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秦軍東進

秦異人散合縱這事,乾脆利索,非常非常漂亮,讓人讚歎。合縱一散,沒有數載時光,難以再度合縱,誰也不會再擔心合縱之事。

“上將軍,你說笑吧?”蒙驁也是不信白起的話,只是看見秦昭王臉色不善,忙爲他打圓場。

“是呀,上將軍一定是說笑。”王陵、王齕忙爲白起說話。

然而,他們的努力白費了,只聽白起道:“臣所言句句屬實。”

範睢緩緩搖頭,蒙驁、王陵他們也是大搖其頭,白起這性子也太直了吧,你就不能委婉點?

“屬實?”秦昭王嘴角一扯,極是不屑,冷笑道:“你倒說說看,如何個屬實法?”

“君上,臣以爲,異人公子雖然散了合縱,可是,一旦邯鄲之戰久拖不決,趙國必然要合縱。”白起彷彿沒有看見秦昭王快要擰出水來的臉似的,昂昂而言道:“百年戰國,還未有一個戰國被滅,若是趙國被滅,天下大勢劇變,韓、魏、楚、齊、燕必然不會坐視不理。若趙國再割地求援,合縱必成。”

“誰敢參與合縱,寡人就打誰!”秦昭王卻是象聽笑話似的,眉頭一軒,冷笑道:“寡人倒要看看,誰有膽參與合縱?”

秦昭王的話很是蠻橫,卻是行之有效,在他當秦王的數十年裡就沒少這樣幹過。那時節,若有山東之國想要合縱,只需要他放出風聲,誰合縱就打誰,山東六國立時息了這念頭,壓根兒就不敢招惹他。

“是呀。”羣臣大聲附和道:“大秦懼個誰來的?”

“這事在以前行之有效,在邯鄲之戰卻是無效。”白起搖搖頭,聲調有些高,道:“邯鄲之戰,干係着生死存亡,誰還顧忌?”

白起這話很有道理,卻是沒人當一回事。唯有範睢雙目光芒閃爍。

“尤其是同爲三晉的韓、魏兩國,極需趙國抗秦,若趙國被滅,兩國也不能獨存,兩國絕不會坐視不理。”白起擲地有聲。

然而。秦昭王完全當作了耳旁風。冷笑道:“白起,你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寡人都不管。寡人只問你一句話:你可願率軍出戰?”

戰國百年,從未有一個戰國被滅,若是趙國被秦國滅掉的話,那是何等的美事?那是何等的誘人?那是何等的榮耀?

秦昭王必將名垂青史!爲後人讚揚!

尤其是,對於步入晚年的秦昭王來說。他的時間不多了,他不可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偉業,不過,只要能滅掉趙國這個大敵,他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此時此刻,一心滅趙的秦昭王已經不可理喻了,不能言說了,很是蠻橫。

“君上,臣……”白起苦笑不已。一句話沒說完,一陣劇烈的咳嗽。

“你是裝病,裝病!”秦昭王鬚髮飛揚,氣憤難言,一個勁的指着白起。吼得山響:“你以爲你勞苦功高,寡人就得求着你?大秦兵精將猛,良將千員,沒有你。寡人照樣滅趙!照樣滅趙!”

這話就太過了,自從商鞅變法以來。就沒有秦王如此說臣下的,白起委屈得眼淚不住打滾,跟被爆了菊花的小媳婦似的。

“君上,上將軍並不是……”範睢一看情形不妙,就要爲白起說話。

“閉嘴!”秦昭王臉色鐵青,衝範睢咆哮一聲,範睢嘴巴張了半天,再也說不出話來。

範睢自從來到秦國後,秦昭王對他是言聽計從,從未說過一句重話,竟然被秦昭王兇了,還是當着這麼多大臣的面兇的,要不是羣臣親眼看見,誰也不會相信。

就連範睢這樣極得信任的重臣都被不能說話,誰敢再說?羣臣不得不緊抿着嘴脣。

“你們就是說一千,道一萬,滅趙這事必須進行,必須進行!”秦昭王自從十六歲即位開始,一直很英明,很少有失誤之事。然而,他這輩子第一個亂命,就這樣產生了。

秦昭王一代風雲雄傑,在他的治理下,秦國取得巨大的成功,爲秦始皇的統一大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然而,不聽白起的諫議,一意孤行,執意滅趙,是他的第一個亂命。

這是個標誌!

