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再度合縱

田單站立如同標槍,神態威猛,一股上位者的氣勢透體而出,讓人心生敬畏之心。

然而,後勝卻是不管不顧,如同火燒了屁股似的,急急忙忙的阻止,道:“丞相,不可,萬萬不可呀。”

“嗯。”田單鼻孔中發出重重的嗯聲,如同打雷似的,很有威勢,盯着後勝問道:“有何不可?”

“丞相,大齊要攻魏早就有定計,是要在魏國戰敗時纔有機會呀。如今,魏國戰勝,大齊不能進攻呀。”後勝忙說明理由。

“是呀,丞相。”將領們齊聲附和,大是贊成後勝的話。

他們的想法沒錯,齊國要想從魏國手裡奪回土地城池,就要找到最佳良機。而最佳良機,當然是魏國戰敗,秦軍戰勝,讓魏國聞風喪膽,無暇顧及齊國。如今,情形正好相反,是魏國戰勝,秦軍戰敗,齊國此時出兵,不是捋魏國的虎鬚嗎?

“哈哈!”田單仰首向天,放聲大笑,笑聲如同雷霆轟地,震人耳膜。

“丞相,何故發笑?”後勝不解,一臉的迷糊,遲疑着問道。

“國舅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田單收住笑聲,衝後勝道:“對於大齊來說,無論魏國戰勝戰敗,都可以進攻,只要魏國參戰便可。”

“丞相,魏國參戰就是大齊的良機,這點我能明白。可是,爲何魏國戰勝了,我們也能進攻呢?”後勝仍是不明白。

“對於我們大齊來說,魏國戰勝纔是最佳良機。”田單的話很繞。後勝糊塗得不胡再糊塗了。

魏國戰勝,士氣大振。鬥志高昂,齊國進攻,那是自討苦吃,哪裡會是齊國進攻的最佳良機?

“你可知道,秦軍接下來會如何做?山東之地接下來會如何做?”田單打量着後勝,沉聲問道。

“這……”這事後勝還真沒想過。

以他的才智,哪是短時間內能想明白的。

田單沒打算讓他回答,而是給出了答案:“要是我沒有料錯的話。秦國接下來會是大舉增兵。你想想,秦國自從商君變法到如今,雄視天下百年,打過的敗仗幾多?扳着手指頭都能數過來。邯鄲一敗,秦國豈能善罷甘休?必然會大舉增兵,欲要再度攻打邯鄲。”

自從商鞅變法成功,秦國崛起以來。秦國雄視天下,以一敵六,越戰越強,戰無不勝,攻無克,令山東聞風喪膽。但是。並非秦國沒有打過敗仗。

第一個打敗秦國銳士的是“馬服君”趙奢,就是趙括的父親。

在當時,十萬秦軍直奔趙國殺來,趙王問廉頗,能不能打勝?廉頗回答是打不過。趙王憂慮萬分。正好遇到田部吏(收稅的稅務官)趙奢,趙王信口一問。趙奢說能打勝。趙王不信,說廉頗這樣的名將都沒有勝算,你有何勝算?

趙奢是一員良將,曾從趙武靈王征戰,建立不小的軍功。趙武靈王發現他這人正直無私,頭腦靈活,很有辦法,而當時趙國的貴族們想方設法偷稅漏稅,國用不足,趙武靈王就派趙奢做田部吏,讓他收稅。他乾得很不錯,把貴族們欠的賦稅全部收上來了。

其中,他收取平原君的賦稅更是一段佳話。在當時,平原君養客自重,已經名滿天下了,哪會把趙奢這個小小的田部吏放在眼裡,拒絕交稅。趙奢就說,你身爲宗室子弟,更是名滿天下的賢公子,你若抗稅,何來賢名?你若抗稅,人人仿效,國用不足,趙國衰敗,對你有何好處?平原君想想也是這理,就把欠的賦稅全交了。

趙王之所以問趙奢,也是因爲趙奢曾是一員良將,這纔信口一問。

趙奢就回答說,這就象兩隻老鼠鬥於穴中,勇者勝。

趙王壯其勇,就命他率軍出征,他真的打敗了秦軍,開創了一個先河。

這一仗後,人們方纔恍然,原來秦國銳士並非不可戰勝。

廉頗得知消息後,羞愧無地,自認不如。

也正是因爲趙奢是第一個打敗秦國銳士的山東名將,他的地位非常高,趙王對他很是禮遇。趙括因此而受益,成了趙孝成王的侍讀,纔有後來趙括長平爲將之事。

不過,秦國雖有敗仗,卻並不多,正如田單所說,扳着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邯鄲一敗,秦國肯定不會服氣,一定會增兵,要再度攻打邯鄲。

