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

有商量就好,就怕沒有商量。

劉行表示一切行動都需要聽從指揮,他們從成爲指揮官的瞬間,要接管武陵蠻的指揮權。而且,只有武陵蠻要搬遷到華夏共和國的情況下,他們纔會只會,這也斷了老蠻王打算藉助共和國的指揮手段,對付夏侯兄弟的想法。

其實就算對付了夏侯兄弟又如何?夏侯兄弟輸了,自然還有曹氏兄弟,或者張氏兄弟什麼的,最後只要這條路修通了,到時候武陵山就不再是他們天然的屏障,至少效果下降了五成以上。再加上軍備方面的落後,老蠻王其實也很清楚,不搬遷的話已經不可能了!

除非真的,打算和蜀漢軍拼個你死我活,直接用人海戰術和對方拼消耗。但是劉行的話卻讓他不得不慎重,一則好日子就放在面前,不去享受反而去和別人拼命,以人類好逸惡勞的本能而言根本不可能;二則就算拼成功,也不知道要損失多少青壯,對現狀只怕也沒什麼好處,武陵蠻必然是元氣大傷,丟下這些寡婦孩童的,他們以後又該如何過日子?

只要在意傳承,那麼就算是老蠻王這種,自認爲是鐵血的漢子,在看到沙摩柯之後,整個人也不得不軟下來。他其實還有別的兒子,沙摩柯只能算在最小的一個,但其他兩個兒子,一個和野獸拼鬥之中被野獸殺了,一個則是死在亂軍之中。

家中只有沙摩柯這一棵獨苗,由不得他不好好爲了傳承去考慮……

其他的將領其實也是差不多,甚至這個時代,包括很長一段時間的模式都差不多。將領的兒子往往也是將領,小時候就跟在父親身邊言傳身教,然後長大之後就成爲新的將領。

有時候運氣不好,就會跟着父親一起被殺,甚至死在父親前面。最後家中傳承斷了,開始沒落,然後這纔有新的將門世家開始出現。別的不說,在武陵蠻之中,就有不少兒孫都死光的老將,他們如今也退休了,在家裡等死,最多教個徒弟。

老蠻王就是其中一個老將的弟子,然後憑着自己的本事上位,其中又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將領的更新換代。

好在劉行也沒有把事情都做絕,邀請老蠻王作爲副將,專門協調各個部隊。同時也擔任政委,專門解決部隊內部士卒之間的問題,幫助他統一部隊思想。甚至信誓旦旦的表示,若蠻王認爲自己是帶着這支部隊去送死,那麼完全可以奪取自己的指揮權。

老蠻王也是實在人,別人真心對待,自己也願意託福真心。反正既然能奪回指揮權,那麼他自然沒什麼顧忌,就告訴劉行,他愛怎麼指揮就怎麼指揮便是!

事情就這樣成了!劉行立刻調動整個武陵蠻,一方面全面整編,一方面調動老弱婦孺採集狩獵獲取食物。也不在乎什麼的大山守則,直接把幼苗都給挖了,二百多萬人的吃飯可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摻雜了老弱婦孺之後就更加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

這和呂布的情況差不多,但好在吳越之地的環境解決了不少的問題。這裡到處都是山林,有着豐富的食物來源,只需要一邊前進一邊收集,問題並不大。

就這樣花了三天時間,才把軍隊整編出來,大部隊開始集結,準備開始朝着零陵郡前進。偏偏這個時候有點意外發生,那就是不少老弱並不打算離開武陵山區。

“他們怎麼說?”劉行找到了老蠻王詢問道。

“他們老了,或者以前打仗或者打獵的時候落了傷殘,跟在部隊裡面只會拖累。而且他們在這裡生活了好幾代,捨不得搬遷。反正也是老骨頭,打算留下來等死!”老蠻王回答到的時候有點傷感,是個有感情的人,都不願意離開家鄉。

“樹挪死,人挪活,大活人豈能被尿憋死?去了新的地方,說不得日子過得比這裡更好呢?”劉行知道勸說無效,但還是打算安慰幾句。

“算了,讓他們在這裡吧!”老蠻王搖了搖頭,這種情況在山民之中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養不過的老人在晚年背上山丟掉,殘酷是殘酷,但卻能因此養活更多年輕人。

