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

十月四日,范仲淹抵達了宋國北京大名府,隨即開始調動整個河北路的軍隊,把平時駐紮在河北路各州的禁軍集中起來,向邊境開赴。

狄青秘密前往河北渤海縣,調集河北濱州海軍、山東登州海軍,兩支海軍艦隊總共三萬餘人,揚帆出海。

與此同時,早在九月底,西北方向的宋夏戰爭,也已經接近白熱化階段。

九月下旬,大宋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殺到了西夏佔據的邈川城下,以及西夏本土地盤的卓囉城外。

卓囉城外景泰眺望着遠方,西北到了晚秋初冬時節居然下起了小雪,雪中夾雜着小冰雹簌簌地撲面而來,打在人的臉上又很快化去,變成了絲絲縷縷的雨滴。

明明是中午時分,天色卻宛如傍晚黃昏之時,陰沉沉的看向遠端卻猶如在看一片灰濛濛的煙霧。

位於後世甘肅永登縣以南柳樹鎮一帶的卓囉城被兩側高山夾在其中,山嶺西側離東側約五公里,這就意味着宋軍在兩側山巒上架起大炮,就能威脅整個城池。

不過西夏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在兩側山巒上同樣佈置了防衛力量,而且西夏本土也有火炮,導致宋軍忌憚,一時間沒有莽撞進攻。

然而最終西夏人在山巒是的佈置卻很快淪陷,宋軍派小股部隊迂迴入山,從後面偷襲了西夏人的營地,取得了勝利。

此時的宋軍幾乎已經野戰無敵,火炮在山上雖然很有威力,可丘陵山巒裡有大量的叢林,宋軍偵察好地形之後,直接潛入山裡,開始向着山巒發起了猛烈攻勢。

西夏軍的大炮瞄準的方向是南方的宋軍營地,然而他們沒有宋軍的那種小鋼炮,導致兩千多斤的大炮轉向極爲困難,靈活度大大降低。

шшш☢ TTκan☢ c o

一旦敵人從身後來襲,炮兵陣地就變成了一個活靶子,很快就被宋軍一路窮追猛打,連破數座山頂的營壘。

山巒上的西夏軍被擊破之後,城中的西夏軍就變成了困獸之鬥,此刻景泰騎在馬背上,身上穿着厚重的棉衣,不是那種黑色或者綠色麻布套着的衣裳,而是外面裹着絲綢絨服,身後還有披風招展。

他的背後烏壓壓同樣騎着戰馬的將士們,此時的宋軍無論是軍制還是軍隊服飾都有了大變樣,原來是紅色軍服外套鐵甲,頭上還戴一頂笠子,就是林沖那樣的造型。

但眼下宋軍冬季服裝統一穿紅色麻布棉衣,頭戴一頂絨笠子,身上也無甲冑——火器時代鐵甲幾乎也沒什麼作用,穿與不穿沒區別。

他們的背上統一背了火槍,馬腹兩側吊着子彈袋,左側腰間懸了一把環首刀,右側腰間有一個槍套,槍套裡面裝的是手槍,也就是明清時期火銃,屬於步槍的改良版,適用於近距離射擊。

如果從高空俯瞰的話,就會看到宋軍的隊伍徐徐向前,距離卓囉城已經不足三公里,在這個位置基本上就屬於火炮在城池上射擊的極限距離,若是平地則約一公里即可。

“副帥,山頂上已經插上了我們的旗幟。”

景泰站的位置是卓囉城東面的一個小山坡,山坡上瞭望手用望遠鏡正在向兩側山巒觀望。

他看到那山頂已經插上了宋軍的紅色軍旗,眼下正在不斷揮舞向這邊示意。

“告訴他們,讓他們立即把威遠炮運到山上安裝起來。”

“是。”

旁邊執旗手同樣開始有節奏地揮舞旗子。

距離太遙遠,遠程傳信只能通過雙方瞭望手用望遠鏡觀察旗幟的變化而執行命令。

遠處山巒上,正在用望遠鏡觀察的宋軍將領王士允看到了這一幕。

他以前是古渭寨副部都監王士允,後來因爲蘭州城一役有功如今已經升爲鞏州兵馬監押,此刻爲大軍先鋒軍。

“炮運上來了沒有?”

王士允回頭問。

“快了,已經到半山腰了。”

“再快些,多派點人手過去運。”

“是,不過監押,咱們爲什麼不用西夏人的火炮?”

