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

大宋慶曆七年,民間蓬勃發展。

不僅是經濟、軍事和教育,文化上也相當繁榮。

自從朝廷允許民間辦報以後,兩浙路的報社就如雨後春筍般冒。

雖然新聞類受到朝廷監督,但報紙本就多樣化,各種小報、雜報、新聞報層出不窮,給大宋百姓帶來豐富的娛樂文化。

此刻兩浙路轉運副使柳永坐在轎子裡,向着碼頭的方向而去。

柳永是去年二月從信州知州的崗位上調任,與另外一名轉運副使任茂成搭檔一起擔任兩浙路轉運使杜杞的副手。

以前大宋官制,一路有四司,分別爲帥司安撫使、漕司轉運使、倉司常平使、憲司提刑官。

這四個職務分別對應了軍事和民政,錢糧徵運與轉運,倉庫跟錢糧茶鹽專賣,以及邢獄訴訟的事情。

但由於經略安撫使的權力過大,執掌了一路的軍事民政大權,因此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隻有邊路才設經略安撫使。

內地各路通常只有三司,平日裡政務也都是轉運使在主管。

大宋經過官場改制之後,算是把原本這個不成文的規定給坐實,正式將各路民政大權交由轉運使管理,所以如今轉運使可以說是一路最高長官。

而且爲了細化權力,一名轉運使往往要配備好幾名轉運副使,各有各的分管,以此協助轉運使完成日常工作。

比如任茂成就是兼管治安、規劃的副使,柳永則是分管交通、港口、民政等事務。

今年三月份,兩浙路發生地主鬧事的事情。

朝廷派出財政部尚書夏竦親自過來坐鎮,由轉運使杜杞以及常平使、提邢官等人配合協助下,將此事給平定。

柳永雖然不是主要參與平定官員,但事後也走遍兩浙路,親自調研各地農村,瞭解百姓的基本信息和情況,寫了一份報告送去政制院,受到了趙駿的讚賞。

因而此時他在兩浙路官府的地位,已經是僅次於杜杞和任茂成,排名第三的政務官員。

眼下已經是十月份,正是初冬時節,江浙地區卻並不算寒冷,溫度適宜,杭州城內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城外如汴梁一般,興起高樓大廈。

去年由杜杞牽頭,與負責商貿經濟的另外一名轉運副使,親自前往武安鋼鐵廠,請到了一名武安鋼鐵廠的副廠長來兩浙路。

此人帶了一批員工過來,在湖州一帶,成立了兩浙路鋼鐵廠。之後又陸陸續續,建立了國營水泥廠、磚廠。

因而如今的杭州城,也跟上了現代化的步伐,四處大興土木,修築廠房,各種水泥廠、磚廠等小型工廠拔地而起,其餘紡織廠、加工廠也在不斷建設。

再加上兩浙路的地主死的死,殘的殘。剩餘的也只能審時度勢,賣掉土地投入工廠行業,以至於杭州的工業發展甚至比起汴梁來也不差。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位於錢清的造船廠,朝廷直接劃了一個天然避風港出來,將附近全部列爲軍事禁區,建造起大宋的戰船。

前些年主要造的還只是用於出海的海船以應對日益高漲的出海貿易。

但隨着朝廷愈發重視海軍,慢慢轉型開始建造戰艦,如浙江寧海軍的福船、飛虎、海鶻等戰艦就是錢清造船廠製造,讓此地成爲了兩浙路最大的造船基地。

這裡離杭州非常近,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上午柳永坐着馬車穿過繁華熱鬧的街道,到碼頭乘坐船隻,就順着水路飄搖直下,等到中午的時候就已經抵達了錢清驛。

雖然叫驛,可規模已經像個小鎮,鎮子裡有很多木材加工廠,主要是爲造船廠提供木頭原材料。

當柳永下船的時候,越州知州張宗益帶着一衆官員已經在等着他了。

船隻悠悠停在馬頭,柳永撩開簾子,走出船艙,諸多官員就已經迎了上來,拱手說道:“下官見過副司。”

“諸位有禮。”

柳永回了一禮,隨後說道:“此番我代表朝廷過來爲交接儀式觀禮,鐵甲艦寄託了官家的期望,知院的期望,諸位可與我一同前往。”

“早就聽說鐵甲艦已經在造,但可惜以前只是聽聞,卻不知道真假,如今我們也能一飽眼福了。”

“是啊,這造船廠雖然在我們越州,可並不歸我們越州管,人家船廠的人可厲害着,想從他們嘴裡打探出消息,那是難如登天。”

