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

清晨,朝陽升起。

十月底,初冬時節,雖未下雪,天氣卻已漸冷。

陽光慘白地照在大地上,驅不散這股冰寒,宛若涼霜。

冷風呼嘯當中,就連這天地間都好像有種肅然的殺意在瀰漫。

早朝在趙駿的痛斥下結束,諸多官員悻悻而歸。

知院下令,考成法將務必嚴格貫徹、落實下去,再有阻撓者,嚴懲不貸。

一時間,從七月底新法查出不少官員開始,到現在這場持續了三個多月的騷亂,總算是結束。

崇政殿,坐落在莊嚴肅穆的大宋皇宮中心靠東北一角,位於垂拱殿東北,紫宸殿北面。

從垂拱殿下朝之後,往東迴廊步入紫宸殿,再通過紫宸殿後閣穿過紫宸門,往東走不到五十步,就是崇政殿外。

呂夷簡與盛度垂頭喪氣,面如死灰地步入殿內。

趙駿回來,他們最後搭救兒子女婿的機會也沒有了,而且還很有可能遭受到懲罰,讓他們充滿了失落。

此刻殿內一片沉默,無人說話。

空氣裡的氣氛好像凝結到了極致,以至於連中立派的蔣堂、李迪等人都覺得如坐鍼氈。

趙駿目光冷厲,似乎還在氣頭上,竟是一句話都沒有說。

趙禎眼見氣氛變得僵硬,在屋子裡只剩下沉默的第兩分鐘後,纔打破了寧靜,低聲說道:“大孫,要不”

“砰!”

趙駿狠狠地拍了一下旁邊的茶几,怒視着呂夷簡他們道:“你們要瘋啊!靖康恥還在未來等着你們呢,黃河都還沒開始修呢。是不是以爲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就自以爲權勢滔天,可以無視國家利益,肆意妄爲了?”

“對,我們是要瘋!”

呂夷簡紅着眼睛,老頭似乎存有一股緊繃着的力量,此刻宣泄出來,怒吼道:“不是你兒子出事,伱當然無所謂,肉沒有割在你身上,你不覺得疼!”

“怎麼?犯罪還有理了?你兒子沒有教育好,是誰的責任?他打着你的名義四處耀武揚威的時候,我就不信你沒有耳聞!”

趙駿盛怒道:“我是真發現你們這羣人越老越不要臉,無視法律,無視道德,公然包庇犯了罪的子嗣,你們的聖賢書是不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一點是非都分不清楚了?啊?”

“漢龍,我就這一個兒子了!”

盛度已是老淚縱橫!

“你兒子只是犯了罪,又不是死了,嚎什麼嚎?”

趙駿氣得牙癢癢道:“沒了兒子,你那幾個孫子呢?重孫都不止三個了吧!”

盛度有三個兒子,老大盛山甫,老二盛申甫,老三盛崇甫。

老大八歲早夭,無後。老三盛崇甫在前些年也病死了,不過有一個兒子盛邦彥。

現在膝下就只有盛申甫這一個兒子,已經五十歲了,有一子盛仲南,這盛仲南快三十歲,給盛度生了三個重孫。

所以雖然現在盛度確實就一個兒子,可又不是絕後。

只是盛度一想到兒子五十歲的人了,卻要進監獄,真就悲從心來,哀傷道:“他已年至五十,卻還要去坐監乃至流放,老夫怎麼能不哀傷。”

“大孫。”

趙禎不忍道:“盛申甫犯的只是收藏禁書的小罪,倒也不至於此吧。”

“我什麼時候說要讓他坐牢和流放了?”

趙駿都納悶。

收藏禁書在宋代其實是比較嚴重的,按情況有杖刑、徒刑、流刑等。

雖然沒死刑,但被棍子打,坐牢加流放,那也吃不消啊。

所以呂夷簡和盛度都以爲兒子要被流放了。

但講實話,至少在趙駿這個後世人眼裡不是什麼大事。

主要是宋代禁書其實都不算什麼禁書,北宋早期只有天文、術數、宗教、兵書以及非官方印刻的經書是禁書。

如寶元二年,司天監奉旨制定出一份包括十四個門類的應禁圖書的目錄。

“《孫子》、歷代史《天文》、《律歷》、《五行》志,並《通典》所引諸家兵法外,餘悉爲禁書。”

這些東西放在後世算禁書嗎?

