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

李藎忱嘆了一聲,這也是得虧自己先平定了南方,否則光是這連年的戰事就把自己掏空了。不過憑藉着一年三熟的稻米也不是個持久的辦法,看來自己還是抓緊鑿通絲綢之路,看看能不能把土豆給找到。

大漢的人口正在快速的增長,當然這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於世家之前對人口的遮遮掩掩,畢竟有很多世家的私家部曲之類的一般是不算在人口裡面的,他們的生死都和世家有關、和朝廷無關,所以即使是有的時候朝廷不打仗,人口也在減少,主要就是因爲不知道被世家折騰到哪裡去了。

現在世家的家底都已經被李藎忱給翻出來了,這些原本沒有戶籍、甚至都不在朝廷人口統計範疇內的人自然也就出現在大漢新的戶籍上,再加上那些從山中走下來的巴人、南蠻、嶺南各部,大漢的人口想不增加都不可能。

更何況這幾年大漢內部甚是和平,再加上醫療水平的增長,百姓們自然是毫不猶豫的生,大漢新生兒的數量同樣在快速增長。

原來的時候,李藎忱最頭疼的就是大漢的人口太少,人口少就意味着和北周的較量中將一直處於下風,但是現在李藎忱又要頭疼人口太多,自己到底能不能養活那麼多人?

歷史上各個王朝盛世的時候也都有發生災荒的時候,甚至在李藎忱看來,王朝盛世時候的災荒纔是最可怕的,一來盛世往往意味着人口的大量增長,這個時候發生災荒,在人口近乎飽和的程度下,朝廷幾乎沒有多少迴旋的餘地,只有餓死一批人,甚至是一大批人,才能遏制住餓死人的勢頭,二來一旦朝廷無力做什麼,那麼百姓自然就要揭竿而起,盛世很有可能轉眼就變成亂世。

沒有了最基層百姓甚至中層地方官員的支持,一個朝廷分崩離析也就是轉眼的事情,比如大唐,又比如大明。

往往強大的壁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盛唐因爲安史之亂由盛轉衰,又因爲黃巢之亂徹底沒落,更不要說大明,被李自成等人給掀了個底朝天,最後白白便宜了滿清。

李藎忱可不想自己的大漢也走到那一步。

人口增長,真的是令人痛並快樂着。

好在現在大漢內部還算是穩定,老天爺這些年也比較給面子。

不然就現在大漢內部存糧基本上都拿來征戰的情況,一旦真的發生什麼大災荒,那幾乎是要命的。

李藎忱沉聲說道:“錢財和糧食一向不分家,但是朕也能夠體諒你們戶部的難處,是不是需要將糧食這一塊拿出來,再成立一個部門,你們內部可以先討論討論。”

於德一怔,陛下打算讓戶部分家?

戶部或許並不是六部之中實權最大的,實際上六部各自管理一塊,誰都不可能號令或者壓迫其餘部門,大家都是相輔相成的,但是戶部的確是六部之中最忙的。

不爲別的,糧食和錢財這兩塊實際上都是戶部在負責,換而言之,戶部實際上還兼領了大司農的職責。當然了這也讓戶部變成六部之中人手最多、規模最大的部門。

實際上在戶部內部,錢糧是分家的,這是獨立運行的兩個部門,只不過哪一邊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及時將另外一邊的人手調撥過去,內部調動到底比跨部門的調動來得方便,而戶部最頂端的一個尚書和兩個侍郎,實際上也各有分管,兩個侍郎各自負責一部分,最後交給尚書彙總。

只不過於德隨駕而來,雖然他原本分管糧食,但是畢竟在外代表的不是他這個侍郎而是整個戶部,所以錢財這一塊他也負責,因此現在戶部的內部分工實際上是於德負責北方的錢糧,而坐鎮建康府的陳叔慎負責南方的錢糧。

作爲戶部侍郎,於德當然知道現在錢糧都在一個部門下是很方便的。但是他也清楚,戶部掌管着這兩個國家命脈資源,實際上已經隱隱的高出其餘部門一等,其餘五部嘴上就算是不說,心裡也已經有所不滿,將戶部進行拆分,顯然是有必要的。

錢糧是國家命脈,也是燙手山芋。

只有拆分開來,戶部纔不會那麼容易被敵視。

“臣會和尚書商量此事。”於德急忙說道,同時抓緊表態,“臣以爲此事有必要。現在戶部內部人員衆多、管理本來就有所不變,而且事情繁雜,臣等淺薄,往往有力不從心之感,日夜憂心害怕有負陛下所託。若是能夠拆分出去一部分,臣等亦能安心。”

李藎忱點了點頭。

於德很上道嘛。

至於建康府自家小舅子,那肯定更上道。

就算他不上道,他姊姊也會讓他上道的,對此李藎忱很有信心。

自家正宮聰明着呢。

——————————

楊素既然都派人來求見了,李藎忱肯定不能沒有表示。

於德等人退下之後,李藎忱親自走了一遭太尉府。

太尉府的參謀們正在激烈辯論着河東戰事佈局。

平城之戰比想象之中進行的快,一下子打亂了太尉府之前的所有安排,沒有辦法,他們也沒有想到李靖這個傢伙竟然還真的給大家帶來了這麼一個大驚喜。

大家並沒有因爲作戰計劃被全盤打亂而擔心,相反,所有人都甚是興奮,被打斷了脊樑的鮮卑騎兵還能起到什麼作用,河東之戰大漢這邊的壓力將會更小。

的確,烏雲散開,每個人都覺得心裡輕鬆。

如果不是大漢的錢糧實在是捉襟見肘,太尉府的這幫傢伙們甚至都敢摩拳擦掌的計劃去打晉陽和鄴城,甚至乾脆就全線進攻,直接把北周給推平了。

有楊素在上面頂着,又有李藎忱最後把關,這幫傢伙的膽子可一向大得很。

保不齊給他們三萬人,他們還真的敢策劃去打晉陽。

李藎忱已經知道了平城,準確說是白狼堆之戰的始末,對於李靖的戰術,他也有些驚訝。並不是因爲李藎忱沒有想到,而是因爲這戰術簡直就是歷史上李靖雪夜突襲突厥、一戰定北方的翻版。

同樣的雪夜,同樣不加提防的騎兵,同樣的突襲。

李藎忱只能說天才不在年少。

這傢伙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帥才。

沒有長歪。

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四十章 驚現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
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四十章 驚現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四零八章 誤會,都是誤會第一九一七章 你想擰朕,還找藉口?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四百四十七章 他非常人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二零八五章 河套告急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二二一六章 角門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一七四三章 軒轅關,全軍衝鋒!(補上昨天少的一章)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