“上次我去汴梁磨勘調選,特意坐了一回火車,如今那鐵甲艦號稱海上火車,可日行千里,亦是讓我等期待不已啊。”

諸多越州官員笑着說道,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造船廠目前歸交通部管。

因爲最開始進行部級劃分的時候,並未成立工業部。

畢竟工業是最近幾年才發展出來的東西,現在是各路自己野蠻生長時期,還未出現統一規劃。

不過也要不了多久,趙駿已經在籌備工業部的建設,所以現在造船廠、造鐵路等事情暫時就交由交通部在處理。

錢清造船廠在兩浙路,柳永又是分管交通運輸的官員,管理全路的道路、水路建設,因此目前造船廠暫時處於在他的分管當中。

對於目前的鐵甲艦進度他自然一清二楚,甚至還幾次到錢清這邊過來視察,上次鐵甲艦試航,他就在現場。只是保密條例,一直沒有對外透露。

柳永笑道:“這鐵甲艦可是殊爲壯觀,爲我大宋重器,正當一觀。”

說着伸出手道:“走吧。”

諸多官員便隨着他各自坐上馬車、轎子,往北而去。

造船廠離鎮子很近,翻越過鎮子後面的一處小山,站在山上就能俯瞰下方整個船廠。

只是山頂以及周圍都被軍隊圍起來,普通人不能靠近。

柳永雖然來過幾次,可每次都得出示朝廷的公文才被允許入內,這次也不例外。

很快一行人過了外圍柵欄,翻過小山,緩緩抵達了船廠之外。

船廠的負責人親自過來迎接。

諸多官員看過去,就看到這船廠位於海岸邊上,佔地極大,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大部分建築都是木質。

唯有東南方有一處佔地約一畝左右的鋼筋水泥廠房聳立。

“副司,這邊請。”

船廠負責人帶着諸多官員向着那處水泥廠房而去。

一行人就走入了那廠房內。

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巨大的鐵甲艦,長約十丈,寬約兩丈,比排水量六百多噸的海鶻攻擊艦略微小一些。

然而讓衆人意外的是,鐵甲艦確實是由純鋼鐵打造,但外形卻非常醜陋。

船頭和船尾分別有兩個桅杆和風帆,中間則有兩個煙囪,外表鐵甲十分猙獰,上面並非連接一塊的大鋼板,而是有一條條縱橫交錯,橫豎不一的連接疤痕。

這水泥廠房中間有一道水閘門,船隻就這樣被固定在中間的水道當中,兩側還有小港口連着,直接可以開到海上去。

“我其實上書過朝廷,現在咱們的海軍戰艦足以應付任何戰鬥,但朝廷還是執意要做這鐵甲艦,我們也只能努力克服一切難關來做。”

船廠負責人略微有些抱怨地說道:“在花費十餘萬貫之後,鐵甲艦纔算是完成。其中最難的就是鍛接,無數工匠夜以繼日,才總算是把那麼多鋼板鍛接上去了。”

柳永說道:“朝廷自然有朝廷的考量,知院曾經不止一次說過,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鐵甲艦是爲國之重器,不可懈怠。”

“是。”

船廠負責人只好應了一聲。

他其實一點都不想搞鐵甲艦,這很耽誤他造海船和其它木製軍艦,影響船廠生意。

畢竟在他看來,反正大宋海軍已經沒有對手,再造鐵甲艦有什麼意義?

不過人都是這樣,天下無敵之後,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比如後世帶清,就沒有了跟進時代的動力。反觀歐洲那邊,天天打仗,在戰爭催動下,各類現代化技術、產品蘊育而生。

所以戰爭纔是科學技術的催化劑這一點都不假。

“這船看上去有些”

張宗益遲疑道:“有些不太好看啊。”

“是啊,太醜了點。”

“頗有些影響我大宋海軍的威風。”

“美觀也要兼備才行。”

衆人頗爲失望。

還以爲鐵甲艦威風凜凜,沒想到這麼醜。

但聽到衆人這麼說,船廠負責人反而不服氣道:“諸位官人只看到了它模樣不好看,卻看不到它有多厲害。”

正說話間,有船廠副手過來說道:“寧海軍來了。”

衆人就穿過廠房,走到閘口外面的木板上,在海風吹拂下,遠遠眺望遠處海洋。

就看到波濤翻滾當中,一艘艘巨大的戰艦乘風破浪而來,沒過多久,它們就抵達了港口,慢慢停入了船廠的停船位當中。

一名海軍將領在幾名士兵和副官的陪同下走了過來。

寧海軍的指揮使叫馬懋,是開國名將馬仁瑀的曾孫,與柳永見過幾次,連忙過來拱手行禮道:“見過副司。”

“馬指揮使多禮,今天是鐵甲艦交接寧海軍的儀式,我也是代表朝廷來觀禮。”

柳永笑了笑說道:“而且待會還有朝廷密詔讓你去執行。”

“是。”

馬懋目光灼灼地看向鐵甲艦,那激動的眼神透露着炙熱。

張宗益納悶道:“這鐵甲艦真的很厲害?”