推廣還來不及呢。

古代實行文字獄那是爲了給統治階級服務,不允許百姓接觸新思想,從而搞愚民政策。

在趙駿眼裡,他如果將來要進行教育和思想改革傳播,那文字獄恰恰是弊病,這都封建糟粕,當然不會支持。

傳播小電影還是國家明令禁止的呢,要是真嚴格實施的話,無數給朋友分享過島國諸多老師作品的人都得抓起來,全國監獄都蹲不下。

因此趙駿耐心解釋道:“搞禁書興文字獄是不可取的,思想這個東西應該正確引導,而不是隻想着嚴令禁止。人心就是這樣,越禁止越好奇,最後彈壓不住,反倒起反作用,所以我從沒覺得看禁書是什麼大過。”

說着趙駿看向李迪道:“復古公,以後這條改一改,除非情節特別嚴重,比如盜版橫行得論罪處置以外,普通的禁書就不應該那麼嚴厲,法律這個東西,該嚴要嚴,該寬鬆要寬鬆。”

李迪是刑部尚書兼政制院同知,管理司法修正,現在的《宋刑統》正在全方面大幅度修改,聽到趙駿的話,連忙應道:“是。”

“這”

呂夷簡和盛度睜大了眼睛,他們還以爲兒子要完蛋了,哪知道這根本不算什麼大事。

“至於呂公綽,他的問題最嚴重。”

趙駿環顧衆人,嚴肅說道:“其餘三人收藏個禁書,罰俸即可,屁大點事。呂公綽這廝可就膽大包天,打着呂夷簡的名義,四處給人活動升遷,貪權竊柄,賣官鬻爵,當嚴重處置。”

呂夷簡剛剛升起的希望又涼了半截,呆呆地看向趙駿道:“漢龍,看在老夫的這點薄面上,網開一面吧。”

“復古公,呂公綽應該怎麼判?”

趙駿不搭理他,問李迪。

李迪先是看了眼呂夷簡,隨後拱手道:“《宋刑統》,諸監臨主司受財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絞。”

呂夷簡只覺得心臟都被捏住。

但下一刻,李迪卻又道:“只是本案複雜,或許應該商榷一二。”

“哪裡複雜了?”

趙駿不解。

“一來經過調查,呂公綽並不是爲了錢財而幫人升遷,他家中本就有錢,因此並不在意錢財之物。主要是出於幫助親朋故友,同年同窗,謀取私利,受賄程度不高,只是接受了一些禮品,”

李迪說道:“二來呂公綽數年前就辭掉了史館修撰,並未擔任各監司主官,也無實際調動官員的權力。他只是靠着是呂夷簡長子的關係,交代審官院的官員替人磨勘升遷,他本人無實際濫用職權的行爲,因而不好以受財而枉法定罪。”

呂公綽之前是史館修撰,後來呂夷簡總領國史修編任務,爲了避嫌,呂公綽就辭掉了史館修撰,歷史上直到呂夷簡死後才重新當官。

也就是說,現在的呂公綽其實並沒有官職。

而他給人幫忙升遷的方式就是通過給父親的門生故吏打招呼、請託說情、干預朝廷的磨勘升遷,所以呂公綽的罪名真研究起來,似乎確實不算受財而枉法。

就好像如果一個商人跟一個官員關係好,當掮客託人情去幫另外一名官員升遷的事情,你就很難說這個商人貪贓枉法一樣。

不過在後世這個罪名是有確定的,叫做利用影響力受賄罪。

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案中呂公綽基本就屬於這個情況。

“那該怎麼判?”

趙駿皺眉。李迪想了想道:“該以瀆職論處,徒一年。”

“賣官鬻爵都這麼輕嗎?”

趙駿撓撓頭道:“說實話,死刑確實重了一點,我個人認爲只要不造成嚴重後果,死刑倒不至於。可買官賣官才坐一年牢,這有點不像話了吧。”

“知院要是覺得不行,那就多加幾年嘛。”

李迪笑道。

“此事再議,到時候再商量他的具體刑罰,反正不能輕饒就是了。”

趙駿擺擺手道:“不過呂夷簡縱容兒子買賣官職,把國家權柄視爲兒戲,該怎麼罰?”

呂夷簡的心頓時又提了上來。

李迪卻道:“根據本案可查,此事呂夷簡併不知情,都是呂公綽所爲,只能算是教子無方。”

“那就罰一年俸祿吧。”

趙駿沉聲道:“呂公綽這件事算他運氣好,不是現任官員,但大家還是要引以爲戒,管好自己家裡的子嗣,別給自己惹麻煩。”

“好。”

趙禎拍手大笑道:“呂公弼、盛申甫、掌禹錫三人罰俸,呂公綽的刑罰事後再議,那就如此吧。”

這件事就算是定性了,涉案官員肯定不止呂公綽等人,不過追責到底,比如被呂公綽打招呼的那些官員,還有其它跟馮士元有勾結,或是藏禁書,或是買賣其餘違禁物品,都要嚴查。

呂公弼、盛申甫、掌禹錫三人,以及另外幾名涉案的高級官員還算好,只是收藏禁書,這事在趙駿眼裡不算什麼大事,就從輕處置。

但其餘如程琳、李章、呂公綽等人則還有別的違法勾當,自然該從重處置。

罪責輕的輕輕處理,重的要從嚴懲治。

這也是趙駿的量刑標準。

並不會因爲裡面有呂夷簡和盛度的兒子就要網開一面。

只是讓趙駿沒想到的是,由於呂公綽不是公職人員,不能算是貪贓枉法,所以只能從輕處罰。

這倒令人始料未及。

可賣官鬻爵坐牢一年也實在是太輕了,只能事後再找李迪商量一下具體量刑。

這也符合趙駿堅持的法律公平!

