ Tтkǎ n★ c○

“哈哈!”信陵君先是皺着眉頭打量着侯嬴,很是不爽。緊接着,就是仰首向天,放聲狂笑,嘴角都快裂到耳根了,一臉的不信與不屑。

“侯嬴,你好大的狗膽!你竟敢謊報軍情!”信陵君臉色一沉,都快擰出水來了。

“信陵君,我說的是實話呀,如此大事,我哪敢謊報。”侯嬴把信陵君不愉的神情看在眼裡,忙肯定一句。

“秦軍來了?”信陵君搖頭晃腦,一臉的譏嘲之色,道:“眼下的秦國連喪兩君,軍心士氣不穩,哪敢前來?虎狼秦國最好的法子就是緊守函谷關,祈禱不被我攻破,秦軍敢出函谷關一步嗎?”

說得倒也在理,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的。可是,秦異人是按常理出牌的人嗎?

更別說,還有一種東西叫“哀兵必勝”。

“秦軍要是敢出函谷關,除非日頭從西邊升……”信陵君一句話沒有說完,就覺得這話有些耳熟。猛然想起,當初秦異人從他手裡奪走掄材大典的舉辦權時,他就說過這話,他可是吃了大虧呀。這句話再也說不下去了,只得戛然而止。

“信陵君,是真是假,你可以去瞧瞧呀。”侯嬴知道這事太難以讓人置信了。不要說信陵君不信,就是侯嬴接報時,他也不信,直到親眼瞧見,這纔不得不信。

“瞧就瞧。等我瞧過之後,再找你算帳。”信陵君冷冷的道。一拍馬背,馳了出去。

侯嬴打馬跟上,魯仲連自然是要跟來。

沒過多久,來到前方,信陵君放眼一瞧,差點一頭從馬背上栽下來。(未完待續。。)

第32章 不愧吾孫!第54章 楚王之怒第1章 鐵鷹銳士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16章 大禍臨頭第86章 敵變我變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51章 駕臨前線第27章 匈奴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83章 羣英聚(上)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56章 楚國大亂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80章 調教郭開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1章 高踞上位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9章 秦始皇?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10章 白起辭世第6章 門庭若市第14章 革除積弊第47章 不出兵?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9章 上大當了!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4章 秦王誇讚第77章 走馬上任第16章 圖窮匕現第56章 兵精糧足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38章 圍困(下)第9章 趙姬登門第10章 稱帝第5章 禪位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5章 頭曼即位第26章 重用李牧第61章 斬項燕第15章 尉繚歸來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4章 再度入軍第53章 東窗事發第37章 士俠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70章 西域臣服第18章 中華盛世第34章 奇襲歷下第22章 “馬上殺”第48章 魏國出兵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6章 門庭若市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19章 生死之交第38章 圍困(上)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6章 圖窮匕現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7章 和氏璧第90章 周天子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8章 秦王認錯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70章 廉頗被罷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11章 太子丹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0章 紛紛向秦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36章 盜賊上門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20章 秦軍擋道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2章 韓國震恐第38章 無知者無畏第25章 父子之情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51章 取得進展第17章 趙括第二第48章 欲除白起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93章 李斯拜師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28章 大軍壓境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16章 兵臨城下
第32章 不愧吾孫!第54章 楚王之怒第1章 鐵鷹銳士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33章 阿諛者,當罪!第16章 大禍臨頭第86章 敵變我變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51章 駕臨前線第27章 匈奴第30章 齊國的驚恐第83章 羣英聚(上)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56章 楚國大亂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80章 調教郭開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1章 高踞上位第16章 敲詐專業戶第9章 秦始皇?第59章 追殺信陵君第10章 白起辭世第6章 門庭若市第14章 革除積弊第47章 不出兵?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42章 李牧求援第9章 傳國玉璽(下)第39章 上大當了!第14章 拜上將軍第14章 秦王誇讚第77章 走馬上任第16章 圖窮匕現第56章 兵精糧足第20章 山東列國的悲哀第38章 圍困(下)第9章 趙姬登門第10章 稱帝第5章 禪位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45章 頭曼即位第26章 重用李牧第61章 斬項燕第15章 尉繚歸來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4章 再度入軍第53章 東窗事發第37章 士俠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68章 信陵君的野心第70章 西域臣服第18章 中華盛世第34章 奇襲歷下第22章 “馬上殺”第48章 魏國出兵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6章 門庭若市第37章 列國來朝(中)第19章 生死之交第38章 圍困(上)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6章 圖窮匕現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7章 和氏璧第90章 周天子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8章 秦王認錯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70章 廉頗被罷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11章 太子丹第34章 城上跑馬(上)第77章 走馬上任第30章 紛紛向秦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36章 盜賊上門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20章 秦軍擋道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42章 韓國震恐第38章 無知者無畏第25章 父子之情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6章 大撈好處(上)第51章 取得進展第17章 趙括第二第48章 欲除白起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93章 李斯拜師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28章 大軍壓境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16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