曾經就有關於這個的故事,那個孫子的確是讓兒子回心轉意,把年邁的老父給帶回去。最後算是盡了孝道,但全家都吃不飽最後熬不過冬天餓死了,事實就是這樣的殘酷……

老蠻王沒有被儒家,尤其是後世那種閹割過的儒家文化毒害過,所以他懂得計較利弊。這些老人跟着他們離開,的確並不合適,會拖累行軍的速度,這樣反而會害死更多的青壯。

於是他把老人,甚至少數小孩都留了下來,老人們有了小孩子陪着,倒也不至於寂寞。又留了幾個月的口糧下來,怎麼都能撐過冬天,至於明年如何,已經不能去考慮了。

“夏侯兄弟你打算怎麼處理?”老蠻王看着即將啓程的部隊,看向劉行。

“他們我會帶着三千部隊在後方牽制,當他們發現並且追上來的時候,想來大軍已經進入零陵郡了!”早些時候的屯將出列說道。

“閣下是……”老蠻王倒也認出了他,之前就站在劉行左邊,應該算是麾下最高的將領。但是名字是什麼,職位是什麼他卻是不知道。

“華夏共和國上尉呂虔,劉行麾下屯將!”呂虔上前自我介紹道,他從前年從任城南下華夏共和國,加入軍中從一名士兵直接提升爲屯將。 шωш• тt kдn• co

這其實已經不容易了,要知道他已經成年,加入軍隊在兩年的短期訓練之中就能提升爲屯將,在每一個士卒都是精銳的共和國軍裡面,是多麼不容易!要是呂虔沒有足夠的才華,也根本沒辦法脫穎而出!

“呂虔有勇有謀,在我麾下雖然是屯將,但也客串軍師。他負責牽制夏侯兄弟的話,必然能爲我們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劉行也順勢爲老蠻王介紹了呂虔。

畢竟屯將在各個部隊裡面,只是一個普通底層軍官,軍侯可以自行任命,無需考覈。但是在華夏共和國那裡不行,隊率以上就必須要經過軍官學校培訓之後才能上任。

別的不說,給劉行五十個鉤鐮槍兵,他能夠在山地戰的環境裡面,對付三千到五千的漢兵,甚至能做到保證大部分的士卒不會出現傷亡。

“這樣某就放心了!”老蠻王點了點頭,既然劉行那麼看重他,那麼肯定不俗。

其實他已經明白了,這支部隊就不能用一般的眼光來看待。別的不說,只看如今每個士卒,都放置在軍侯一級的職位上,居然還能把部隊管理得井井有條,這就值得佩服。

大部隊啓程,按照預定的路線開始東遷。這個動靜很大,要瞞過夏侯兄弟只怕根本不可能,這也是之前老蠻王沒有進行搬遷的原因之一。

呂虔卻是直接帶着三千人,分散成六支部隊,依靠山地的優勢進行佈防,等待夏侯兄弟他們的到來。

與此同時,大部隊的前進果然是驚動了夏侯兄弟,夏侯惇很快就收到消息,大批的武陵蠻開始集結,並且朝着東邊開始前進。

一開始他以爲大部隊是朝着辰陽或者沅陵發動進攻,不過後來卻得知這批部隊居然是拖家帶口的移動,他就明白了,這不是要進攻,而是要搬遷啊!

武陵蠻全體搬遷,也算是他們蜀漢軍的勝利,但是這種勝利難免有點不盡興。而且武陵蠻搬遷到別的地方,也一樣會成爲隱患。更別說他們還有可能會經過辰陽或者沅陵,到時候若發動襲擊,那麼兩地很有可能會生靈塗炭。

“嘿嘿,這些武陵蠻若是不搬遷,那麼依靠地利人和,怎麼都能和我們糾纏一段時間。但如今他們直接送上門來,又有那麼多婦孺在其中,這不是給我們立功的機會?到時候我們也俘虜幾十萬的武陵蠻回去,搞那什麼‘勞改’,巴蜀要繁榮起來,指日可待!”夏侯淵卻是不怕,不管是軍備還是戰鬥力,蜀漢大軍都遠勝於武陵蠻。

之前能讓人頭痛,主要是對方藉助了地利的優勢,如今對方主動放棄地理優勢,集中進行移動,這反而是給他們聚而殲之的條件罷了!

“妙才說得也有道理!傳我軍令,速速調集部隊,隨我出征!”夏侯惇點了點頭,立刻下達命令。

二萬部隊立刻集結,另外還有三萬收編的蠻兵作爲協從軍參戰。這些協從軍都是在別的地方收編的山民,蜀漢給了他們土地和戶籍,更免了他們三年的稅收。這使得他們感恩戴德,加入部隊之後完全成爲蠻奸,殺起昔日的同族來真的是一點都不留情。

大部隊迅速出動,進入到了花垣山區之中。沿着之前修好的道路,又有協從軍在一旁戒備,倒也不需要擔心太多。

他們卻不知道,自己已經一步步走到了呂虔埋伏的範圍。也不知道,呂虔早就做好了,帶着他們在山裡轉圈的準備。

“兒郎們,讓我們和這些蜀漢軍玩耍一番!”呂虔舔了舔嘴脣,朝着身後高呼道。

“喏!”身後的士卒們紛紛迴應,早就知道作戰計劃的軍侯們,也懂得該如何去做。唯一麻煩的是傳令只能靠吼,這些蠻兵還不懂手語,使得無聲作戰根本不可能做到。

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一年春節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
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55章 人事和人才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一年春節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