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

“元首的決斷並不能影響人民代表大會的結果,屬下能夠承諾的是,軍方會站在元首這邊,請您放心!”戲志才依然沒有把想法說出來,只是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其實這也是李煜找他過來的意思,就算是他自己也沒辦法否定,的確覬覦南四郡。關鍵是那二百多萬的山民人口,還有在這四郡常年居住的那些百姓。

當然,這無疑是會拉長防線,加大防守的難度。而且那麼點人口,也徵召不到多少人進入軍隊,更別說如今的經費開銷其實也並不容樂觀。至少現階段,華夏共和國,沒有多餘的資金去徵召更多的士卒。

李煜肯定需要考慮到這個問題,出兵直接佔領四郡說穿了除了人口一點好處都沒有。

按照戲志才的意思,直接對南四郡開戰其實非常不明智。但若是針對人口發動掠奪,那這場戰爭還有點意義。他拿不準李煜想到哪一步,且真打下來其實還是有點好處的。

在這個基礎上,他只需要表態站在李煜這邊就好,具體要怎麼做,之後肯定是要在人民代表大會上面發表。軍方只需要表態就好,政治的事情不要摻和,此乃明哲保身之道。

“好吧,私下以我們的交情,你覺得該怎麼樣?明着跟你說吧,那些人口是我需要的,但是貧瘠荒蠻的南四郡卻沒有打下來的價值,說難聽點四郡之地加起來,人口還沒有五百萬,市場就那麼大,還需要修建大量道路來維持運輸,前期投入帶大!

所以,單純針對人口的擄掠,纔是這次行動的最終目的。我現在最爲顧慮的是,若單純擄掠人口,對方是否會願意放棄他們祖輩生活的地方。要知道這裡或許有他們的祖墳,更是他們從小長大的地方,故土難離,並非只針對我們!”李煜嘆了口氣。

戲忠作爲總參謀長,的確不適合摻和政治,這點他懂也表示理解。只是眼看周圍就他和自己兩人,還那麼拘謹就難免有點過了。

“大漢建立這四百年餘年,因爲天災人禍背井離鄉之人何止千萬。人挪人活,只有離開災難來到新的地方,纔有活下去的可能性。其實生活在這個世道之中,誰都已經做好了要麼因爲天災人禍,甚至是兵禍離開家園,甚至客死異鄉的準備。

願意留下等死的,我們只能祝福他們。願意跟着我們走的,我們就好好招待他們。元首您的大華夏主義,屬下引以爲這世間的真理,想來在這個主義的感化下,他們也能適應新的生存環境,還有融入到我們的國家之中!”戲志才知道躲不過去,就稍微分析了一下。

他說的是這些,其實在當時根本就是常識,根本沒什麼好奇怪的。李煜主要是關心則亂,他太在乎百姓,所以難免有點關愛過度。說穿了,他太小看了這個時代百姓的韌性,也太高估了自己能夠給予的幫助。

到底是什麼環境,能夠誕生出有着如此思想的存在,這可以說是全天下最大的謎團。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甚至是共產主義,到底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下才能產生出來。

李煜從出現那天開始,身上就帶着許許多多的謎題,位居首位的便是他的進貨渠道,其次便是他以前到底是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生活,纔有會這樣的思想,甚至打算在大漢貫徹這些思想。

對於外面的人來說,李煜的進貨渠道是最爲重要的,那些明顯的‘黑科技’……似乎是這個詞吧?這些科技產品到底是從哪裡生產出來,又是怎麼運送到這裡的,說真的很多人都有疑問,但更多的是想要取而代之。

換個角度來說,正因爲不知道渠道,所以在弄清楚之前,李煜至少是安全的。然而誰都不知道,李煜的秘密就是他本身,一方面是穿越者的身份,一方面有一個超級系統。

“好吧,看來是我多慮了……”李煜嘆了口氣。他有句話沒有說,或者說有生之年他都沒辦法對任何人說,那就是打下南四郡其實對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提高聲望最大值,這個最大值提高,他能購買的商品數量和種類也能得到提高。

這是他最大的秘密,有生之年絕對不會對任何人說,系統是否能夠傳遞給後代,這他也沒有譜。所以他一直要不斷攀升科技樹,哪怕成本高點也無所謂,根本願意就是怕這些技術最後都跟着他進入了棺材裡面。

他是一個喜歡什麼都掌控在手裡的人,這或許是某種強迫症,他希望建立一個皇朝,但同樣害怕兒孫不肖,然後被這些世家推翻。與其讓數百年後的兒孫頭痛,還不如他現在就把這些隱患給去除,這纔是他要革命的根本原因。

這個習慣上,他覺得自己和朱元璋很像,就如同朱元璋對他兒子所言:“你怕這根棘杖上有刺不敢拿,我把這些刺都給去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好。我所殺的都是天下的壞人,內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當這個家!”

