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河東徐公明

進入雒陽當天就收到了董卓兵敗的消息,這未免也的確是太巧合了一點。

根據前線的戰報,白波軍有一部分部隊突然在董卓軍後方殺出,從聞喜縣附近突然殺出,直接以南北夾擊的趨勢,擊敗了董卓軍。董卓報告上指出,這支部隊或許從山中走小路繞到了背後,卻不知爲何沒有直接攻打雒陽,而是直接從後方突然殺出。

這也是戰報裡面最奇怪的地方,這支部隊超過兩萬人,而且裝備不錯,明明能夠直接襲取聞喜縣甚至是安邑縣,但他們並沒有那麼做,卻是直接從背後襲擊了董卓軍。其次就是時機太巧了點,李煜剛剛到了雒陽,結果那邊就直接出現了情況,是不是太巧了……

李煜甚至懷疑,這支部隊是不是某種意義上的‘義勇軍’。必要的時候就是白波軍,平時則是以鄉勇的形態出現,甚至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成爲‘討伐’白波軍的功臣什麼的。

用眼角看了看劉宏,只見他的神態非常的憤怒,不用想也知道自己是猜對了。

世家直接參與了這次行動,看來他們也並不希望在雒陽宴請自己,也不希望和自己有什麼過多的接觸。一則沒必要,二則地位上也不對等。隴西李氏一直在他們的打壓之下,只是大家都是門閥,見了面難免要虛情假意一番……

不得不說,他們的做法也很合李煜的意思。說到底,他也不想和他們糾纏過多。

關內侯已經沒有西漢年間那麼尊貴,東漢初年爲了籌款,曾經大量出售關內侯,又本身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最後經過世家宣傳,誰買了這個爵位甚至會被人鄙視,是故就算是那些商人也都不再購買。

得到這個關內侯的爵位,李煜自然也不會太高興,還不如直接把自治區的範圍擴大那麼幾個縣城。

好在也不是沒有實際的好處,劉宏爲了不虧待李煜,特別同意調撥三百副大黃弩。這玩意本來是禁軍才能擁有,關鍵還是技術,優秀的工匠通過觀察成品,就能夠仿造出來。

劉宏的意思,是允許李煜仿造並且裝備大黃弩這種武器。這玩意可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強弩,是自秦強弩改進而來,不過最強的十石大黃力弩沒有給李煜,給的只是五石的大黃弩,卻也可以百步之內殺敵,五十步內破甲,乃是剋制騎兵的利器。

軍糧甲冑也得到了不少,其中甲冑部分皮甲有五千套,鐵甲三千套,不是那種破爛玩意,每一套都是精工細作的優質品。更有大量的環首刀和朴刀,長槍和盾牌,都是九成新以上的好武器。

不過劉宏也向李煜索要了一部分的高產作物,作爲種子,打算在雒陽周邊,甚至是在司隸地區普及。別人不敢說,但皇莊肯定是要大規模種植的。

這也是李煜正好想要做的事情,於是不僅留下了不少的高產作物,而且還留下了兩個農業技術員,專門教導和傳授種植,甚至是加工這些高產作物的技術。本來李煜不打算收專利費,卻不想劉宏卻表示若他都不帶頭繳納,其他地方的商人如何會繳納?

看着如此嚴肅的劉宏,李煜也不得不佩服。若非世家做好了改朝換代的準備,他或許是一箇中興之君吧?可惜了,他生錯了年代,早生那麼幾十年或許都還有作爲……

回到禁軍那邊,李煜直接說明了北上的旨意。原本剛好清理了這個角落,打算在這裡講究一晚的士卒們,卻是歡呼起來。

他們已做好委屈幾天的準備,沒想到那麼快就可以北上,卻是不想多呆哪怕一秒。

領了軍糧,拿了軍備武裝完畢,用半天的時間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整備。把人員甄選清楚,合格的就擔任軍官,不合格的淘汰到後勤部隊裡面。經過一夜的整頓,最終選出一萬八千餘精銳,遣散不合格的後勤人員千餘,最終只留下了二萬五千人。

淘汰下來的,主要想要在雒陽定居下來的存在。不少人雖然很感激李煜,但本身他們並不想要繼續打仗。哪怕有個別實力完全可以擔任軍侯,也是如此。

次日,簡單休息了兩個時辰之後,大軍迅速開赴前線。

考慮到雒陽靠近黃河,而且北部都是山林,爲了方便趕路,直接從雒陽西邊前進,經河南縣過函谷關後北上,最後在東垣做好補給,前往安邑縣或者聞喜縣。

具體會去哪裡,要根據情報來進行判斷。這也是最穩妥的一個決定,由參謀部根據雒陽周邊地形情況得出的結論。

少了不少的累贅之後,大軍北上的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軍紀不斷被強調,就算是行軍也速度也比剛接受整編的時候提升了許多。當晚大家依然是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油水充足不說,飯後還沒人發了兩顆巧克力糖。