聽到他的話,盛度不敢置信,自己兒子居然就只是罰俸?

連罷職都不至於?

而呂夷簡雖然傷心於長子還是要坐牢,可保住次子也算是不錯了。

他先是意外地看了眼李迪,隨後站起身,認認真真地向趙禎拱手行禮道:“謝陛下隆恩!”

“謝陛下隆恩。”

盛度也連忙站起來行禮。

“好了,不用謝朕,謝漢龍吧。”

趙禎搖搖頭。

要是以前他肯定當沒事人一樣了。

歷史上鄭戩抓了呂公綽這些人,不就很快就放出來了嗎?

而且這些人後面還當了大官,一個個屁事沒有。

但現在趙駿在,全都得按律處置。

只是趙駿個人認爲看點禁書就要流放刑罰過重,公平了量刑標準,這才能輕拿輕放。

至於呂公綽,那肯定要從嚴了。

一碼歸一碼。

看點文天曆史之類的禁書不是大事,賣官鬻爵,利用影響力受賄,那肯定不能輕饒。

所以呂公弼、盛申甫、掌禹錫三人沒事,還真要感謝趙駿把以前較爲嚴苛的收藏禁書罪名寬鬆了,不然這三也得夠嗆。

“好了,我這一路奔波累得夠嗆,腿都快磨破了,就因爲你這檔子破事,路上連個安穩覺都沒睡好。”

趙駿站起身,沉聲說道:“我得先回去補個覺了,你們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呂夷簡、盛度,我只能提醒你們,國家的發展是歷史滾滾車輪,別TM老想用自己的身軀去擋,你們這把老骨頭擋不住,我言盡於此,就這樣吧。”

說着他向趙禎拱手道:“老哥,我確實有點扛不住了。這破爛攤子真讓人頭疼,一個個不讓人省心,這幫老頭子太腐朽了,早該換了,換點年輕人上來吧,我先回去了。”

當着衆人面這樣說,着實令人難堪。

但不怪趙駿說話難聽,本來大宋的未來發展都擺明了告訴他們,他們卻還要因爲自己的利益而來阻撓,絲毫沒有一點爲國爲民的決心,純純的一己私慾,怎麼能不讓人憤怒?

而且這裡也沒什麼外人,所以趙駿也懶得跟這羣人裝腔作勢,直接算是三分之一威脅、三分之一羞辱、三分之一嘲諷的語氣這麼說。

終究是表達一下自己的不滿,也算是在告誡這些人,若是以後再這樣,就該滾出政制院了。

“那好,大孫你先去吧。”

趙禎忙道。

“臣送送知院。”

李迪就起身跟着趙駿出去。

兩個人走到門外廊下,向着宮道而去。

等走出崇政殿數十米外,趙駿扭過頭問李迪道:“老李,我是沒想到,你不把呂夷簡往死裡整?”

李迪苦笑道:“我倒是想,可律法已經有了這樣的規定。”

“你猜我信嗎?”

趙駿笑了笑,繼續篤步道:“法律解釋權在你手裡,既然律法沒有這種利用影響力濫權的行爲,該怎麼判還不是你說了算?”

“是倒是,我若是想給呂公綽重判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覺得,至少官家和知院不願意走到這一步。”

李迪笑了笑道:“所以老朽也只能在這裡面找罪責最輕的一項了。”

“你啊,是會揣摩人心的。”

趙駿也笑了起來。

擡起頭,看向遠方,目光裡卻只有惆悵。

跟呂夷簡談不上朋友,也談不上敵人,最多算是政見不合。

若說包庇呂夷簡也不至於。

不然也不會對罪責較爲嚴重的呂公綽重判。

只是說到底,還是爲了政制院安寧。

除非官家揮淚斬夷簡,否則要真與呂夷簡撕破臉皮,對誰都不好。

更重要的是。

趙駿在這世上也沒親人。

跟他關係最近的幾個人,也就趙禎以及最早的呂夷簡、晏殊、王曾、蔡齊、宋綬、王隨、范仲淹、盛度這八人了。

現在王隨死了,這八個人裡走了一個,其餘人估計也活不了幾年,以後知道他底細的人會越來越少。

又何必對呂夷簡和盛度趕盡殺絕呢?

所以爲了法律公平,取締禁書重罪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也確實不想走到那一步。

也幸好呂公綽不是公職人員,又並非以受賄爲目的,只是利用影響力打招呼,而非自己擔任主官受賄枉法。不然的話,他就真只能把呂公綽砍了,以正視聽了。

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76章 防守反擊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27章 交子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85章 決戰前夕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80章 所見,所聞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
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376章 防守反擊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第27章 交子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385章 決戰前夕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第33章 晏殊的心事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80章 所見,所聞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178.第176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47.第243章 這個男人來自後世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529章 番外二,老了,蛋糕與接班人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