事情到這裡,已經算是告一段落,戲忠告退,明天人大代表大會即將召開。

日常的事情,一般來說根本不需要人大代表大會,而且根據修訂的憲法,關於在救援本國治下的時候,動用士卒甚至不需要通過人大代表的表決。要對外作戰,尤其是開疆擴土,則必須要經過代表大會的同意,因爲這牽扯到許許多多的利益。

“這次召集大家過來,主要是有一件事情需要說明……事情就是這樣,針對這次求援,尤其是南四郡方面的領土,我們到底應該如何作爲?目前蜀漢其實還是我們的盟軍,如此入侵別人的領土,是否合適這點,也請大家積極討論!”時任秘書長的魯肅出面宣佈道。

事情簡單的說了出來去,甚至把利弊也給分析,到底要如何做,由大家決定。

щшш▲ttkan▲¢○

“南四郡不過是蠻荒之地,而且這樣會讓我們的防禦範圍擴大,這樣就需要更多的士卒,很顯然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財政預算,至少兩年內沒有!”袁渙首先表示不支持。

“我們的士卒實力遠遠超越對方,更別說四郡大多山林,正是無當飛軍發揮最大戰鬥力的地方。不需要多,只需要三千部隊,絕對能夠讓對方吃不了兜着走!”卻不想無當飛軍的總指揮彭開立刻出面說道。

“給我五百士卒,足以!”劉行起身說道,他剛剛獲得參加代表大會的軍方資格。上次擒下呂布的功勞,使得他直接從偏將晉級爲將領,帶兵人數不變,但職位的確是提升了。

他麾下依然是鉤鐮槍兵,不僅能夠對付馬兵,在山地之中作戰也非常擅長。當然就戰鬥力而言,拿着苗刀的無當飛軍也不差,但在裝備上,鉤鐮槍兵則是直接碾壓。

“能別這樣傷害人麼?”彭開無奈了,他麾下的士卒最多,但裝備卻最糟糕。

當然,這糟糕只是相對而言,比起大漢共和國或者蜀漢,一身特製的藤甲藤盔,外加一把苗刀,一把匕首,一張一石弓和一壺箭矢,更別說還有傷藥、乾糧和驅蚊蟲藥等,放在這個時代已經完全可以稱之爲奢侈。

弓箭不需要太好,林間可視度不高,所以射擊距離本來不可能太遠。再則太強大的弓箭貫穿力也會跟着變強,這意味着殺傷力會減弱,所以經過討論研究後,覺得一石弓最好。

“請不要改變話題!”袁渙有點不滿,這些軍人怎麼就想着打仗打仗?南四郡的市場根本沒有開發出來,就算有商業消費也是非常有限,打下來說不得還要想辦法修幾條道路。總的來說經濟成本太低,總人口不超過五百萬人的南四郡,的確不值得打。

“我認爲南四郡沒有必要打下來,但是單純幫忙把需要脫離苦海的百姓遷徙到我們國家之中,這應該不成問題。一方面能夠爲我們增加人口,一方面也能給他們減少不少麻煩!如此,就算我們越境作戰,想來對方也不好說些什麼。”蔡邕起身發話,到底是在文宣部坐了一段時間,這眼光算是完全培養出來了。

別的不說,這直接就把這次行動的格調提升了不少,從侵略變成了救援。

“善!”袁渙覺得這樣最好不過,而且如同荀衍和陳瑀等也表示支持。

“我說說個人的意思吧!”李煜終於的站了出來,“我一直強調大華夏主義,我們華夏共和國如今也認真貫徹落實了這個思想。但是展望天下,還有不少人帶着種族和地域意識,迫害那些曾經漢化,其實算是華夏同胞的山民。

如今,在南四郡的華夏同胞,此刻正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不保夕,隨時要面對死亡的威脅。讓人無奈的是,迫害他們的,同樣是我們的同胞!

我們沒辦法也沒有資格去職責誰,畢竟大家接受的教育和思想並不相同。但是我們絕對不能看着同胞受到痛苦,但卻置之不顧。

本元首希望,對南四郡用兵,派出少數精銳部隊,引導這些百姓脫離苦海,進入我們華夏共和國的懷抱之中,面對美好的新生活!”

“善!彩!”不少人高呼道。

“元首高義!”蔡邕站了起來高呼,解放同胞和大華夏主義遙相呼應,格調比他的那個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當然,這樣也是個難得拍馬屁的好機會。

“我等軍人贊成元首的提議!”軍方最高負責人李文站了起來,所有的軍人代表都紛紛站了起來,以此證明李文所言非虛。

“只是針對人口而不是土地的話,我們政治方面的代表也贊成!”袁渙帶頭站起來,之後大部分的政治代表也站了起來,其他只是表示棄權。

其他如同百姓,大農場主什麼的民間代表其實只佔據三分之一的份額,就算他們不贊成,也意味着這次戰爭已經決定。不過實際上,他們依然也有超過七成以上站了出來,只有二成不同意,一成齊全。

從投票結果而言,票數超過三分之二,所以出兵決定達成!

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
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54章 社會黨成立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