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無人能阻擋

李文部藉助鐵路以及現成的公路,當天下午就抵達了涇縣周邊地區。斥候已經開始放了出去,後續部隊正在陸續到達這裡。

涇縣脫離共和國已經將近一年,不過差不多還是十室九空的狀態。大部分的涇縣百姓,都南下到原本的特區居住,隨着共和國建立,倒也有少數百姓回到了這裡居住,說到底還是擔心怕受到共和國的牽連。

朝廷的確在鼓動了一些世家前來採購土地,甚至想辦法把一部分難民遷徙到這安置。經過一年的努力,才讓這裡稍微恢復了生氣。

“這裡的百姓都躲回家裡了,看來已經意識到了情況不對!涇城那邊已經關閉了城門,似乎已經做好了防守的準備!”楊浪通過對講器聯絡周圍的斥候,然後把大概的情況向其他幾位將領說明。

“派人過去,讓他們開門投降!本來沒幾個人了,也沒必要平添殺戮了!”李文嘆了口氣,對楊浪說道。

大概是十多分鐘之後,通訊器已經傳回了最新的消息:涇縣縣令並不打算投降!

“到底是什麼,給了他這個勇氣?爲國守土,還是害怕就算投降也有可能被我們殺死?”李文不免有點好奇。

“墨門的情報能提供點幫助嗎?”徐庶看向楊浪。

“硬要說的話可以!不過元首吩咐過,以後戰爭期間最好使用共和國的情報系統……很可惜,這個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楊浪回道。

“目前可以提供的情報有多少?”李文卻是在旁邊問了句。

“這需要點時間!”楊浪沒辦法立刻回答,要走墨門的情報系統需要聯絡墨門的人。

“一個時辰可否?”李文問道。

“應該是可以了!”楊浪點頭點頭,迅速打馬離去。

共和國的參謀體系,主要就是以各種情報作爲基礎建立起來的。天時地利人和,敵人的具體情報,我軍的情報,很有可能出現的第三方情報,甚至是第四方情報。

十個參謀在副參謀長的指揮下,根據這些情報進行推演。所有的參謀都有教科書級別的謀略能力,關鍵這是實戰,好在對付的是一個能輕鬆搞定的對手。李文要求情報,目的就是讓參謀們能夠得到更好的鍛鍊。

這種就算出現失誤,也不會對軍隊造成危害的對手,太適合讓他們累計經驗。關鍵是輜重部隊和工程部隊那部分,還在朝着這裡趕過來,也需要等上一等。

“得到消息了!”楊浪半個時辰之後,就回到了軍中,“縣令施崇是朱治的姐夫,算是自己人,但縣尉卻來自吳郡魏氏!魏氏在這裡購買了不少的土地,擔心我們把這些土地收走,打算據城死守,並已經對外求援!”

“涇縣之中有多少兵力,可曾知曉?”李文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原本只有五十人,不排除縣尉臨時徵調青壯的可能性!”楊浪回道。

“嗨!我說你們在這裡擔心什麼?就那麼個破爛城池,別的不說,我老典帶着五十個人,直接把大門給砸開,到時候你們直接從大門進去便是!”典韋突然插了句話。

他麾下的重錘兵,人人手中拿着一杆大鐵錘,這玩意專門就是用來破甲和摧毀防禦工事使用的。常見的防禦工事和重甲步兵,在他的重錘兵面前完全不堪一擊。攻擊和移動速度慢是不足之處,卻也是瑕不掩瑜。

涇縣的大門不大,五米高三米寬,站個五六個重錘兵不成問題,一人一錘下去,或許真的能夠直接把這扇木門給砸開也說不定。

李文聞言看了看參謀部,後者很快就給出了回覆:“沒有問題!”

“那就試試唄!安邦,你來掩護惡來!”李文點了點頭,看向了陳韜。

惡來是李煜給典韋取的表字,‘韋’者‘違背’是也,取字惡來,有點警醒的意思。主要還是若典惡來換了個表字,李煜會多少有點不習慣,也希望他能成爲古之惡來。

“遵命!”陳韜點了點頭,示意強弩部隊開始推進。

連發強弩已經升級爲2.0版,較早些時候的1.0版本而言,增加箭匣,可連發20支弩矢,射程提升20%,弩身重量僅提升10%。以滑輪組降低上弦難度,不再設置機括而是以拉桿來完成上弦和激發兩個目的。取消刺刀,改爲每個強弩兵都配有一把匕首防身。

這是仿照《武備志》的連弩結構進行仿照的結果,至於歷史上諸葛連弩是什麼情況,李煜沒有這方面的資料,只能依靠林銘自己去摸索,不過研究價值不大。在火槍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之前,這連弩已經是終極的遠程單兵武器!甚至就算全面換裝火器,它也還會是特種兵的最愛,畢竟在黑夜射擊不會有聲音和火光,很適合偷襲!