“山東之地又會如何做呢?”田單接着道:“若我所料不差,山東一定會合縱。趙國能逃過一劫,實是僥倖,僥倖之極!若是秦軍再度打來,邯鄲必破,趙國必滅,趙國一定會裂土割地,結交諸侯,聯兵抗秦。再有秦軍戰敗這事,合縱必成。”

後勝的眉頭越擰越緊了,仍是不明白,問道:“丞相,你說的有理,可是,這與大齊何攻魏何干呢?”

山東合縱是對付秦國,與齊國攻打魏國有屁的關係?後勝還真想不明白。

“此時攻魏,佔領大片的土地城池,就是合縱談判的籌碼。奪取的城池越多,得到的好處就越大。”田單一口道破玄機。

“哦!”後勝恍然大悟,一雙眼睛瞪得滾圓,一臉的佩服,沖田單直豎大拇指,讚不絕口:“丞相真是老謀深算!佩服!佩服!”

田單真的是老謀深算,這點,後勝是心悅誠服。後勝雖然盯住了丞相位置,卻是對田單的才幹服氣,只要田單在一天,他就只能想想,不敢奪取。

“出兵吧。”田單揮手下令,道:“你們要記住,這一仗一定要勇猛前進,打得越好,大齊越是強盛。”

掌控的魏國土地城池越多,齊國在談判中得到的好處纔會越多,衆將大喜,無不是精神大振,鬥志高昂。

在田單的率領下,二十萬齊軍越過魏齊邊境,攻入魏國境內。

燕趙邊境。

燕軍營地,一座接一座,不知幾多。

燕國與趙國的關係一直很緊張,兩國時不時就會發生戰爭,燕國在兩國邊境上駐有重兵,燕國增兵,一點也不會引人注目。

中軍帳中,劇辛正在處理公務,神情專注。

作爲一代名臣,與樂毅同時入燕的名士,劇辛一直殫精竭慮,爲燕國盡心盡力。

更別說,這是他第一次成爲上將軍,第一次獨立統兵,他建立奇功的機會到了,他鬥志昂揚,熱情高漲,一分熱情變成十二分,處理軍務極爲認真。

“稟上將軍,邯鄲消息。”就在這時,一個親衛快步進來,衝劇辛稟報。

“邯鄲可是破了?”劇辛擡起頭,眼中精光暴射,大是歡喜,道:“終於等到這消息了。”

“上將軍,不是邯鄲破了,是秦軍敗退了。”親衛的回答讓劇辛大爲詫異。

“什麼?秦軍敗了?邯鄲就那點兒人,就算趙人拼死抵抗,頂多是讓秦軍心有所忌,不能進攻罷了,怎會敗退?”劇辛明智之人,一語切中要害。

“是這樣的……”親衛忙把得到的消息一說。

“砰!”劇辛右手重重砸在短案上,一雙眼睛瞪得滾圓,眼中精光暴射,喝道:“駭人聽聞!駭人聽聞!信陵君枉爲賢公子,爲了活命,無所不用其極,一國上將軍,說殺就殺了,古今未之聞也!”

信陵君擊殺晉鄙,強奪魏軍一事,太過驚人了,數千年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例。

上將軍,相當於後世的“兵馬大元帥”,一國柱石,豈是說殺便殺的?就算一國君主要殺這樣的重臣,也得再三掂量。信陵君不過一公子哥,把晉鄙說殺便殺了,真是駭人聽聞。

“不過,信陵君,你倒是做了一件好事。秦軍敗退,對大燕最是有利。”劇辛猛的站起來,大聲下令,道:“立即出兵,攻趙!”

“上將軍,此事不妥呀。”有將領立時反對,道:“趙國打勝了,我們此時攻趙,那是找不自在呀。”

“哪那麼多廢話!”劇辛冷哼一聲,道:“此時不攻趙,更待何時?只要佔領了大片的趙國土地城池,才能在接下來的合縱中得到最大的好處。你們都要記住,此戰務必勇猛精進,不得退縮!”

