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六國響應

秦昭王並不是在給秦國臉上帖金,而是說了一句大實話,秦國對人才的重視與任用,遠非山東六國所能比,這是秦國能雄視天下的原委所在。

山東六國天天喊着舉賢任能,然而,山東六國所用之人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世家大族,有名無實,並沒有治國的才幹。比如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三人,是“戰國四公子”中人,大名傳於後世,然而,他們當國之後,幹出多少功業?

秦國的官員三四成來自山東六國,吏員六七成來自山東六國,這是一個驚人的比例了,很能說明問題,證明秦國重視招攬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是秦國的歷代丞相,從秦孝公變法時起,到秦始皇統一中國,所用的丞相有:商鞅、張儀、甘茂、範睢、蔡澤、呂不韋、王綰和李斯,這八人中,只有王綰是土生土長的秦國人,其餘七人都來自山東六國。

商鞅有“薦賢殺賢”的典故,張儀因孟子而遠走他邦,範睢更是九死一生、差點被魏齊害死,李斯是楚國不爲人重視的小吏……就是這些不爲六國重視的人才,到了秦國卻被拜爲丞相,位高權重,成就一世功業。

山東六國得虛名,不務實,信陵君號稱得士,擁有賢名,在他一生中,有三個盤盤大才從魏國離開,樂毅、範睢和即將出山的尉繚。若信陵君真是“得士”的話,他就應該把三人網羅纔是,然而,這三個土生土長的魏國人就從他眼皮底下離開。

信陵君還敢當“得士”的美名嗎?

“良機當前,絕不能錯失!”白起率先響應,聲若洪鐘,震人耳膜。

“臣等附議!”王陵、蒙驁、司馬梗這些重臣齊聲響應。

“異人深謀遠慮,爲大秦創造這一良機,這次,秦國一定要助異人做成此事。”秦昭王雪白的眉毛一掀,決心下定,道:“秦國雖然府庫空虛,大不如以前,萬金還是拿得出的,就資助異人萬金吧。”

一萬金要是在平時,對於國力雄厚的秦國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在眼下這時節,對於秦國來說極爲不易了,秦昭王這是大手筆。

“君上英明!”羣臣齊聲讚頌,秦昭王能做到這一點,極爲難得。

“出金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一位大臣前去邯鄲招攬人才。”秦昭王擰着眉頭,沉吟道:“前去的人一定要是重臣,在秦國要很有份量,唯有如此,才能顯得秦國重視人才……”

白起、範睢他們重重點頭,大是贊成這話。

“寡人之意,就由國尉走一趟。”秦昭王點名了。

“啊!”一片驚呼聲響起,出自白起他們之口。

國尉在戰國時代是重臣中的重臣,掌管軍隊的後勤、訓練諸多軍務,在秦國屬於 第 135 章 的人才很多了。然而,他的禮賢下士只有少數人如姜子牙之輩獲益,大多數人卻是沒有受益。而秦異人這次的掄材大典一旦成功的話,受益的讀書人會很多,很多,周文王的禮賢下士與之相比,差得太遠。

“既然如此,我們齊國就不參與了。哪能讓虎狼秦人得利的。”齊王建馬上就有了決斷。

“放肆!”君王后臉一沉,沉聲喝斥:“你已經是一國之王了,還如此輕易決斷。”

“請母后教誨。”齊王建對這個母后是極度依戀,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戀母”君王。同時,他又對君王后極爲害怕,君王后一怒,他就大氣也不敢出。

“若齊國不參與此事,必爲天下人所罵,會成千夫所指。”君王后打量着齊王田建,道:“齊國自從復國以後,國勢衰弱,就在於人才缺乏。昔年,先王發現範睢之才,本有重用之意,無奈範睢心戀父母之邦,婉拒先王。這次掄材大典,必然會有很多人才聚集,若齊國不趁機招攬一批人才,還不爲天下恥笑?齊國不參與的話,人才都去了秦國,還有比這對齊國損害更大的嗎?”

