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鑄就革命魂

驀然回首,原來所謂的封建朝廷的皇帝,也不容易。

放眼整個封建時代的歷史,基本上就是皇帝和世家在賽跑的歷史。世家在那裡挖牆腳,皇帝則需要想辦法填坑,還有想辦法把世家拉下來。

成功,那麼天下大治;失敗,則國家就走向終結。歷朝歷代,莫過於此!

這多少和華夏周圍的情況有點關係,在棉花和火坑,甚至是煤爐普及之前,幽州以北幾乎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尤其是在這一帶用兵,夏天還好,冬天絕對能造成大量非戰鬥減員,所以向北擴張非常不現實。

向東向南自然也不可能,東邊就是太平洋,最多有些島嶼可以征服;向南過了海南島也是汪洋大海,偏偏越南又老是過來稱臣不好佔領別人的地盤,於是向東向南也沒轍了。

於是華夏朝代的擴張,都主要是向西方擴張,漢唐甚至是蒙元,都在想方設法向西擴張,甚至蒙元還一度攻入歐洲,還把黑死病給帶了過去。當然也因此使得天主教的勢力大幅度減弱,文藝開始復興,進而發展到大航海時代。

很不巧從西域到中東地區,都是貧瘠的地方,本身對世家就沒有什麼誘惑力。蒙元的時候漢人減員太厲害,以至於內部兼併都還來不及,哪裡會考慮外國的土地?

正是因爲這種原因,各朝各代的世界甚至是皇族都就這華夏這片地盤爭來爭去,甚至在明朝引申出了天下財富只有那麼多,皇帝多取了一些,那麼黎民百姓就少得一些的理論。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不過正是因爲世家和皇族的這種競速,使得一個個朝代走向滅亡,隨着新的朝代建立,新的世家成爲皇族,然後繼續重複新一輪的競速。

至於百姓……李煜其實真的懷疑,世家和皇族真的考慮過他們的利益嗎?

所謂的百姓爲重的口號,不管是在皇族口中提出,還是在世家口中提出,似乎基本上都是爲了佔據道德的最高點。

換言之百姓直接就這樣被‘代表’了,成爲了皇族和世家爭奪主動權的擋箭牌而已。他們本身並不參加到政治較量之中,也沒有資格參加,更不被允許參加進來。因爲,他們是百姓!

“我算是明白了,其實就算有朝一日能夠稱王稱霸,甚至當了皇帝,其實也不過是個苦x的存在而已,有夠無聊的!”在夜深人靜的情況下,在回憶了今天的種種之後,李煜就這樣仰望着天花板,低聲嘀咕道。

君主立憲倒是個妥協的辦法,簡單來說就是‘咱家就要個面子,你們自己搶肉吃吧’!且不說皇族產業擴張起來自縛手腳,就算開銷大了點,都要被議會戳脊梁骨,有意思嗎?!

所以到頭來只能共和了,當然考慮到華夏的情況,於是就出現了一黨民主****概念。從華夏的傳統和文明情況看,這或許是最適合華夏的政治制度!

“話說我這是在想什麼呢?”李煜搖了搖頭,不知不覺又代入以前的工作中去了。

不過這未必不是給他一個提示,那就是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外部的困境,最多是鮮卑烏桓這種癬疥之疾。不過黃巾起義準備就要爆發,隨着董卓入京,諸侯割據時代就會到來。

到那個時候,其實天下和清末的時候何其相似。百姓民不聊生,世家兼併了絕大多數的土地,甚至這個時代比清末更加不堪,那就是在這個時代,百姓甚至可以當做家畜一樣交易,而且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是買主的家奴。

打土豪,分田地,羣衆訴苦,批鬥大會……越想李煜的雙眼光芒越發閃亮,他似乎意識到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直接讓這個時代直接從封建主義,越過資本主義進入共產主義時代!當然他也不敢妄稱共產,只要能進入社會主義即可!

是了,有了社會主義鐵拳的出擊,要多少聲望沒有?聲望代表着各種先進的武器,到時候說不得直接買上三百多門重炮,直接從江南轟到巴蜀,從崖州轟到西伯利亞!甚至兌換出一支坦克部隊,橫衝直撞收割敵人的生命,那場面何其壯觀也!

沒必要北上了!就算北上也解釋不了自己的來歷,一個黑戶連寒門都不算,黃巾起義這五年沒被當成奴隸進行發賣都已經很不錯了,還指望能出人頭地?黃巾起義後更不可能,要知道朝廷也只是允許良家子弟逐漸義勇軍,自己若是組建,根本不可能得到朝廷承認!

更別說在這個拼爹,拼出身的年代裡,連寒門都不是的自己如何招募人才?就算勉強走上了爭霸的道路,最終也不過是建立一個新的封建時代而已!以前無所謂,如今覺得卻是一點意思都沒有!

“只是有個最重要的問題啊!”李煜翻了翻身,他很快意識到了個問題。

若是要走共產主義道路,那麼就意味着他要和全天下的世家爲敵。甚至地主,被那些世家矇蔽的百姓,都將全部走到自己的對立面去!

那個情況,幾乎比董卓還要糟糕。前者只是出身微寒,而且對世家打壓過高,所以就被十八路諸侯討伐,結果別人跑到關中關上函谷關,繼續在關中享福。

反觀自己,若是要走那條道路的話,真的能面對來自全天下世家的壓力嗎?到時候,自己幾乎是張角一樣的存在!

“怕個鳥!世家大族,就算把全部族人都給算起來纔有多少人?天下的黎民百姓,又有多少!只要忠實的站在他們那一邊,那麼百姓最終會回到自己的這邊!

而且自己也並非是孤單的,吳越之地數百萬的山民,便是自己初始階段最大的臂助!”李煜很快就冷靜了下來,然後找到了屬於他的優勢。

他要走的道路和張角是完全不同的,後者雖然加入了宗教,但思想框架依然脫離不了這個時代。麾下渠帥佔據了地方,最後還不過是走建立皇朝的戲碼。

反而是自己,以馬列主義武裝整個隊伍,必然在自己的帶領下完成對這個時代的革命!

是的,革命!直接不是起義,而是革命!改朝換代根本只是治標不治本,讓華夏正在強大起來的方法,是自下而上的徹底革命!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煜算是明白了,爲什麼當初大家喜歡把革命放在口中。

原來是因爲改良主義和傳統主義救不了中國,唯有革命纔是解決華夏根本問題的方法!

如此,就讓自己成爲那,革命道路的開拓者和探路人吧!

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79章 一朝天下驚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
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79章 一朝天下驚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3章 李煜的外掛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