劇辛不愧是明智之士,他的看法與田單不謀而合。

邯鄲,趙國王宮,正在舉行一場酒宴。

趙孝成王,平原君、信陵君、魯仲連,還有趙國君臣、魏軍將領在座,獨獨不見廉頗。

信陵君恨廉頗,若是讓廉頗來參加這酒宴,那就是掃興,趙孝成王纔不會讓廉頗參加。

儘管眼下的趙國異常艱難,這酒宴還是必須的,這是慶功宴嘛,對於好不容易勝利的趙孝成王來說,要不慶賀一番就不對了。

酒宴上推杯換盞,倒也熱鬧,氣氛不錯。

酒酣耳熱之際,魯仲連站起身,道:“大王,魯仲連有一事要說。”

“千里駒,請講。”趙孝成王忙道。

“大王,秦軍雖然敗退,元氣未傷,仍是心腹大患。再者,秦國必不罷休,會增兵。若是秦軍再度打來,邯鄲難保,大趙休也。”魯仲連沉聲道。

“是呀,是呀,寡人也爲此憂慮。千里駒可有良謀?”趙孝成王歡喜之後,就在憂慮這事了。秦國幾時吃過敗仗?秦國豈能罷休?

“大王,應當趁此良機合縱,山東之地必然聯兵。”魯仲連聲調轉高,有些尖細刺耳。

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66章 六國響應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7章 培養太子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4章 強勢迴應第6章 遇刺第31章 齊國中計第10章 白起辭世第60章 成功奪食第29章 離開邯鄲第8章 秦王認錯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20章 勝利第83章 羣英聚(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9章 異人之怒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15章 單于夜遁逃第25章 死不旋踵第38章 偏安亡齊第44章 再度入軍第50章 親自上陣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45章 奔赴軍中第44章 逐客?第18章 中華盛世第39章 廉頗奪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章 天下歸一第13章 兩軍對壘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41章 直搗龍城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3章 迎九鼎第18章 斬盡殺絕第97章 兵之大家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65章 貳師城第97章 張儀第二!第32章 學館成(上)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34章 強勢迴應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12章 灰頭土腦第47章 三川郡第66章 秦軍來了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65章 迂政亡燕第23章 即位第5章 散合縱(一)第18章 李牧第3章 迎九鼎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6章 出兵滅周第9章 秦始皇?第38章 圍困(中)第5章 大勢已成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83章 羣英聚(上)第1章 名士風采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章 散合縱(二)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64章 通告天下第40章 樂毅辭世第51章 廉頗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1章 血染大漠(五)
第23章 各懷鬼胎(上)第66章 六國響應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73章 使者大出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99章 秦異人、王翦、項燕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7章 培養太子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6章 秦趙聯手(上)第70章 西域臣服第34章 強勢迴應第6章 遇刺第31章 齊國中計第10章 白起辭世第60章 成功奪食第29章 離開邯鄲第8章 秦王認錯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49章 呂不韋的報復第20章 勝利第83章 羣英聚(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下)第9章 異人之怒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15章 單于夜遁逃第25章 死不旋踵第38章 偏安亡齊第44章 再度入軍第50章 親自上陣第45章 橫刀奪愛第48章 打劫呂不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45章 奔赴軍中第44章 逐客?第18章 中華盛世第39章 廉頗奪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1章 天下歸一第13章 兩軍對壘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一 o二欲擒故縱第113章 第一名士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41章 直搗龍城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57章 血色西海(中)第3章 迎九鼎第18章 斬盡殺絕第97章 兵之大家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65章 貳師城第97章 張儀第二!第32章 學館成(上)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34章 強勢迴應第39章 匈奴末日(上)第53章 天上掉餡餅第12章 灰頭土腦第47章 三川郡第66章 秦軍來了第56章 陰謀進行時第32章 匈奴入伏(上)第65章 迂政亡燕第23章 即位第5章 散合縱(一)第18章 李牧第3章 迎九鼎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36章 出兵滅周第9章 秦始皇?第38章 圍困(中)第5章 大勢已成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83章 羣英聚(上)第1章 名士風采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48章 項燕的陰謀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章 散合縱(二)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64章 通告天下第40章 樂毅辭世第51章 廉頗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47章 力壓呂不韋第31章 血染大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