標誌着一輩子英明的秦昭王進入了晚年,秦國進入了“強主暮政”。

“諾!”在秦昭王的高壓下,羣臣只得領命。

“你走!你滾!你快滾!滾得遠遠的!”秦昭王衝白起怒吼,口沫橫飛,臉孔扭曲。

“哎!”白起一聲嘆息,要鐵鷹銳士擡着他離去。

白起離了朝殿,兀自傳來秦昭王的怒吼聲:“離了你白屠夫,就不信寡人還會吃連毛豬!”

秦昭王對白起極爲信任,因爲秦昭王之所以能登上秦王之位,白起居功至偉。

秦武王洛陽舉鼎,折脛而死,把王位傳給秦昭王時,秦昭王還在燕國當人質。當時的燕國有心要扣留他,不想放他回國,正是白起奉命,率人來到燕國,把秦昭王從燕國救走,一路看護,回到秦國,秦昭王才得以順利的登上王位。

這是定鼎之功,還有比這更大的功勞嗎?

即使白起這輩子建立的功勳很大,有長平大戰這樣的奇功,在秦昭王心目中,可能這定鼎之功纔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秦昭王對白起倚爲腹心,很是信任他,每遇大事都要召他商議。在這滅趙之際,秦昭王最希望的就是白起率軍出征,滅掉趙國,建此奇功。

偏偏白起病了,還不贊成他出兵的主張,這在秦昭王心目中,這是不可饒恕的。

這事,最終演變成白起的殺身之禍,說到底,就是一句話:愛得越深,恨得越切!

正是因爲秦昭王對白起極爲信任,白起抗命後,他就越是恨,最終殺了白起。

整個朝殿裡都是秦昭王的咆哮聲,吼了半天這才停歇下來,羣臣唯有眼觀鼻,鼻觀心的份。不敢再說話。

“王陵,你可願爲寡人滅了趙國?”吼得累了,秦昭王這才停下來,衝王陵大聲喝問。

“臣……願意!”王陵一愣,半天才反應過來。不得不領命。

就連白起這樣的重將。因爲抗命都被罵得如此之慘,若是王陵再抗命的話,那後果不需要想的,必然是雷霆萬鈞。

“甚好!甚好!”秦昭王的怒氣這才消散。衝王陵道:“你即刻率軍二十萬東進!”

“諾!”王陵領命。

藍田,有一座佔地數百里的巨大兵營,這裡就是當時秦國,也是戰國時代最大的兵營,秦國的藍田大營。

秦國大軍除了駐守各地的駐軍外。都在藍田大營駐守、訓練,每當秦國要發兵,就是從藍田大營調兵。

“咚咚!”

驚天動地的戰鼓聲響起,直貫九霄,震得天空的浮雲片片碎裂。

“轟隆隆!”

“轟隆隆!”

一隊隊頂盔貫甲的秦軍銳士開到藍田大營的空地上,集結成一個又一個方陣。

秦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鐵血雄師”,掃滅六國,一統華夏,關山飛渡。南平百越,北破匈奴,宣華夏聲威於異域萬里之外。

不是浪得虛名,而是實至名歸,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軍紀森嚴,號令嚴明,這次集結就把這方面的優秀素質得到全面展現。整個集結過程,除了腳步聲、馬蹄聲外。再無其他的聲響。

而且,有條不紊,沒有絲毫混亂。二十萬大軍的集結,那是何等浩大的工程,要想沒有混亂,那是何等的難得?秦軍就是做到了。

這是一支征戰百年,無懼任何挑戰的雄師!

一個個方陣,嚴謹、厚重,給人不可撼動之感!

面對秦軍方陣,就象面對泰山似的,讓人生出一種無力感!

“弟兄們:去歲,我們在長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殲了趙國精銳!射殺了趙括!”王陵眼中精光暴射,鷹視虎顧,大聲訓話,道:“這還不夠!我,王陵,將率領你們,直奔邯鄲!滅趙!”

“滅趙!”

“滅趙!”

驚天動地的吼聲直貫九霄,震得地皮都在顫抖。

“嗆啷!”

王陵猛的拔出腰間秦劍,朝東方一揮,如同驚雷閃電,極富威勢。

“隆隆!”