傳令兵隨口問了一句。

王士允一愣,隨即指着那傳令兵樂道:“你他娘還真是個人才,快,調轉西夏人的火炮炮口。”

“是。”

傳令兵連忙去傳達命令。

宋軍的威遠炮就是那種二百多斤的小鋼炮,因爲口徑問題,平地射程肯定不如火炮,也就那麼一里多一點。

但如果裝在山上的話,射程會大大增加,打個幾公里綽綽有餘。

可再是小鋼炮也得二百多斤重,爬到幾百米高的山上簡直是想讓人死,宋軍累個夠嗆纔在半山腰。

既然如此那何不用西夏人的火炮呢?

雖然他們的火炮質量是差了點,而且容易炸膛,可畢竟也是火炮,總歸也能打幾炮吧。

想到這裡,王士允回頭掃了眼山頂。

山頂上到處都是西夏人的屍體,被衝上來的宋軍用子彈打成了篩子。

而在一片血泊當中,營壘附近坐落着十多個炮臺,被西夏人用鑲嵌的辦法,將炮座埋在了地裡,以減少發射用的後坐力。

但此時西夏人還沒有用上,倒是便宜了宋軍。

王士允讓執旗手往回傳達了火炮已經安裝就緒的命令,山下的景泰得知這事,還頗有點納悶。

“怎麼這麼快就按好了?”

“應該是用的西夏人的火炮,東山那邊也傳信回來說按好了。”

“這幫兔崽子還挺聰明,那就讓他們開火吧。”

“是。”

傳令兵就傳達了他的指令。

很快山頂上的火炮就開始艱難地調整方向。

雖然靈活性很差,可總比從山下往山上運送火炮要快得多。

大概七八分鐘後,隨着西山的火炮轟鳴作響,大宋打響了對卓囉城的第一炮。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轟鳴的火炮聲音震天。

白色的煙霧從兩側山巒噌噌直冒,山巒上十餘枚鉛彈在空中劃過一道絢爛的弧線,落入了城內城外。

有些炮彈打偏了,沒有打入卓囉城裡,有些則直接撞在了城牆上,其中小部分落入城中,引得一陣雞飛狗跳,驚嚇不已。

說實話,遠程火炮想打中人非常困難。除非敵人數萬大軍排列出無邊無沿的陣型,閉着眼睛隨便打也能打到。

但古代城池佔地往往在兩三平方公里以上,目標那麼大的情況下,想打中人的概率不亞於買彩票。

然而這十餘枚炮彈雖然幾乎沒有造成傷亡,可嚇人啊。

太TM嚇人了。

看着城中房倒屋塌,看着炮彈鑲嵌進城牆裡,看着近在咫尺的死亡,城內的所有西夏軍都忍不住兩腿戰戰。很多人擡起頭看着炮彈落入城內,都慌不擇路抱頭鼠竄,生怕炮彈落到自己身上。

剩餘還算鎮定的人也儘量躲在女牆後面,祈禱自己是幸運的人。

然而這還只是第一輪。

緊接着在一分多鐘後,宋軍第二輪火炮來襲。

之後就是第三輪,第四輪。

趁着火炮壓制敵人的時候,宋軍的騎兵開始向前挪動,慢慢地已經到了城池外約一公里處。

“監押,炮管太燙了,弟兄們怕炸膛。”

等五六輪火炮之後,負責開炮的炮組成員表示爲難。

他們作爲經驗豐富的炮兵,在校場上什麼火炮都訓練過。

從最開始的銅炮到後來的鋼炮,大宋的火炮其實都儘量以安全爲主。

熟鐵炮生產成本低,可炸膛率太高,特別是宋代鐵器含硫過多,導致炸膛率比明代鬆錦之戰25%的比例還高。

爲此炮組成員已經不太敢繼續放炮。

王士允有些嫌棄地看了眼西夏軍的鐵火炮道:“這破炮,射速那麼慢,還那麼危險,西夏人也就只能造點破銅爛鐵了。”

“對面也停了,估計跟我們遇到的問題一樣。”

瞭望手看到對面山上也停了下來。

“炮送上來了沒有?”

“快了,已經到山頂了,估計半刻鐘就到。”

“那就再打兩炮。”

“是。”

炮組成員耐心等了一會兒,稍微冷卻之後就又放了一炮。

西夏人的火炮技術還是差的太遠。

不管是做工還是原材料,跟大宋的火炮沒可比性。

如果說西夏人的火炮還停留在明朝時期的水準,大宋的火炮已經處於一戰前的地步。

甚至目前後裝火槍和火炮已經出現,只是因爲替代成本比較大,而且纔剛剛發明沒有多久,所以並沒有立即推廣到全軍。

此時山下景泰見山頂的火炮壓制似乎已經有些懈怠,大抵也知道情況,就說道:“繼續向前壓進。”

“是。”