士卒們對這種生活還是很滿意的,畢竟就算是別的軍隊裡面,想要吃到油水那麼豐厚的晚飯,還是很少的。缺乏油水,肚子餓,所以只能不斷的吃飯,最終也會進一步加大軍糧的消耗速度。在李煜這裡,油水充足,反而每人吃個一碗半就可以了。更別說,還有蔬菜和肉類進行補充。

當天下午三點多,他們就抵達了函谷關,交換了官牒文書之後,迅速得到放行開始北上。當晚八點左右抵達新安縣,也就是後世的繩池縣所在。

大軍的到來當時差點嚇壞了新安縣的縣令,好在是有驚無險。知道是朝廷派出來的軍隊後,縣令更是送出了不少的豬羊犒勞大軍。本來還打算送來一些酒水,不過被李煜拒絕了。李煜也趁機送出了不少高產作物的種子,留下了人手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後者有點爲難,不過還是收了下來,得知陛下也收下了,並且即將在司隸普及,這才變得稍微激動了起來。他很清楚,若是自己也第一時間進行普及,將是不錯的政績。

次日清晨,大軍啓程,由於需要過河,浪費了大半天的時間,最後勉強在晚上九點多抵達東垣縣休整,並且接受補給。

和新安縣縣令一樣,東垣縣的縣令也是拿出了不少的豬羊來犒賞自治區的士卒們。連續兩天都能得到大量的肉食作爲補充,士卒們自然是滿意得不得了。

主官們卻是忙得不行,李煜一方面需要知道白波軍的動態,一方面也需要和東垣縣的縣令進行交涉,推廣高產作物。甚至還要處理好物資的調配,瞭解消耗情況和補給情況等。

這些當然也有參謀部幫忙,不過怎麼說都要過問一下才行。

好不容易忙完這些,轉眼已經到了晚上十一點,疲憊不堪之下,李煜只想好好睡一覺。

卻不想回到營地外圍,卻是看到兩個人影正在摸黑比武,你來我往的,雖然是在平地上,卻也是打得非常精彩。

其中一人手持宣花大斧,劈砍橫掃充滿了暴力美學;另一人手持青龍偃月刀,居然也是打得絲毫不讓,甚至開始壓着前者打,卻不是關羽又是何人!

“這傢伙誰來着?挺有能耐的啊!”李煜找到了一旁觀戰的李文他們問道。

“他是輔助把最後一批軍糧補給,送到我們軍中的吏員。似乎是叫做徐晃的,別的不說,只看他這手武藝,當一個小吏實在是太屈才了!”李文簡單解釋介紹了一下,最後也是暗示李煜不妨招募他到麾下。

其實不需要李文暗示,只聽到是河東徐晃,李煜哪裡還能淡定?曹魏五子良將之一就在眼前,就以這個武力值,怎麼看都是本人無疑!趁着他沒有投靠楊奉,甚至沒有投靠曹操,這個時候還不下手,更待何時?!

恍惚之間,那邊的兩人也分出了勝負。關羽到底是天生神力,又有了系統的鍛鍊,是故在武技方面完全是壓着徐晃來打。後者也知道這點,也沒有拼命,只是切磋了二十招後,就拱手認輸。

今年的徐晃不過十八歲,尚未及冠,身體都還沒有徹底成長起來,能在關羽手中堅持二十招已經不容易,更別說他們也並非是拼命。

“好身手,徐壯士如此身手,卻不知在哪裡爲將?”李煜上前,假裝不認識對方。

“哪裡能爲將,就是一個縣吏,無足掛齒……”徐晃聞言,卻是尷尬的回道。

“以徐壯士的身手,居然只能屈居一小吏?不行,這簡直是屈才,若徐壯士不嫌棄,某以軍侯的官位徵辟與你,不知道可否屈就?若以後立下戰功,升爲校尉不過是指日可待!”李煜鄭重的邀請道。

實際上早些時候,關羽也曾經邀請,只是徐晃有點爲難,頓時回道:“家中二老需要照顧,不敢遠行……”

“這個還不簡單,我等從自治區來。若你應徵,則自然會派人護送徐壯士家人前往自治區定居!軍官的待遇不菲,而且自治區的條件也不亞於雒陽,難得是沒有官吏豪強能欺負他們,徐壯士不妨考慮考慮!”李煜提議道。

“如此……”徐晃猶豫了起來,畢竟老父老母已經有點年紀,只怕有落葉歸根之意。

“我們會在東垣縣呆上一天,徐壯士若有決斷,可於明天清晨回答便是。”李煜也知道不能立刻讓他拿決定,於是就寬限了他一晚的時間。

“如此,明日若有決斷,必然報效軍前!”徐晃這才鬆了口氣,抱拳離開。

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40章 新人與新軍
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40章 新人與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