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政黨的結合

李煜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關注天下大勢變化,墨門在北方還有不少據點,這就構成了一道情報網。不過這個情報網再好也是別人的,爲了避免政府甚至是社會黨和墨門糾纏不清,李煜也不是沒有想過組建屬於自己的情報網。

楊浪和林銘曾經向李煜推薦過一個人,那就是袁渙的兒子袁廠。已經十二歲他,別人很難想象他已經接受了八年的間諜訓練。不僅從小就學習墨門的潛伏暗殺技巧,機關、用毒、偵查、畫圖、禮儀、經文和射擊等專業知識也在逐漸培養。

最初發現他的時候,只是避免他接觸太多核心的知識,但後來林銘卻發現了他的根骨非常不錯,關鍵是他的天賦同樣不錯,說穿了就是個最適合在黑暗世界遊蕩的天才。

關鍵是,有了袁廠加入墨門,並且成爲李煜的親信,袁渙也得乖乖的,這就是當時把袁廠收入墨門時,林銘和楊浪最初的想法。

目前小袁廠,已經開始跟着墨門收集情報,楊浪的提議是讓他逐漸帶着一批心腹,把屬於李煜對外間諜部門建立起來,從而脫離對墨門情報系統的依賴。

從李煜的利益需要上,歐陽行未來的職業就相當於內務部的部長,專門負責對內的監控和黑活;袁廠則是對外,專門收集其他勢力的情報,甚至必要的時候暗殺敵人的政要。暗殺這種東西的確是爲人不齒,不過成本最低,效益最高,再說就算不暗殺別人,防止別人暗殺自己也是有這個必要的,若對暗殺技術不熟悉的話,又談何說要預防別人的暗殺?

隨着墨門的情報陸續來到,天下大勢也開始呈現在李煜面前。他沒想到諸侯討董還沒有開始,董卓就直接躲到關中地區。關鍵是呂布,董卓居然沒有煽動他把丁原殺了!如此一來,只怕呂布也不會成爲所謂的三姓家奴了吧?

劉辯的起兵卻是在他的預料之中,現階段他還沒辦法統一益州,但看情況不會太久;劉虞和劉焉兩個一個在幽州呆着,一個在交州呆着,前者已經明確表示效忠劉辯,聲討劉辯和雒陽的那個共和政府;劉焉卻是在交州乖乖的當土皇帝,保持着中立。

徐州牧是剛上任不久的陶謙,這點和歷史沒什麼變化,他尊奉的卻是董卓那邊的朝廷。或許是也是相信了劉辯已經身亡的事實,甚至派了曹豹過去送了一批禮物,來表達自己的忠誠。裡面是否有試探或者查證的意味在內,卻是不得而知了。

荊州刺史王睿卻是尊劉辯爲君王,表示服從劉辯的調遣。王睿或許真是劉宏留下來的饋贈之一,只可惜歷史上被孫堅所殺。當然,反正他‘貪婪’‘暴戾’‘剛愎’,殺了他不僅沒錯,而且還能凸顯出自己的正義的,對吧?反正他死了,也沒辦法申辯什麼了!

唯有揚州和青州兩州牧卻是態度曖昧,青州牧龔景一方面與共和政府的態度曖昧,但似乎並沒有公開表示要加入共和政府。揚州牧陳溫歷史上曾經給曹操提供過兵卒,按說應該是劉辯的人,但如今卻態度曖昧,並未直接投靠誰。

不過這個原因李煜多少猜到了,因爲揚州又他,或者說又特區這個存在。人誰都看得出來,如今已經開始進入亂世。換言之誰也不敢保證,他什麼時候會起兵獨.立。到時候陳溫若沒有投靠他,那麼必然會成爲最先被攻打的對象。

陳溫不傻,所以也沒有公開表示到底會投靠誰,只是保持曖昧,處於中立狀態。

…………………………………………分割線………………………………

社會黨例行會議召開,每年都有一次這樣的例行會議,主要是深化鞏固思想意識,查漏補缺,本質上就是一次深入洗腦的會議,以確保黨員對社會黨的忠誠。

由於特區的地盤不算大,而且道路修建工作也做得很好,使得黨員往來便利許多。每年只需要提前一天來到桃源縣,然後第二天開會。然後當天晚上,或第三天即可返程。

經過這兩年的宣傳,特區甚至周圍的州郡,多少都知道社會黨這個組織。組織構成主要來自社會各個階級,但主要還是工農,世家子弟和商人也有。只要能夠認真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思想,服從黨的指揮,遵守黨紀黨規,經過考覈合格者,都有資格加入這個集體。

社會黨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文盲進行啓蒙,也做些類似公益的事業。對貧困的家庭進行援助,幫助他們找到工作。對於流民的安置,對病患的救治行動之中,也能看到社會黨的身影。這一切使得,社會黨在特區的形象非常正面,很多百姓以加入社會黨爲榮耀。

這給黨組織帶來了不少的黨費,但人員的增加卻也是無法避免。爲了合理的安排,避免黨費的浪費,林銘提議由地方党支書每年過來開會,然後回到地方再召開地方會議進行貫徹落實,一層層的傳遞下去。

