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

李藎忱瞥到已經有不少人聽見動靜,下意識的往這邊看來,一個個的很是尷尬,也不知道自己跪還是不跪,愈發的無奈,只能先笑道:

“朕並無怪罪之意,先起來,你們兩個別嚇到別人了。”

兩個當朝重臣這樣來一下,大家不注意到纔怪呢。

甚至李藎忱有理由懷疑,這兩個傢伙就是故意的。

陳叔慎和沈君高這才訕笑着起來,好像反應過度了。尤其是沈君高不滿的瞪了陳叔慎一眼,你這個小輩,說話也把好分寸,害的某這個本來看戲的也跟着遭殃,要是陛下生氣了,老夫還得幫你開脫。

李藎忱則緩緩說道:“自從朕起兵於巴蜀,時至今日,對外征戰連綿未曾斷絕,於朕心中卻問心無愧。國家之穩定,社稷之安寧,自然不是說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周圍意欲挑釁大漢、威脅大漢之存在的,朕自當提劍滅之。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朕就是窮兵黷武之人,這些年朕所作所爲,諸位愛卿也是看在眼裡,可有窮兵黷武而無視民生之處?大漢之百姓,不說比之兩漢繁盛時期,這個朕自愧弗如。但是比之南北兩朝罷兵休戰之時,應當也勝之。”

兩人更是賠笑。

這還不是因爲您老人家這些年東征西討,在軍中的威望又無人能及,大家這不是自然而然的都快忘了您在別的方面上取得的成就了麼?

算起來,李藎忱在恢復民生、促進經濟方面,的確做的很多。

這個沒得黑。

更何況身爲開國君主,東征西討本來就是必然的,難道還真的有人天真地以爲太平盛世是求來的,是不招惹別人就能獲得的?

把周圍一圈都打服了,自然就是太平盛世。

而在國內,李藎忱已經很努力地在改善民生。

當然他所做的行爲和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

歷朝歷代改善民生,用的是罷戰休兵,用的是減輕賦稅,從而與民喘息之機。

可是李藎忱卻是注重於發展工商,從而帶動就業,也直接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財富就在工坊的機械轟鳴聲中、就在商隊的馬蹄聲中一點一點的積攢出來。

百姓富裕,朝廷也富裕。

只不過這在很多人看來多少有些歪門邪道的意思。

不好好地耕地,光想着工業和商業,這不是把老祖宗千百年留下來的傳統都丟到腦後麼?

可是陛下又很快用更讓人無奈的方式進行了回擊,他通過對外征服,引入大量的周邊荒蠻部落,分田分地,教化蠻夷,快速的將這些荒蠻部落轉變成大漢子民,用一種誰都沒有想到的辦法一下子增加了大漢的人口,讓很多已經荒蕪的地方煥發生機。

同時他設立農部,卻不好好的鼓勵農桑,而是在研究新的種植物種,可是偏偏還真的讓他們把水稻的產量給提高了。

在很多人看來,這些自然也都是旁門左道。

久而久之,大家的印象之中,陛下南征北戰,又通過各種旁門左道在讓大漢變得富足,可是這樣的富足到底不如“面朝黃土、背朝天”老老實實的耕作、老老實實的發展上十年甚至幾十年來的讓人心安。

總歸是擔心空中樓閣的。

萬一這些水稻只是現在種植的這一點有產量提升的能力呢?

萬一這工坊和商鋪倒閉了呢?

還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只有腳下踩着的土地,自己拋撒的汗水,才能證明自己在努力,纔是讓民生恢復的好辦法。

以至於李藎忱所做的這些努力,在很多人,甚至是朝廷不少官員的眼中,都是不靠譜的,自然而然就被大家忽略。

這些人裡面,也有沈君高,也有陳叔慎。

從小接受的世家系統化的教育讓他們自然而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沒有才應該讓李藎忱覺得奇怪呢。

可是現在李藎忱一說,沈君高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至少現在大家沒有真憑實據來反對陛下所做的這一切。

大漢,的確在對外征戰的同時,國內經濟民生一片大好。

兩岸百姓的呼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老百姓看不到那麼遠,他們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就是自己所能獲得真實地利益和好處。

太平、富裕還有無數讓生活便利的舉措和產品,的確讓他們過上了之前亂世之中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所以對於大漢的皇帝陛下,說“尊重”或許不太合適,應該用“敬愛”更貼切,甚至已經是“個人崇拜”的層次了,即使是沒有軍中那麼誇張,卻也差不了多少。

這也讓沈君高一時間感慨。

自從東漢末年亂世到現在三百年間,歷朝歷代得以立足,依靠的都是世家門閥。世家門閥支持皇帝坐在這個位置上號令天下,而皇帝就支持世家門閥佔據一方,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和臣民。

實際上真正代表皇帝統治下面的,是世家。

百姓知有世家而不知有皇帝,但是真的有什麼不知道哪一層丟下來的苛捐雜稅落到頭上,捱罵的一般都是皇帝和朝廷。

因此皇帝有時候也很委屈。

憑什麼世家斂財我背鍋?

因此李藎忱很乾脆的藉助南陳內部黨爭激化、世家實力被削弱的時機崛起,並且一舉***南世家,又藉助北伐之勢頭,逼迫着北方一個又一個的世家乖乖俯首稱臣,接受大漢的安排,而不是他們去安排皇帝、安排大漢。

而李藎忱這樣做,表層上的底氣自然來自於他對軍隊的掌控,江南世家的反叛在大漢的火槍下被打的七零八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現在,沈君高已經清楚,單單憑藉着表層上的底氣,李藎忱恐怕還不會如此果斷的對世家出手,他更深層次上的底氣,應該就來自於陛下很清楚,自己能夠通過這些政策收攏到足夠多的民心。

工業在發展,商業在發展,大量的就業機會,大量的財富都在這其中。

百姓怎麼可能再願意墨守成規,老老實實的耕耘?

種地歸種地,但是在農閒之時,他們的心思自然而然就飄到工坊中去了。尤其是大量從南洋運來的勞力,讓大漢的百姓逐漸不再需要自己去耕作,把地交給這些勞力,然後自己去工坊之中賺取更多的錢,豈不是好的選擇?

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六章 陷阱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
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六章 陷阱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一七三章 年關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百六十六章 以靜制動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二三六四章 和而不同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貪心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二八九章 先登,先登!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