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制度的推行

夜校開始了,李煜白天不僅要抽出點時間教導孩子,晚上還要教導大人,甚至還要額外給歐陽行補課。好在後者的頭腦的確不錯,學習速度倒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在一節課的時間內認完,並且初步學會加減法。到了第三節課已經學會了好幾位數的加減運算,並開始學習乘除法。

一個村官其實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數學知識,只要學會加減乘除估計也湊合着夠用了。所以李煜就把教導的重點,放在了認字上面。考慮到他的智慧,所以課程量明顯翻倍。

按照他的觀察,以歐陽行的學習進度,就算不幫他強化知識應該都沒問題了。

至於普通的村民,大多已經背下了聲母表和韻母表,開始學着慢慢認字。第一節課上,李煜就教他們寫自己的名字,好在大多名字都差不多,有不少還是宗族關係,姓氏自然是一樣的,全部教會其實也不算難。

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學會寫自己的姓名,甚至比今年多收了那麼兩鬥糧食,多捕獵了幾個獵物還要高興。那一刻,李煜雖然心裡清楚,卻再次明白了‘百姓其實很容易滿足’這個道理。

轉眼已經是秋收的時候,百姓已經開始收穫糧食。大山裡水源不是很豐富,所以他們並沒有種稻子。主要還是以粟米爲主,配合一些黃豆什麼的。

如今的村子是兩個村子合併的結果,故而這裡開墾的土地並不是很多。收穫的糧食自然不多,勉強夠每個人每天一頓,估計應該能夠吃到下一次收穫。所以想要吃飽吃好,還需要通過狩獵來補充。

由於大量的獵物都用於填飽肚子,甚至製作皮大衣,所以能出售的就少了。能賣的東西少,那麼收入和可以購買的東西就會變少。

只是這裡的山民顯然已經習慣了這種情況,祖郎就告訴李煜,在以前也有過這樣的情況。這種時候,他們會選擇節省點過日子,甚至喝獸血來補充體內的鹽分。實在挨不下去,就會下山,或許是去陵陽,或許是在黔縣甚至更遠一些的別的縣城,針對那些世家的莊園發動進攻,掠取食物和財物。

祖橫時代訂下的規矩,他們不會去掠奪窮人,只是針對那些世家大族。實際上主要還是那些小世家,若是這些世家因此無法繼續在這裡開設莊園,那這些土地就會轉讓,到時候張氏或者別的世家就會出手,把這些土地購買下來。

也正因爲這樣,所以不管祖橫怎麼折騰,大世家都不會去管。後來翻臉,到底還是覺得祖橫有進一步擴大勢力的野心,所以打算把危險掐斷在萌芽之時;誰知道祖橫直接和大世家鬥上了,於是張家下了血本,徹底將祖橫消滅。

如此不難看出,祖橫再強,影響力再大,其實也不過是世家大族養在手裡的玩物而已。

李煜倒是有個系統,他可以把商品弄出來,這六天多的時間裡,他已經儲蓄了三千多點的聲望值。就算全部兌換成食鹽,也能換個十三石。從實際出發,只需要兩石就夠用了!

問題是這些東西弄出來了該怎麼解釋,卻是個麻煩,總不能憑空變出來吧?

土地的勘測和規劃已經完成,整個山村已經被他劃分爲商業區、居住區、農業區和工業區幾個地方。雖然現階段商業區其實沒什麼用處,但既然打算把山村建設成爲城市,那麼總要把地方留下來,否則以後拆遷可不容易。

農業區那邊分爲畜牧區、漁業區、林業區和農田區四個區域。

畜牧區主要是採用集中圈養的方式,飼養野山豬和野鹿,短期內山民已經幫他捕獵到了六頭山豬,還有八隻野鹿。如此也不難看出,這山林裡面,動物資源還是很豐厚的。

整個畜牧場由兩個山民承包下來,並且僱傭了其他八個山民幫忙飼養。根據承包合約,養出來的山豬和鹿村政府有權利優先收購,價格按照市場價進行計算,不會讓他們吃虧。

在李煜來到這裡前,這裡的百姓似乎根本沒有畜牧的想法。所以整個獸圈和管理辦法幾乎都是在李煜的安排下開展起來的。正因爲這樣,這裡優先進入承包制度,阻力最小。

林業方面排第二,李煜規定懷孕的母畜不能捕獵,未成年的草食野獸也不能捕獵。同時規劃出一片果園區,明年春季就開始載重果苗,並試圖進行優化。

普通林業區也有,包括一片竹林和其他木材區域。前者可以編制很多東西,竹蟲和竹鼠也可以考慮進行養殖。後者則是作爲木材來源,不僅可以私用,也能作爲出售的商品。當然及時補種新的種苗也是他強調的。

這種行爲或許不是很能被這個時代的人所理解,畢竟漫山遍野都是樹木,幹嘛要補種。李煜也懶得解釋,表示想要承包就要遵守!反正種起來也不是很難,承包者也就認了。

漁業區主要是村子不遠處的一片池塘,似乎是山上流下來的山泉聚集而成。

李煜的意思是在這個池塘周圍開出幾個魚塘,專門用來養魚。山民很少吃魚,這玩意腥臭而且帶着點土味,關鍵大山裡也不好捕抓。現階段李煜也沒辦法改變他們的觀念,主要是烹飪方法和食材的不足,他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所以只能先規劃出來,未能實施。

農業區那邊相對麻煩一些,自己好不容易開墾出來的土地,結果要收歸國有算什麼意思?最後通過宣傳,並且李煜再三保證,他們這才鬆動了下來。

目前村裡開墾出來的土地大概是6頃左右,這些田地原本是由一百多個村民來耕種。種出來的作物村子徵收四成作爲稅收,他們有六成的收入。

在現代來說,這已經是很重的稅賦了。但在漢朝這個時候,租種土地繳納七成以上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於那些充當賣身給世家的佃戶,他們就是一羣牲畜,累死累活就是爲了一口飯吃,田地裡面種出什麼和他們沒什麼關係,勝在好歹餓不死。

村子收稅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要購買鐵料打造武器,建造公共建築或防禦工事,還要訓練山民保護山村。這些總不能都讓祖橫在自己的腰包裡面掏錢吧?

如今也是這樣,實現了土地國有制後,這些田地自然也由着一百多個百姓聯合承包了下去。李煜當然不能說不收稅,不過放寬了一些,下降到了三成作爲承包費。若沒有這點,只怕土地國有制和承包制也沒辦法推行下去。

也多虧了他名下只有一村之地,否則還真不知道有多少麻煩。不過這也是個不錯的開始,以山村作爲樣板,這種制度推廣出去,也就不難了。

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一年春節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
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一年春節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