至於歷史上的諸葛連弩,卻似乎是防禦武器,馬均改造後也是大型單兵武器,純粹大型武器而言,火炮纔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所以李煜和林銘並不看重。

強弩部隊開始向前推進,在射擊範圍內,最前排的士卒開始舉起手中的強弩,對準了牆頭上的守軍。這個距離到牆頭,至少還有二百多米。以大漢制式弓箭的射程而言,拋射的話都未必能夠射到。但強弩部隊能夠射到,甚至能夠突破一層薄鐵甲!

第一排的士卒,在軍官的指揮下,迅速對着城牆上的士卒進行點射。就如同瞄準固定靶,非常的輕鬆。一照面的功夫,至少有十多個腦袋上插上了弩矢。

“明明沒什麼能力,爲什麼還要死抱着些不動產不放?”李文想起了李煜說過的一句話:“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兩失!”

通過望遠鏡,他清楚地看着城牆上的情況,並且能分辨出來,上面那些被射殺的是涇縣的守軍,不是什麼民夫。同樣在用望遠鏡觀察的陳韜,應該也是看得到的纔對。

在弩矢的壓制下,對方不敢露頭,有些人剛露頭,不多時一直弩矢就釘在了他的額頭上。運氣好的話最多是把他頭上的頭盔射掉,不過那感覺也的確不怎麼好。

典韋的重錘兵已經跑到了城門那邊,眼看城牆上的敵軍已經被壓制了下來,他索性左右都安排五六個人,中間安排了兩個人,朝着大門那裡狠狠的砸過去。

後來更是覺得這樣不過癮,直接自己也跑了過去,拿起兩個錘子就是猛地砸起來。不多時就把大門兩側的合頁給砸開,大門自然也應聲而倒。

“難怪元首要組建重錘部隊,不得不說這支部隊就算當攻城器具來用,都是妥妥的!好了,元直,看你了!”李文見狀,也不免感慨道,卻也沒有忘記下達命令。

徐庶的虎豹騎得令,第一時間衝了出去,不多時就殺入城中。在他們的開路下,大軍浩浩蕩蕩殺入城中,半個小時不到就控制了涇縣縣城。

魏縣尉自殺,縣令也好不到哪去,李文他們發現他的時候,後者的屍體已經僵硬了。顯然縣令在看到自治區出兵的時候,是打算投降的。縣尉不讓,只是沒想到卻因此殺了縣令。縣衙的後面,朱治的姐姐和施崇的兒子施然倒沒有事,經李文調解和安撫後,送去國內朱治的府上。

“通知元首,派人過來接管涇縣,我們下一步要去的是便是丹楊郡的治所宛陵!只要把這裡打下來,其他幾個縣城就不難對付了!”李文看向楊浪。

後者點了點頭,立刻下去運作了起來。三十分鐘後,在桃源縣坐鎮的李煜,就收到了前線的消息。這個時候他剛剛處理好福利措施的規劃工作,建設還需要後續進行,正打算休息,卻沒想到三路大軍之中李文部率先建功。

不過他們第一個目標便是涇縣,能那麼快打這裡,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涇縣沒有第一時間投降?”李煜奇怪的問道,人口那麼少,守軍按說不多,居然這樣都不投降,是不是太小看他的部隊了?

“根據彙報過來的情報,主要是縣尉捨不得魏氏在涇縣的的不動產,所以組織了這次守城,只能說他是個合格的守家犬!”這次情報是林銘親自送了過來,聞言便回了句。

“世家就是這樣……告訴李文,凡是抵抗的世家,家產全部沒收不予任何補償!不抵抗的,則按照市場價贖買他們的土地!該死的,前幾年才贖買了一次,結果如今又要贖買一次!”李煜有點不爽,畢竟這可都是錢啊!

“百姓有了錢,還不是會在共和國進行消費?關鍵的問題是,如今產出逐漸增加,共和國那邊也在瘋狂的開設作坊,總有一天產品會貶值,關鍵是銅錢方面會出現不足而升值,如此一來一往,我們的損失就大了!”林銘更擔心的是別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會處理,問題不算大!我只想知道,最新制造出來的那五門鋼製火炮,能不能用!”李煜並不打算現在討論這個話題,哪怕他其實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這種炮鋼已經改良了三次,但問題是技術還不夠成熟,這我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不過比起試做的銅炮已經好了不少,不過手工拉膛線還是有點麻煩,開花彈技術還有待提高!簡單來說,我還需要三座機牀!”林銘立刻提出了申請。

“我會給你補充,繼續試驗無煙火藥配方,棉花要多少有多少!”李煜鄭重的說道。

“棉花完全足夠,但是********和它的原料卻是非常短缺,有空多開幾個礦如何?”林銘頓時就抱怨起來。

“我們人手不夠啊!”李煜當然想開礦,奈何人口上不去,也不好浪費在開礦上面。

“向江北世家採購如何?”林銘不知,這個提議造就往後二十多年的礦石走私暗道。

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62章 亂世的序幕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6章 幕後的帝王
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62章 亂世的序幕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6章 幕後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