李煜已經同意,會在明年開始實行,這次會議也有宣佈這點的意思在內。

將近五千的社會黨黨員,已經陸續入座,大會堂已經沒辦法容納他們,以至於李煜他們不得不在外面找了個地方,才把這次會議召開起來。

“感謝各位的到來!現在我宣佈,黨部會議開始!”李煜登上高臺,鄭重宣佈道。

“啪……啪……啪……”下首處衆人紛紛鼓掌,會議中爲了避免聲音雜亂,都是以鼓掌來作爲迴應。關鍵是,五千人一起鼓掌,的確是把氣氛烘托了出來。

“會議的首先,我們就這一年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同時和去年的情況進行對比……”李煜把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慢慢的解釋,下面的黨員們聽得也是非常認真。

這些數據有些關係到他們的成績,對升遷有着很重要的借鑑作用。反而是對一般的黨員來說,這些距離他們還比較遠,不過他們也很想知道忙了一年後,得到的成效如何。

“總體來說,社會黨的影響力已經初現端倪,在百姓之中也有很好的口碑。實際上這次會議,本書記就打算正式向各位宣佈:

即日起,社會黨將正式融入到政府之中,在軍隊正式建立政治委員會,在各級政府裡面也將建立黨支部。從今往後,縣令和縣丞等主要負責實際政治上的處理,而黨支部書記則負責人士的提名和政治方面的具體事務,職位上與縣令平級,關鍵時刻則略高於縣令!”李煜鄭重的宣佈道。

其實這也意味着,特區進一步的獨.立化,哪怕不改變特區這個名稱,本質上只要明眼人就能看出,這裡已經是一個獨立的政權,和大漢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臺下掌聲如雷,顯然大家都意識到了,若政黨和政府結合起來,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很顯然,他們也開始具備社會地位了,不再只是一個普通的黨社組織。

“從改組的第一時間開始,我們特區將採用一黨民主****的政治模式。

一黨,便是不管特區或者天下有多少個黨派,能夠統治特區的,只能是社會黨;民主,也就是繼續貫徹落實財政公開化、公務員財物公開、官員民主選拔等原有的措施。就連我黨內部的党支書、秘書長、紀委書記等職位,也應該五年進行一次選拔,由選舉和投票來產生。至於****,其實也就是人民民主****,****不應該是貶義詞,只因爲這個制度更適合我們華夏國情的特殊性。”李煜順便確定了政治模式。

“特區總書記只能是黨魁你來擔任!”不知道誰突然高呼了一聲,頓時這而五千黨員也是立刻高呼起來。是不是託無所謂,但大家這點政治意識還是有的。

在他們看來,這個‘總書記’和君王其實沒什麼區別,李煜建立自治區,不可能會允許他以外的存在擔任這個總書記。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則的話最好不要亂說話。關鍵是支持他上位,也能賺取不少的好感,這對以後自己的政治道路,有很大的好處!

“實際上,我們已經和黨魁溝通,並且取得了共識!”楊浪走了出來,至於林銘他只是旁聽,並不具備發言權,“總書記世襲,由黨魁以及黨魁的後裔來繼承這個職位。什麼時候百姓有了當家做主的想法,且這個制度已經不適合,再根據國情需要取消世襲。另外,從現在開始,對社會黨總書記的稱呼,也將改爲‘元首’二字!”

“元首萬歲!”又不知道誰反應了過來,立刻高呼起來。

“元首萬歲!”頓時其他黨員也紛紛反應了過來,也是紛紛高呼起來。

“好了,感謝各位的支持!李某人雖爲元首,但也是一個普通的黨員。李某承諾,只要社會黨存在一天,定然會恪盡職守,把社會黨發展壯大,各位的利益也不會受到侵害!”李煜鄭重的承諾道,這相當是投桃報李。

只是這話裡其實還有個語言陷阱,那就是他保證,但別人不保證。紀委書記歐陽行同樣有資格處理違紀的黨員,只是李煜當然不會把這話說得那麼明確。

“元首萬歲!”黨員們得到了承諾,頓時也是更加熱情起來。

“好了,現在宣佈一件重要的事情!”李煜點了點頭,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現在有請政治委員會委員楊浪發話!”

“啪……啪……啪……”黨員們紛紛鼓掌。

“簡單說明一下,早些時候,楊某在雒陽曾經試着唱了《自由之歌》,打算看看這首歌的效果如何。饒是很多人第一次聽這首歌,也造成了近千執金吾士卒的起義。

這無疑表現出,在司隸,甚至在大漢,底層的百姓已經對現狀開始不滿,或許程度有所偏差,但這個矛盾會隨着戰亂或者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提升。換言之,大漢有太多的百姓需要我們去解放,去拯救他們!

經過我們高層的一致討論結果,即日起,特區雖然並未直接宣佈獨.立成爲一個政權。卻也要對外出徵,解放那些受苦的黎民百姓!對外的口號便是:奉君討逆臣!”楊浪鄭重的宣佈道。

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
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