傳令兵立即從腰間取出號角,嗚嗚吹響起來。

緊接着原本勻速向前的宋軍隨即開始向左右兩側分散,上萬人騎着馬匹,完全沒有任何陣型,而是分開向前迅速移動。

後世對於步炮協同有句口號叫:“炮兵轟、炮兵轟,炮兵轟完了步兵衝;步兵衝、步兵衝,步兵衝不上炮兵轟”說的就是標準的步兵和炮兵之間的戰術關係。

宋軍的炮兵火力對城內已經進行了壓制,卓囉城上的西夏軍被轟得擡不起頭,正是騎兵靠近的時候。

但此刻宋軍炮兵停下,如果繼續站在原地,就只能捱打,所以乾脆衝鋒。

戰馬先是徐徐往前,隨後最前面的騎兵開始加大馬力,催動戰馬加速度,將士們一路向前猛衝,他們分散在廣闊的平原土地上,周圍數公里範圍內沒有任何一名騎兵緊挨着。

冷兵器時代纔要抱團,火器時代抱團就是找死。

果然趁着山上宋軍炮兵暫時啞火的階段,西夏人倉惶組織起反抗,城頭的火炮開始進行反擊,向着城外轟鳴發射。

但宋軍分得太開,除了幾個倒黴蛋以外,傷亡可以用忽略不計來形容。

而西夏軍僅僅發射了兩輪,造成了百餘傷亡,山頭的宋軍炮兵就再次開始射擊,猛烈程度比剛纔還要誇張數倍。

因爲西夏國力弱小的緣故,即便舉國之力也只造了二百多門火炮,畢竟一門火炮光造價就得五百多貫,再加上其餘雜七雜八的費用總計成本接近一千貫。

李元昊砸鍋賣鐵都弄不出來那麼多,而且大部分都要放置在宋夏邊境,所以卓囉城也不過三十多門火炮,兩側山樑各放了七八門,城裡有十多門,完全形成不了太大的火力威脅。

可宋軍的小鋼炮屬於野戰炮,造價成本比較低,因此一軍五千人就有六十門,景泰帶了一萬多大軍過來,小鋼炮就有一百多門,足夠形成火力壓制。

這個時代的火炮沒有什麼遠程瞄準儀器和高機動性的牽引車輛,但用於攻城就已經是降維打擊了。

數十門被好不容易擡上山的小鋼炮齊齊發力,迅速壓制了城內。

等到宋軍騎兵靠近到城池不足百丈的時候,宋軍炮兵就開始停火,隨着蒼涼的號角聲音響徹天際,宋軍加快速度,衝到了卓囉城下。

“砰砰砰砰!”

城下的宋軍馬上開始舉槍對城上再次進行火力壓制。

西夏人的遠程射擊停留在火炮和弓弩階段,但弓箭手完全不敢鑽出女牆射擊,造成城下非常安全。

然後宋軍通過馬匹牽引的小鋼炮又開始在城外組裝,隨着巨大的炮聲響起,南城門首先被轟塌,大量的宋軍涌入進去,與西夏人展開毫無懸念的城池爭奪戰。

城內各處槍聲四起,等到下午申時的時候,從開始進攻到入城,僅僅過去了一個半時辰,西夏的卓囉城就已經易主,插上了宋軍的旗幟。

火槍和火炮在與冷兵器爲主的西夏人面前,確實是佔盡優勢。

很多西夏人已經被火炮壓制得擡不起頭,城頭上的阻力幾近於無,宋軍騎兵可以輕鬆到達城下,不管是用梯子爬上去,還是炮擊城門,都能輕鬆破城。

當景泰入城的時候,城內就只剩下零星的槍響,很多西夏人從北城門逃走了,城內就只剩下一片狼藉。

“報,敵人北逃!”

斥候過來向景泰報告道:“城內的西夏人幾乎沒有多少抵抗,他們全都逃走了。”

景泰眯起眼睛,這一戰他算是輕鬆獲勝。

光消滅的西夏軍就有上千人。

然而這顯然不夠。

因爲知院要的是整個卓囉和南司,北面和東面還有大片地方他沒有佔領呢。

“追,追出二百里,我要讓西夏永不敢寇邊。”

“是!”

 

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53章 帝王之術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461章 謀西域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27章 交子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95章 外交交鋒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26章 玩遊戲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98章 江大郎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77章 棄子攻殺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505章 天命在宋
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305.第301章 搞個長久計劃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第53章 帝王之術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461章 謀西域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27章 交子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40章 要有遠大眼界和格局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第495章 外交交鋒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26章 玩遊戲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98章 江大郎第505章 天命在宋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518章 國家利益至上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279.第275章 與將門利益交換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11.第208章 爲理想而奮鬥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377章 棄子攻殺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83章 趙禎不可信第505章 天命在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