驚天的蹄聲響起,前將軍蒙驁騎着駿馬,頂盔貫甲,第一個衝出了藍田大營。

函谷關,倚山而建,是秦國的東大門。

這是一座雄關,無數次阻擋了山東六國的進攻步伐,在關下發生的大戰不知幾多,戰死在關下的六國聯軍不知幾多。

可以這樣說,若是沒有函谷關,就沒有秦國,更不可能有秦始皇統一中國。

每當秦國在山東征戰不利,敗軍覆師之後,秦軍就依靠函谷關而守,抵擋山東六國的聯軍。正是因爲如此,儘管山東多次合縱成功,六國聯軍齊壓函谷關,卻是奈何不得秦國。

同時,函谷關還是山東之地進入秦國的必經之地,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貨物通過函谷關流入秦國,每天都有如山如海的貨物從秦國流向山東之地,是以,函谷關只要一打開,就是川流不息,難有消停的時候。

然而,今天,函谷關卻是禁止商賈入關。

“發生何事了?”

“怎生不讓我們走了?”

商賈們驚訝莫銘。

很快的,他們就知道原委了,秦軍一隊接一隊的從函谷關開出,很快就塞滿了函谷關外的道路。

黑色的軍服、黑色的盔甲、黑色的旗幟……匯成一股黑色的洪流,汪洋姿肆,波瀾壯闊,不可遏止!

滾滾東去!

第10章 玉天清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6章 逼宮第47章 秦王之怒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21章 仇人見面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30章 秦王駕到第56章 兵精糧足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4章 雷厲風行第29章 逼債第52章 異人出手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24章 重獲自由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14章 趙王之怒第8章 換將?第48章 魏國出兵第76章 贏政?第29章 離開邯鄲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16章 兵臨城下第40章 宏偉藍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72章 再度合縱第63章 欲並百越第20章 阿房宮第17章 寡人有錯第8章 王太孫第24章 憋死荊軻第14章 拜上將軍第49章 蘇秦故居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54章 魏國驚變第99章 掄材大典第36章 大豐收第7章 和氏璧第38章 圍困(下)第87章 春申君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42章 鬥信陵君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8章 子楚?第21章 張良第57章 人才濟濟第47章 拐騙趙姬第5章 又見李牧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3章 蓋聶(中)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6章 出兵滅周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24章 重獲自由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41章 天下震恐第59章 全軍出擊第59章 又一壯舉第29章 斬盡殺絕第47章 秦王之怒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28章 蒙怡第8章 秦王認錯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21章 匈奴太子第26章 重用李牧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66章 六國響應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11章 巧取豪奪第87章 春申君第46章 翻雲覆雨第2章 凱旋歸來第4章 百越震恐第19章 仗義執言第30章 紛紛向秦第15章 蓋聶來投第52章 荊軻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1章 反目成仇第10章 稱帝第64章 魏軍來襲第25章 蠢蠢欲動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9章 出兵滅魏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9章 冒頓之計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41章 高踞上位第3章 出兵嶺南
第10章 玉天清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6章 逼宮第47章 秦王之怒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四)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21章 仇人見面第9章 傳國玉璽(上)第30章 秦王駕到第56章 兵精糧足第67章 邯鄲解圍第34章 雷厲風行第29章 逼債第52章 異人出手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24章 重獲自由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22章 秦昭王的手段第14章 趙王之怒第8章 換將?第48章 魏國出兵第76章 贏政?第29章 離開邯鄲第35章 出爾反爾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16章 兵臨城下第40章 宏偉藍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72章 再度合縱第63章 欲並百越第20章 阿房宮第17章 寡人有錯第8章 王太孫第24章 憋死荊軻第14章 拜上將軍第49章 蘇秦故居第16章 踏平狼居胥山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54章 魏國驚變第99章 掄材大典第36章 大豐收第7章 和氏璧第38章 圍困(下)第87章 春申君第34章 困獸之鬥(中)第42章 鬥信陵君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8章 子楚?第21章 張良第57章 人才濟濟第47章 拐騙趙姬第5章 又見李牧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3章 蓋聶(中)第36章 活捉齊王第36章 出兵滅周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中)第24章 重獲自由第一o五章 趙國滅亡第41章 天下震恐第59章 全軍出擊第59章 又一壯舉第29章 斬盡殺絕第47章 秦王之怒第19章 絕世水工:鄭國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28章 蒙怡第8章 秦王認錯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21章 匈奴太子第26章 重用李牧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66章 六國響應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11章 巧取豪奪第87章 春申君第46章 翻雲覆雨第2章 凱旋歸來第4章 百越震恐第19章 仗義執言第30章 紛紛向秦第15章 蓋聶來投第52章 荊軻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1章 反目成仇第10章 稱帝第64章 魏軍來襲第25章 蠢蠢欲動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9章 出兵滅魏第6章 聖人是用來踩的第9章 冒頓之計第46章 得孫如此,夫復何憾!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41章 高踞上位第3章 出兵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