範睢初識於齊襄王,也就是田法章,齊國被樂毅攻破,他躲到太史家中爲奴,與太史之女,也就是君王后私通。因爲滅國的磨練,他很精明,很想尋覓一些人才振興齊國,卻沒有一個大才。

後來,他發現了範睢,很想把範睢留在齊國,重用範睢,並派出丞相田單去挽留。他自己之所以沒有出面,是爲了留點餘地。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件事竟然惹出了名動千古的大風波。須賈以此誣衊範睢,範睢差點被魏齊害死,範睢遠走秦國成了秦國丞相,秦昭王爲他復仇……都是緣於齊襄王。

ps:從明天起,改成每天兩更。朋友們放心,總字數不少,仍然是每天六千字,每更三千字。更新時間爲12:00和19:00。

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16章 秦軍出動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39章 廉頗奪權第49章 救?不救?(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24章 翻臉(下)第4章 大朝會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10章 白起辭世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39章 不戰而潰第11章 巧取豪奪第51章 駕臨前線第87章 春申君第51章 駕臨前線第70章 西域臣服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38章 圍困(上)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4章 百越震恐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36章 戰神王翦第3章 出兵嶺南第56章 兵精糧足第39章 異人新政第24章 翻臉(上)第60章 楚軍覆滅第20章 白起當罪第4章 形勢嚴峻第44章 《鳳求凰》第46章 雷霆萬鈞第58章 喪心病狂第24章 翻臉(下)第9章 太子贏柱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4章 趙王之怒第27章 匈奴第97章 兵之大家第55章 試探第47章 秦王之怒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60章 朱亥神威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93章 項燕奪軍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9章 廉頗奪權第3章 迎九鼎第30章 渭風商社第27章 匈奴第11章 絕戶計第9章 相信異人第20章 樂毅來了第1章 華夏聖地第7章 舉國糊塗第8章 子楚?第11章 太子丹第48章 魏國出兵第13章 提倡商業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5章 散合縱(三)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0章 玉天清第56章 楚國大亂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90章 周天子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8章 商君遺願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44章 停戰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32章 玉夫人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25章 父子之情第21章 仇人見面第18章 匈奴來了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9章 太子贏柱第35章 出爾反爾
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16章 秦軍出動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39章 廉頗奪權第49章 救?不救?(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24章 翻臉(下)第4章 大朝會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42章 齊人歸心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10章 白起辭世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39章 不戰而潰第11章 巧取豪奪第51章 駕臨前線第87章 春申君第51章 駕臨前線第70章 西域臣服第26章 李冰入蜀(下)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38章 圍困(上)第63章 席捲西域(上)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22章 絕世兩水工第4章 百越震恐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36章 戰神王翦第3章 出兵嶺南第56章 兵精糧足第39章 異人新政第24章 翻臉(上)第60章 楚軍覆滅第20章 白起當罪第4章 形勢嚴峻第44章 《鳳求凰》第46章 雷霆萬鈞第58章 喪心病狂第24章 翻臉(下)第9章 太子贏柱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14章 趙王之怒第27章 匈奴第97章 兵之大家第55章 試探第47章 秦王之怒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60章 朱亥神威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93章 項燕奪軍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31章 血染大漠(六)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上)第44章 周天子降秦第37章 列國來朝(下)第32章 不愧吾孫!第39章 廉頗奪權第3章 迎九鼎第30章 渭風商社第27章 匈奴第11章 絕戶計第9章 相信異人第20章 樂毅來了第1章 華夏聖地第7章 舉國糊塗第8章 子楚?第11章 太子丹第48章 魏國出兵第13章 提倡商業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18章 匈奴來了第5章 散合縱(三)第6章 摸狗不偷雞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10章 玉天清第56章 楚國大亂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90章 周天子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8章 商君遺願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44章 停戰第92章 項燕的手段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32章 玉夫人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25章 父子之情第21章 仇人見面第18章 匈奴來了第24章 活捉信陵君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9章 太子贏柱第35章 出爾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