“張太守有所不知,這鐵甲艦確實厲害,若我有這鐵甲艦,便是獨戰鎮海軍、定海軍、平海軍他們亦是能戰而勝之。”

馬懋自信說道。

“哦?”

衆人紛紛對視。

見他們不信,馬懋笑道:“既然是交接儀式,不若正好展示一番,來一次實彈訓練。”

“那開始吧。”

船廠負責人說道。

隨即馬懋揮揮手,便有士兵開始陸陸續續登艦。

這艘鐵甲艦排水量其實只有五百噸,也並非完全鐵甲,而是有部分甲板、船艙爲木製。

而且裡面大部分空間需要存放煤炭燃料,因此作戰人員只有約八十人,跟體型比它大一點點的海鶻攻擊艦少了一百二十人。

可動力與作戰能力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在造好之後,寧海軍已經進行過幾次試驗操作,包括各種訓練、防禦測驗以及炮火試驗,戰鬥力強得逆天。

“轟隆隆!”

隨着蒸汽機隆隆運轉,煙囪開始冒出蒸汽。

鐵甲艦緩緩駛離船廠。

諸多官員就跟着走到外面去觀看。

寧海軍隨即當場開始表演海戰模擬,一艘飛虎艦航行過來,開始與鐵甲艦比速度。

但剛開始還行,很快就被鐵甲艦甩到了身後。

木船在有風力的情況下,勉強能追一追鐵甲艦,可如果風力不夠或者沒有順風,速度就慢了許多。

鐵甲艦遠航出了十餘公里遠,隨後又返了回來,飛虎艦已經被拉得很開。

緊接着一艘海鶻攻擊艦飛速靠近,用船上的火炮對準了鐵甲艦,轟隆一聲炮鳴,炮彈精準砸中,卻被鐵甲阻隔,上面僅僅留下一個彈坑。

而鐵甲艦則一個漂亮的甩尾,隨後緩緩靠近到海邊。令在場諸多觀禮的官員們都感覺到一陣十足的壓迫感。

那邊船廠又駛出一艘大木船,那是一艘巨大的帆木船,船上的人用小船駕駛離開。

等人都走光之後,鐵甲艦一側的十四發炮火齊射。

就聽到“轟隆隆”“砰砰砰砰”的聲音不斷,頃刻間那艘比鐵甲艦還要大的木船就被射成了篩子,木屑橫飛,船隻四分五裂。

“好!”

柳永率先鼓掌。

www ✿тт kдn ✿Сo

隨後那些看得目瞪口呆的官員們才如夢初醒,紛紛鼓起掌來。

“這纔是大國重器!”

柳永看得熱血澎湃,大手一揮道:“拿紙筆來,我要作詞一首。”

“快快快,拿紙筆。”

船廠負責人大喜。

柳永在高升之前,就是享譽大宋的著名詞人。

論起名聲,在此時可以說是大宋第一。

因爲晏殊雖然詞作數量多,但佳作比起柳永來要少一些。

所以柳永的詞傳唱度極高,名氣也比晏殊廣。

至少在蘇軾出山之前是這樣。

現在身後有靠山,一路高升,作詞就少了許多,能得到他寫的一首好詞,那他們造船廠名氣就大了,訂單肯定也非常多。

片刻後紙筆奉上,柳永拿着毛筆,正欲揮毫,卻一時頓住。

他一生寫的詞婉約綽美,寫寫兒女情長,小家碧玉,那自然是手到擒來。

但此番鐵甲橫舟,穿雲掠月,海波翻滔,天際蒼穹,鉅艦鎮山海,崢嶸浪涌,說不出的豪邁。

柳永停住,隨後嘆息道:“我才學還是不足啊,竟是筆下無言,也許只有汴梁那位世人從未見過其人,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的魯迅先生,才能就筆揮毫吧。”

這婉約派的美,終究繪不出大海壯麗的豪。

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15章 景祐黨爭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501章 威震西方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
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357章 河口之戰,輕鬆獲勝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15章 景祐黨爭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394章 決戰圈套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273.第269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496章 抵達巴格達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501章 威震西方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501章 威震西方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