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田豐,田元皓

田豐這句話說完,盧植有些發愣。看看劉備,又看看田豐。

他稍微有點不確定。劉備和田豐真是第一次見面嗎?

如果不是的話,之前自己爲什麼一點沒聽說?

但如果是的話,爲什麼田豐第一面就說出這種話?

太不禮貌了吧?

心裡這麼想着,盧子乾眼中殺意一閃而逝。決定再說不好就乾脆出手,殺了田豐。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盧植的想象。

聽田豐這麼說,劉備並沒有生氣,也沒有驚訝。反而愉快的哈哈大笑起來:“元皓兄,何出此言啊?”

“行桀紂之事,自然就是桀紂之君。”

“哦。”劉玄德點點頭:“那你說說,我怎麼行桀紂之事了?炮烙?鹿臺?酒池肉林?射天?你能說出一樣來嗎?”

“當然說不出來。”田元皓搖搖頭,然後平靜的說道:“但是如果你失敗了,想必這些罪名都會被安到你身上。

我聽說你剛剛收了一個徒弟,是個女孩?”

“嗯,是個女孩。”劉備點點頭:“中山甄氏的嫡女,是個很可愛的孩子。”

“想必她在歷史上,會與妹喜,妲己,褒姒相提並論吧。”田豐這樣說。

“但她還只是個孩子啊。”盧植這一會兒,有點明白劉備與田豐的意思了。

他剛纔聽劉備與田豐說話,一直都沒插話。直到現在聽他們聊到了甄宓,才忍不住開口驚訝的說。

“他們會管這個嗎?”田豐的表情,看上去有些輕蔑:“你真的覺得這些人會管這個?”

“……”

盧植沉默不語。

是的,沒錯。

在之前,最初周武王討伐殷紂王的時候,罪名只有聽信婦人,不重用皇親貴族,反而提拔平民;不注重祭祀……這些不鹹不淡的罪名,當然無法滿足大家的陰險癖好。所以春秋,戰國,兩漢……

大家你加一條,我加一條。

反正紂王失敗了嘛,失敗的傢伙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的,不會有人爲這傢伙說話。甚至商人自己都不會——因爲周朝冊封的商朝貴族,全都是那個曾經的大邑商的背叛者。

就是那個罪名中,是“不重用”,然後愉快的投靠了死敵,出賣了父母之邦的人。

這樣的傢伙自然會拼了命的將各種罪名丟到紂王頭上,以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後世的歷史學家考證過。商紂王的七十條罪名,幾乎都是後人追加。

春秋戰國追加了二十條,西漢增加二十一條……到東晉開國時又追加十三條。由此塑造出了歷史上一個“神化”了的,難以想象的暴君。

“殷紂做錯了什麼?大概他唯一的錯誤就是失敗吧。先秦諸子捧高踩低也稍有點過分了。”劉備的語氣略顯輕鬆:“所以,元皓兄,你說這些是什麼意思,要教我什麼呢?”

“我沒什麼要教你的。”

田豐的語氣同樣平靜:“我只是在聽說了你的事之後,來看一看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要與桀紂相媲美的人長得是什麼樣子的。”

“你看到了。”

“嗯,看到了。”

“結論呢?”

聽劉備這樣問,對面的田豐忍不住嘆了口氣,然後說道:“觀古今中外,未曾有賢者如玄德。未曾有智者如玄德。未曾有仁者如玄德。

我觀看這個人,他的心好像白玉,他的腦好像美玉,他的雙眼好像寶石。品行之高,如同泰山,德行之廣,好像北海。這樣的人本應長在數千年前,與三皇,五帝並列。爲上古先民之君。如何不幸生在季世?又如何不幸要被數不清的小人詆譭,如同美玉墜入淤泥呢?”

“你吹捧的太噁心。”劉備用蔑視的目光看着田豐,然後這樣說:

“我聽說一個說客,想要說服一個人的時候都要先做出種種懸疑的姿態,說出種種危言聳聽的話。讓對方疑惑,好奇,恐懼。再之後兜售自己的言論獲取利益。

元皓兄,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人。”

“問題是,豐所說句句屬實啊。”田豐的表情非常真誠。

“那下一個問題是這樣。”劉備豎起一根手指:“既然元皓兄說出了問題,也說出了一個非常可怕的未來,那就說說看吧——我應該怎麼才能避免這種未來成真呢?”

“很簡單啊。”田豐說:“只要成爲勝利者就可以了。”

“始皇帝也是勝利者。”劉備說:“但他的名聲……呵呵。”

“我說的,不單單是一時的勝利,而是永遠的勝利,至少幾百年,最好上千年的勝利。

而且這種勝利不單單是戰場上的勝利,也是政治上的勝利。更是學術上的勝利,思想上的勝利與制度上的勝利。”

“好睏難啊。”劉備這樣感嘆。

“嗯,的確很困難。”田元皓點頭贊同。

“所以結論是什麼?”劉備說:“元皓兄,結論呢?”

“那麼你的結論又是什麼?”

“我站在這裡,還不夠說明我的結論嗎?”

“既然如此,你還需要問我嗎?”

說到這裡,劉備與田豐相視一笑。話說到這裡,已經不用再多說了。在一旁的盧植爲他們各斟了一杯酒。三人共飲了一杯。再接下來就要談正事了。

“元皓兄高才,備素有耳聞。”劉備對他說:“當然了,冀州現在實行的是科舉制度。所有人都必須……”

“元皓已經通過考試了。策論,實務,數術三項都是滿分。”另一旁,盧植馬上這樣說道。

“原來如此,那就沒問題了。”劉備露出了滿意的表情,然後看向滿懷期待,似乎也在思考着劉備會給他什麼任務的田元皓,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元皓兄啊,你知道怎麼做報表嗎?”

“不知道啊。”田豐有些驚奇的回答。

“嗯,我交給你啊,這個報表呢,就是將各項數據羅列,然後……”

就這樣過了兩刻鐘。田元皓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一方面開心自己又學到了新的本事,另一方面,也滿意劉備對他的信任——竟然一來,就能參與到冀州最重要的事務中。

他就這樣帶着劉備對他的任命,與徐元直爲伍去了。

第五十一章信任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三十章機會!!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十章混亂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四十四章究竟要做什麼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一章三年之後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十一章獲勝了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十五章雅士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三章追捕第八章小朝會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八章數學書第五十二章在握!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二章向外第六章先登營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十二章攻守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十二章起兵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一章鄴城事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五十一章信任第十六章你問我支持不支持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五章撥亂反正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七十四章願人人如龍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一章在路上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
第五十一章信任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三十章機會!!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二十二章利益足夠就什麼都敢做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七章帝劍,龍牙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十章混亂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四十四章究竟要做什麼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三章董卓言利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一章三年之後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十一章獲勝了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十五章雅士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三章追捕第八章小朝會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三章兗州事了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八章數學書第五十二章在握!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二章向外第六章先登營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十二章攻守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二十七章正面之敵(二更)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十二章起兵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一章鄴城事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二十五章數學知識,經濟知識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八章新軍新風新人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五十七章嚴重分歧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五十一章信任第十六章你問我支持不支持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三十一章助董助袁?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五章撥亂反正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四十六章黑暗的角落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七十四章願人人如龍第五十八章概念衝突第一章在路上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